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课堂教学秩序的重构*

2022-03-23辛晓玲魏宏聚

当代教育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秩序秩序师生

辛晓玲 魏宏聚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人才培养标准与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提出新要求,包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以及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和根本途径等[1]。新要求的提出,不仅对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为我国基础教育结构性变革指明了方向。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结构性变革,必须着眼和落实于课堂本身,更彰显于课堂教学秩序之中。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课堂教学秩序必须摆脱传统课堂“效率至上”“端坐静听”的钳制,获取新时代教育理念下新的内涵和形态,并呈现出与新时代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应然样态。

一、教学秩序的内涵与本质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Comenius)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2]75。秩序“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大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地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2]75。谈及教学秩序,夸美纽斯以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点,强调“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教导的严谨秩序应该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2]79-81。这就好比齿轮的运转、钟摆的工作、乐器的吹奏等,只有按照自然秩序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实现齿轮咬合与转动、钟摆平衡与乐曲演奏,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秩序观为重新理解教学秩序的本质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启示。

首先,从教学秩序的内在本质来看,它是教学系统内诸要素经过不断协调、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整体的秩序性,是教学内在的一种有规律、有规则的关系样态。只有各个教学要素既遵循各自内在规律又相互联系,并经过不断协调整合形成稳定、有序、和谐的关系状态,课堂中教学秩序的应然状态才会彰明较著。例如,教学过程中的秩序应是整个教学活动所呈现的相对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有序状态。无论是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课上活动与课下活动,还是认知活动与非认知活动等,这些活动之间相互协调、彼此稳定。

其次,外在表现上,教学秩序是师生围绕相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对话和双向互动的一种使师生双方都浸染其中的有序状态[3]。这是教学秩序反映在课堂生活中的本质体现,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互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因此,教学秩序体现在课堂生活中不仅仅只关注教学效率的高效性、课堂氛围的严肃性、学生行为的规范性和纪律性,更注重师生双方能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生动、多维的对话、交流,并达到心灵的敞亮、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创生性以及课堂生活的生机与活力。这既是教学秩序本质的外在体现,更是教学秩序反映的应然诉求。

二、传统课堂教学秩序的审视与反思

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秩序更加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实践,提倡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合作共享。然而,审视与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秩序就会发现,在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教学观念的对峙与冲突中,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一)非“动态性”:端坐静听之下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秩序进行着错误的解读,认为教学秩序表征的是安静、无声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整齐划一、规范有序的外部表现行为,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秩序的标准,着力追求安静、整齐的课堂教学秩序。这种非动态性的教学秩序呈现在课堂教学情境中,便是学生的端坐静听、沉默失语、动作一致、言语同一,甚至思想同一。然而,教学秩序并不等同于安静、整齐的课堂秩序。安静仅仅是教学秩序在“声音”这一维度的体现,它无法表征出教学秩序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同样,“整齐”也可能仅仅是人们所看到的教学秩序的表面现象。它顾及了集体外部表现行为的一致性,却可能忽视了个人行为、思想、情感的一致性。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保持安静、沉默,各个方面表现得整齐划一,最终会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在沉默的课堂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高效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只要全神贯注地静听,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住、理解,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4]。这样,原本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教学活动简化为单向度的知识传递过程,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变得沉闷、机械和程式化。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由此,教学中活生生的“人”被淹没了。

(二)非民主性:主体间地位失衡之下有效对话的缺失

在教育生态学的视域中,课堂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师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彼此之间共振共生。在课堂生态中,教学秩序体现的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共进、整体提升的良好的教学形态。但是,面对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坚持教学主体一元论,掌控话语霸权,课堂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导致“一言堂”或师生间有效对话的缺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追求课堂的秩序与确定性,指定学生的学习任务,限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而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需求以及对人文关怀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满足和重视。尽管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倡导课堂教学要从独白走向对话,教师要从“均衡中心”走向学生中间,师生之间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部分教师也在不遗余力践行着对话教学,但是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民主精神的普及为支撑,对话教学难免陷入虚假的技术主义误区[5]。如此,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逐渐被湮没,两者之间缺乏真正的平等交往与对话。

