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岭上的炮声

2022-03-23张雄文

同舟共进 2022年2期
关键词:志民石油部华侨城

张雄文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山是阵地上的前哨兵。南山脚下,城市建设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蛇口的开发、华侨城的建造,都是深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前海合作区激越的隆隆涛声,让人们不禁想起四十年来南山区两次大建设的磅礴浪潮。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报告》,正式决定试办经济特区,诸多政策还在探讨、落实,深圳也像涉水而行,尚在小心翼翼摸索时,蛇口工业区的基础工程已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动工,袁庚忙得不亦乐乎。

七月的烈日像悬挂的一盆火,热辣辣炙烤着南头半岛平素罕有人迹的荒山秃岭和沿海滩涂。远处,是蓝色大海上一波一波涌动的浪涛,近处则是淌着汗水,穿梭熙攘的建设者队伍。

“轰——”一声震天巨响,一处荒山被炸裂开来,升腾起一阵黄褐色的尘雾。硝烟和尘土散尽,机械和工人蜂拥而上,将炸碎的土石运到海边,倒进了海里,预备填出一块平整的陆地。

这不仅仅是荒山野岭的开山炮,也是改革开放第一炮。这隆隆的炮声开启了全新的事业,做过两广纵队炮兵团长的袁庚又成了下令开炮的最高首长。年已63岁的袁庚兼任蛇口建设指挥部总经理。

蛇口工业区开建伊始,袁庚便有一个大胆设想,摆脱现行体制中的“大锅饭”。1979年10月,他决定在四航局600米顺岸式码头工程中,率先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做法是,每人每日劳动定额运泥40车,完成者每车奖励2分钱,超额则翻倍,每超一车奖4分钱。司机们心下默默一算,超额的收入不少,干劲上来了。人人争先恐后,下班时间到了,也还要多跑几车才肯停下来。

袁庚到工地看了几次,工程进度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快,很是满意。1980年2月底,这段自筹资金建设的150米码头工程顺利完工,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袁庚开心地算了一下,四航局车队这次为国家多创产值130万元,工人虽拿了点奖金,却只占他们多创产值的2%,还为工业区早日通航争取到了一个月时间。“值!”他望着簇新的码头,展颜笑了。

1980年3月22日,东风和煦,花红柳绿,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来到了生机勃然的蛇口工业区,袁庚陪同他视察这段码头,一边详细介绍建设情况。谷牧伫立码头良久,不断点头,偶尔插问一些问题,袁庚马上解答。几天后,谷牧在广州举行的闽粤两省汇报会上,特别首肯了蛇口工业区。他满面春风地说,袁庚他们搞计件工资,超产有奖,缩短了工期,“这是路数对头”。

蛇口的活力被激发,工业区像一江春水,激情涌动,生机勃勃,奔向蔚蓝色的大海……

袁庚还“放胆”实行了住房制度、工资制度的改革,推行劳动合同制。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他又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1年,袁庚在蛇口开始实行职工住房商品化,通过商品化的方式不断推出新住房,解决了职工住房的良性循环问题。两年后,他在工业区彻底打破“大锅饭”,实行基本工资加岗位职务工资,再加浮动工资的工资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一种新型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极大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也在这一年,他率先推行劳动合同制,职工与用人单位不再牢牢绑在一起,而是实行双向选择,这是用工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像一个炸雷惊呆了世人。

为了克服工程建设中要价高、质量差、工期拖延的现象,袁庚又打破了多年的常规,实施改革。1980年,在他的部署下,蛇口中瑞机械工程公司实行公开的工程招标,让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在阳光下进行自由竞争、公平评标和参加竞标。这是内地第一次实行工程招标,成为中国基建体制改革的探路之举。随后,尝到甜头的袁庚,将工业区的基建工程项目大都采用这种发包方式,所建的工程不仅质优、价平,建设速度也非常之快。

