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与实践启示
2022-03-23杨立安
帅 群,曹 耐,杨立安
(1.长江大学期刊社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湖北 荆州 434023;2.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北京 102206)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193个成员国责成秘书处以“开放科学建议书”的形式制定一项国际标准文件,并于2021年11月审议通过该文件,标志着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的新阶段。“开放科学”是渗透“开放、合作、共享”的科学理念,致力于使科学过程更加透明、更加包容、更加民主[1]。共享文化是开放科学的核心,它促进了协同效应,避免了科学工作的重复开展,从而使科学研究进行得更快、更有效。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优化出版流程,提高投审稿和出版的时效性,为有重大创新观点的高质量论文设立快速审稿发稿通道,注重为作者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审稿意见。”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要求发表的周期越来越短,对同行评议的透明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很多科技期刊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发展到开放同行评议模式,但都处于探索的阶段。笔者从梳理国内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实践情况入手,分析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评议人、作者、编辑三个维度,探讨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实践启示,以期为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
1.1 国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发展
从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流程上来看,同行评议是控制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规范学者学术行为的有力手段,也是科技期刊遴选论文、维护和提高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2]。
同行评议模式按评议时间可分为发表前同行评议和发表后同行评议。发表前同行评议包含传统同行评议和开放同行评议。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主要包括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稿件通过初审后,由编辑从期刊内部自行建立的评议专家库中邀请一名或两名同行专家对稿件进行评议,专家评议意见仅对编辑部和作者可见[3]。传统同行评议是基于身份的保密使评议过程尽可能公平、公正。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开启了开放同行评议模式[4]。1997年Electronic 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TAI)开始尝试开放同行评议的早期实验[5]。2006年PLoS One上线;2019年发布完整的同行评议过程[6-7]。2006年6月Nature启动了开放同行评议实验[8],但4个月后关闭开放同行评议实验;2017年Nature开始进行为期3年的实验,发现在被调查的评议人中有82%的评议人认为标准的同行评议确保了高质量的论文得以发表,其中63%的评议人表示出版商应该尝试其他同行评议模式,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愿意尝试开放同行评议[9-10];2020年Nature宣布在稿件出版后发表匿名评审报告以及作者对评议人的回复和反驳[11]。2007年Frontiers推行开放同行评议,公开评议人姓名及评议报告;2013年开创了协作同行评议平台,让作者、评议人、编辑在线上直接沟通,还可以与专业主编直接对话,快速达成学术共识,直到对改进论文的修改方案达成一致[12]。开放同行评议是开放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开放同行评议人身份、开放同行评议报告和开放参与评价。开放同行评议主要被医学、健康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期刊采用,尽管在全球学术期刊同行评审政策中仍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它已越来越被作者和评审者所接受甚至推崇[13]。发表后同行评议最典型的形式有预印本。预印本系统起源于19世纪,预印本实施作者主导的出版模式,前置了期刊的把关权,削弱了由期刊把关科学信息的主导地位,目的是为了评议过程公平高效。BioRxiv、ChemRxiv等预印本平台设置了文章公开评论功能,登录平台后读者可以就文章内容向作者提问、发表评论、作者可以回复读者提问并根据读者评论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整个过程完全公开。2019年PLoS提出论文提交给期刊的同时将其作为预印本发布,鼓励读者在预印本上发表评论,编辑将这些评论传达给作者,这些评论可以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14]。COVID-19的爆发促使更多的学者将学术研究结果放到预印本平台[15]。William[16]提出COVID-19相关研究的发表对预印本平台是极大的挑战,在同行评议之前传播的科学结论可能出现偏差,为此Nature建立了超快提交评议报告的同行评议人数据库。
