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出版实践进展与展望

2022-03-23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审稿人评议身份

王 琳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期刊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1)

同行评议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了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1-2];1752年,皇家学会开始邀请一批对所提交论文研究领域较为熟悉的学会成员来审查论文手稿,并为编辑部提供建议。这一事件被广泛认为是第一个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诞生[3]。而在此之前, 论文是否被期刊录用出版,很大程度上是由编辑部决定。之后,同行评议逐渐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必要程序和现代学术交流的基础之一。同行评议是同行学者对研究的价值进行仔细评估,并就研究本身是否表现出足够的严谨性和新颖性因而值得发表所提出建议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因发表那些草率的、错误的甚至是造假研究而产生的风险。同行评议的过程可以帮助改善所提交的研究结果,并剔除那些不符合出版标准的研究工作。因此,同行评议被描述为科学的“把关”过程,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制度。传统的匿名审稿即盲审是最常见的同行评议方式,参与方保持匿名,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偏差。目前,最广泛常见的是传统的封闭式单盲或双盲审稿形式,即作者和审稿人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为了确保作者的匿名性,作者必须删除所有可能让任何审稿人识别身份的内容。单一盲审也是常见的做法,即审稿人知道作者的身份,但作者不知道谁审了他们的稿件。问题是,传统的封闭式盲审能否减少偏见,使审查更加客观呢?对作者而言,盲审就像一个黑匣子,遮蔽审稿人的身份使得作者和读者都不知道谁是审稿人,这可能会让审稿人利用匿名性给出更多的批评性评论,或者写出缺乏严谨性的评论。因此,传统的封闭式审稿被质疑可能存在“以刊评文、缺乏监督、角色权益差异性”等弊端[4]。

在当今高度多样化和快速发展的科学世界中,传统的科学出版和同行评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效交流和质量保证的需要。除了引人注目的科学造假案件之外,同样一些创新思想和崭新概念的传播受到阻碍,进而有可能使得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受到一定停滞。随着互联网及新科技的广泛应用,走向更开放和协作的知识实践(“开放科学”)被学界所呼吁并快速发展。开放科学运动一直致力于提高科学知识生产的透明度,使科学探索的成果能够更广泛地被利用。迄今为止,开放科学运动最显著是开放存取(OA),即通过开放存取期刊或存储库免费提供学术成果。最近,这些努力已经扩展到开放数据和软件的可用性,即科学数据集被共享和重复使用。目前,开放科学运动的范围已经扩大,涵盖了科技创新的更多微观过程[5]。在这样的开放科学背景下,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OPR)也应运而生,即把传统上隐藏的或匿名的同行评审过程的各个方面公开,并且还可与公众审查和互动讨论有效和灵活地结合起来,其效果和优势是传统同行评议不可比拟的,但开放评议后并存的一些挑战和弊端也引发了各方讨论。总体而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模式开始尝试变革,向着更快捷、更智能、更客观和更透明的方式改进[6]。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数据库检索、网络查询方法,分别从开放同行评议的定义描述和实施模式、学者意愿调查、出版实践概况以及实施效果评估这四个方面分析考察国际国内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出版实践进展,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参考。

1 开放同行评议描述和实施模式

开放同行评议是基于开放科学的思想提出的相对于传统同行评议的一个术语,其特点在于不同程度的开放与透明[7]。近些年来,学术与出版界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众多研究论文对“开放同行评议”的定义或范畴展开阐述:Ford在《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上发表一篇论文[8]认为:“这个过程包括在文章同行评议期间的某个时间点披露作者和审稿人的身份。”他还进一步按“公开性”来描述开放同行评议(即签名评议、透明评议,以及公众/公开评议),以及时间性(发表前、同步和发表后)描述了开放同行评议的特点。Ross-Hellauer[9]根据开放同行评议的22个定义确定了七个要素,在这七个要素中,公开身份和公开报告被认为是识别开放同行评议期刊的核心要素。其他五个要素按使用的频率顺序分别为:开放参与、开放互动、开放预审稿件、开放最终版本的评论和开放的脱钩平台的评审。