几年的改革,袁庚品尝到了探索的艰辛,也收获了许多感悟。1981年3月,阳春三月里的一天,袁庚从香港坐船跨海去蛇口。望着眼前起起落落的海鸥,他突然有了新的感悟,连忙找出一张纸,将感悟记录下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不久,袁庚在工业区干部大会上朗读了这六句话,边读边讲解。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由衷的赞赏之意。后来,写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子,被树立在通衢大道上,成为蛇口的标志之一。

袁庚拿下赤湾,便是时间与效率结出的硕果。

1980年7月,中国石油部提出了石油后勤基地的选址设想,第一是新加坡,其次分别为香港、三亞、湛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大勇则建议,利用蛇口工业区设施作为南海石油开发后勤基地之一,石油部认为可以考虑。

11月10日,石油部一位负责人到香港参加会议,讨论将蛇口作为南海油田后勤基地的可能性。会上,有人提出种种不同意见,袁庚眉毛抖动,急切陈述自己的理由,希望给蛇口机会。会后,袁庚紧急向交通部汇报,建议邀请石油部到蛇口实地考察。交通部采纳了他的建议,还拨出专款,派出孙绍先前来蛇口,进行赤湾的前期建设,为蛇口成为石油后勤基地创造有利条件。

袁庚也到位于蛇口西侧的赤湾考察。这块地属于蛇口以外的地界,属深圳市管辖。陪同的孙绍先扬手朝海岸指指点点,说,赤湾左边做石油基地,右边建深水港,可以保持蛇口海岸线的完整性,运送的石油靠港就有收入,能以港养港。建港的费用,孙绍先说,为了解决征地问题,可以给深圳市一些股份,还可以把石油部拉过来共同开发,形成合力。袁庚微笑着叫好。

事不宜迟。他马上派人到北京,把三方合作的思路向石油部和交通部汇报。石油部负责人一听,这是好事,马上同意派工作组去蛇口。

还得征得深圳市委领导人的同意。一个晚上,袁庚拜访了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梁湘,谈到了共同开发赤湾的设想。梁湘一听,也喜上眉梢,马上同意了。

1982年1月,石油部、广东省委、深圳市委和招商局的负责人欢聚一堂,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商讨股份合作事宜。各方都很诚恳,很快形成了一份《座谈会纪要》。1月11日,袁庚和广东省省长刘田夫、石油部副部长张文彬和深圳市市长梁湘联名,郑重向国务院呈送了一份《关于建设赤湾港的报告》,同时附录了《座谈会纪要》。国务院同意的批文很快下来了,千百年来孤寂清冷的赤湾,开始了告别荒僻海滩的簇新日子……

“蛇口模式”,形成了新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契约观念、绩效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蛇口,不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1985年11月11日,深圳沙河。深秋的海風从不远处的深圳湾呼啸而来,在一座屋宇的大会场窗外久久徘徊,猎猎作响。

会场挨挨挤挤坐满了即将改换名号的沙河华侨企业公司的员工们。主席台上,其中两个“外来者”最引人注目:一个是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主任马志民,一个是指挥部党组书记兼副主任王谦宇。

王谦宇朗声宣布华侨城成立。掌声过后,马志民开始发言。他说,当前我们建设华侨城,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需要更多地尊重客观规律,需要智慧和冷静。王谦宇强调要认真学习蛇口和深圳的经验,主要是两条:坚持开放,坚持改革;新事新办,特事特办。

摆在马志民和王谦宇面前的,是许多急需着手完成的大事。他们忙而不乱,紧紧抓住规划先行,做好华侨城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这源于两个方面的缘故: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和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的要求,他们设想在深圳特区里一个相对特殊的区域,建一座比较美好的现代化城市,因而交代“华侨城在城市建设上,要走出一条新路来”;二是马志民和王谦宇也有这种因个人独特经历而具备的超前思想和眼光,他们深深体会到,规划对一个城市非常重要。

马志民和王谦宇四处打听权威的规划师时,廖晖雪中送炭,推荐了一个人:孟大强。孟大强是印度华侨,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规划顾问。他早年毕业于德国一所大学,在欧洲从事规划建设14年,对旧城改造、大学设计经验丰富,眼光与常人迥异。国内青岛黄岛开发区、厦门市特区的总体规划设计,他都曾参与过。

