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23崔晓玲王庆慧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

崔晓玲 王庆慧

摘要:目的 探究在广大医疗机构的急诊科实施多层防御管理体系能否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保护屏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为了更好的验证此次临床研究目标,组委会特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4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剩余40例患者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构建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至试验组中,护理疗程结束后,由组委会研究人员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案件发生情况、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等各项数据,并制作成专项表格以供比较。结果 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有8例发生护理纠纷,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20%、有3例发生护理投诉案件,其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率为7.5%、对于急诊科的基础护理评分为(65.54±6.48)、对于专科护理评分为(63.64±6.67)、对于急救药品与器械评分为(70.35±3.67)、对于病房环境及安全评分为(73.63±2.37)、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5%;试验组的4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有2例发生护理纠纷,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无护理投诉案件发生、对于急诊科的基础护理评分为(86.95±6.05)、对于专科护理评分为(93.47±2.53)、对于急救药品与器械评分为(95.16±3.34)、对于病房环境及安全评分为(93.54±2.46)、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无论是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率,亦或是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三项数据的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成效,需针对患者实施多层防御管理体系,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是广大医疗机构的首选护理方案。

关键词:多层防御管理体系;护理风险;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2

前言:与普通病患不同,一些危重症患者需收治在急诊科,因为其病情危重、病灶的特殊性,需实施专项治疗[1]。考虑到患者家属情绪不良、焦虑易怒,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理纠纷的发生。基于此,广大医疗机构需对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也有助于提升急诊科的临床护理质量,是广大医疗机构急诊科室发展的大势所趋[2]。为了深入探究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择我院急诊科近年来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此次临床研究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组委会认定均符合此次临床调查的标准要求。其中,男47例,女33例,其年龄区间均在36—54岁;其中,哮喘发作18例、脑出血27例、车祸伤35例。

1.2方法

组委会特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4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严格按照急诊科安全管理制度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护理人员在执行口头医嘱时,需重述一遍医嘱内容,直至得到主治医师的肯定后方可执行。在对患者进行服药、注射、输液之情,护理人员须在操作之前、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详细检查,并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等各项内容进行仔细的核对,在给药之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在对患者实施清创手术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诊断、床位号及清创部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剩余40例患者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构建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至试验组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在科室内成立多层防御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该小组组长,选择5—8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员,由该小组根据急诊科的安全规章制度每个月对科室进行一次安全例行检查,及时探讨科室内现存的安全管理问题,鼓励组员各抒己见,提出急诊科问题的改进建议,并就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防控措施及改进意见三方面构建多层防御管理体系。第二,回顾近几年急诊科的安全风险事件的类型及发生原因,由安全风险事件的当事人分析其潜在的因素,详细罗列出可能导致安全风险事件的原因,要求急诊科的所有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原因进行自查和他查,以阻断安全风险事件的源头。第三,在科室内积极营造“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安全监管范围,逐步形成以护士长、护理组长与护理人员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架构和联防机制,由护士长制定安全管理内容,由护理组长负责组织各级护理人员,使既定的安全管理内容得到严格的落实。第四,为了增加急诊科安全管理工作的趣味性,护理人员还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安全教育、安全演练等,为广大急诊护理人员积极营造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确定急诊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巩固安全管理的信心、决心,在为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向患者耐心讲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医院现遵循的安全管理准则。

1.3观察指标

护理疗程结束后,由组委会研究人员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案件发生情况、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等各项数据。其中,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内容囊括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急救药品与器械、病房环境及安全四项内容作为考量,每项的满分均為100分;而患者对于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可以划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三项,由组委会按照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来计算出两组患者对于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临床调查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和百分数来表示,之后在验证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分别用t和x2对其进行检验,若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案件发生情况、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等各项数据的比较差异较大,则代表此次临床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并用p<0.05来表示,若上述数据的比较在临床上无显著差别,则表示此次临床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案件发生情况比较

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有8例发生护理纠纷,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20%、有3例发生护理投诉案件,其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率为7.5%;在试验组的4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有2例发生护理纠纷,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无护理投诉案件发生,无论是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亦或是护理投诉案件,三组数据的比较均呈现了显著的差异,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的40例患者对于急诊科的基础护理评分为(65.54±6.48)、对于专科护理评分为(63.64±6.67)、对于急救药品与器械评分为(70.35±3.67)、对于病房环境及安全评分为(73.63±2.37);试验组的40例患者对于急诊科的基础护理评分为(86.95±6.05)、对于专科护理评分为(93.47±2.53)、对于急救药品与器械评分为(95.16±3.34)、对于病房环境及安全评分为(93.54±2.46);两组患者对于急诊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急救药品与器械以及病房环境及安全四项内容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完全超出其预期、有18例患者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工作一般满意,剩余14例患者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工作不满意,与其预期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5%;在试验组的4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完全超出其预期、有20例患者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工作一般满意,剩余4例患者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工作不满意,与其预期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相较于其他科室,急诊科室的护理任务艰巨,因为广大急诊护理人员面对的是病情危重、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患者,一旦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广大医疗机构均将急诊科视为重要的科室之一[3]。

因为急诊科的护理任务繁重,安全管理工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责任心强、护理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才能够更好的胜任急诊科室的护理工作[4]。近年来,我国的临床护理技术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也标志着我国的临床护理工作已经迈向了新的纪元。而传统的急诊护理模式因为无法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而逐步淡出医疗市场,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兴的急诊护理模式,其中以多层防御管理体系为代表性的护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囊括了多个层面,包括了急诊护理工作所处的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及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的准备工作等各方面[5]。

在此次临床调查工作中,针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急诊患者分别实施了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分析和比较其取得的临床效果,得出了这也的结论,应用多层防御管理体系的患者,其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率均得到了显著的下降,同时对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急救药品与器械及病房环境与安全等四项内容的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提高了广大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这也标志着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多层防御管理体系的提出,预示着我国的急诊护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也标志着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未来可期。广大急诊护理工作者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总结出更加适宜的临床护理手段。而在急诊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成效,需针对患者實施多层防御管理体系,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更加迎合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 吴亚, 张娟.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19):4.

[2] 邹琦, 吴亚, 张娟.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3] 颜雷雷, 廖德珺, 周玲玲,等.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科护理安全事件防范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2(29):4.

[4] 张小荣, 黄静, 何珍娇.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危重急诊抢救中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5(22):3.

[5] 徐桂琴, 李加宁, 白金芝,等.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94(18):85-86.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简析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