Tennant 等人[10]从更广泛的视角,将开放同行评议研究分为公开评论和分阶段发表两种模式,并研究了他们的利弊。Fresco-Santalla和Hernandez-Perez[11]总结了开放同行评议在不同期刊上的表现,包括:公开评议、署名评议、读者对评议报告的访问和读者评论。张春丽等[12]将开放同行评议的模式归纳为完全开放式、有限开放式、部分开放式三大类。郑辛甜等[13]将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概括为4种,即:署名审稿、发表前记录公开、网络公开审稿者及发表后公开评议。彭琳等[14]将主流开放同行评议模式归纳为三种,即公众评议和传统同行评审相结合模式、公开评审结果模式、出版公开评议报告模式,并提出在继续优化传统同行评议机制的同时,引入开放同行评议模式,鼓励国内大型出版社利用自己的优势试验开放同行评议。孟美任等[15]从公开内容、参与范围、公开时间三个维度对同行评议机制的开放程度进行了界定和细分,并总结实施开放同行评议的机制和挑战以及实践建议。由此可见,尽管人们对开放同行评议的兴趣越来越大,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评议模式,目前还没有到达被大众认可的成熟规范的程度,也没有普遍认同的最佳实施模式,其定义甚至还未统一。

2 开放同行评议实施前的意愿调查

出版领域对开放同行评议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学术界是否认为开放同行评议能完美解决当前传统同行评议方式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作者和审稿专家们会接受开放同行评议吗?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已经收集了关于学者们对开放同行评议的态度和意愿倾向,结果不一。

首先是一些关于开放同行评议基本态度的调研:例如,Mulligan等人[16]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只有20%的受访者赞成将审稿人的身份公之于众;25%的受访者赞成对外公开有审稿人签名的审稿报告。Wiley在2019年开展了针对开放同行评议的调查,收到近2 600份问卷,分析表明受访者认可的同行评议模式中首选的是双盲评议(79%),然后是开放评议(44%),以及单盲评议(34%),另外还有28%的受访者不知道开放同行评议模式[17]。

然后是针对开放同行评议不同模式、不同身份的意愿调研分析:例如,2016年,OpenAIRE联盟进行了一项关于开放同行评议的看法和态度的问卷调查[18],通过社交媒体邀请受访者参与。3 062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作为评审者时更愿意(59%)支持公开评议报告,而不是公开身份(31%)。受访者作为作者和读者时则大多数(74%)认为审稿人应该选择公开他们的身份。欧盟的OpenUP项目在2017年对欧洲研究人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公开评议报告和公开评审者身份这两种模式,受访者支持前者(39%)多于后者(29%)[19]。ASAPbio机构[20]最近的一项调查询问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作者和审稿人对开放同行评议的看法。在358名作者中,大多数人表示基本赞同(20.67%)或非常赞同(51.96%)公开他们最近发表论文的同行评议相关全部内容。但当被问及仅公开评议报告而不公开评审人姓名时,19.56%的人表示基本赞同, 37.71%的人表示非常赞同。在291名审稿人中,大多数人基本赞同(32.30%)或非常赞同(40.21%)以匿名方式公开他们的最近一篇评审文章的评议报告,前提是如果有机会再次编辑确认他们所作的那些重要性的评价或判断。而对于评审报告上签名公开身份,28.15%的审稿人受访者表示基本赞同,32.30%的审稿人受访者表示非常赞同。这些结果表明,大多数作者愿意公开他们的论文的评议报告,并倾向于公开评议者身份;大多数审稿人愿意在没有敏感信息的情况下公开他们的评议报告,并倾向于采用匿名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开放同行评议学者意愿的群体差异性的调研分析:例如,欧盟OpenUP的调查还报告了支持开放同行评议公开身份的受访者性别差异:即女性研究人员支持率约35%,而男性研究人员支持率约26%[19]。杜杏叶等[2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学者对开放同行评议的接受度,发现半数中国学者对于开放同行评议表示接受,但是在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评审阶段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是否具有国际期刊审稿经验的同行评议专家接受度差异不明显。