(三)非“生态性”:教学空间钳制之下课堂生命力的缺位

生态课堂强调课堂生态系统内诸要素的整体关联和动态开放,赋予传统课堂生命化、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和魅力。可以说,构建生态课堂既是使人们逐渐摆脱对课堂的秩序性和确定性的过度迷恋,也是对机械论范式下传统课堂的肢解,进而赋予课堂应然的生命力。但是,重新审视和反思当下的课堂生活就会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仍崇尚纪律至上,并以此为手段保证课堂效率至上。它不仅要求学生端坐静听、整齐划一,更以教学空间“分类”和“定框”的方式达到纪律至上和效率至上的目的。如为保证课堂教学秩序,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纪律性把学生编排在教学空间中的不同位置。而那些所谓品行不端、时常挑战课堂教学秩序的学生往往就被安排在边缘位置。这些位置无论是最前端还是最末端,其作用重在以此监控学生破坏教学秩序的行为,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个课堂的高效性。此外,为保证整个课堂的秩序性和高效性,利用教学空间长期不变的“横竖两条线”的“生态位”将学生限制在狭小、封闭的空间中,不能随意移动。这种界限分明的空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的秩序性,却限制了学生更加开放式学习的可能,加剧了课堂的非生态化,造成课堂生命力的缺失。

三、新时代课堂教学秩序的应然诉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科知识为本位、以教师权威为中心,忽视学生作为完整的个体对人文关怀、个性发展的诉求。在新时代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秩序应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机械走向灵动、从静态凝滞走向动态生成,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生命化。

(一)以“动态—生成”的教学秩序展现课堂的高效性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教育要求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不断进行深入的结构性变革,力争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落实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等各项教育改革任务真正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新时代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也成为新时代新要求下课堂教学秩序的应然诉求。高效课堂重在关注教学过程的立体效果,这种效果不是教师通过灌输知识让学生成为静听者和沉默者而实现“教学效果”的终极追求,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双向互动、双边协同不断生成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秩序彰显于高效课堂之中,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秩序图景,所呈现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双向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着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的良好的“教”与“学”的状态。在这种良好的教与学的状态中,师生之间有对话,有倾听,有情感交流,有思维共振,整个课堂充满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秩序重在强调教与学间的互促、互构、共创,以及师生双方能动性的多维互动。因为只有双主体间的协同、协力与协调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秩序的机械僵化与静态凝滞,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课堂教学的能量,这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应然诉求,也是达到新时代新教育要求的有效途径。

(二)以“和谐—共融”的教学秩序彰显课堂的生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党和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教育政策和建议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化进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时代新人、实现教育现代化,就需要变革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管理至上”“纪律至上”“权威至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秩序,确立一种“和谐—共融”的现代化教学秩序,使课堂教学秩序从“管理”走向“治理”、从“民主缺位”走向“民主在场”,赋予课堂教学秩序现代化特征。这种“和谐—共融”的教学秩序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即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者,掌控话语霸权和控制权,使学生成为被控制者和被规训者经受身心钳制和制约,而是师生间通过建立起基于平等、民主、协商、互助关系之上的“学习共同体”,彼此对话、彼此接纳,共享每个生命的智慧、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彼此间的价值共享、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如此,一种人人都参与其中、每个生命都在场、师生生命相互摄入的课堂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和生命魅力,而这既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秩序应然的存在样态和价值诉求,也是新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课堂生活中应然的生动体现。

