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长沙元素长沙贡献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2022-03-23彭培根李珍珍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谱系袁隆平长沙

彭培根 李珍珍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 长沙 41000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塑造、构建精神谱系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长沙作为湖南省会,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重要萌发地,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是革命摇篮、英雄之城、幸福之城。百余年来,长沙以其砥柱之坚、开创之功、牺牲之众、贡献之大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上熠熠生辉,星城儿女在党的精神谱系中刻下了闪亮的长沙印记。在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 种具体精神形态中,建党精神、老区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长沙实践、长沙元素和长沙贡献。这些伟大精神照亮了奋进之路,凝聚起奋进之力,在星城大地变成“闯”“创”“干”的动力源和精气神。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长沙元素和长沙贡献展开深度研究阐释,形成理论成果,引领长沙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的特征分析

分析46 种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的内外特征,可以为深挖具有长沙元素长沙贡献的精神形态提供重要遵循。

从外在形态上看,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个体组成上具有系统整体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由一系列具有一脉相承、交融互通、互为一体等共同特质的伟大精神具体形态构筑而成,是一个整体。其中,伟大建党精神是精神之源,建党以来各种精神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绵延不绝,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也将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不断“生长”,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根系”和“母体”的伟大建党精神强大而有力。二是产生时间上具有前后相继性。一系列伟大精神紧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 年-1949 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 年-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2012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年至今)四个党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循序展开。三是命名形式上具有丰富多样性。集中聚焦英雄模范、典型地域、历史事件、科研攻关、奋进实干等重要领域分支[1],涉及著名人物、地域范畴、历史节点、重要会议、重大历史事件、具体组织形态、关键项目名称等多种主体。四是地域起源上具有分布广泛性。不仅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也广泛覆盖了西部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但精神谱系中缺乏带有明显湖南印记、长沙烙印的精神形态[2]。

从内在实质上看,具有六个理论品格。一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层内核。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红船”起航,历经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洗礼,面对革命事业的低谷和各种挫折失败,始终牢牢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塑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大别山精神、西柏坡精神、老区精神等。二是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主旋律。比如,“两弹一星”元勋们以强烈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奠定扎实的发展根基,鼓舞激励着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心怀祖国,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坚守在祖国科研攻关的第一线、最前沿,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等。三是携手人民辟江山的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纵观百年党史,爱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境界。因此,为民情怀是精神谱系最鲜明的亮丽底色,为人民谋幸福是百年政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指引着中国共产党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前进。四是敢闯新路育新篇的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品格。从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设立深圳、厦门、汕头、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铸就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使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和最持久的精神力量。五是奋发图强谋复兴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突出本色。直面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威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凭借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英勇奋战,成功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把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镶嵌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六是崇德向善扬正气的道德品质。崇高道德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显著特征。“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焦裕禄、“人民的勤务员”雷锋、“药箱书记”孔繁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等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始终闪烁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上、奔流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1]。

二、提炼长沙元素长沙贡献鲜明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根据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的内外特征,初步梳理出秋收起义精神、工农运动精神、陈树湘精神、郑培民精神、袁隆平精神等具有长沙元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依据政治权威性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作过的明确论述界定,重点挖掘提炼和阐释秋收起义精神、陈树湘精神、袁隆平精神等三个长沙元素鲜明的精神形态。

(一)秋收起义精神

事件背景:1927 年9 月9 日秋收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人高举“工农革命军”的鲜艳旗帜,兵分三路声势浩大地围攻长沙,其中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夺取平江,向长沙进发;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醴陵,向长沙进军;第三团在铜鼓起义向浏阳进攻,形成包围长沙之势。9 月19 日,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镇会师,当天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紧急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会议,根据敌我力量差距悬殊的客观现实,总结并汲取了起义前期遭到挫折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当机立断作出放弃攻占大城市长沙,把工农革命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等地区转移,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的战略决策,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长沙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在秋收起义这一轰轰烈烈的伟大历史事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历史地位:秋收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有影响的三大起义之一。秋收起义精神前承伟大建党精神,后启井冈山精神,为后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习近平同志曾多次讲述和评价秋收起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3]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提炼秋收起义精神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

