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2022-03-23林一诺
林一诺
我的家乡是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那里的春节味道除了大家熟知的“年年有余(鱼)”之外,更讲究各种不同“米”的搭配与制作。
糍粑·甜
年二十九的傍晚,奶奶就会招呼家里的青壮劳力——伯伯叔叔们将提前泡好的一大盆糯米倒进擦洗干净的木甄,抬到烧得正旺的柴火灶上蒸熟。等天黑透了,糯米也就熟透了。家乡的冬天很冷,木甄的盖子一掀开,浓浓的白雾如同起飞时的鸟群,“哗”地冒出来,随之而来的,是冬日里少有的暖,一家子的人都围过来,又是取暖,又是做好打糍粑的准备。
奶奶指挥着把一大块热气腾腾的熟糯米快速倒进一个大木盆中,劳力们就要开始杵糍粑了。刚蒸出来的糯米烫烫的,一粒一粒还有点硬,要在放凉之前杵成软软的、黏黏的“白胖子”,不能看到半粒米。其间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大家总是紧张又兴奋。伯伯叔叔们都脱去了厚实笨拙的棉袄,开始这场打糍粑挑战赛。
只见两个人,一个紧握着一根又粗又硬的木棒,一个端着一盆从外拿进来的冰水,双双围着端放在房屋正中央的,装满了滚烫的糯米的大木盆旁边。一个人快速地将木棒杵进糯米中,每拿出来一次,都能看见粘在棒尖上、披着厚厚的浓雾的丝,这说明糯米已经有了黏性。这时,另外一个人就会把泡在冰水里的手拿出来,小心又快速地给糯米团子翻个身,好似冬日里洁白的棉被被翻折了起来。
家人们一个个轮流替换着,在升腾的热气中汗如雨下。因为要换人,必定会有姑妈和奶奶议论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引来了杵糯米的伯伯们之间的暗中较劲和翻糯米的叔叔们之间的偷偷比试。最有趣的是,因为奶奶是最有经验的,如果她不喊声“好了——”,就没人敢停下,有时奶奶要是忘记喊停,伯伯叔叔们就会无休止地打下去。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烟火气”,暖暖的糯米团子暖到了家人们的内心深处。
最终做好的糍粑是软糯的,是人们用来孝敬老人长者们的;最终做好的糍粑是香甜的,它代表的是家乡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便是家乡的“年味”。
蒸菜·香
讲究“米”的制作的食物还有家乡最著名的“沔阳三蒸”。和糍粑不同,它是由家乡特有的粘米做成的,分蒸鱼、蒸肉、蒸菜三种,可以用任意一种鱼,任意一种肉及任意一种菜,拌上粘米粉来制作。
年三十晚上,鞭炮已经响起来了,烟花也在天空绽放开来了,在乡村里深邃的夜空中,留下了带着年味儿的白色烟雾。奶奶会将切好腌好的鱼肉和择好的蔬菜,裹上香中带甜的粘米粉,一蒸就成了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带着家乡味道的年菜,但偏就是这一“蒸”,体现了农村里劳动人民们的大智慧。
蒸菜的摆放顺序特别讲究,先在木甄底部铺上一层半熟的米饭,然后将蔬菜均匀铺在米饭上,再将有一定重量的鱼肉码在菜上压实。蒸的过程中,鱼、肉中的油就会流到菜上,菜吃起来就会有鱼肉的香气,但又始终保持原有的清新,不至于过分油腻。米饭被压在最底下,显得更加香软,还带着一丝菜里蒸出来的汁水,十分清甜。
又是那个木甄,盖儿一掀,还是那暖到心里去的“烟火气”,香味缠绵……不同的是,“沔阳三蒸”展现的是家乡人们与生俱来的生活智慧。家人们总说,每家每户都会做这道“沔阳三蒸”,但每家每户蒸出来的菜肴既相同又有不同——不同人家的调味都各有千秋,当然最后还属自家的最好吃。与其说这是家乡的味道,不如说这是奶奶的味道……多亲切!
这,便是家乡的“年味”。
团子·念
春节期间家乡还有一道仪式感很强的“卤菜九小碟”,寓意着日子长长久久,好事多多益善。品种繁多的卤菜,又牵连出最能体现家乡人情味儿的特色吃食——团子。
大年初六,大多数的儿女们都要回归忙碌的工作状态了,老人们就会将之前做好还没吃完的各种卤菜,以及用剩的卤汁拿出来,将卤肉、菜丁拌上卤汁,和粘米碎粒一起炒熟,做成馅儿;再用粘米粉混着糯米粉加水和面,做成皮儿。这时,家里老一辈的奶奶、姑妈们就摆开场子来了。用包包子的手法娴熟地将馅儿放到刚好的皮儿上,用勺子团个圈儿,把米餡团成团子形,再一包、一掐、一捏,搓圆了,仍然放进那只大木甄里头蒸熟。蒸熟了,并不立刻吃,要留着给年轻一辈的孩子们在离乡的路上吃,或者回城返工后再吃。这种吃食,家乡人叫它团子。
团子,象征团圆,咬下去的每一口都是家乡的味道,更是父母对远方儿女的牵挂。卤汁的咸香、米皮的清香是复合的鲜香,更是复杂而深沉的爱,是父母对孩子们的思念,和来年再团聚的期待。
这,便是家乡的“年味”。
年味吃食的品种繁多、做法繁琐,但因为是家人们一起动手合作完成,在过程中,大家深入交流、彼此关爱,并融入了美好的祝福。糍粑,打出来的是对甜蜜生活的向往;蒸菜,是蒸蒸日上的幸福愿望;团子,包进去的是团圆欢聚的热切期待……而这些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何为“年味”?家乡那个圆圆的木甄孕育出的神奇米香加上团圆的人们,便是“年味”。
(指导老师:贺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