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课教师分层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困境
2022-03-23张栋
张栋
(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融合的重要命题被提出,高校在这两种课程的协同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课程思政的概念也由此被提出,并随着研究逐渐深入,其内涵与外延也渐次明确。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热潮被掀起。几年来,随着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成果,也遭遇了多重困境。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几乎所有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都在探索本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新模式、新渠道,思政课教师也在尝试介入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人人研究课程思政、人人承担课程育人责任的良好局面,相关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大量涌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学术同仁的高度关注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教育是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够让人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但是,私有制的消灭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过程。当私有制尚未消除,消费资料不是按需分配,当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之时,教育就不可能使人获得彻底的全面发展。当前教育领域倡导和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预期相比,二者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但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实践经验,人的全面发展自此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理想层面。新中国成立后,人的全面发展不再停留在理想信念领域,而开始本土化、世俗化,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转化成了教育的方针与目标,不再是必须经过生产力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的,也不再以消灭分工为条件,只强调教育可以促使人实现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合作。在当前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中,所有的课程和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人才的培养展开的,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标。然而,单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只能造就片面的人,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有悖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初衷。课程思政两种教育资源走向融合,是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课堂、课程都应该突出‘课程思政’,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个性,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培育。”[3]
第二,专业课程也有立德树人的责任。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系统中,思政课程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并不是德育教学体系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实中也不可能仅靠思政课程就能完成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立德树人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可靠的时代新人。“人本身是完整的人,而育人的教育工作也是全面的、整体的。”[4]教育的功用在于培育完整的人,高等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而是要教给学生以智慧,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课程需要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之外承担起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政课程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方法指导与思想动力;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外的德育空白。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融合,形成教育教学合力,才能有效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作用,而课程思政则为这种融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第三,专业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弱化严重。一直以来,我们强调思政课程的政治属性,却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生活实践对专业教育的政治要求,导致很多专业课程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西方意识形态占据专业课程学术研究制高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侵蚀大学课堂,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学术会议上言必谈西方,奉西方学术成果为圭臬,认西方意识形态为正统,在这种教学与科研氛围影响下,大批青年大学生易于认同并内化西方价值观,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统治地位遭遇严峻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封闭自守,需要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是必须是批判的借鉴,是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借鉴,绝不是生搬硬套、照搬照抄。思政课程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过程中从来就不能退缩,专业课程也不能成为游离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外的“世外桃源”,更不能沦为西方反华反社会主义势力向我们发起意识形态攻击的前沿阵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配合,才能筑牢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阵地。
第四,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各自优势。思政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能够将艰深的科学理论整体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的学习、思考和践行中内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并将之作为行为标准。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艰深理论感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对思政理论没有热情,甚至存在抗拒心理,现实中的思政课程也很难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坚定的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思政课程虽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思政课程也有其边界,需要课程思政来补充[5]。一方面,相较于思政课程,学生们更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习惯于接受专业课程的知识观点,经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能够让思政理论在学生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另一方面,专业课程中学到的思政理论会直接为学生学业生涯提供指导,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业课学习效率,更能够加强思政理论的主动内化。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课程育人或课程思政排在首位”[6]。对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首要工作。虽然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之下,也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现实需求,但是课程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
二、课程思政的困境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专业课程,而“思政”则是思政理论,就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讲授思政理论。在数年的实践中,课程思政由谁来讲、怎么讲的问题已有了初步探索,但是怎样才能讲得好,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仍需要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在建设中仍面临较大问题。
第一,部分高校领导层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宣传动员不足,导致课程思政被边缘化,缺乏顶层设计。很多高校都可能会把课程思政当作单独的教研项目申报立项,以此也确实推动了相关教学研究的展开,但是课程思政仅靠教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领导层面并没有对课程思政做更多的顶层设计,课程思政的要求并未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课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教学活动常态化的制度保障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探索缺乏有效激励,导致很多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不足,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只能靠教师个人兴趣支撑一定的教研活动,教研探索也以发表论文结题为目的,并不能把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更不用说教学效果了。
第二,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定位不准。从课程设置方面看,长期以来,思政课程单枪匹马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课从来不会关注学生的“思政教育”问题,个别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教育内容,不仅大大消解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加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抗拒和逆反。部分专业课教师搞不清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基于对传统专业教育的理解,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回避甚至反感“思政教育”,认为“思政教育”就是讲空洞的大道理,华而不实,没有实际用处。甚至个别老师认为,专业课教师搞课程思政就是不务正业,耽误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妨碍正常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展开。