精神内涵: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全国一片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下发起的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反击。怀着对信仰的忠诚首次高扬共产党旗帜独立领导武装斗争,铸牢人民军队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白色恐怖中拿起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屡屡受挫却矢志不渝,坚持革命到底,始终坚毅执着负重前行,努力变逆境为顺境。提出并实践了伟大的“上山”思想,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因此,我们将秋收起义精神初步概括为“忠诚信仰、高扬旗帜,迎难而上、愈挫愈奋,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时代价值:弘扬秋收起义精神,有助于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筑牢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有助于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助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深入;有助于培养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二)陈树湘精神

人物小传:陈树湘,1905 年1 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福临镇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任中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终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伤重被俘。在被押往敌军指挥部的途中,陈树湘宁死不屈,忍痛掏腹断肠,最终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年仅29 岁。2009年,陈树湘烈士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5]

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等场合多次深情讲述陈树湘“断肠明志”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要永远铭记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豪壮举,强调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陈树湘“断肠明志铸忠魂”的英雄壮举,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是留给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内涵:“绝命后卫”陈树湘“断肠明志”崇高品德之所以伟大,在于彰显了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精神。陈树湘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革命家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陈树湘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管身处何种危险境地,他始终报以革命主义精神,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会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意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气概,救国救民、正义事业必胜的英雄信念伴随着陈树湘的一生。因此,我们将陈树湘精神的主要精神内涵初步概括为“坚定信念、捍卫理想的绝对忠诚精神,勇挑重任、顾全大局的敢于担当精神,一往无前、无惧牺牲的英勇献身精神”[4]。

时代价值:弘扬传承陈树湘精神,有助于我们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助于推动我们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液、浸入骨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含糊、不迟疑、不动摇;有助于时刻警醒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战略定力和对事业的坚韧,做执着奋进、担当实干的先行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三)袁隆平精神

人物小传:袁隆平,1930 年9 月生于北京一个富足的书香世家,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领导者和奠基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当代神农”。袁隆平虽然不是长沙籍,但成长、生活、工作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长沙,完全可以说是一位长沙人。

历史地位:袁隆平一生为“稻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奋斗,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带领团队成功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不仅让湖南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更是让全世界更多的人远离饥饿。2021 年5 月23 日,在袁隆平逝世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袁隆平就像马克思所言,是在科学的大道上,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不断攀登,最终达到其研究领域光辉顶点的人。袁隆平及其带领的团队在长期的杂交水稻研究中所体现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追求,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精神内涵: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高度提炼、概括和评价了袁隆平精神。袁隆平精神就是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长期的杂交水稻研究应用推广过程中所形成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唯实怀真、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5]

时代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的精神”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全面提炼、广泛宣传袁隆平精神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学习传播和贯彻落实,推进袁隆平精神与主流思想同频共振,对于引导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形塑健全人格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动长沙元素长沙贡献纳入第二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建议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深入挖掘提炼与长沙密切相关的革命精神,推动更多长沙元素长沙贡献纳入第二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一步鼓舞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前行力量。

(一)加深研究阐释

深入挖掘提炼与长沙相关的革命精神,争取在国家社科基金中立项相关课题,加强省级重点专项课题立项,既用好用足各级党史研究院专业力量,又引导鼓励全国知名党史、社科专家深入研究,深刻挖掘、总结、阐明秋收起义精神、陈树湘精神、袁隆平精神的时代背景、内涵特征、价值源泉等基本问题,梳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机理,注重吸收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构建起系列精神的理论基础。

(二)加快宣传推广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秋收起义、陈树湘烈士、袁隆平院士的故事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让长沙印记鲜明的精神力量“飞入寻常百姓家”。综合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坚持理性说服与情感感召相结合的叙述逻辑,采用宏观讲面与微观讲点相结合的讲述方式,生动讲好长沙故事,以精准有效的宣传直抵人们的内心,掀起全社会学习弘扬秋收起义精神、陈树湘精神、袁隆平精神的新高潮。鼓励支持中央、省级文艺、宣传、媒体等部门策划推广一批文艺作品、影视节目、系列报道、微短视频,将蕴含长沙元素的伟大精神推入全国观众视野,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长沙贡献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加强转化应用

通过工作汇报会、成果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邀请中宣部、党史研究院等有关领导参与,重点推荐秋收起义精神、陈树湘精神、袁隆平精神,力争将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形成政策。把伟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强劲动力,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促进湖南及至全国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赋予伟大精神更多新时代内涵。善于从这些伟大精神中汲取养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三湘四水、温润千家万户。

猜你喜欢

谱系袁隆平长沙
神族谱系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长沙之旅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我眼中的长沙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