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基层干部“能干、主动干”

2022-03-23罗玉亮

决策 2022年2期
关键词:能干基层干部权力

罗玉亮

只有“权随事走”,基层干部才不会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推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冲在一线、英勇奋斗,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干部是党委政府干事创业的根基,如何让他们“能干、主动干”?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是组织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设定的。权力只有跟随“事务走”,才会发挥权力应有的作用。

如果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把事务分派下去了,却把权力留在自己手中,就会导致处理事务的基层干部“说话不管用,即使说了也兑不了现”,而遇事不决断、不敢断、不敢担当,要请示后再作决定。

只有“权随事走”,基层干部才不会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每一项工作任务来临,作为上级的领导干部,在交待任务的时候,哪些是基层干部可以用的权力,哪些是需要报请上级研究的权力,领导干部都应当要交待清楚,这才是做事的方法。

任何一项工作,只有上下连动、左右协动,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像舞狮子一样,从头到尾都动,才会舞出精彩。如果舞狮子仅仅头动而尾不动,或者头尾都动而身子不动,都难以舞出精彩。

政府部门多,公职人员也很多,处理的事务也很多,按照机构编制的职责,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所以,不同的部门干部专长也不尽相同、依法行政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管好自家人、种好自家田”,应当是干部的第一职责要求。职与责的长期分离,必然要导致了一些干部“能力不足”,而出现“不作为、不担当”。一些工作是哪个部门的职责就应当由哪个部门去做,而不应当动不动“分散事务”,让本应由部门独自承担事务转嫁给其他部门,甚至成了指挥其他部门、考核其他部门、监督其他部门的部门。

要让基层干部“能干、主动干”,关键还是在“关键少数”。

明确职责主体就是要让“谁家的孩子谁养”,切不可“把自家的孩子推给别人养”,还要给别人提要求,要别人尽责任,不尽到责任还要处罚。

实行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的本意,是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让干部要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个别案例的出现,导致干部心理上“宁愿不做事,就怕做事出了事”。

加上,责任追究的时候,少数领导干部对下属明明汇报请示过的事情,以“没有汇报、不知情”为借口推托,致使一些基层干部更加害怕责任追究时当“背锅侠”。

任何时候,一个问题的出现,责任在多方面。不能只责罚具体行为人,而不责罚负责行为实施的领导。基层干部“重视痕迹”,遇到问题“等待上级答复”“等待上级发文”“等待领导签字”,不仅仅是害怕担责,也是一种被逼的无奈。

敢于担当的领导少了,敢于担当的干部就会更少了。如果遇到问题,领导干部首先站出来说“这个责任由我来承担”,干部也會说“事情是我做的,责任,我来承担”。

要让基层干部“能干、主动干”,关键还是在“关键少数”。追责也要区分“本意与恶意”,哪些情有可原,哪些应当减轻,哪些才是必须要追究的,过与不及都会产生负面效应的。只有做到追责与激励并重,才会调动干部内在的积极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纪委一名干部来到某单位办公室:“我们是县纪委的,佩戴有针孔摄像头,请配合查岗。”一个小伙子正狼吞虎咽吃着过桥米线,看到来人将口中还没来得及吞下的过桥米线吐到垃圾桶,然后尴尬地看着来人。

“都九点一刻了,还在用早餐?上班时间干影响工作的事是违纪的。”“对……对不起。”小伙子结巴起来,紧张得不知所措。来人温和地说:“昨晚干啥去了?” 小伙子说:“因为急着赶材料,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呢。”来人说:“考虑他说的这些情况,就不登记了”。来人随后说道:“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一碗没有热气的过桥米线,一副狼吞虎咽的吃相,肯定是加班的嘛!咱们查岗的目的不是为了处分人,而是为治病救人。”

所以,有人说:对下属而言,领导就是一把伞,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遮风挡雨。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基层干部“能干、主动干”。

任何一级组织对干部管理不能仅仅靠“高压”、靠“处罚”。管理好一个单位或部门,无非就是管好人、管好事。要管好事首先是要管好人,而管好人的核心就是利用好人性,管理好“人心”。

过去,我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领导干部要管好人,除了组织认可,更需要下属认可、群众认可,大家才会尊重你、支持你。

岳家军为什么所向披靡,因为岳飞懂得任何一个功劳的取得是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朝廷的赏赐,岳飞总是分给手下的将士。所以,每次作战,士兵无不奋勇争先。

然而,在一些地方,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单项奖励、综合奖励,主要领导都拿“大头”,而副职和一般干部比较少,形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

有的同样是正职,占据的部门和地理位置不同,资金的差距也是很大的。譬如乡镇财政税收超额分成和土地增减挂,在城市周边的乡镇每年都能超额分成,而处于城市边远的乡镇每年都难以完成任务,更没有奖励。利益上的极大反差,也是导致少数基层干部“不作为、不担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国藩曾经说过: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抛开人性与人心,还应当要重视干部的心理。干部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关键时刻就很难会“能干、主动干”了。

党的干部应当要讲政治、讲贡献、讲奉献,不应该只有“小我”。但不能仅仅用政治的要求和组织的纪律去让干部服从,要干部“在状态”,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要“在状态”。同时要注意有问题干部的心理疏导,干部心理健康了,自然就会“能干、主动干”。

一个地方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尤其是政治生态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干部都把权力看得很重,使“公权”变成“私器”,让权力“内卷”,单位与单位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设立防火墙”,就必然会出现这难、那难。

许多政策出台后,掌握政策的单位或部门不是讲“怎么能行”,而是常常只说“不行”。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政协海口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安排了女政协委员袁慧鹰的发言。她没有原文宣读,而是谈了在建设自贸港的海口与深圳的不同,感受“权力的傲慢”和“五星级服务的体验”。话刚开个头,就被主持人叫停。在场的领导示意:政协就是让人说话的地方,要允许人把话说完嘛。袁慧鹰才得以继续发言。

袁慧鹰在深圳也有一家公司,上午注册,下午就接到深圳招商局的电话。第二天约定时间,一路引领参观,详细介绍,整个过程让袁慧鹰感受到,深圳干部的真诚、周到、仔细,简直就是五星级服务。

话题回到海口,袁慧鹰的发言有些“火药味”。她说:“我在海口却经常面对政府工作人员冰冷生硬的面孔。”约某单位领导到公司调研,一推再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公司按要求给一个单位上报材料,几个月过去了,杳无音信。

海口是这样,其他很多地方也是这样。少数干部“不作为、不担当、不进取、不务实、不守信、不知止”的形成是整个环境造成的,反映的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治“顽疾”,靠一两个人不行,而是要靠整个队伍,只有能干的人都想干并且主动干了,才会出力、出智、出彩。

(作者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

猜你喜欢

能干基层干部权力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能干
I Can Do It我很能干
“能干”的烦恼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