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 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2022-03-23李庆陆

江西教育B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语文

作者简介

李庆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教师网国培专家,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校外导师,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专家联盟理事会理事,现任江西省靖安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曾多次参加江西省中考语文命题,多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先后6次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先进个人(或优秀教研员)”。

如果把一个人的语文核心素养比作一列火车,那么我们的幼儿语言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学等,就是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要让整列火车飞奔起来,车厢与车厢之间就应该衔接好,让所有的车厢成为一个整体。

一、明确升入初中的变化

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九年一贯制的,也注重了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不像原来在小学阶段的自然升级,而是有着明显的跳跃性,这当中又以语文学习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一)学习要求提高

初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高年级的“默读有一定速度”,到初中“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层面,由小学的“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的“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二)学习内容增多

升入初中后,学生要学写行楷字,要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初中语文课文篇幅比小学课文篇幅要长得多;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三分之一是古诗词,比小学多得多;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大量地出现,阅读难度增大。初中要开展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中生要学写各种文体的作文,等等。

(三)课时总数减少

学生升入初一,所学课程增加到10多门。语文在每周所占的课时比重比小学少得多了,由原来的“公主”一下子变成了“平民百姓”。如果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将会措手不及,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四)教学方法多样

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中小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以机械性记忆为主,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讲课的特点是“少、慢、具体、反复”,课堂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为主。由于初中生的记忆特点是以理解记忆为主,思维特点是以抽象思维为主,所以老师的讲课特点是“少而精,深入浅出,讲练结合,有主有次,既教知识又教思维、方法、能力”,以“点拨启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学习更需自觉

小学的学习方法是多记、多背、多写,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遵守纪律,学习用功,成绩就会好。到了初中,由于课程增多了,老师也增多了,除了班主任以外,其他学科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课堂上,一天之内各科任课老师走马灯般进进出出,这就要求学生在每一门学科(当然包括语文)的学习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果被动地等着老师来讲,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天到晚疲于应付,那学习效率就会低下。因此,学生升上初中,就要掌握预习、听课、复习、小结、反思等各环节的学习方法,逐步改变“先做作业后复习”或“只做作业不复习”的学习习惯,掌握“三先三后一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写作业,先思考后提问,学完一段做总结”的学习方法。

二、明确双方应尽的职责

(一)六年级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1.研课标,明过渡。新课标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进行整合,将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以贯之的目标。小学六年级老师,不能只盯着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一定要仔细研究小学和初中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之处。老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新课标的这些变化,对它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比如写字教学,第三学段(5至6年级)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第四学段(7至9年级)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怎样衔接呢?六年级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行楷字的知识,建议他们在六年级的暑假,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行楷字帖临摹,提高写字水平及书写速度,这样学生升到初中就不会束手无策。

2.研教材,明目标。小学六年级老师在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小学阶段而言当然没错,但缺乏长远的眼光,因而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小學六年级语文老师要研读初中语文教材,关注一些与初中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增长点,确定好既适应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帮助学生在这些知识点上“飞一飞”。比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少年闰土》,学习之后,老师可以适当拓展:“同学们,课文最后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20多年后,他们又见面了。你们能想象他们见面的情景吗?”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互相交流。然后,老师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衔接:“其见面的情景将在九年级上册《故乡》中详细介绍。”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期待,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衔接的效果就好得多。

3.研过程,明方法。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沿袭中年级的一些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朗读声音的轻重中去体会;而且教学过程局限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学生进入初中后则需跳出课文内容,关注社会现象,从特殊的例子中推断出一般的用词规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感悟这一知识点后,对知识点适当延伸、总结、提高,从“一个词”扩展到“一类词”,进行初中学法的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例如,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端起”“觉得”“送”“收敛”“拧成”等动词之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帮学生整理出这一类词的共性,进而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类词语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初中语文学法的渗透。有了这样的渗透与铺垫,将来学生在初中再学习这类知识点时,就会因为这个跳板而事半功倍。

4.研学生,促过渡。从小学升到初中,是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低年级依赖老师到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增强的过渡期,在对老师有明显依赖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萌发。小学高年级老师,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抓好过渡、促进衔接的黄金期,应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半扶半放,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帮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使他们更能适应初中学习。

