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任务: 变“学后用”为“用中学”
2022-03-23严育洪
严育洪
易克萨维耶·罗日叶在《整合教学法:教学中的能力和学业获得的整合》一书中把“情境”定义为:“针对某一任务而需要联系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了的信息。”真实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任务背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基于真实情境,我们可以设计实用性任务,变“学后用”为“用中学”。
实用性任务,不再简单地满足于知识的“有趣”,而是要更加体现知识的“实力”和“有用”,让学生看到知识就是力量。当学生看到任务完成的意义和价值之后,就会真心实意地以此为目标驱动学习。
一、“用以致学”: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
传统数学教学大都为“学以致用(学后用)”,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学。任务驱动学习,翻转为“用以致学(用中学)”,学生一开始就看到了知识的有用和有力,也就看到了学习的有用,从而学习更加有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呈现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架、空调机架、斜拉桥等图片,在学生“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的疑问中导入新课学习。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先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真实物件:一张摇晃的椅子,给学生一根木条,想办法固定。如果学生不知何为,就会带着探索任务进入知识学习;如果学生有生活经验知道何为,但往往不知道为何,就会带着“为什么可以解决问题”的“想弄清一件事”的探索任务进入知识学习。这样的任务驱动学习采用了“用以致学”的设计理念,学生学习之始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学习之中也就充满了获取知识的力量。
杜威认为:“所谓理解就是‘知道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去运作事物’。如果全部记住了一个机器的零件,这不叫理解。但尽管不知道这个机器的零件,当这个机器坏了,能把机器修好,才叫理解。”这段关于理解的论述中隐含着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学习:由“机器坏了”的任务情境,提出“修好机器”的实用任务,引入“学好能够修好机器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任务。我们还可以从杜威的这段论述发现:任务驱动有助于知识的真正理解。
总体而言,任务驱动目标定得近一些可以是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任务驱动目标定得远一些可以是生活中的“十万个怎么办”,然后才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最后进入所需的知识学习。
又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表面积的变化”一课,我们可以采用“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策略,把最终的知识应用“包装问题”前置于课首,作为实用性任务来驱动学习。我们可以采用项目研究的思路,打破课时限制,先让学生开展生活中的“十万个怎么办”——如何包装节省纸的尝试活动,当学生发现这样包装节省纸后,自然进入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包装节省纸,最终发现是数学问题,主动进入数学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就是数学课题“表面积的变化”的探究。
二、“用以智学”:在真实情境中活用知识
我们都懂得“学习效果好的人,通常都是在生活中面临实际问题的人”这样的道理,作家采铜在《学会逛街》中写道:“书本只是知识的一种承载形态。知识还能以其他很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比如街道、商店。用一种学习者的眼光去看,一条街道就是一本书,是无字之书。走进路边的一家小店,就是翻开书里的一页,在这一页里,我观察,然后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迁移。”
现在的商场如考场,各种优惠信息层出不穷,而要能看懂和用好这些优惠,常常考查人的数学水平。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学会逛街”,身处真实情境之中,不仅能看到知识的有用,而且能想到要让自己主动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
例如,一袋常规的240克的某品牌小馒头价格为15元,而在“双十一”的时候推出的210克的该品牌大馒头加4袋小馒头的组合价格为96元。此时,学生自然产生“如何购买最优惠”的问题,自然会经历一番相关的计算
又如两家咖啡店,相同的咖啡两种推销方式——一家是“加33%的量”,另一家是“降33%的价”;再如相同的一件衣服,一家店先打了八折,又给你打八五折,另一家店直接打六折。它们优惠力度一样吗?这样的任务探究是在考验大家的数学智慧。这样的实用性任务,是教学“百分数”单元知识最好的真实情境,学生会有更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知识也不再空洞,知识可以让顾客避免掉入商家设计的“价格黑洞”。
“用以智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经历了解题的过程,更学到了“智识”,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了“知识就是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也就是说,学生在开始知识学习的时候,就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学了要做什么。这样的学习不再止于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用而学习,不仅在学习知识,而且在学习智慧——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智慧、生命的智慧。
常言道:“不吃梨子,不知梨子的滋味。”我们要改变传統数学教学只给例子只为解题的局面,设计实用性任务驱动学习,不仅让学生吃到“梨子”——掌握知识,而且让学生尝到“梨子的滋味”——理解知识,更让学生想到“梨子的价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