1.2 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现状
(1)传统同行评议。我国绝大部分科技期刊采用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作者、评议人和编辑之间的通信都是保密的,读者看不到作者和评论人之间进行的学术讨论。此外由于对评议质量、评议周期、学术认可缺乏监督机制与评议规范,因此传统同行评议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7]。例如,评议人是由编辑从专家库中选择,若编辑在学术方向上的判断出现偏差,就会造成稿件内容与评议人研究方向不完全吻合,导致评议人给出的评议意见得不到作者的认可;常有因评议人评议时间过长,影响了论文发表的时效性;还有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有些有创造性的、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结论能够给同行评议人启发或思考,但由于是匿名评议,导致评议人无法直接与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此外,我国期刊出版单位集群化程度不高,当作者的投稿被一家期刊拒稿后,另投他刊需要重新评议,这样既浪费评议人资源,又消耗作者时间。
(2)预印本。2003年教育部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创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预印本数据库[18]。作者投稿时若选择同行评议,则30~45天完成评议;作者若不进行同行评议,则在互联网上公开后由评议专家对论文水平进行评级。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是针对国内自然科学领域的中国科研论文开放仓储库,ChinaXiv合作共建预印本子库有中国心理学预印本平台、中国生物工程预印本出版平台、岩土力学预印本平台、中国语音乐律预印本平台、中国图情档预印本平台、贵州省学术预印本平台等。ChinaXiv提供的学术服务较全面,包括学科资源订阅、开放评论和引用功能、为作者提供首发证明等[19]。但是预印本平台在国内现处在瓶颈时期,一方面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如BioRxiv等将预印本分享至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助推预印本传播,可是在我国预印本在科研微信群、网站索引或导航、短视频等鲜有涉及;另一方面预印本平台缺少门槛性的治理措施,预印本的同行评议结果在学位授予、聘期考核、职称晋级、科研基金申请和项目结题等事宜上未被学术机构正式认可[20]。
(3)开放同行评议。张劼圻[21]提出较成功的开放同行评议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特别对于学科领域较集中的专业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2014年《心理学报》开始公开匿名评议意见,将每期刊发文章的历次评议意见和作者回应整理成 PDF,在该刊网站的“在线期刊”分级目录下设置“评议意见”链接,点击即可查看[22],标志着国内科技期刊向公开同行评议迈出第一步。2021年6月《eLight》创刊,同年9月发表的“Large-scale phase retrieval”在作者和评议人的共同授权下,对该文章实施了开放同行评议[23],截至2021年1月10日该论文在网站上被访问3712次,在中国光学微信公众号上点击率达6094次,均远超于同期的其他发文。因同行评议的流程、经历时长有记载,评议人与作者、读者共享评议报告,说明开放同行评议更加快捷、客观、透明,该模式不仅能监督评议人的公正性,更能促进学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但开放同行评议也存在挑战,例如因要公开评议人身份,评议人会拒绝评议;因公开评议报告内容,评议人在评议过程中的尺度更加苛刻,导致拒稿率增高,不利于学术传播;因评议人担心被“打击”“报复”,评议措辞过于委婉,不利于稿件质量的提升。
2 同行评议实践启示
近几年我国科技期刊在同行评议实践上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在开放科学的环境下从传统同行评议到开放同行评议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现从评议人、作者、编辑三个维度阐述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工作启示。
2.1 评议人的组建与管理
(1)建立动态评议专家数据库。同行评议工作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评议人。评议人的择取标准除了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较高的学术水平以外,还要求其一直活跃在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科学动态。因此,建立动态评议人数据库显得很有必要。比如Orvium平台开设评议人奖励机制,允许作者、读者、其他学者对同行评议报告给出反馈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情况筛选出优质同行评议人,实现评议人库的自动优化[24]。国内科技期刊可以扩充评议人遴选范围和储备人数,有助于发掘和培育潜在优质评议人。积极推动更多的青年学者进入评议专家库,使以往因资历、职称较低而无缘担任评议人的青年学者有机会参与评议,甚至可以邀请青年学者评议权威专家的科研成果,青年学者在评议过程中会更加慎重与仔细,青年学者参与到评议过程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学术认可,能促进更多学者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科学的发展。
