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菌核病的识别与防治
2022-03-23
1.症状识别
菌核病主要危害莴苣的茎部和叶片,以茎基部受害最重。叶片发病时,表现为顶部叶片发黑,呈烧焦状。茎基部发病,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整个茎部或叶柄,造成整株感染,有时,病部还会裂开。湿度足够大时,病部呈湿润软腐状,表面形成浓密的棉絮状白色菌丝,之后形成菌核。发病严重时,整株腐烂瘫倒,丧失商品价值。菌核病引起的软腐没有臭味,是区别于细菌性软腐病的特征之一。
2.发生特点
莴苣菌核病病原菌主要以菌核的形式残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病残体中越冬,可存活1~3年。环境条件合适时,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通过气流传播。初侵染时,子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通常从衰老、局部坏死组织或受伤组织侵入。当病原菌侵染能力增强后,可直接再侵染健康茎叶。发病后产生的菌丝、发病组织与健康植株接触,也可导致发病。菌核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另外,植株栽培过密、通风不畅、光照不足、排水不良、湿度过大、偏施氮肥、枝叶徒长、长期连作等,都易导致菌核病发生。
3.防治方法
为有效控制莴苣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的原则,积极开展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带红色的莴苣品种通常抗病性较强,可根据本地生产特点和消费需求,因地制宜选用抗菌核病的莴苣品种,武汉地区可选用红叶莴笋、红皮圆叶、挂丝红等较为抗病的品种。
(2)避免连作。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特别是避免与菊科类作物连作,建议与茄科、百合科、豆科等作物轮作,必要时实行水旱轮作,使菌核在水中腐烂、死亡。
(3)注重田间管理。采用深耕、勤翻、暴晒土壤等措施,减少土壤中的菌原,抑制子囊盘出土;覆黑色地膜栽培,将子囊盘阻隔于膜下,使其因光照不足而无法正常发育,降低其初侵染概率;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加强通风透光、降湿排水;及时清理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田间农事操作注意减少植株机械损伤。
(4)开展药剂防治。在莴苣菌核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推荐使用的药剂及剂量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50%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使用,并注意合理轮换使用药剂。建议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用药时,应对植株茎基部等发病部位重点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