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2022-03-23邓晓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关键词:治疗进展老年并发症

邓晓琳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并发症;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2

根据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报告表明:我国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有2.7亿。中老年群体是高血压高发群体,尤其是年龄超过65周岁患者的患病率比较高,如果患者患高血压疾病后没有做好相应的干预,控制血压水平稳定性,将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血压持续3次以上(非同日)超过标准血压即可诊断,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通过对某社区的1500例居民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有912例,占比60%左右,控制率仅仅只有13.6%。老年高血压疾病通常病程时间比较长,并发症比较多,如果没有及时控制血压水平,致残率与致死率均比较高[1]。

1.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当老年人有高血压这一疾病之后,动脉承受压力随之增大,血管内皮受损,血液当中的脂质进入到动脉内膜当中,并引起沉积,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到内膜当中,最终会导致动脉硬化。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程时间越长,则经造影显示患者的多支血管比例有明显提升,二者为正比例线性关系[2-3]。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该要保持平稳降压,不能迅速降压,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冠脉血流。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也能降低患者的血清Apelin、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多项研究均显示:钙拮抗剂联合应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能减少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药物安全性也比较高。从中医治疗方面来看,麝香保心丸的应用也能改善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变厚进程,从而起到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4-5]。中医药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研究显示:在血脂康胶囊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不但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这些治疗措施都为老年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药物使用方法,从而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

2.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老年人发生高血压这一疾病时,左心室后负荷有所增加,可能会导致左心室肥大等情况,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患者左心室衰竭。有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应用比索洛尔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也能延缓心力衰竭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在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当中,国内许多学者都开展相应的研究,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联合应用研究,且效果良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应用不但有降压作用,还能起到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后负荷;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缓患者的心率,三类药物也能够组成心衰治疗“金三角”。

通过联合用药也能对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于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6]。中医药治疗也能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研究表明:在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经4周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包括左室射血分数、血浆心肌营养素等,相比于单独应用地高辛、呋塞米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说更为明显,且联合用药也能降低西药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联合应用辅酶Q10后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活动耐量。有研究表明: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应用参附强心丸联合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心肾阳虚是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参附强心丸能够起到活血利水、益气温阳等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7-9]。

3.老年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脑血管疾病属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二大并发症,高血壓的发生会引起机体动脉粥样硬化,且病程时间比较长,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斑块破裂之后就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最终造成脑梗死,导致患者死亡。长期高血压作用下,老年高血压患者颅内血管容易出现血管壁玻璃样病变以及微动脉瘤病变,如果患者的血压水平突然上升,则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在上世纪末,我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能降低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脉压差越大,则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越高,当脉压差达到80mmHg以后,脑出血发病率就会不断增加;当脉压差达到60mmHg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会逐渐上升。老年高血压存在脉压差大的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要有意识的控制患者的脉压差,预防脑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通过对2056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分为精神压力正常组与精神压力异常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经3~5年随访之后发现精神压力异常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尤其是脑梗死以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更大[10-12]。而及时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压力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对541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根据收缩压与降压方案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强化降压组患者经入院后收缩压迅速降低到140mmHg以下并维持;非强化降压组患者经入院后在24小时内收缩压降低到180mmHg以下,结果表明收缩压比较高的患者发生脑出血与风险更高,强化降压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对于老年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有相应的影响,大气污染浓度与污染物的不同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风险比较多,因此更重要的是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13]。在老年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疾病方面,中药治疗也有一定的优势,如醒脑静联合应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脑水肿症状,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重要作用。原因在于醒脑静这一药物当中存在冰片、麝香等中草药,这些中草药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对老年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明显较高,且相比于对照组也明显较高,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4.老年高血压并发肾损害的治疗

高血压的病程时间长,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过度激活,从而影响到肾小球、肾动脉,导致肾小球玻璃样变化。邻近肾单位代偿比较大,当发生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当肾脏发生病变之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晚期将会出现慢性肾脏疾病[14]。激进型高血压能够在短时间就对肾小球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急性肾损伤,有研究表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总死亡率、肾小球滤过估算值之间的关系是“U”型关系,也就是说肾小球滤过估算值越高,则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也越高,这也是老年人风险的标志。在老年高血压并发肾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早期肾损害患者来说,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能够阻断钙离子进入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当中,从而起到舒张血管平滑肌的效果,降压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则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对老年高血压并发肾损害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血压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经14天治疗后,联合用药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前列地尔当中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贝那普利则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有多项研究均表明,扩血管药物联合应用肾脏保护药物的有效性显著,是老年高血压并发肾损害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另外,在中医治疗中,天麻钩藤饮、滋肾平肝汤以及丹红注射液等均是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应用于早期肾损害患者中的有效性显著[15]。

5.老年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的治疗

对于老年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来说,通过大剂量应用双氢克尿噻的应用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联合利尿剂的应用能促使患者的血脂指标出现一过性上升,但是通过饮食调节能够减少这一副作用,或者消除患者的副作用[16-18]。由此可见,对于老年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来说,除了临床治疗之外,还要注重饮食调节,通过饮食调节改善疾病预后,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小剂量应用双氢克尿噻并不会发生血脂指标一过性上升等副作用,通过双氢克尿噻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总病死率等,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则能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提升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也能对血脂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与冠心病具有预防作用[19-20]。

结束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可能会并发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肾损害、脑血管、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此需要予以不同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同时也要注意日常饮食与运动,提升药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韦东升.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健康之友,2021(4):50.

[2]管建飞,和会静,王岩. 吴茱萸汤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145-146.

[3]王国彬. 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分析及治疗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6):2307-2309.

[4]钟芳鸿. 强化治疗方案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5):85-86.

[5]陈昱,思金华,时晓迟.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508-511.

[6]乔友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3):88.

[7]张晶,刘莉,徐慧荣,等. 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1):184-188.

[8]梁娟.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418.

[9]马颖艳,韩雅玲,荆全民,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介入诊断与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56例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08,36(2):214-216.

[10]任英,马本明.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197.

[11] 王晓敏. 综合西药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研究[J]. 養生保健指南,2021(28):88.

[12]刘守亮.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J]. 健康之友,2020(10):71.

[13]倪春梅,吴胜天,吴彩芳,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现状与干预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2):87-89.

[14]张智民. 老年人高血压临床治疗新进展[J]. 饮食保健,2020,7(13):41-42.

[15]俞静.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 母婴世界,2020(20):288.

[16]黄河. 高龄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及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0(21):261.

[17]金凤娟. 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研究[J]. 饮食保健,2020,7(29):5.

[18]石丽娟.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9):269-270.

[19]陈霞,郭文昀,荆哲.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 西部医学,2019,31(12):1957-1961.

[20]王楠,路岩. 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3):201-202.

猜你喜欢

治疗进展老年并发症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进展研究
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治疗进展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