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维护政治稳定功能探析

2022-03-23卢姿元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执政党民主党派政党

卢姿元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200)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维护政治稳定尤为重要

政党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其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成长于中国的现实土壤,是有别于西方而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021 年6 月发表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八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价值,为国家决策贡献智慧,在维持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上也表现出极强的稳定功能。

“政治稳定是指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性、国家政体的连续性、社会政治制度的内聚力和价值观念的稳定性。”[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许多新问题新碰撞也随之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更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如今我们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上迈进,这就需要稳定的政治秩序与和谐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来保驾护航。此外,面对全球性蔓延的疫情危机和乌克兰危机,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分化与渗透,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稳定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安全与高速发展,维持国家政治生活的安定与稳步前进就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因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维持国家政治生活稳定功能方面的表现,并不断促进该功能的继续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维护政治稳定功能的表现

(一)党的领导是维持国家政治秩序的根本保障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稳定,而政治的稳定与否要取决于政党,亨廷顿曾指出,那些政治高度稳定的现代化国家,起码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3]377。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毋庸置疑,在此基础上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与其通力合作、参政议政。这一制度的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经过中国百年来近现代历史的演进发展,在不断实践和建设中检验、磨砺党的领导能力而得出的成果,是历史选择、人民选择、民主党派选择的结果。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犹在眼前,其原因之一便是在政治上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企图搞多元化。反观中国,在改革转型的各个历史节点上都稳定有序地继续前进,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此外,政党越强大越成熟,其政治权威性就越强,则社会的稳定程度就越高。[4]中国共产党在政权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有力地保证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一体化的程度。党制定的方针政策,经由法定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后交由政府执行,因而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等,往往能够做到高效率地上行下达,同时也使得党对国家政权的影响直接而广泛。中国共产党还深知连贯的重要性,党在二十大报告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2],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而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美国两党竞争交替执政,为其党派各谋利益,共和党执政时,民主党的方针策略可能就会被终止;民主党执政时,情况亦然,不利于政策连贯性。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能有力地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促进维持政治局面的稳定。

再者,中国相对于发达西方国家而言还是一个政治社会化水平不高的国家,军队在国家的统一稳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掌握着对军队的最高领导权,这不仅保证了军队的统一,还防止别有用心的其他势力利用军队制造事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既保证党对国家强有力的领导,又使得党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方面成为中坚力量。

(二)核心一元性和结构多元性为国家政体的连续性提供结构性保障

“政治学理论认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度同社会稳定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一个能够兼容和同化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进入政治体系内的政党制度,是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5]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核心一元性和结构多元性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则代表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要求;两者之间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在具体利益上有差异性。首先,在多党制国家,各政党交替执政,内斗不断,前执政党制定的政策未必能在现执政党执政下执行;当各个政党的分歧较大时,政府不仅难以组成,频繁的政权更迭更使政局不稳,进而导致社会分裂,对政治生活和国家安定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在中国,执政的共产党有着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其崇高的政治威望可以使得各党派的政治目标趋于一致,避免了多党制由于各政党的利益和主张不一,造成政治上不稳定的局面。

再者,在一元化政党制度模式里,一党的高度集权统制在思想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矛盾层出,其腐败和专制一直被人诟病。需重点强调的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且一党执政,但并不是一党专政的政党制度———其他八个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这三项基本职能的同时,同样可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当中,共同推动国家政权建设。作为多元结构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和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密切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表达,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和建议,通过政治协商的民主形式,既有利于党正确决策,还为社会各方面公众急切想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提供途径,促进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及时解决,同时又为政党制度吸纳汇聚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际上强化了政党的兼容功能。公民的有序参与也是广泛而有力的社会监督,能够促进政党制度更加民主开放,更进一步维护社会公正,促进政治稳定。

作为核心一元性的共产党领导各方,以与党外人士展开真诚协商代替对立和争斗,避免产生分歧,促进达成共识。而各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则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帮助执政党对国家大事进行科学决策,维护多元的利益诉求。可以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核心一元性和结构多元性的结合,能够兼容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政治生活,为国家政体的连续性和社会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提供了结构性的保障。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强大的整合功能为促进政治观念的稳定提供环境保障

“如果说政党与国家的关系是政党执政方式问题,那么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政党如何动员和整合社会的问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执政的社会基础问题。”[5]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文化观念差异等因素都可能致使社会政治生活出现分裂倾向。促进社会观念的稳定、增强全社会的内聚力就成为多民族国家政党制度亟需关注的重点之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的积极参与紧密结合,整合汇聚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整合力量首先就表现在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作用。“任何社会的整合最有效也是最为根本的方式和途径就是使某种意识形态社会化。”[5]文化观念的力量毋庸置疑,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想严密团结,不在于其组织手段如何高明,而在于其成员内心的观念力量。在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成为整合不同阶段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强大武器。如今,全国各族人民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看作是共同的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而使得全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高涨爱国主义情怀,凝聚建设社会力量,同时增强社会内聚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共同奋斗。