具体到语文学科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课前主动搜集资料;课后自觉复习;课堂上积极思考,勤记笔记;阅读时勤查工具书,边读边勾画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读书看报时随时积累有用的知识;书写工整、规范,行款格式正确;主动订正错误;勤于写作,善于修改,乐于交流等。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入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5.研试卷,主导向。六年级的语文教师除了必要的学科教学外,也应了解初中语文的试卷结构、题型特点,可以适当地按初中语文考试要求考考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前能够熟悉常见的初中语文试题,明白中小学语文考试试题形式及侧重点的差别。具体来说,这样的命题应遵循“得法于课内,解决在课外”这一原则,试题出得“活而有格”。试题从形式到内涵与七年级语文非常相似,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贯制、小学初中“一盘棋”的理念。

6.研积累,增能力。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积累不可或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我们都想学生能说会写,这就需要积累。自然,小学语文老师会一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学生小学毕业了,许多老师觉得又送走了一届学生,可以轻松地过一个暑假。这话肯定没错,但如果从小学与初中语文衔接方面来说,千万别让学生白白地浪费了一个暑假,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初中有哪些课外名著需要认真阅读,希望大家在暑期少看电视多读书,更应该远离游戏,抓紧时间尽可能地多读名著,以免因初中学习任务繁重而没时间读名著,至少应在这个暑假读完《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名著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完成。以《西游记》为例,可以布置以下思考题:(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5)请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哪吒、白骨精、红孩儿各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6)选出《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并说说理由。(7)《西游记》大量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你举出其中一个例子,然后用这种手法写一篇作文。

(二)七年级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1.研读课标,了解要求。初中语文老师千万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了解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时的要求。小学阶段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语文基础,如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普通话等。在阅读方面,以积累阅读为主,如语言积累、知识积累,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词、句、段落、篇章,熟悉书面语言,增强语感。同时也适当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而初中阶段以理解阅读为主,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把握文章层次、段落、文意和写作技巧,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合理地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脉络,并进一步明确初中的教学要求,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才会有针对性,才能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

2.研读小学教材,熟悉所学内容。可以说,七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把小学语文教材通读一遍,至少要把高年级的教材研读一下,知道学生学了什么文体的课文,以便初中语文教学时进行衔接,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可以从学生小学所学的《少年闰土》导入,既唤醒学生的记忆,又避免了“炒现饭”。

3.上好起始课,增强学生自信。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周围环境都比较陌生,再加上初中与小学的差异,导致他们的不适应,有的甚至产生焦虑情绪。所以,上好起始课对学生学习语文是十分重要的。起始课就是七年级新生上的第一节语文课。一般地,新生学习积极性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由升入中学的兴奋感和对全新学习内容的新鲜感促发而成的,但目的性和持久性都不是很强,因此,教师要认真上好起始课,让学生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1)教师自我介绍。可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别要介绍自己怎样喜欢语文,有哪些成就突出的学生,还可以趁此机会“显摆”一下自己的特长。老师用行楷书写《春》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行楷字的美。

(2)学生自我介绍。可按照姓名、爱好、特长、对语文学习的感受等来介绍,并提出具体要求:用普通话介绍,吐字清晰,表达完整、流畅;表情自然,可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听的学生要保持安静,要及时给介绍的同学以鼓励。如果是班主任,此环节可以提前完成。

(3)学生思考并回答,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学了五六年的语文课,但对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未必清楚。目的不明确,怎能产生学习动力?

(4)学生总结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专注持久地听讲,有礼有序地讲话,广泛科学地阅读,快速真情地写作,规范漂亮地写字,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系統地复习,大胆提问,仔细观察,不断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5)学生应树立大语文观。哪里有生活,哪里就能学语文,就能用语文。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6)简明扼要地介绍新教材。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是统编版教材,也就是说,全国初中生都在用的教材。可引导学生阅读目录,让学生对教材有个大致了解。

(7)教师要提出一些具体要求。①每个学生要配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随时查阅)。②每个学生要有五本笔记本:一是“练字本”(每天要抽时间练写行楷字),二是“随笔本”(每周至少要写一篇随笔),三是“语文预习本”(用来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收获、疑问等),四是“课外阅读笔记”(可记录好词好句及感受等,每周由父母签字,老师每周检查一次),五是“语文学习反思录”(用来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错别字、病句、错题、写作失误等)。

(8)布置作业:按照上面的要求预习《春》。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是的,一场春雨之后,天气晴和,溪水溢绿。六年级与七年级语文老师要从基础抓起,从点滴抓起,在思想、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小学与初中的过渡。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投稿邮箱:1216435570@qq.com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材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