3 开放同行评议的出版实践

自本世纪初以来,少数的走在学术出版前沿的先锋期刊就开始了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探索。2001年创办的《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杂志是最早的开放同行评议OA期刊之一[22]。同时期,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出版的36本期刊也开始尝试新的评审模式成为第一批开放同行评议期刊。2007年,《Nature》杂志对一种开放同行评议混合模式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试验[23],其中稿件先经过正式的的传统封闭式评审方式,再将评议报告发布到一个预印本网站,供读者公开查询。这个探索性的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开放同行评议混合模式在改善审稿流程方面的作用有限。PeerJ在2013年创办了一本新的期刊,选择了一个中间地带,根据其网站上相关介绍,PeerJ采取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可由作者和审稿人灵活选择。截至目前,80%的作者选择了公开评议报告,40%的审稿人签署了评议报告公开其身份。出版商MDPI用了一个采用类似的模式,在2014年首次公布了《Life》杂志采用可选的灵活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来自该出版社报告[24]说23%的MDPI期刊论文至少公开了一篇具有公开身份的同行评议报告。14种早期开放同行评议的MDPI期刊中,公开评议报告的比例分别为:有3本期刊超过了50%,6本期刊为40%~50%之间,5本期刊公开比例为30%~40%之间。2016年1月,《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开始了一项新的开放同行评议试验[25],作者可以在投稿时决定采用盲审或开放审稿的模式,并在稿件录用后公开稿件的评议报告,而审稿人可以决定他们是保持匿名还是在审稿报告上签名公开身份。试验进行一年后,787篇发表的论文中有60%的论文有公开的评议报告[26]。四年后,Nature出版社宣布它将再增加8个Nature系列的子刊杂志,从2020年2月开始进行开放同行评议探索[27]。EMBO出版社也积极开展了开放同行评议实践探索, 2020年其网站报告显示,约95%的作者选择将评议报告与他们的论文一起发表,可见该出版社实施情况良好。对于公开评议报告的方式,除了与文章一起作为附件公开或出版独立的文集,另一个选择是让审稿人将他们的审稿报告存入外部的合作服务机构,如Publons。Publons是为了给审稿人提供信用验证而建立的,所以公开发表评议报告的决定是由审稿人而不是作者或出版商作出的。最近,Wiley与Publons合作开展了开放同行评议项目,有40家期刊参与。Wiley出版的著名期刊《Clinical Genetics》是这一计划的先驱期刊[28],在2020年初Wiley又增加了10种期刊,以扩大这一倡议项目的范围[29]。

相对于其他期刊的开放同行评议方式,F1000Research所采用的同行评议开放模式更为创新和彻底,在2012年测试了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文章发表会有一个完全透明开放的同行评议过程,该过程依托于研究平台而不由编辑控制,在此过程中,审稿人的建议和评议报告将与文章一起公布并与文章一起发表,另外还尝试新举措即发表后开放公众评议。F1000Research实施的开放同行评议还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关键特色,一个是F1000Research本身不做接受或拒稿的决定,而是根据算法对评议结果进行索引,若有2个及以上“同意接受”或1个“同意”加2个“可能接受,但审稿人有保留意见”的评议结果,稿件则自动被接受。另一个特色举措是评审过程完全透明且实时公开的,包括公开身份和公开报告。

国内较为熟知的开放同行评议期刊有《心理学报》《中国科学数据》等。自 2014 年起,《心理学报》开始试行开放评审,该刊每篇发表的文章后附带“审稿意见”链接,供读者阅读和学习。《中国科学数据》针对数据出版,采用数据审核专员、专家评审与开放公众评议“三步走”的评审方式和流程,确保出版的数据质量达到可获取、可理解、可评估、可利用的标准。《心理学报》《中国科学数据》都采用介于匿名评审和开放评审之间的评审方式,趋利避害[30]。

4 开放同行评议实施后的效果评估

开放同行评议作为一种创新的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后是否真正能使同行评议过程的透明性、公正性得以改善,从而提升审稿质量?那么,在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对其效果进行评估、验证尤为必要。主要分为审稿质量和读者、作者激励这两个方面。

4.1 对于实施开放同行评议后论文审稿质量方面的评估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杂志2000年就进行了一项控制性试验[31],以调查开放同行评议的实施是否会影响论文质量。在322名审稿人中,76%同意签署他们的评审公开身份,共有408份未经请求的原创研究稿件被随机分配到两组审稿人。为了评估评审情况,使用了一个七项指标来比较评审的质量,包括评论意见的建设性、实证性和可解释性等;此外,还对评论的语气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谨慎地指出,签名的评议报告比未签名的评议报告更有礼貌,质量更高。Bornmann等人[32]比较了一本传统封闭式同行评议期刊和一本开放式同行评议期刊的评审流程。他们发现,开放同行评议期刊中的审稿人给出的评审内容明显比传统审稿期刊的审稿人评论内容更详实,意见更多。2012年,爱思唯尔公司开始对选定的试验性期刊进行开放同行评议试点项目[33],2015年,对参与项目的五家期刊的编辑、作者和审稿人进行了一次调查,以评估开放评审实施后的影响[34]。45%的审稿人公开了他们的身份,95%的审稿人表示,公开评议报告对他们的评审结论和建议没有影响。此外,33%的编辑认为审查质量有了整体提高,这些编辑中的70%认为公开的评议报告更有深度和建设性。Bravo等人[35]考察并分析了爱思唯尔在2015年至2017年的五个开放同行评议期刊的试点项目,评估数据集包括从2010年至2017年的9 220篇投稿和2010年至2017年的18 525篇审稿。他们发现,公开审稿人评议报告并没有明显影响到审稿人的审稿意愿、审稿结论建议或处理时间;年轻的和非学术性的学者更愿意接受审查稿的邀请并提供更积极和客观的建议;审稿行为影响存在一定性别差异性,男性审稿人倾向于写出更有建设性的报告。

