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2-03-23宋如梅魏芹李晶薛群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抗病毒

宋如梅,魏芹,李晶,薛群

慢性乙肝是我国常见的流行疾病之一,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抗病毒是慢性乙肝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治疗的长期性和专业性,对患者的依从行为是一个极大的考验[2]。相关研究表明,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规范整体水平较低,因而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尤为必要[3-4]。“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是指基于参与式理念,构建以参与式研究(participatory research)为基础模块,以参与式角色扮演(participatory roleplaying)为核心模块,以参与式总结(participatory review)为强化模块的参与式健康教育新模式,简称“3-PR”。在该模式中,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5-6]。本研究以疾病认知、健康行为为切入点,分析“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12 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8 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肝相关诊断标准[7];(2)无精神疾病史,具有正常交流沟通能力;(3)自愿参与本研究,对相关操作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2)合并丙型或丁型肝炎感染者;(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 例)和实验组(5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48.44±4.79)岁,范围25~65 岁;文化程度中,大专及以上16例,初高中16 例,小学及以下16 例。实验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8.69±4.40)岁,范围27~66 岁;文化程度中,大专及以上15 例,初高中20 例,小学及以下15 例。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和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参与式研究。入院1~2 d,将实验组患者随机分成若干个由3~5人组成的小组进行相关活动,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活动的目的、方法等,各小组自行进行组内交流,便于大家互相认识和熟悉,快速建立感情。随后,护理人员组织各小组进行慢性乙肝相关知识的讨论。①基础知识讲解(10~15 min)。包括乙肝的病因、传播方式、用药方法、饮食干预方法、康复训练、消毒隔离以及心理问题等主题,护理人员根据小组讨论情况评价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就相关主题知识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培训。②饮食管理(5~10 min)。指导患者在慢性乙肝恢复期间不宜大量进食,保持营养均衡,少食含糖类、动物脂肪类食物,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对于合并消化道静脉曲张者,严禁食用坚硬、煎炸以及辛辣等食品;疾病发展到肝硬化者,禁止饮酒。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暴饮暴食,宜进食低脂、低盐、易消化食物。针对不伴糖尿病者,可指导其每天保持一定量的新鲜水果、蔬菜摄入。此外,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订每周运动方案,主要采用有氧运动,锻炼时间适中、强度不宜过大。③生活习惯指导(5~10 min)。告知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再增加活动量,锻炼强度以自身能够承受为宜;针对处于非活动期的慢性乙肝患者,鼓励其参加日常工作。④用药干预(5~10 min)。告知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按时用药对慢性乙肝疾病控制、肝硬化进展的意义,同时依据患者病情、职业、文化程度等,告知其用药方法、剂量、时间及不良反应处置措施,以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2)参与式扮演。住院期间1 次/周,45~60 min/次。每名患者至少参加2 次角色扮演,每次30 min 左右。具体包括以下2 个阶段。①角色扮演准备阶段。在同一时间段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选择7~8 名肝功能恢复期的患者为1 组,进行场景角色扮演健康教育。各小组选定本组认为最重要的主题进行角色扮演,护理人员协助组内成员进行剧本、角色分配以及表演场景等的讨论,各小组成员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排练,正式表演时,可邀请主治医师、护士长等前来观看并进行评价。②角色扮演实施阶段。在专门的健康教育室,选择1名喜欢表演、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模拟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期症状,鼓励其他患者扮演医护人员,向扮演医护人员的患者提问,例如乙型肝炎是否会传染?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发展成慢性乙肝的可能性是否也越小?您觉得乙肝可导致肝癌、肝硬化吗?(蚊虫叮咬,不戴安全套性交,吸毒共用注射针头,共用牙具、剃须刀、水杯、餐具、毛巾、衣物、文具等,同桌进餐或办公,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谈话,共同学习,纹身、穿耳、纹眉,针灸等,食用或饮用不洁食物或水,乙肝病毒感染者咳嗽、打喷嚏,同住一个宿舍共用坐厕等)这些因素是否会传染慢性乙肝?(3)参与式总结。①鼓励患者参与有奖问答互动活动。当患者回答正确时,护士给予肯定,并当场奖励患者礼品。表演结束后,护理人员组织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在患者总结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适当提问,以加深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患者有疑问也可以在总结会中提出,护理人员一一给予解答,以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对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②心理调节。采取面对面的交谈形式,引导慢性乙肝患者倾诉其日常困扰及目前对慢性乙肝传染、抗病毒治疗、肝硬化、肝癌等疾病进展的恐惧等心理健康问题,向患者强调不良心理对疾病康复更加不利,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例如教会慢性乙肝患者肌肉放松方法,正向思维引导,制定心理康复计划。③加强监测。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检查肝、肾功能,并在治疗开始时检测病毒学标志物水平,开始治疗后,每个月检测1 次,连续检测3 次,若病情稳定,检测频率降至每3 个月1 次;向患者解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不使用肝功能损害药物。④家属监督。积极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参与监督,当患者出现不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擅自用药、抽烟喝酒以及情绪低落等情况时及时给予纠正。

