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构建研究
2022-03-23吴林
吴林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学校自身特色,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需要以就业导向为原则,构建适合其专业特色教育的课程。现阶段由于幼儿园的需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学的实际不相匹配,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会被直接套用在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上,无法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专业安排难以满足具体的教学需求。所以深入探索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搭建幼儿体育课程的内容架构,并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的实际需求给出科学并且能起到有效作用的体育能力培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现在以实践为主的本科高校中的幼师教育专业,在安排教育内容时将过多的精力与资源都放在了理论层面上,大都忽视了体育教学实践。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体育课程没有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幼儿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直接作用,因此,高校幼师教育专业增添专业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存在一定偏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将体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是将教学活动开展需要同体育学科为中心进行教学,同时锻炼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这种指导思想没把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凸显出来,由于体育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该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在毕业后的具体情况,其体育教学内容虽与其它专业相差不大,距离幼儿基本体育教学能力存在较大距离。体育课程开展方向与学生专业存在偏差,缺乏对学生专业或将来从事职业特殊性的考虑,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更好地满足幼儿体育教学的需求。
(二)幼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及教育手段需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除为了满足学生体育锻炼而开设和设计体育课程外,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关系密切的体育内容不足。而幼儿教育活动中关于基本身体活动、体育游戏和体操类项目知识恰恰占很大比重,比如球类项目与体适能项目较多,基础身体活动、体操类和游戏类项目比较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在掌握系统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开设如何向幼儿教授体育活动的系统课程,学生将来进入幼儿园工作,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而儿童在学习和身体活动能力方面与成人不同,接受能力与成人也有所差异,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自身了解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外,还应提高教授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体育活动。
(三)从事幼儿体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匮乏和体育课活动场地管理需求
过去对幼师的专业性要求普遍都集中在才艺、耐心与严谨性等方面,对于体育专业技巧的掌握程度重视不够。符合行业要求的幼师必须对各年龄段孩童的身心成长特点有足够的了解,且掌握的体育理论与技巧足够丰富,以科学的方式和合理的方法安排教学流程与内容。所以,当前急需既懂体育又懂学前教育的幼儿体育教师,学前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急需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体育专业毕业的兼职幼儿体育教师急需学前教育知识培训。
由于幼儿的内脏、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好,幼儿体育活动不适合在某些场地进行,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够连贯且存在平衡性不佳的问题,在活动时有很大可能性出现摔倒或遭受撞击等情况,因此幼儿园在规划活动区域时应该尽可能地选择质地更加柔软的泥土、草地等,避免孩子由于地面过于坚硬而受到伤害。
(四)开展幼儿体育课程符合现代社会家长的需求
幼童时期的教育作为个体整体教育阶段的起始,需要分别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初步的培养,为孩子未来整体性的进步做好预先准备。现在很多家庭都呈现出“四二一”的形势,最新几代的父母相比过去更重视孩童的整体性进步,尤其重视可以帮助提升孩童身心智力与沟通水平共同进步的体育活动。
很多父母都希望子女积极投身到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中,毕竟他们对子女有着身体素质、自身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然而短时间内完美实现该目标其实是不切实际的。现在的幼儿园几乎都没有专门针对体育锻炼开设的课程,所进行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利用课间细碎的时间完成的,形式也不够丰富,开展的游戏都简单且传统,趣味性明显不足。即便很多幼儿园都有专门的舞蹈教学,仍无法满足父母们的预期目标,并且大部分父母都认为舞蹈练习更适合该年龄段的女生,男生们需要进行其它类型的体育活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幼儿知识学习和体育课程矛盾
家长对幼儿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历来非常重视,但部分家长重视知识传授而非体育活动,这种观念极大地制约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可能有的家长会把针对孩童开展的体育锻炼完全当作成年人进行的活动,觉得子女进行体育锻炼就是为了开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保健和安全上做出了严格的规定[1]。由于孩童们无法很好地保护好自己,强度明显过高的体育锻炼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任何存在风险的活动都不允许孩子参加,使他们整体性进步未受到关注,从科学的教育观念上看没有更多适合幼儿进行娱乐锻炼的项目。若对孩童在体育锻炼时的安全保障存在过度关注时,运动量和强度自然会降低。为孩子的安全考虑,很多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体育锻炼的时长,很多类型的体育锻炼都存在形同虚设的尴尬情况,长时间不改变必然对孩童的身心成长起到抑制作用。
(二)我国幼儿教育快速发展导致幼儿园数量与幼儿体育课程不成比例
目前,根据国家发布的《全民健身纲要》中提到大力发展幼儿体育,幼儿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幼儿的入学问题成为新的重点,有不少孩子无法在适合年龄段进入园中学习,幼儿园缺乏足够的资源,园中孩童数量远超幼师等问题都必须迅速处理。国家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班级中人数不应超过35人,并且年龄与班级人数应该成正比[2]。然而报告中显示,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未能符合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偏远地区情况更严重,室外运动空间不够开阔,没有足够的专业体育设备,平时进行的体育锻炼受到限制,幼儿园数量与教育要求不成比例。
