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湖州论坛会议综述

2022-03-23蔡颖萍刘亚迪刘玉莉李绍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湖州绿水青山理念

蔡颖萍,刘亚迪,刘玉莉,朱 强,李绍平

(1.湖州师范学院 “两山”理念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湖州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指出:“生态资源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应该说你们安吉做得很好”;“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什么都要。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刚才你们讲到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就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22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考察安吉余村时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2];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3]。

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为深入研究“两山”理念与生态文明等相关理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富裕,2022年8月15日即“两山”理念提出17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首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湖州论坛在浙江湖州隆重召开。来自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国际生态保护促进会、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匈牙利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中美后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等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湖北经济学院、贵州大学、山西省委党校等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新华网、中国网、《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媒体单位和杂志社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鲲、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景新、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占强,分别做了题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理念、行动与进展》《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青山绿水多重功能》《推进自然价值的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系统与城乡转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共同富裕发展》《习近平“两山”理念形成发展和体系结构》《湖州市践行“两山”理念的做法、成效和经验》的主旨报告。本次论坛收到会议论文53 篇,入会论文19篇,除了主会场外,设立了3个主题分论坛,现将与会专家和会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予以综述。

一、践行“两山”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论坛对“两山”理念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

王景新提出:“两山”理念是习近平同志长期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主政浙江期间形成,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不断发展成完整体系;“两山”理念的理论基石是坚持以人为本、五位一体、万物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安全的方法论和发展观;“两山”理念的实施原则和路径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山”理念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探索全球生物多样性、绿色发展、有效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

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提出: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阐释研究来说,“两山”理念同时具有理论体系雏形样态和形成发展主线的双重作用,充分而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科学理解及其大众化推进践行“两山”理念本身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极其重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得宝博士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生态正义,在哲学价值观层面,两者的结合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概念认知,主要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和伦理的愿景;在现实战略选择层面,旨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探索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之间这种动态平衡的道路;而从实践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该追求一种更高级的目标指向。

2016年5月2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的报告。“两山”理念逐渐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张林秀从全球视野提出,自然系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对于其供给服务等价值认识比较全面,而对于支持服务、调节服务等价值认识不足;长期以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多元价值,导致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受损;重视自然系统的价值,推进自然价值的实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内在要求。在联合国层面,已有多项决议旨在推进自然价值的实现。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占恒提出:“两山”理念影响的不仅是余村,不仅是湖州,不仅是浙江,不仅是中国,影响的是全人类;我们对“两山”理念的认识要站位更高,不仅是农村的问题,不仅是湖州的问题,不仅是浙江的问题,而应该从整个人类文明,从伟大祖国的变化来看待这个问题。

此外,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李瑞东提出了社会组织发展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包括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建言献策;当好政府的得力助手和同盟力量,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明确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践行“两山”理念与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必然要求,而其中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发展是重要环节。论坛主要从绿色发展理念和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层面展开研究。

尹成杰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既包含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又积淀着丰富的实践创新,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极具理论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并阐明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生态与财富、当前与长远、环境与民生、发展与安全等重大关系问题,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关于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发展全局,着眼长远发展,深刻指明大保护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关于正确处理生态与财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战略性、压倒性的位置,提出具有引领性的、意义深远的新的生态战略观和生态财富观;关于正确处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出发,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到民生福祉的重要位置,赋予生态环境新内涵、新定位、新功能,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特征和属性功能做出新概括。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郑洪涛认为,绿色发展应该是个科学的机制,而绿色发展机制是以经济发展为主体,建立在绿色经济之上的,通过绿色元素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分配关系;从本质上讲,绿色发展机制是一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生态补偿、碳排放与碳交易、绿色投资、绿色采购、绿色税收与补贴等机制。

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尹成杰从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彻实施山水田林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贯彻实施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重大战略,贯彻实施大食物观,贯彻实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贯彻实施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大举措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问题。宋洪远从推动建立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天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文件,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理念、行动与进展。赵鲲认为,放活农村资源要素要兼顾多方目标,激活农村青山绿水需要激活不同功能,比如青山绿水的水土涵养和生态环境保障功能、资源要素功能、财产功能等;通过落实集体资产所有权、明晰农户财产权、有序放活资源资产经营权。丰富农村集体资产权能是实现多方目标的有效路径,完善产权关系就是完善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因此要通过发挥集体所有权主体作用、赋予农民充分的民主和财产权利、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利用各类集体资产来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权能,更好地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刘守英认为,整个中国的乡村是一个有机系统,这个有机系统是人、土地、产业、村庄的统一,人是其最主要的载体,土地是其主要的生产关系,产业是乡村能否活的重要标志,村庄是一个制度和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基本单位;整个中国乡村的问题通过任何一个单要素是解决不了的,要研究整个中国农业份额在10%以下的后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的竞争力核心是提高单位土地的回报。

实现绿色发展的重点是促进“两山”转化,其中生态价值实现是“两山”转化的关键。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卢风认为,实现绿色增长的根本条件是生态文化日趋繁荣,而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生态价值观可通过新科学、新哲学(生态哲学)而得到周密的辩护。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业松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绿水青山”是有价值的,而生态价值是需要转化才能实现的,生态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开发者的智慧。山东大学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主任张林波认为,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是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抓手和物质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上海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模拟与评估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朱俊研究员认为,资源本底调查是推动绿色发展、核算生态产品价值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前置工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工程咨询中心主任孙宁提出,“两山”转化的最佳实践是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关联产业开发组合,实施新模式,而真正意义上的EOD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关联的生态产业的运营和发展一定要充分得益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稳定与改善,这样才能形成生态环境与生态产业之间内在紧密的联系,也是实现“反哺”的内在逻辑。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跃华认为,在生态环境面临威胁的背景下,应建立利用农业保险激励农户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