2 组患者均随访6 个月,采用门诊定期复诊、微信支持(8∶00-10∶00,18∶00-20∶00)、电话随访(1 次/2 周,10~15 min/次)的方法,动态评估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变化,给予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的持续监督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1)疾病认知。参照文献资料编制《慢性乙肝患者认知水平调查问卷》[8-9],包括用药方法(5 个条目)、饮食方法(5 个条目)、康复训练(5 个条目)、消毒隔离(2 个条目)、心理调护(3 个条目)等,均采用“是”“否”回答。量表经3位专家3 次修订并通过预调查,经检验Cronbach’s α=0.892。(2)健康行为。参照文献资料编制《慢性乙肝患者健康行为调查问卷》[10-11],包括遵医用药(5 个条目)、规律作息(5 个条目)、情绪管控(3 个条目)、运动训练(5 个条目)、戒烟戒酒(2 个条目)、按时复查(1 个条目),均采用“是”“否”回答。量表经3 位专家3 次修订并通过预调查,经检验Cronbach’s α=0.91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比较 教育前,2 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后,2 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知晓率高于同组教育前(P<0.05),实验组患者的用药方法、饮食方法、康复训练、消毒隔离、心理调护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知晓率比较[例(%)]

2.2 健康行为比较 教育前,2 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后,2 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率高于同组教育前(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用药、规律作息、情绪管控、运动训练、戒烟戒酒、按时复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15%~40%的慢性乙肝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是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环节[12]。传统的健康教育对于治疗时间长、自我管理要求高的慢性乙肝患者而言,效果并不理想[13]。“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既往主要应用于教学培训[5-6],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慢性疾病[14]、肿瘤[15]、艾滋病[16]等健康教育中,在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基于参与式理念,采用探究-实践-总结一体化模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同时整合了参与式研究和角色扮演,将疾病知识的掌握贯穿于整个健康教育过程,并通过总结加强知识的了解程度。“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注重患者的参与和实践,参与体现疾病主题的场景表演,使得患者能够切身体会到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并在总结阶段参与对活动的反思,从自身的体会和认识中逐渐掌握相关知识[17-18]。参与式研究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加参与热情;参与式扮演则可以充分发挥每位患者的特长,使得实践活动与知识学习相结合,打破传统知识的学习方法,增加了过程的趣味性,将教育寓于无形中,并提高了患者自身的健康素养[19]。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用药方法等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说明“3-PR”参与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

健康行为是影响慢性乙肝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需定期复诊、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而言,提高遵医用药、规律作息、情绪管控、运动训练、戒烟戒酒、按时复查的依从性对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非常明显[20]。本研究中,参与式研究基础模块能全面评估慢性乙肝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并通过参与式总结强化模块,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患者日常管理中,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通过家属同步教育,能持续监督患者的健康行为状态。参与式扮演作为参与式教育的核心模块,是提高患者参与意识、提升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关键举措[21]。同时,在出院后参与式总结,通过加强监测、家属参与、随访环节,使患者在脱离医护人员照顾后仍坚持遵医用药、规律作息、情绪管控、运动训练、戒烟戒酒、按时复查等健康行为,进而控制慢性乙肝病情[22]。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遵医用药等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3-PR”参与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中,能够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增强抗病毒治疗的预期效果。但本研究观察指标相对单一,今后需要进一步增加观察指标,深入研究“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心理护理对乙肝病患者作用研究
下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