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2022-03-23王辉
王 辉
(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科技大学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安全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二个层次,已成为人们最迫切的基本需求。以民为本,我国提出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先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凸显了国家对人民群众安全生产生活的高度重视,也对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生产实习作为安全工程专业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理论结合实践、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但目前,部分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仍然存在生产实习安排不合理、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等问题[1-5],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亟须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因此,高等学校各个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完善。
1 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要求
1.1 要求体现学科交叉
国内高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多具有行业特色,涉及资源开采、建筑施工、化工、机械、电气、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不同学校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既要重视安全科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等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又要重视如矿业、土木、化工、机械、电气、交通运输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1.2 要求应对就业形势
全国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已近200所,为各个领域培养了大量安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预见,在新形势下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呈井喷式增长。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行业发展、形成职业规划的最为重要的一条途径,其计划制定和内容安排必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形势、选择深造或就业提供重要保证。
1.3 要求服务专业发展
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首要工程之一,截至2020年年底通过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高校共计有45所。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十分强调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6,7]。生产实习作为实践类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不断提升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本科专业和学校建设,必须持续改革生产实习模式。
2 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
安全工程专业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基本是,由一名带队教师和几名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由安全管理人员介绍企业概况、生产工艺及流程,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再由车间的技术人员带领学生现场参观各生产环节并随时讲解答疑,最后基于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目前,存在以下现状及不足:
2.1 实习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参观,学习效果差
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末,为期2~4周不等,以集中实习为主。学生在实习前对相关企业的工艺流程、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了解并不充分,主要是由现场技术人员或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然而,这种连续参观现场、不断灌输知识的方式无异于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知识,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2.2 实习企业不愿接收,指导教师配备不合理
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场所一般选择冶金、矿山、机械、建筑、石化等企业。由于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效益或者给企业带来安全责任等原因,这些企业往往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或者安排实习内容不详实,草草了事。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许多重要的生产流程学生无法真正地深入现场、参观学习。生产实习逐渐演变为“走马观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解决实际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工程素养、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2.3 实习考核不全面,不能有效评价学生实践效果
传统的生产实习评价方式是,指导教师考核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总体表现并最终撰写的实习报告。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生产实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出勤率及记录的实习笔记等方面,具体分数则实际取决于指导老师的主观印象。而因为生产实习是集中实习,学生参观学习的内容都一样,实习报告的内容相似度很高,同时部分学生在撰写报告时有抄袭现象,因此很难从实习报告上体现学生个人具体的看法和收获。
3 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实践
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如下几点针对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措施,并开展了具体实践。
3.1 以人才培养出口为导向,开展分散、集中“双轨制”生产实习方式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应急局等国家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相关生产企业以及律所、协会等各类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坚持以出口导向为原则,充分尊重和支持学生的毕业就业意愿,把分散实习作为集中实习的重要补充,积极为学生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首先,在要求学生提出明确可行的实习计划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选择实习单位。其次,建立实习导师制,将分散实习的学生由专任导师跟踪和管理,保障实习安全和质量。最后,通过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考核意见以及校内实习答辩,对分散实习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考核。通过效果来看,以就业为目的选择分散实习的学生,对于实习机会非常珍惜和重视,在实习过程中态度积极、工作主动,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就业时均获得了优先留用机会。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和好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
3.2 以信息化互联共享为特色,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践的生产实习计划
作为具有钢铁行业特色的工科专业,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传统生产实习场所包括矿山、选矿厂、冶金企业等,聚焦于采矿、选矿、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环节中的安全生产实践。但如果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广泛接触到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生产工艺尚不十分了解,更不用说知晓其中的安全技术问题了。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将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引入生产实习,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是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2015年起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校内实践基地。该平台基于虚拟平台的软硬件资源,采用讲授、操作演示的方式将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钢铁生产全流程生动地呈现在面前,从而使学生在去企业实习前对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焦化等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过程控制进行深入学习。学生有一定了解后,在校外实习时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就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认识和分析冶金企业中高温、噪声、铁水穿漏、煤气等危险有害因素,对倾翻、泄漏、喷溅、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防治措施进行创新思考。
3.3 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创新科研成果回馈实践教学的生产实习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出了前沿理论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加强实习实践与科研平台的资源共享,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矿山避险技术研究中心是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依托,整合优势资源,以攻关矿山避险技术难题为目标,学校自筹经费建设的开放式科研基地,是应急管理部“安全科技成果研发平台试点单位”。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与应急”生产实习内容之一,指导教师利用矿井可移动式救生舱实践教学平台,将矿山避险技术研究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了解避险空间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如隔温、防爆、温湿度控制、供氧、动力保障、有害气体处理等关键技术,学习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参数和建设规划准则,掌握矿山安全避险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进入矿山实习后有的放矢。同时,充分发挥生产实习在科研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实习实践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自将科研平台开放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以来,我校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科研力量持续壮大,深造比例一直保持60%以上。
3.4 以“过程管理”为抓手,精细化改进生产实习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通过建立实习准备、实施、检查、反馈的持续改进机制,及时总结生产实习过程中的经验,改进存在问题和不足,确保实践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保证生产实习质量。
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和实习计划,重新编写了《安全工程生产实习教程(矿冶类)》实习指导书,在实习前一周指导学生对露天矿山、地下矿山、选矿厂、球团厂、烧结厂、钢铁厂、焦化厂、煤矿等实习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的知识学习,并对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策措施进行教育培训;为了避免因工厂车间等实习场所嘈杂,导致队伍后面的学生听不到带队老师所讲内容的情况的发生,在实习队伍出发前给每位指导教师配备了随身麦克风、每位学生配备了随声耳机,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结合现场实践学到在课堂中难以具体化的知识,同时也方便老师的组织管理;与实习单位充分沟通,及时调整生产实习计划和内容,要求实习企业安排合适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跟班指导,不仅要熟悉工艺环节和安全生产要求,还要具备安全科学理论基础,能给学生讲解安全技术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知识、增长本领。
3.5 以评价方式改革为驱动,完善生产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激励机制
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将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分为四部分,包括平时成绩、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和实习答辩,鼓励学生参与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
平时成绩占比20%,包括按时参加各项活动、实习中的态度、表现、纪律遵守情况等。实习日志占比20%,要求学生每天实习活动结束后,对当天的实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归纳提升,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实习报告占比40%,要求字数不少于3万字,内容包括:(1)整个生产实习的安排;(2)校内外实习的主要内容;(3)实习工作中的主要收获、体会、总结及合理化建议;(4)对生产实习的安排、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方面的改进意见。实习答辩占比20%,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习厂矿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的了解情况、对危险有害因素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情况、对安全生产事故及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掌握程度、对安全管理及存在问题的了解情况等。通过改革生产实习评价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