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增效,有效作业设计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2022-03-23白雪李海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分层考查题目

白雪 李海丽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原因。“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不是简单的作业减量,而是要对作业提质增效。

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组织20多所中小学实验校,开展了中小学有效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研究课题。经过长达3年的有效作业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作业设计经验。教师结合学情,分层布置,精选精练,提高作业有效性,坚决杜绝重复性、简单机械类作业,提高作业的育人效果,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切实提高了教师参与作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基于校本的差异化作业结构体系

新时期新要求,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结合学生的能力层次,分出不同的班型,在课堂教学、分层作业设计、分层作业布置和学生的分层评价方面进行了研究,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努力构建基于校本的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作业结构体系。

1.多角度作业分层的依据

(1)基于学生学业水平分层: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分层作业。

(2)基于学生学习进度分层:根据进入学习项目的时间差异性分层作业。

(3)基于学生专业发展需求分层:根据学生专业发展对学科知识水平要求的差异性分层作业。

(4)基于学习效果方式分层:根据学业水平反馈形式的差异性分层作业。

2.多层级作业分层设计

根据不同班型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将作业按照难度递增的顺序分成了达标级、良好级、优秀级三组,实现分层作业设计和作业的分层布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

达标级题目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

良好级题目是综合练习,主要针对学习中等学生,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优秀级题目是针对优秀学生的创新练习,包括开放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划分的标准如下。

(1)宏观上,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设计分层作业,将作业分为达标级、良好级、优秀级三组。

(2)从量化的角度具体分析,按照考查的知识点个数、考查的学生思维链长短、涉及的学科能力层面等标准将作业进行具体的分组。达标级题目为学生应知应会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个数不超过2个,学生思维链较短,考查的能力不超过2个方面。良好级题目为学生简单应用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个数为3~4个,学生思维链长度中等,考查的能力涉及3~4个方面。优秀级题目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探究的题目,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的能力涉及5个方面甚至更多。

3.作业分层布置

由于作业分为达标级、良好级、优秀级,作业组合方式较为灵活。针对不同班型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分层作业问卷调查反馈,了解学生的作业需求,合理选取作业的组合方式,确定适当的作业量,保证学生高效完成作业。

目前采用较多的方式为: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学生必做达标级题目,鼓励做良好级题目;基础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班级学生必做达标级、良好级题目,鼓励尝试优秀级题目;基础达到优秀水平的班级学生达标、良好、优秀三组题目全做。

4.评价作业完成效果

分层作业需要分层评价其完成效果,根据学生是否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完成作业的时间、完成作业的总量、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也可通过设置作业表现问卷、作业管理量表、作业目的量表、作业评估问卷等调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做出适当评价。

创设多样化作业设计形式,生成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在对实验校的作业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总结出知识应用、探究体验、实践操作、设计创新四类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知识应用类作业:为练习、巩固和应用知识而设计的作业。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达到知识应用的目的,常常会以书面语言表达、图表概念梳理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达到知识内化、迁移的目的,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这类作业设计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难度不宜过大,训练不宜过多,不能将知识训练繁琐化、復杂化,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探究体验类作业:教师要以课堂教学知识学习和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探究体验类作业,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过程中逐渐升华认知、提高素养、发展思维。这类作业尤其要注重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起课堂学习与课后生活之间的联系,做到探究生活现象本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知识应用场景中进行体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产生的本源,体验知识的形成路径,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实践操作类作业: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积极设计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的各种作业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后完成实践操作类作业。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设计实践操作类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有效完成作业,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通过对知识运用进行深度思考,发展核心素养。这类作业具有知识应用的综合性特征,往往耗时比较长,实际操作也比较困难,需要教师设计跨学科的主题化作业,为学生留出足够的作业时长,并且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作业,防止学生应付了事,达不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设计创新类作业:主要是通过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进行作业设计,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主题任务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类作业,需要打通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强调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应用、创新设计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实验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作业研究。教师们使用一些软件平台进行作业批改和试卷分析等工作,通过软件平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例如,主要用于对课堂知识巩固的常规作业;强调知识综合运用的挑战性作业;还包括手抄报、阅读汇报和微视频等。借助技術平台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整理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多样化作业应用有关数据,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掌握发展变化趋势,明确改进方向和重点。有的学校将学生作业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录制微课讲解视频上传至微信公众号,确保学生课后能够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有些学校利用翻转课堂,尝试制作微课视频。

优化作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

教师采取创新的作业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开发个性和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差异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

对于布置的作业,教师首先要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哪些题能做对,能做对的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处理起来还比较困难,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并且督促学生对错题进行订正。学生自评阶段,通常大部分学生对错题的订正方式主要是简单的将错误改正过来,写出正确答案,并没有分析错题原因,在以后的学习,特别是考试时,碰到这类型的题依然做不对;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错题能意识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哪些方法上掌握得还不够牢固,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巩固和练习;只有极个别学生能通过错题反思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问题和偏差,进而优化自己的思维结构。

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结果都不会整齐划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下面三个层次:一是掌握较好,出错率较少的学生,通常他们是小组的“带头人”;二是感觉会,能做对一部分,习惯套路的学生,他们对问题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三是暂时落后的,需要在学习上付出极大努力的学生。后两类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最好都要有三个层次的学生,将小组捆绑,组内同学互助完成作业订正的工作,形成小组评价。

依靠数据分析,评估作业设计实施效果

用大数据统计分析作为基础,课题组选取部分实验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分层作业问卷进行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在对层级作业形式以及层级的理解、对作业分层的需求、作业反馈形式、作业总量控制、作业的用时等方面做了调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作业分层有较大的需求,93%的学生认为分层作业更具有针对性,花费的时间比原来减少,效果更好些。从实验前后成绩分布的对比来看,孩子们的进步还是看得见的。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分层作业让作业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了写作业的时间,增加独立完成作业的比例,受学生欢迎;二是分层作业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低分学生的成绩提高较慢外);三是分层作业不能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因为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出符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正确选择。

“双减”政策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对作业持续深入的研究实践,为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高中文综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CDDB1618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

猜你喜欢

分层考查题目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追根求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