三、践行“两山”理念与推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重点与难点在乡村,而乡村又是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两山”转化的主阵地。与会专家针对践行“两山”理念与推进共同富裕展开了相关研究。

黄祖辉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享思维体现了共富发展的思维;生态改善优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是“两山”转化与共享路径;生态价值评估、生态产权界定、生态市场建立、生态产业发展是“两山”转化与共享的关键;要素赋权(股份、配额、出租)交易分享、自主经营分享、受雇就业分享等初次分配分享,政府生态补偿分享等再次分配分享,绿色消费支付、生态基金资助等三次分配分享构成“两山”转化与分享机制。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教授认为,“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重要标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连接这两个标的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以及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交汇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刘伟,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供给不均等、空间权益不平等的突出问题,以当前共同富裕“中国方案”已初见成效为基础,指出“中国方案”的实质是解决空间权益分配调整,核心是通过空间尺度的资源调控与正义修复来践行分配正义,借助市场调节、政府再分配、资本约制等手段,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效率和公平,实现新的动态平衡,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对共同富裕新场景下深化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出了新思考,认为“千万工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好经验:坚持“执政为民重三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谋三农”,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兴三农”,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型城乡关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内涵目标;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构建五级书记抓工程建设的强大工作保障体系;建议把建设一千个作为共同富裕基本社会单元,体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进水平的未来乡村为示范引领,开展“万村奔共富”的共富乡村创建活动,使“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为主题的新一轮“千万工程”成为促进浙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力军。文化和旅游部海外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研究员许立勇认为,推进“文旅农康”融合发展,是解决乡村产业振兴难题的有效举措;从要素整合、产品和服务创新、产业集聚、生态保护等层面构建“文旅农康”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友云认为,国家和地方层面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根本遵循、法律依据和基本约束,但是在具有礼治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必须通过非正式制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正式制度才能有效对接和嵌入到乡村土壤之中,真正发挥执行效果。

四、践行“两山”理念的地方经验

作为会议主办地,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占强在会上介绍了湖州市践行“两山”理念的做法、成效和经验。他认为,“两山”理念提出17年来,湖州全域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验机制,扎实推进积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释放生态福利、发展红利;并从夯实生态基础、打好“治水、治气、治矿、治固、治废”组合拳,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开放带动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全方位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锚定绿色共富、增进民生福祉,全民参与、共筑绿色新风尚,着力改革创新、强化制度支撑等方面,总结了湖州践行“两山”理念的做法、成效和经验。湖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雄伟介绍了湖州公安全国首创的“生态警务”机制。

与会专家也从案例剖析等角度开展了丰富的地方经验研究。自然资源部海洋局一所研究员陈尚探讨了山东烟台陆海统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框架体系,认为在烟台以推进生态产业化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构建陆海统筹的生态产品及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政策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地质大学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邓宏兵认为,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是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遵循;而实现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长江源区的高质量发展,要在长江源区发展绿色经济,依靠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传递等支持手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副院长王恒认为,“两山”转化的重点是自然生态(绿水青山是基础)、社会形态(金山银山是保障)和心理状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三者之间的均衡稳定,并提出了四川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包括山歌水经型、溢出效应型、腾笼换鸟型、品牌塑造型、文化铸魂型、循环集约型、生态补偿型、数字赋能型、制度创新型等几种类型。

与会专家还针对改革创新试验区、地市、村庄等区域的具体问题开展了案例研究。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张振华教授认为,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节能降耗效应,实现节约能源与污染减排的双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建立与周围城市的联防联控,防止高能耗企业向邻近区域转移;要因地制宜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节能降耗目标的区域匹配性,探索富有地区特色的绿色金融创新之路。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小龙探讨了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浙江案例,通过对丽水市、湖州市等地的经验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推进合力,加大金融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金融赋能、引领绿色发展,推进标准体系、防范金融风险。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沈费伟以湖州荻港村为例,从全域生态治理视角探讨资源型村庄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思路,指出资源型村庄的“全域生态”治理不仅体现出整体性治理的政策思维,而且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也是资源型村庄建设发展所追求的深层价值和本质归宿。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建国以杭州市临安区为案例,剖析了以运营商为经营主体,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以整村运营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化主导作用,通过政府推进工作机制引导和保障,实现多方共赢和赋能乡村振兴的乡村经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论坛还吸引了相关企业到场,并分享了企业在践行“两山”理念,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方面的做法。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东介绍了如何利用卫星遥感,即通过时空数据的应用与互联网新技术、智能技术相关联,来支撑传统产业如农村农业自然资源、水利等的数字化转型和生态产业的创新,包括数字农村、智慧农村、实景三维和智慧水利等,来驱动经济实现创新突破。甘南尕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娟,介绍了甘南州碌曲县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开展以全产业链带动当地农牧业改革创新的项目,走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用事实证明“两山”理念引领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敖根介绍了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探索。新川村坚持村企共建模式,以企业带动强经济,以模式创新促增收,以乡贤支持谋发展,为广大农村铺就了一条就业不离土,安居不离乡的富民路。

猜你喜欢

湖州绿水青山理念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