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例
2022-03-23郑翔
郑翔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在当前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和普遍共识。红色文化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其优良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精神滋养作用。而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因其具体、生动、形象、接地气,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其地域性、独特性也成为地方院校的地域优势。
地方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课是一个综合多门课程组成的教学体系,这些课程在美术学低年级(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开设,它是各绘画专业门类的共同基础,是进入高年级分专业学习前的必修课程。课程涉及静物、人物、风景三个题材,画种上分为素描、色彩、速写三类,内容有素描静物、素描人物、色彩(水粉或水彩)静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速写人物、速写风景等,这些课程教学各有侧重但又互相支撑、联系紧密。其共同的教学目的是教授学生认识绘画基本规律,培养包括造型表现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等在内的必备绘画能力。美术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各地方院校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成熟的教学体系。且根据自身情况在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上虽略有差异,各有侧重,但大致相似,共同的特点是学习时间长,总课时量大。该课程体系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当前课程思政要求的大背景下,返观美术学基础课程所取得成果的同时,确实也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联系不紧密的事实。高校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地方红色文化作为思政元素融入美术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改革,涉及的不是一门课的“独唱”,而是多门课的“合唱”。
一、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能够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高质量融合
课程思政改革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高质量融合。教学改革应该力求“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解决由“两层皮”向“一盘棋”转化的问题。
对当代青年学子而言,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差异,要求他们体会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远离自己的革命战争之艰难,客观上存在较大难度。但如果立足当地,通过参观走访、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接触当地的红色文化,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则更能拉近学生与红色事迹和红色人物的距离。在当前大力弘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形势下,各地都重视兴建革命历史纪念馆,修缮保护革命遗址,整理地方红色文化,这为地方高等院校提供了便利、直观的思政教育资源。而这种便利、直观的思政教育资源也较容易转化为地方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
在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离不开对具体事物、具体形象的研究与描绘,课程教学需要借助对静物、人物、风景题材的研究与描绘来提升基础绘画能力。画什么,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地方红色文化中革命英雄的形象、革命遗址的景观、经历岁月洗礼的与革命有关的遗留实物等,本身就非常具有审美价值,并且是有“故事”的素材。如果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完全能够将其中的思政元素转化成为理想的绘画素材。可以说,地方红色文化是美术学基础课教学的“富矿”,是有待深入开发的教学资源。因此,只要通过对地方红色文化的梳理和深入挖掘,选择适合的素材内容融入美术学基础课程体系的具体课程中,是有可能使思政教育与美术学基础课教学形成协同效应,实现高质量的融合。
(二)能够弘扬红色文化,宣传地方文化,形成地方办学特色
历史上,中国的革命战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战争而最终取得胜利,红色革命曾经遍及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各地都涌现出英雄人物,流传着革命历史故事,遗留下革命遗址和实物,地方红色文化遍及全国各地。可以说,地方红色文化既是红色文化,又是地方文化,因此,将其融入地方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一方面是红色文化的融入,另一方面又是地方文化的融入,有可能形成地方办学特色。
以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如果将这种具有差异性的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优势教学资源,提取有教学价值和有独特性的思政元素,再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特点,从内容、方法、手段上进行教学设计,就能够在各门课程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美术教学成果,形成地方办学特色。虽然绝大部分的地方红色文化并不具备像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重要革命根据地一样的知名度,但是同样具有弘扬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一个地方革命精神的弘扬效果,不在于空间范围内的知名度,也不一定在于其有没有被提升为全国性典型的普遍意义,而在于其在本地得到的回响和获得民心的深度。[2]如果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美术教学成果,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又宣传了地方文化,这就是革命精神在本地的回响,是深入民心的直观表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搭建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校外专家的教学团队
首先,地方院校必须立足本校美术学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他们是教学实施的主体,要发挥美术学基础课程教研组的作用,以保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其次,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育人意识,因此,要依托学校及二级学院的思政教学资源和思政研究平台,与思政专业教师及学生工作管理教师合作,共同教研,商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把握正确的思政教育方向,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再者,加强与校外红色教育基地的联系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校外专家学者与校内美术学专业教师及学生深度学习交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内容、特点,更好地梳理思政元素,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建立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校外专家组成的合作良好的教学团队,是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高质量融合的重要保证。