4.2 实施开放同行评议后对期刊读者、作者的激励效果评估

爱思唯尔公司期刊开放同行评议试点项目[33]在2015年的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只有一小部分作者表示,他们不愿意在开放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论文。此调查还通过计算已公开评议报告的点击率显示了评议报告的高使用率,这表明公开同行评议报告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Agha[36]报告了爱思唯尔两家试点开放同行评议期刊的实施经验。它们将同行评议报告作为补充集正式出版并得出结论:“60%的作者喜欢或非常喜欢,35%的人因此产生新灵感并更有可能发表文章。”由此可见,审稿专家的同行评议报告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作一种科研产出,审稿意见与论文一样可以得到引用和认定。

5 讨论与展望

开放科学是国内外学术共同体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国际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的出版概况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可以看到:(1)开放同行评议的创新实践正在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由出版商来推动。无论是最先积极进行开放同行评议探索的先锋期刊,还是目前已经开展了开放同行评议的系列期刊,绝大多数都在欧洲,可见欧洲在开放同行评议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其实在更大的开放科学运动中,也可以看到欧洲的这种强大引领力。各个方面的数据也显示,欧洲以外的国家对采用开放同行评议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亦逐步开启各方面的尝试。(2)迄今为止,开放同行评议主要被生物医学领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期刊所采用。然而,整体而言,开放同行评议期刊的数量在学术期刊中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3)目前,在实施开放同行评议方面有多种模式方法,这表明当下在最佳实践方面没有共识。最高级别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是实时地完全公开整个评议过程以及相关全部信息,同时开放出版前和出版后的公众评议以及作者参与的互动交流。最有限的实施方式是封闭式评审过程,所发表的文章只公开评审人的名字。开放同行评议同任何新事物一样,也需要验证。

从国内和国外对比来看,国外对开放同行评议态度相对积极,近年来,中国虽积极倡导开放科学理念,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政策机制和具体规则的支撑,出版界对开放同行评议仍处于观望状态。当前,在全球开放科学蓬勃发展的大环境和良好契机下,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期刊国际化竞争与合作,成为开放科学行动的积极参与者[30]。参考和借鉴国内目前已经实施开放同行评议的两本先锋期刊《心理学报》《中国科学数据》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到:《心理学报》和《中国科学数据》两刊采取的开放策略截然不同。《心理学报》每篇发表的文章后附带“审稿意见”链接,附件中包括多轮次同行评议审稿意见报告和作者的答复,供读者阅读和学习。而《中国科学数据》则是在期刊出版平台分区(Ⅰ区、Ⅱ区等)在线发布论文的各阶段流程稿历史版本全文,同时每篇文章都有“评议和讨论”模块,接受同行评议和大众评论。但目前调研情况来看,出版平台的大部分文章上均没有公众评议和互动讨论内容,由此可见,国内的学者们对于开放公众评议这种模式接受度和积极性并不高,而评议内容公开更为可行。

因此,笔者认为:(1)中国科技期刊在推行开放同行评议实践探索初期,可首先考虑“评议内容公开”这种开放模式,因为相对于“协作评议、公开参与、透明互动、出版后评议”等这些开放同行评议新兴模式而言,“同行评议内容公开”这种同行评议优化手段的接受度更高并且实际可操作性更强。(2)开放同行评议实践前还应结合期刊自身特点,比如《中国科学数据》公开论文的各阶段流程稿历史版本,是充分考虑了数据类论文的高效可利用性。同时,还应充分调研期刊所在学科领域学者们的基本态度,分析对于不同内容公开要素和具体实施细节方面学者们的意愿,从而结合本领域学者的倾向性选择来试点实施。(3)后期可考虑逐步开放同行评议的其他模式,并结合试行情况的效果评估而不断完善改进,思考和寻找适合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和各自期刊出版实际的开放同行评议方案。

未来的几年内,会有更多更广泛的期刊开始启动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探索,并随着区块链技术、互联网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得以进一步推动。更重要的是,学术出版界也会有更多的研究去验证开放同行评议的实际效果。相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关注并跟上国际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探索步伐,助推我国开放科学运动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审稿人评议身份
《军事护理》2021年度优秀编委、审稿人
《电源技术》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本刊评出2018年度优秀作者和优秀审稿人
跟踪导练(三)(5)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身份案(下)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