其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整合力量还表现在社会政治制度在政治资源的整合方面。中国共产党目前拥有9600 多万名党员, 民主党派成员也早已突破100 万,再加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所联系的社会群众,这样的政治资源无疑是强大的。不同于西方多党制国家的互相争斗和有所保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地吸纳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新的社会力量,倾听各阶层的心声,整合社会不同的声音,并且特别注重他们对于利益诉求的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意见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诉说,从而使得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整合,防止由于利益冲突所造成的社会混乱,还能集中智力,为国家政策贡献智慧。

此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致力于充分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家目标一致,毫无保留,整合利用多种政治资源,实现对政治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对政治资源、利益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整合,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的团结与合力,保证了党领导下的全国施政的统一,加强了全社会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安全提供了环境保障。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维护政治稳定功能的继续强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经几次世界剧变却屹然挺立,且愈发焕发生机,展现独特优势。多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党外代表人士对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不仅进行积极的建言献策,更充分发挥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大作用。[6]总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政府工作的建言献策,对国家社会各方面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仍需健全完善,其强大功能优势也并未完全彰显,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将提出新的挑战。因而,为使得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继续发挥其重大作用,必须不断坚持完善发展,继续强化发扬其功能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件利器。

(一)聚焦关键: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在其著作中指出政党力量的强大与否,对于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起到关键性作用。[3]380-381政治局面的稳定也需要一个具有强大能力的执政党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就成为强化政党制度政治稳定功能的首要前提。中国共产党自1921 年成立,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洗礼,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新时代的长征路依旧充满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首先就应戒骄戒躁,树立忧患意识。“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7]只有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才能正确清醒的对我们党当前的处境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也能在瞬息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之下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未然之前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其次,还应该继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继续坚持反腐败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执政党自身的优化发展。此外,发展党内民主,也是促进执政党活力的重要举措。党内民主的建设不仅要完善选举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还需要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以此来促进党内和谐,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二)加强助力: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稳定功能的强化除了需要增强执政党的能力,还应该注重完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加强无党派人士政治素养的提升,尤其是重点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中国的党外代表人士代表着特定群体的特殊利益,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特殊性。此外,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当前的中国社会涌现出众多新兴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诸如网络大V 和企业家等。为了避免新兴阶层和利益团体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所造成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党外代表人士更应发挥作用,在听取和解决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同时,还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和思想上的引领。

这些新兴阶层的成员当中有原来民主党派直接联系的对象,无党派人士也在一部分新兴阶层成员中有着重要的号召力,因而党外代表人士易与新兴阶层的成员建立联系。对于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而言,一方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可通过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机制表达它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和政治诉求;另一方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还可以在思想政治上给予不同社会阶层以引导,发挥利益整合功能,利用好强大号召力优势,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并使之与社会整体利益保持一致,从而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对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而言,要运用好自身优势,切实深入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中,体察民意,了解民情,做一个优秀的民情、民意的代表,才能在做好政府工作“智囊”角色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号召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只有这样,党外代表人士才能准确表达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中,为科学民主决策贡献智慧,也能更好向群众传达政策精神,做好引导工作,从而进一步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促进政治环境稳定团结中的重要作用。

(三)注重协作:加强执政党和党外代表人士之间的合作沟通

在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一直以来都是指导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基本关系准则,它不仅生动形象为二者合作互助、加强沟通打下基础,同时也能维护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代表人士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首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积极履行其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共产党要善于接受监督,促进执政党自身建设和科学决策。其次,执政党与各党外代表人士都应秉持开诚布公的态度展开良好对话和真诚协商。党外代表人士代表不同的利益团体和社会阶层,其利益诉求和主张意见必然不尽相同,只有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合作和良性互动,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在制定政策时尽可能多地照顾好各方利益。与此同时,党外代表人士和执政党还要在良好沟通合作的前提下,尽力达成共同的政治理念,真正做到劲往一处使,朝着共同的目标,使全社会都形成凝聚之气与团结之风,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稳定功能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尚在发展,但已经具备巨大能量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不仅彰显利益表达的广泛全面、决策的民主科学,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表现出极强的稳定功能,还进一步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在其他方面亦彰显出强大的功能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2],这不仅意味着继续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任务依然在路上,还激励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更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潜力,从而形成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助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执政党民主党派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