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写作教学设计
2022-03-23周映映
■ 周映映
【教学设想】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尝试写作诗歌”、“注意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诗歌属于文学文体,其意义丰富,其语言朦胧多义,在写作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关于诗歌的意象选择,笔者使用了“从课文中归纳总结”——“根据情境进行意象填空”——“通过思维导图独立寻找、筛选意象”这三步进行教学;关于语言锤炼,笔者聚焦于“语言的超常搭配”,使用了“对比归纳法”“填词游戏法”进行教学,拟通过小的切入口、丰富的示范、适当的教学支架来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够有序、有法进行。
【教学目标】
1.能够选取合适的意象来传达感情。
2.通过“超常搭配”的方法来锤炼诗歌语言。
【教学设计】
1.任务驱动导入
(1)呈现写作任务
9月10日教师节即将到来,请你任选一位科任老师,为其写一首现代诗,在教师节当天送出去。
要求:
①不少于10行。
②能够选取合适的意象来传达感情。
③通过“超常搭配”的方法来锤炼诗歌语言。
(2)呈现学习目标
①能够选取合适的意象来传达感情。
②通过“超常搭配”的方法来锤炼诗歌语言
2.从“意象”、“语言”两个维度学习写现代诗
(1)学习环节一:回顾所学诗歌,说出诗歌感情与意象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以下三组表达,说出诗歌感情与意象的关系。
①感情:我向往自由。
诗歌:(云雀)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②感情:我为了追求光明而甘愿牺牲。
诗歌: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③感情:我心情苦闷,找不到出路。
诗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明确:①诗歌用意象来委婉地抒情 。
②意象是情感的外化。
(2)学习环节二:回到写作任务,为情感选择具体、合适的意象
学生活动1:意象填空练习——根据上下文提示,填入恰当的意象
《未完成的诗》
我想写一写我的老师/同时也是我的妈妈。
我想写一写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她蹭上了粉笔灰的衣袖,
我想写一写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我打算
只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所有的教师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有/未完成的一首诗。
点拨:意象应该符合人物身份、特点、语境。
PPT呈现:
我想写一写她那破鼓一样的沙哑声音,
或者她蹭上了粉笔灰的衣袖,
我想写一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册
或者满卷对错的的红笔印记,
最终我打算
只写她读我诗歌的时候那温柔眼神
学生活动2:用思维导图列举所写的教师相关意象并筛选
具体要求:
①选取一位科任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列举意象。
②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筛选合适的意象。
明确:
不同学科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意象。
学生活动3:修改、完善意象列举与筛选的思维导图。
(3)学习环节三:通过“超常搭配”的方法来锤炼诗歌语言
学生活动1:对比阅读以下两种语言表达,感受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特点。
常规语言:
钟声响起,游客该下山了。石阶长满了草。
诗歌语言: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洛夫《金龙禅寺》
明确:诗歌语言在可读性上更强。这种可读性通过“晚钟是小路”、“植物嚼了下去”等主谓宾的异常搭配传达出来,给读者一种新奇的感受;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特点。
所谓陌生化,就是语言陌生化:在特定的语境中,文学语言突破语言常规,灵活构建语言,造成语言的新奇效果。
而打破语言配合的常规,对词语进行超常搭配,正是利用语言写诗的重要途径。
学生活动2:分析加点词语的搭配形式,归纳词语超常搭配的规律。
①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②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
③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何其芳《秋天》)
④一把古老的水果刀被离别磨亮(郑愁予 《水手刀》)
⑤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明确:
①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封锁,指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是一个带主观色彩的词。而寒冷本无意识,又如何封锁呢?无主观意识的寒冷名词,与有主观意识的动词封锁搭配,写出了严峻的民族危机。
②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无形的星辉怎么能用一船这个量词来搭配呢,这样搭配出来却写出了梦幻、自由的意境。
③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无主观意识的秋天名词,与有主观意识的动词栖息搭配,写出了秋天的安宁静谧。
④一把古老的水果刀被离别磨亮。抽象的离别名词,搭配具体的水果刀,化抽象为具体,可见离别愁思之尖锐、深重。
⑤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按照常理,街道应该是狭长的、落日是昏暗的,但是瘦落、绝望这些带主观意识的形容词与客观的名词搭配,塑造出了一个卑微、孤独的爱人形象。
规律总结:
词语的超常搭配主要表现为语法上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的超常搭配。它们极其自由,无生命与有生命搭配、抽象与具体搭配……但是超常搭配一方面超出语言常规,另一方面合乎情感语境。
学生活动3:学以致用,利用超常搭配进行填词游戏,在全班交流。
游戏环节1:请在横线上填一个超常规的量词,并解释合理性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
教师参考示范:
一壶春天。解释:《长命女·春日宴》》,写古人在春天的时候,聚会喝酒、唱歌、许下对新年的祝福。这样的酒,多么温暖、多么欢乐,正如春天一般,那么喝一壶春天这个搭配也就合情合理了。
一篮春天。解释:春天的时候,往篮子里采花,不正是一篮子春天吗?
……
游戏环节2:请在“一”的前面添加一个超常规的动词
教师参考示范:
喝下一壶春天
采摘一篮春天
……游戏环节3:请在你添加的动词前面加上一个超常规的主语
教师参考示范:
李白喝下一壶春天
孩子采摘一篮春天
……
游戏环节4:请继续添加句子成分,使这些诗句与老师相关
教师参考示范:
在课堂上,我们和李白喝下一壶春天(解释:看来,这是给语文老师的)
我采撷文字,如同孩子采摘一篮春天(解释:这还是给语文老师的)
……
3.课程小结
写诗技巧:
(1)选取具体、合适的意象来传达感情
(2)利用超常搭配,锤炼诗歌语言
4.课后作业:为老师写一首诗
9月10日教师节即将到来,请你任选一位科任老师,写一首现代诗,在教师节当天送出去。
要求:
(1)不少于10行。
(2)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撰写第二稿。
修改标准:
(1)是否用具体而适当的意象来传达感情?
(2)是否通过超常搭配来锤炼诗歌语言?
《新中国70 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系统总结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语文教育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以形成正确科学的语文教育观。
专家们并未止步于语文教育理论探讨,书中凝结了他们对于语文教育未来改革发展路径的真知灼见。
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以顾振彪编审为代表的专家认为,总结新中国70 年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未来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教材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的关系、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系、直线式编排与螺旋式编排的关系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要跳出语文看语文教育。以刘勇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强调,语文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更不是一种方法,而是养育人的精神品格、铸就人的文化品行的综合性系统。一个人如何沟通表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认识世界,都属于语文教育的内容。因此,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
语文考试评价要改革创新。以顾之川教授为代表的专家指出,中高考是教育改革的“晴雨表”“风向标”,是引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助推器”。语文考试评价从政治立意、知识立意逐渐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转变。未来语文考试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履行好为国家选才育才的重大使命。
——《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