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深悟经济规律”

2022-03-23姚成二

决策 2022年2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

姚成二

《决策》:为什么现阶段如此强调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

胡敏:基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基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一要求具有极为鲜明的问题导向性、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战略远见。

从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来看,新时代新征程,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身处这一伟大时代的我国各级领导干部使命光荣、重任在肩,经济现代化是“五个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要领导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工作,必须具备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从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来看,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和世纪疫情的冲击,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充满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新生特征,正在全面改变传统的经济组织、经济模式、经济形态和经济关系。我国国内经济也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要顺应这一发展大势,能够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比以往时候都更需要掌握经济发展规律,练好专业知识本领,提高专业能力修养。这是时势使然。

对话嘉宾胡 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报刊社副社长

从发展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来看,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繁重。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坚定不移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党的基本路线,依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新形势新挑战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时,也还要看到,当前不少干部虽“身”入新时代,但“心”还留在过去,常常跳不出旧思维的羁绊、习惯于传统发展方式,在困难面前办法不多,在矛盾面前担当不足,在挑战面前创新不够,要认清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破解新難题,最重要的就是提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下大功夫下大力气补足专业知识短板。

《决策》:领导经济工作专业能力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提升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

胡敏: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与所从事职业、所担任岗位必备的专业素质、职业眼光和掌控能力。这里的“专业”体现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超群,是行家里手,可独当一面。

当然,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包含许多方面、很多层次,但我认为,就领导经济工作而言,其核心问题是领导干部能够深悟经济规律,把握经济规律,尊重经济规律,自觉运用经济规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难题。而从当前一些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突出存在的问题来看,重点是以下几个专业能力亟待提升。

一是战略谋划能力。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政治能力、系统思维、全局观念。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忽视经济工作的政治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就经济工作抓经济工作,这是短视的。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战略上想问题、看问题,从全局、长远、大势上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和系统谋划,在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决不能唯一时政绩急于求成、随意拍脑袋决策,决不打无把握之仗。越是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越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要做到了然于胸,抓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坚决防止执行中央政策简单化、碎片化、搞一刀切和乱作为。

二是依法执政能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就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序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改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切实减少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政府坚决不为法无授权之事、不为包办代替之事、不为拔苗助长之事、不为盲目冒进之事、不为简单粗暴之事。

三是知识学习能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千变万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可以说,一日不学习就落伍于时代,一刻不创新就赶不上先进。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既要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又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现代化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现代经济学知识相对而言是当前领导干部知识结构中的短板。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经济学素养,才能提高专业思维能力,创新性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工具,在做好经济工作中成为行家里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四是风险防范能力。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面对现代化新征程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见叶知秋的敏锐,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胆识和能力,既能防患于未然,打好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的准备之战,也要沉着处置、精准拆弹,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坚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切实做好政治安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能源安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坚决筑牢防范风险的底线。

五是群众工作能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根本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决策》:从地方来看,各地经济发展差异性明显,地方领导干部结合实际的经济领导能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胡敏: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特点、历史人文风俗均有不同,客观上存在发展差异。但这种差异又恰恰是各地彰显发展特色,厚植发展优势,形成地方经验的基础所在。

作为地方领导干部,以上讲的综合领导能力、专业能力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中,就会表现得更为实际、更加务实。我这里用“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等比喻来看这些专业能力的具体表现。

要有“望远镜”的能力。地方领导干部虽身居一隅,但必须胸怀全局、善于谋划长远。我们常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国家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地方领导干部必须要登高望远,能够吃透中央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摒弃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散漫主义,积极融入和服务于新发展格局。

要有“放大镜”的能力。地方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地方经济发展阶段,充分把握地方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劣和产业经济特点,确定工作思路、制定发展战略、部署经济工作、推出政策措施,都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发展潜能,做强做大做优地方经济特色,不搞“上下一般粗”、不搞互相攀比、不搞层层加码,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做到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要有“显微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地方领导干部身在基层一线,最了解实际,最体察民情,最能见微知著,最感知民生冷暖。地方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作风就是党的旗帜和标杆,要在解决基层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在切实为民、担当干事中,让人民群众从地方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务实作风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决策》:根据您的观察,当前地方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中面临哪些主要问题与挑战?

胡敏:当前,不少地方领导干部在抓经济工作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视野还不够宽,缺少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容易陷入地方主义、本位主义、保护主义。

二是就事论事,急于求成,对中央政策缺乏深刻体悟,贯彻中央政策不实不细,在制定地方发展战略时往往不从实际出发,什么发展热就跟从什么、什么项目潮就上马什么,常常不计成本收益、不计发展后果。

三是调查研究功夫不够、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精细工作作风不扎实。

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事务主义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盛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消极懈怠、明哲保身、不敢担责、相互推诿甚至欺上瞒下等等。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干部任免
经济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