第三,课程思政缺乏思政理论指导。在现实中,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体制机制,难以形成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教研团队。很多专业课教师做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教学纯粹是基于个人兴趣,在实践探索中也做了大量的积极有益的探索,但理论高度始终有限。甚至有很多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只是申报课题或奖励,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更不可能在一定的政治高度上把握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缺乏思政理论的指导,对思政理论理解有限,是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于是,很多专业课教师只能将碎片化的思政要素生硬穿插在专业课授课内容里,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诱发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逆反心理。孤立地宣讲思政内容,“都会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7]
第四,课程思政缺乏理论深度,没能与思政课程的理论内容深度融合,协同融合效应不明显。“课程思政的难点首先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8]课程思政要做的工作是将价值引领与技能拓展协同融合。优秀的课程思政是专业内容的自然升华。在课程思政之前,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一直处于基本不相干的状态,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在课程设置方面毫无关联。课程思政则要求两类课程在内容上深度融合,专业课程要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内容。要完成这项工作,单纯地依靠专业课教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师的协助或者指导下,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然而,目前来看,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两个队伍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的情况下,课程思政要求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更是遥不可及。
系统整合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资源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努力方向。课程思政和所有课程都有紧密关联。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建设规律的认知,也绝不可能单纯依靠专业课程本身就能够完成。从目前来看,人们对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的认识不到位,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作机制不健全,是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三、课程思政建设困境的突破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目前遇到的困境,从原因上看,有认识上的,更有机制上的。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大多习惯于本课程的常规教学,墨守陈规的心理,不想改、不会改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要打破这种困境,做好课程思政重要意义的宣传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做好制度设计,从专业课与思政课两个方向,做好激励与考核,调动广大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是搞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逐渐扭转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和墨守陈规的惯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环境。
第一,需要学校层面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做好顶层设计。高效的领导机制为课程思政改革各项工作有效真正落实提供重要支撑,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9]。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效协同,这是搞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学校层面要打造两支队伍协同合作的有效平台,构建并完善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机制,定期召集两支队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论坛,设置两支队伍课程思政专题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等。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建立并完善奖励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有的高校将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当作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的先决条件,这其实是一个惩罚性的而非奖励性措施。思政课教师迫于职称评定要求才会兼任辅导员,根本无法调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对接的积极性,更不用谈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层面要设置专门奖项,出台合理的奖项评定标准,给予在课程思政建设有突出成绩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丰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并将奖励作为职称晋升的择优破格条件,以此激励两支队伍共同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此外,学校层面还需要打破课程设置壁垒,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与标准,规范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第二,需要专业课教师端正态度,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之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10]任何课程建设最终都要落到教师身上,课程思政也不例外。“‘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1],是党和国家站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高度上,对高校课程建设做出的战略引导。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纯地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带上零散的思政元素,而是要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思政精神,这需要专业课教师拥有较高的思政理论素养。课程思政还要改变单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为目的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充分发挥立德树人职能,而要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除却要求专业课教师精准深入理解思政理论之外,还需要课程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多地借鉴思政课程。这都需要专业课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对思政理论进行理解与研究,以及对思政教育规律和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
第三,以思政课教师分层教学模式为基础,构建思政课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机制。学校层面和专业课教师在认识层面上的转变是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困境的基础,但有效的建设机制的构建才是破解困境的关键。目前,很多高校依然认为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相关研究项目和竞赛项目也只有专业课中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才能申请和参与,而专业课教师大多孤立从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研究,思政课教师参与度非常低。从广义上讲思政课程本身就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就是依托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思政课教师绝不应该缺席课程思政建设,反而可以在其中发挥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帮助专业课教师坚守理论向度,提升理论高度,拓展理论维度,引领政治方向。
在实践层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开展深度分层教学,四门主干思政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分组对接各个学院,五人一组分层固定承担相近专业学生的思政课授课任务,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开展针对性备课,遴选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以专业课的素材充当思政课教学案例可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便于大多数理工类思政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接受课程内容。
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参与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备课研讨、相互听课,与专业课教师一起组队申报相关研究项目与课程竞赛等。两支队伍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交流合作,让课程思政获得理论指导,并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效解决课程思政的理论性和方向性问题。在与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为思政课教师积累课程素材,提升思政课堂的针对性。此外,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也不仅仅体现为政治方向和理论内容上,还体现为教学方法方面,将思政课特有的教学方法带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更进一步,思政课教师可以与学生所在学院党、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掌握学生生活和思想动态,并将之纳入课程思政教学范围,让课程思政能够回应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困惑,提升课程思政参与全方位育人的能力和效果。在思政课教师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推进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的融合协作,是目前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总体而言,学校层面要负责顶层设计,尤其是做好奖励激励制度设置,为思政课教师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充分调动三支队伍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专业课教师有责任自觉学习思政理论和思政教育基本方法,积极主动地促成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深度融合。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对接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引,在这个方向上建立思政课教师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在协同互动中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困境,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