高职思政教育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研究
——基于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的视角
2022-03-23朱其志
徐 燕,朱其志,姚 莹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新时代赋予农业高职院校新使命,农业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大有可为,也应然大有作为。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直接制约人才培养质量,其出发点和归宿应着眼于促进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农业高职院校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共青团“第二课堂”主阵地的协同育人效应,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厚植学生“三农情怀”,牢树学生强农兴农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德技并修,这是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第二课堂”的价值遵循
农,天下之大业也,是天下之本,国之大纲。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1]。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农业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这种类型教育的农业行业办学高等形态,承担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因生源质量下滑而导致的部分学生政治意识弱化、理想信念不坚定、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2],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培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少学生对“三农”仍抱有偏见,毕业后从事涉农工作并服务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意愿不强。有鉴于此,农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强调“三农情怀”的培育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各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和精准度的价值遵循。因此,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聚焦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破解学生“学农不爱农”的矛盾,有利于坚定学生强农兴农的理想信念,能够促进农业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爱农知农为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逻辑理路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思政实践同样也很重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利用好共青团“第二课堂”作为思政实践有力载体的主阵地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共青团“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只有各自发挥好自身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并产生协同育人效应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理应准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关系,在明晰逻辑理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行业特点,既要利用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凸显共青团“第二课堂”这个主阵地的优势,切实增强思政教育这两种形式的协同效应,不断强化价值引领,聚焦学生“三农情怀”培育,从而有效解决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以及人才培养中“红线贯穿”不彻底的问题,推动实现学生德技并修。
(一)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引共青团“第二课堂”有效开展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思政课的核心任务是致力于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指引学生的社会行为和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思政课,一方面要围绕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学术观点等来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努力以科学理论吸引学生,以深邃思想感化学生,以强大真理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必须按照当前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认知接受特点,用更贴近学生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切实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因此,共青团“第二课堂”只有接受思政课的指引,遵循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开展各类具有思想性、规范化、针对性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著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唯有如此才能把“第二课堂”不断引向深入,这是构建思政教育“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前提。
(二) 用共青团“第二课堂”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升华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
201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切实将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3]。该制度明确了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目的是实现共青团组织实施的思想引领、素质提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自我管理等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参与共青团第二课堂过程的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和可呈现。可以说,它进一步确立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改革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具体事宜。该制度的付诸实施呼应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学生发展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要求,标志着共青团“第二课堂”建设正式步入课程化的实施阶段。可以说,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思想、心理、学术与文化互动的重要场所,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显性载体,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拥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所具有的时空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实践性、参与互动性等优势特征,可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不可替代的延伸和升华作用,对于有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满足青年学生群体成长发展的需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是大有裨益的,这是构建思政教育“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综上所述,思政课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思政课更加注重学理教育,是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的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它课程都无法取代的。第二课堂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既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可为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广阔舞台,有助于学生对思政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再拓展,促使学生对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认识地更加透彻和彻底,真正清楚明白“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必须遵从两者的逻辑理路。
三、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推动“主渠道”与“第二课堂”衔接贯通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以党建工作指引、思政课程铸魂、第二课堂强基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四结合”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推动思政教育“主渠道”与“第二课堂”衔接贯通,促进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一是课堂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容。推进思政课程在线开放精品资源建设,不断深化思政课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打造思政课“金课堂”;结合“第二课堂”有关要求立项建设思政实践项目,推动“第二课堂”教育与思政课堂有机结合,让“第二课堂”飘出“思政味”。二是四讲与三联系相结合,丰富思政教育组织形式。校内实施“领导干部上讲台”“青年教师先锋讲坛”“优秀名师道德讲堂”“专职团干部青春讲坛”等四讲活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产教融合汇聚校外办学资源,实施农业企业联系学校、农业领军人才联系专业、农业技术人员联系班级“三联系”制度,增强学生对“三农”的认知度。三是分层与分类相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精准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年级分别开展以适应、成长、成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价值引领能够覆盖到每一名学生。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针对不同生源、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特点,分类别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因材施教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四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高思政教育亲和力。依托网络矩阵,设置“三农”新语、智慧农业等分栏,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线下加强与社区、企业合作,创新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党团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中国好兽医”等实践育人项目,从而让思政教育的时代感不断增强。
(二) 拓宽思政教育载体,提升“主渠道”与“第二课堂”融合水平
高职院校类型特征要求其思政教育应在实现“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中突出职业素养养成、文化传承教育以及双创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为此,必须拓宽育人载体,重构育人场域,特质化推进思政教育,促进“主渠道”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一是实施学风建设工程,通过抓教风、考风促学风,分年级、有侧重开展职业精神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技术技能训练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有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优秀率、素质教育合格率、职业技能通过率以及创新创业优质率等“四率”,切实增强学生学习“三农”知识,历练“三农”技能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涵养学生“三农情怀”。二是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充分挖掘农耕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文化和专业特色文化的育人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专业类社团建设,重点开展“农字头”校园文化活动,推进素质教育项目化、课程化实施,深化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断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互动,组织开展“企业技师进课堂”、“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呵护学生“三农情怀”。三是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产教融合高水平育人基地,按照科技创新、实践技能等培养方向,选拔培育对象,并不断引导培养对象开展农业技术研发与服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活动,在大赛中升华思想,将思想认识外化于行动,推动思创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本领,弘扬工匠精神,筑牢学生服务“三农”思想根基,充盈学生“三农情怀”。
(三) 完善思政教育保障,强化“主渠道”与“第二课堂”质量双优
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质量保证体系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评价办法是强化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能够真正保障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整体效果。一是加强两个课堂协同育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岗位绩效考核细则》《教师教书育人规范》等制度,以“师德”引领“学德”,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感。除了思政课教师而外,专任教师、辅导员、团学队伍、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等也要提升组织、设计与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切实做好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双创教育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第一课堂和优质化的第二课堂,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大数据合理共建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项目化教学,构建课堂、校园、实践基地、网络社区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立体化空间,充分发挥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协同育人效应,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推进课堂革命和学习革命,从而形成多层次、互动式的思政教育大格局。三是完善综合评价以及多元奖励与资助办法,大力推行“1+X+素质教育证书”综合评价,将学生思想道德表现以及参加第二课堂情况作为课程纳入学业档案,并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叠加“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效应,不断引导学生在技术技能培养、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弘扬劳动精神,砥砺劳动技能,淬炼学生“三农情怀”,促进学生徳技并修,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三农”事业的担当意识和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