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创新创业模式初探
——以药理学为例
2022-03-23谢明霞王汉卿
谢明霞 王汉卿*
(1.湖南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湖南 长沙 410208;2.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1 国家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由来及时代特点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迭代更新,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经济业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运而生,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纷纷出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3]。“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由此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视程度。
2 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中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近20年来随着高校的大幅扩招,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以往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法较为传统,守正有余而创新不足,已无法适应新经济业态的冲击以及市场对中医药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4]。鉴于此,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力开展“双创”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及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2015—2018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系列文件[5],逐步细化升级的政策反复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推进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教学及科学研究一方面在于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不断追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就是为了找到传统中医药与新时代的耦合点,培养出具备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3 中医药院校药理学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3.1 药理学学科任务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3.2 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新经济业态。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以传统中医药作为教学重点和研究对象,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部分一线教师授课任务重,不能及时了解外部市场对中医药高校毕业生知识体系需求的转变,导致很多中医药教材更新速度滞后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些积极要求参与市场调研的教师也只能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行业监管部门进行交流学习,而对于此类外出培训或实践锻炼的质量,学校也缺乏一定的监管制度。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缺陷[6]。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听讲记笔记、被动参与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很多本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于记忆课本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科学严谨的探索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经常按图索骥,缺乏变通意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忽略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对药理学人才需求的有效结合。高等中医药院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对药理学人才的需求。理想的大学生活,应该使学生顺利完成学生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确立相对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努力的方向,而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尚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4 药理学创新创业改革模式的初探
4.1 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首创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预设的问题进行推理并加以解决,在这一推理探索过程中完成知识脉络的形成与整合[7]。这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进行良好的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激发学习兴趣。在药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选取若干个经典章节进行了PBL教学法的尝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发现学生更主动积极,对于探讨的问题也能思考得更深入更有逻辑。这促使授课讲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通过深入的讨论,很多药理学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网络,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更主动地深入学习。
4.2 理实结合教学法
所谓理实结合教学法,就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成立若干个研究型学习兴趣小组,通过市场调研、引入外部合作导师等方式[8],针对传统中药在药效学、保健功能、护肤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药理学机制研究、中药保健功能药理学研究、中药护肤品药理学研究等。药理学的知识不仅要在课堂教授,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只有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通过实践教学和探索,也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1)针对中药保健功能药理学研究小组,学校通过引入外部导师进行合作,外部导师主要是一些从事保健品研发生产企业的技术顾问等。传统中草药具有各种不同的保健功效已是行业共识,但现代保健品生产企业在具体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仍然需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支撑[9]。学校与外部导师合作相关课题,通过选题论证、确立阶段目标、落实小组分工等,让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课题的循因论证、产品测试等过程。在此项教学改革实践中,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表示有很深的感受,书本上的药理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在此项研究中体现的恰如其分,有志于中药保健品研发生产的学生更是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学习的落脚点。参与组织实施的药理学教师也收获颇多,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药理学的教改内涵。
(2)针对中药护肤品药理学研究小组,重点构建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护肤成分研究,通过搜集整理中药及天然药物改善皮肤状态、抗氧化作用以及祛斑美白等方面的文献整理及理论研究,同时搜集并了解市场相关美白护肤产品的信息,深入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在护肤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状况以及可能的作用原理[10]。在此项教学改革实践中,参与研究调研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市场调研,对目前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在护肤品市场的应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思路。对于有志于在护肤品、化妆品方向发展的学生而言,在理论基础上有了较好的收获。
(3)针对药理学机制研究小组,学院组织药理学专业的教师甚至教授以相关的中医药课题为载体,积极吸引那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帮助相应的课题研究生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同时也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对象药物的配置、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处理以及相关药理学指标的测定等,相当于在本科阶段提前体验到研究生阶段的常规学习内容。此项教学改革的效果明显,研究小组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认真专注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且不少学生对于进一步学习深造表示出明确意向,同时也对之后的学习方向有了清晰的规划。
5 讨论
总体来看,此次针对药理学与传统中药相结合的双创教学改革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独立思考和团队分工的合作意识,对于研究成果的产品转化有了相对明确的思考和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此次教改实践,既丰富了药理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检验的经验,又对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科骨干教师团队也产生了比较好的教学改革的灵感。另外,通过加强高校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强化了研究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学科的发展建设。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基础学科。开设高等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努力促进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运用,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能较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此次药理学教改实践,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尤其是对于中药及天然药物来说,其可用于治疗疾病,也可向保健、护肤、食疗等方向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延展空间。新经济业态要求高校培养的是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虽然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但教改的实践应该常抓不懈,使其勇于跳出传统中医药应用的思维定式,主动思考适应于新经济业态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能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良性循环,相关的教学新模式值得教师继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