(二)立足地方,挖掘和梳理地方红色文化思政元素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这种观点也适用于作为课程思政教学主体的专业教师,要求其自身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水平,而且在思想政治觉悟与理论研究水平上也要具备“一桶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不同的民族、地域、时间以及各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红色革命的形式、程度、斗争的方法各有不同,犹如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甚至唯一性。这就要求作为课程思政教学主体的专业教师,应该立足本地区、本专业、本课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查阅书籍,或者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要对具有独特性的当地红色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真实的认识,领会地方红色文化的独特之处,从中梳理出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便在具体教学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选择最优的思政元素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例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注重所看之物,而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又不同于美术创作教学,它必须通过对实物的描绘研究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对该课程体系而言,地方红色文化中留存下来的实物,如各种物品、遗址景观、照片等,就需要进行日常积累。美术学专业基础课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如静物、人物、风景,在丰富的实物性思政元素中选择最有革命教育意义又适合绘画训练的对象,才能达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对地方红色文化有比较整体的了解,对实物的背景有准确的认知。
(三)整体规划,合理修订各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内容、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首先要重视教学大纲的修订,要用课程思政的理念调整教学大纲,以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例,它是一个由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从顶层设计上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作出规划,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其次,在方法上要将地方红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作为该课程体系有效的德育载体之一,系统性地设计德育的递进路径,将地方红色文化分阶段、分内容、分特点地植入该体系下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根据各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和特点,规划好参观学习的红色地点,安排合理的思政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导入作业练习,是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例如,在静物写生课程中,将地方红色文化中的实物作为写生和借鉴对象;在风景写生课程中,将课堂搬到地方革命旧址;在人物写生课程中,可以研究穿戴红军服饰的人物写生,这样既扩大了原先的写生教学内容,又不显得唐突生硬。
(四)搭建考察实践平台,重视有“活动”的教学过程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院校课程思政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是接地气的,可以就近感知的红色教育资源,比起从书本或课堂内传授的红色文化,显得更加鲜活、真实、可信,因此,需要非常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过程,局限在课堂中传授地方红色文化,则会失去其地域优势和意义。例如,在美术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由教师采集具有地方红色文化元素的绘画素材,再植入课堂进行写生,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非是换了一些绘画训练素材而已,是有“名”无“实”的课程思政教学。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艺术课程体现出强烈的“活动”性质,艺术课程的教学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过程,光靠讲解和训练是不够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体验,在此意义上,“活动”是美育教学的突出特点[3]。缺乏“活动”过程的教学,难以使学生对绘画对象进入审美体验,不能实现专业训练由被动变主动、由“无感”变“有感”的教学,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目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协同发展目标将大打折扣。因此,要积极搭建考察实践平台,通过对接地方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地方红色文化研究所等场所机构,进行校地合作,将课程教学由校内延伸至校外,将实地调研考察地方红色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考察实践活动中,了解本地革命历史,形成情感认同,切身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调研考察既是思政教育的环节,又是专业教学的导入环节。例如,静物写生是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素描、色彩、速写课程中均有所涉及,可以选择陈列比较丰富的纪念馆进行课程考察,让学生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中的实物,如枪支、弹药、煤油灯、草鞋、农具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等的由来和历史,这些有“故事”的静物,因其年代形成的质感、色泽和历史感等都是现实中不易获得的,可以在专业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现场写生。如果现场没有写生条件也可以由此受到启发,寻找类似的替代物。这样既达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同时达到有感而发的绘画训练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4]。这其中的“每一个”,也强调了对各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的利用地方红色文化作为地方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优势资源,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具有可行性。值得重视的是,如果将美术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纳入美育的大范畴来审视,美育的过程注重的是潜移默化,而课程思政注重的是润物无声,二者共通之处是都注重“融入”,就是通过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入达到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