根据对部分园中各科名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觉得针对孩童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有着必要性并且必须做好,不论是从各地应用型本科院校幼儿体育教学现状,还是从各地幼儿园的切实需要都必须进行考虑。针对孩童建立的体育课程系统都处在相对核心的位置上,在幼儿体育领域有着极强综合能力的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那些以实践应用为主的本科高校幼儿教育专业中,体育课程基本都是针对公共性质的锻炼身体素质设置的,所以,对有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构建幼儿体育课程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还可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同其它专业甚至是体育类院校或幼儿类体能培训机构的校校合作,进行资源互补。
(三)幼儿体育课程活动时间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
根据《全民健身纲要》计划中的指导意见,我国的幼儿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应各有1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但大部分幼儿园因为天气或其它因素出现有安全问题就会取消该时段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所以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有些规定明确限制了幼儿的活动地点及内容,孩子自由活动受到严格控制,一些看似激烈危险的运动体验是禁止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的。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除了要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和防范事故的发生,还要让幼儿充分尝试探索各种活动,才不会使其素质发展受到制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但在各幼儿园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音乐、美术等科目往往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留给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并不多,在有限时间里大多还以简单安全的活动项目为主,内容枯燥,统一运动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让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都无法满足幼儿体育运动的需求。就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领域而言,应该主动建成和该年龄段孩童相适应的体育能力培养机制,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出该行业的特点,才能帮助孩子获得多方面必要能力而切实成长,还能提高整体专业水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建构策略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该专业培养方案特点从通识课程(公共体育)到选修课程(体育选修)再到专业方向(幼儿体育),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具体内容,将课程体育项目结合幼儿体育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对幼儿体育活动教学的各种能力。
(一)出台相对应政策支持平台保障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规定,高校除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可根据社会需求和本院校的具体情况开设1-2门专业特色课程。幼儿体育课程主要面向幼儿园体育教学需要,让学生获得与之对应的幼儿体育知识与技能。因此,幼儿体育课程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领域的、能充分体现行业特点的课程,按照通识课或必修课的要求来规划。
(二)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建设
可通过引进或培养专业优秀教师来完善独立院校的师资结构,为幼儿体育课程开设提供保障和条件。现阶段,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都有专业体育教师和舞蹈教师,在幼儿体育课程建设上可以发挥其特长,将自身专业特点融入到教学研究中。除教授幼儿体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年轻教师可以按照本专业的特点与发展方向,采取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手段进行讲授,积极安排老师到综合治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园中参观调研[3],或者选派相关教师去基层锻炼,使其获得更高的综合体育教学水平,为未来全面提升孩童参加体育活动的适应性与参与度培养良好的师资。
(三)设置专门对应的幼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1.建立适合的课程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一般体育教学目标上,要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教给他们掌握基本体育技术、技能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他们对幼儿进行体育指导的能力,有序组织幼儿进行科学的课外体育锻炼,并能全面评估幼儿身体的发展状况。为此,在构建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体系时,该专业学生应当学好有关幼儿体育知识,完整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技能,熟悉各类体育项目规则,了解它们的发展动态及趋势,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并有能力完成幼儿体育科研工作任务。
2.设计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从学前专业实际需求出发,将幼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分为基础教学模块与特色拓展模块。基础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幼儿园体育教育的一般需要,它有两个项目:幼儿体育游戏和幼儿体操。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幼儿体育设计的基本游戏和教学能力,幼儿体育游戏主要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安排和组织学生学习徒手游戏、乐器、民间游戏、民族游戏等。幼儿体操的目的是为促进儿童身体素质的阶梯式发展,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幼儿体操、啦啦操等项目不断进行学习和模拟[4]。
基础教学模块是针对启蒙体育知识的讲授,具体指针对孩童进行的最早阶段的体育教学,包括通过游戏、情景与感知等手段进行授课,使知识的讲解过程更加形象,帮助孩童建立对各种体育运动的初步认知和兴趣。[5]由于在塑造孩童对体育的爱好与形成永久性的体育运动习惯上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几年很多幼儿园与父母都愿意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所以,采用启蒙体育教学可以为孩童完成专项性质的体育活动提供极大的帮助。随着学前体育的发展,在普及幼儿体育技能中可以引入特色拓展模块,如轮滑、滑板、BMX等能增强孩童身体平衡性的运动,儿童排球、攀岩等能锻炼孩童意志品质和增强合作精神的团体项目。
3.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就业需求角度出发,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能拓宽毕业生在幼儿园的就职渠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议该专业与校内外体育学院专业进行“校校联合”,构建专业的“幼儿体育教育课程”,来满足幼儿园、家长和国家对幼儿发展以及幼儿自身健康全面成长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功能专业“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