(三)以“开放—共生”的教学秩序投射课堂的生态化

站在新时代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需要消除学校教育中工业化大生产模式下效率主义和工具主义遗留的顽疾。如以机械化、功利化的思维方式管理学校,使学校空间成为规训学生身体和思维的“全景敞式监狱”;封闭的教学空间形态将学生锁定在狭小的空间中,限制生命主体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加重课堂生活的沉闷与乏味。这种传统的课堂本质上呈现了一种封闭、僵化的课堂教学秩序。因此,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要适应当前的教育现代化大背景,课堂教学秩序就要打破这种封闭、僵化的格局,赋予自身“开放—共生”的特质。“开放—共生”的教学秩序能够为学生创造和谐、开放、共融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而彰显课堂的生态性和共生性。在生态课堂中,每个生命个体的“生态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基于交流与合作的需求灵活变化“生态位”,从而为知识的交流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动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环境。“课堂应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示其多彩的舞台。”[6]因此,为学生创建自由开放的空间形态,搭建合作共享的学习环境,创设灵活多彩的展示舞台,才能彰显出生态课堂应有的生命样态。在开放的课堂生态中,开放的教学空间、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实现良好的教学形态奠定基础,从而促成教学秩序理想状态的实现。

四、新时代课堂教学秩序的重构策略

新时代课堂教学秩序应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契合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各项改革要求,切实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标准,打破旧有的封闭性、静态化,转向开放动态、自由灵活、和谐共融的新的教学秩序建设。为此,就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师生协作为基础,以开放的空间结构为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秩序。

(一)促使学生主体性浮现,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就要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共享共建”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师的思想结构中。而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主观意义,是改革客观意义与教师个体意义世界所达成的共识,其前提是改革信息的共享和价值观及文化的相互认同与支持[7]。因此,重新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秩序,先要使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意义与教师个体的意义世界达成共识,获取教师个体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转变教师“效率至上”“纪律至上”等旧有的教育观念,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基本理念付诸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形成。具体而言,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就是要摆脱学生主体性被淹没的藩篱,真正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各项改革要求和教育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照本宣科、一味灌输的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机械记忆、简单重复转变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发现过程,促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如此,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浮现中,“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才得以形成。

(二)建立师生“合作共同体”,构建和谐共融的课堂教学秩序

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秩序,关键在于确立师生间协同合作、和谐共融的关系样态,形成一种“民主在场”“生命互摄”的秩序图景。为此,教师应从“权威中心”“掌控中心”中走出来,与学生建立基于共同价值追求、民主互助的合作共同体。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生命在场”的逻辑起点,即真正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无生命意义的“学习机器”,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浮现的基础上,为建立合作共同体提供基础和保障。其次,形成生命关怀的话语样态,从独白走向对话。教师要消除自己的话语霸权,赋予学生对话的权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学会“采用生命叙事的对话技术,解构课堂教学中的传统话语权,消除单向灌输、惯性问答,让每个人的生命故事缓缓流淌”[8]。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尊重和平等的姿态去倾听每个生命个体所表达的言语世界,包括他们对知识的疑惑不解、困顿不安,对日常生活的焦虑迷惘、悲伤失措,而非仅限于倾听自己所期望和要求的“清楚明了”“确信无疑”和“透彻领悟”,并及时利用自己沉淀的教育智慧给予学生帮扶和慰藉。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共情地倾听”[9],只有在平等对话和共情倾听中才能实现师生间生命的相互摄入和意义共享。如此,师生间的合作共同体才能得以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秩序和生命化的课堂才得以显现和生成。

(三)创设灵活多样的空间形态,构建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秩序

教学空间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秩序的表现形态。因此,重构课堂教学空间、打造生态化课堂,是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的课堂教学秩序的保障。为此,需要重组和改造教学空间的物质构成,促使教学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按照教学的需要和特点以及学生对教学空间的心理诉求,科学设计空间结构及其物质设施,不断创建科学化、个性化、具有教育性的空间形态。同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创设更加信息化、智慧化的课堂环境,实现“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在智慧型的课堂中,教师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科学辅助下,可以快速了解和分析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化需求,掌握更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得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落实新时代教育理念成为可能。另外,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型空间形态,构建灵活多样的空间结构。一方面,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针对性的区域化空间,利用物质设施将教学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区域,如适合学生安静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区,为学生提供辅导的辅导区,便于学生交流学习的讨论区等,从而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延展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与个别辅导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实现不同组织形式的功能和价值,满足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促进课堂结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以及教学空间结构和组合方式的多样化。

猜你喜欢

教学秩序秩序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秩序与自由
孤独与秩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
麻辣师生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