(2)赋予编委编辑权。Frontier出版集团实行“团体办刊”模式,赋予编委编辑权,实行编委角色分类,负责同行评议的全流程[25]。以Frontier in Pharmacology为例,根据编委的学术成果赋予编委不同的编辑角色。期刊首席编辑(领域内学术带头人,带动期刊的知名度,占比0.022%)、学科首席编辑(学科内杰出学者,把控论文学术质量,占比0.58%)、执行编辑(学科内权威研究人员,负责初审邀请评议人,占比29.2%)、评议编辑(具有博士学位,负责稿件评议,占比70.18%),做到人尽其才、“团体办刊”。此外如PloS One设置了6000多名学术编辑,还有许多开放存取期刊将除主编以外的人员都称为编辑。国内科技期刊编委挂名现象严重,没有发挥编委真正的作用。办刊要赋予评议人独立编辑权,实现由编委决定期刊内容。因此,在聘请编委的过程中一定要持开放的态度,允许学者自己申请,审核学者在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诚信,在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上公开学科编委,请编委把控期刊学术质量同时还能由作者、读者对编委的工作进行监督。
(3)给予更多激励政策。一名评议人需要付出可观的时间才能提交一份有价值的评议报告。Publons平台统计过承担同行评议工作的评议人平均每年完成4.73次评议[26]。正是由于评议人背后的付出才会有现代科学光鲜亮丽的发表记录。因此,国内外期刊为评议人推出了各种奖励机制。在国外,Publons平台为评议人提供各种学术指标及其分数,评议人的评议文稿数量与发布的评论数将转化为学术信誉积分,用以评价评议人工作的贡献度[27];Orvium平台推出ORV代币奖励,代币可以用来为访问、下载、使用或复制论文内容和数据付费[24];Elsevier为评议人提供了其在网上商城(包括语言润色、翻译等)的服务折扣。在国内,科技期刊给予评议人的激励政策主要有名誉、知识、物质激励。名誉激励方式有在期刊封底登载评议人的研究方向与成果、评选出优秀评议人并颁发荣誉证书等;但这种方式覆盖面小,只能涉及少数评议人,不能肯定所有评议人的工作。知识激励是为评议人免费提供期刊,为评议人提供学术资源;但对于有些学术资源不够丰富的期刊来说,这种做法有点捉襟见肘。物质激励是向评议人支付酬金,但这种方式仅体现为劳动报酬,评议人的激励感不强。因此,国内科技期刊共同搭建对评议人贡献的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在制度建设上,于晓梅等[27]提出评议人积分制量化评议工作,将积分嵌入国内学术期刊采编系统,待机制完善可与学术评价、职称评审等挂钩。
2.2 作者群利益的维护
(1)缩短论文发表时间。同行评议通常是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最耗时的环节之一。一篇论文被评议的时间越长,作者对评论过程的态度就越消极。从传播速度来看,预印本平台能使作者的研究结果快速传播出去,加速交流与分享。从出版时效来看,开放同行评议因采取公开同行评议人、细化评议过程、公开评议结果等举措,加速评议进程,作者成为受益者;从出版资源来看,集群化程度较高的出版机构(如Natual等拥有众多子刊),推行瀑布式“级联同行评议”,将同行评议结果带入到该出版机构下的另一本期刊,加速出版进程。
(2)避免无效评议。在同行评议过程中,不论是作者还是编辑面对无效评议的时候,都会产生抱怨之心但又无可奈何。编辑可以下一次不再找该评议人评议文章,但作者会对期刊产生负面印象。其实,作者是非常乐意听取评议人的建议,特别是当评议人提出很中肯且有建设性的意见时,作者都会积极且迅速地修改稿件,向读者展示修订后的版本。因此,开放同行评议既可以有效避免无效评议,又可以获取作者对期刊的信任。
2.3 编辑融合创新工作
(1)打造环状学术社交群。①编辑与作者之间:对作者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掌握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定期将相关文献精准推送,方便作者了解期刊发展动态,增加期刊与作者之间的互动。②编辑与评议人之间:为每一位评议人建立独立的环状学术社交群用于展示科研成果和学术网络,识别与评议人研究方向具有相似性的作者建立读者群。③作者与评议人之间:作者与评议人都是同一领域的研究者,有时作者在研究造诣上更甚于评议人,当作者拿到不合理或者难以认同的评议报告时,编辑给作者搭建申辩通道,作者就分歧的观点进行论证;评议人也是很愿意以论文内容为基础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的发展。
(2)搭建同行评议的新媒体平台。鉴于学者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发生了变化,编辑要在学术传播理念上发生变化。就同行评议来说,编辑应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加入读者留言功能和公开同行评议界面。首先由于读者参与度有限,交互式讨论在国内科技期刊开展程度很低,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当文章被录用后,将稿件上传至开放网络平台,对读者开放讨论功能,使读者具有参与和监督的权利。其次国内科技期刊大多是传统同行评议,全面实现开放同行评议有一定难度,可从公开同行评议意见做起,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将评议人的评议意见、作者论文修改过程公之于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期刊出版质量,保障出版的公平性。
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成果的传播是促进科学进程的重要手段,其中同行评议在保证学术成果的质量上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学术期刊数量和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逐步增加,同行评议也存在挑战,从传统同行评议到开放同行评议不是生搬硬套、一蹴而就的过程。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国外推行的公开同行评议模式,推动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同行评议的平台要从评议人、作者、编辑三个维度搭建,破解同行评议中的现实困境。做好我国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工作对我国学术生态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