孟大强是奇才,但聘金也不菲,一般单位只能望洋兴叹。马志民与孟大强接触后,十分满意,决定重金聘请他来做规划。

孟大强高居“黄金台”后,果然不含糊。他第一次到华侨城,便带上相机,要求四处走走。看了较为热闹的中心区域,他又来到还是池塘、山坡、丘陵、海边红树林等原生态状貌的郊外,不时举起手中相机。

孟大强格外欣赏郊外宁静的原生态地形地貌,遇到一个池塘,一栋破旧的房屋甚或一草一木,他都要像发现了宝藏,欣喜地跑过去,赏玩一番,拿着相机拍个不停。他不时交代陪同的马志民、王谦宇等人说,先不要动,要保留下来。

一一考察实地后,孟大强将自己关在房间几天,很快拿出了一个总体规划方案。方案突出了几条基本原则: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结合起来,注意保护原有的山地、丘陵和湖泊、小溪、树林;道路、建筑、公园和绿地等人造环境设计造型,既具有现代形态,又有南方城市和华侨风格的特色……

这年8月,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准了华侨城总体规划方案,允许华侨城小区规划、单体建筑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审批实施。马志民随即开始将规划一一实现。他格外强调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景区文化内涵的注入。在他力主之下,华侨城所属的经济发展总公司成立的第一家分公司,是绿化园林公司,职责是绿化华侨城。除了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园林公司也从海南岛买来了一批椰子树栽种,最贵时一棵要2000元,但马志民十分支持。

华侨城成立后,磨刀不误砍柴工,马志民坚持先规划,后动工,没有急于调入工程队。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侨城便无声无息,和成立前没有两样,仅仅多了些草木而已。老百姓看不到想象中挖土机的轰鸣景象,或者山体被三下五除二推平,更看不到突兀而起的高楼大厦,很是纳闷。马志民继续和孟大强不紧不慢、不折不扣地落实规划。

按照总体规划,华侨城的东部是工业区,涵盖了光明电子厂等企业,与工业区隔一条街的是东组团住宅区,小区被设计建筑在山坡上。这给施工增加不少难度,有人主张按国内施工的惯例,推平山坡。孟大强坚决反对,说一定要保留原来的地形地貌。后来,小区建成,一栋栋簇新的房屋依着山势隐在浓密的荔枝林中,像童话中森林里的村寨,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和不绝于耳的叫好声。

华侨城中部规划为教育区,小学、中学和暨大中旅学院都绕燕晗山而建。小学的教学楼开建时,燕晗山山脚一个小山包鼓凸出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若调来挖土机一把推平,施工就方便多了。但为了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马志民和孟大强改变了原有设计,保留小山包,让其伸入教学楼的下部第一层。如此一来,施工难度更大,花费也更多。马志民没有动摇,最终让这座建筑与大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在了一起。

深南大道是深圳的主要街道,华侨城临街的地方,孟大强摈弃一律高耸的建筑,而是设计为阶梯式逐渐加高楼宇的高度,又获得了马志民的赞赏和支持。这样一来,后面的楼宇不会被遮挡,也都能看得见风景。

华侨城靠海的地方,曾打算填海造陆。孟大强听说后,心急如焚,在王谦宇带领下前去找主要负责人,请求留下这块水面的天然模样。一番恳切的陈说后,孟大强的请求得到了批准。这块地方,经过华侨城多年打造,后来成了远近知名、人人向往的欢乐海岸。

1989年10月1日,是第40个国庆节,红旗漫舞,举国欢腾。国庆前夕的9月21日,华侨城喜气洋洋,一是门前的深南大道焕然一新,增宽到了国内罕有的70米,两旁也铺展如画,成为深圳的样板工程;二是锦绣中华如期正式开业。

1992年1月20日上午,春寒料峭,第二次南巡深圳的邓小平携家人乘车来到了华侨城。他的到来,让华侨城更加声名远播,游客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这一年,足足超过730万人次造访锦绣中华和民俗村。

如今,当人们披着海风立在高处,眺望悠悠白云下苍翠掩映的华侨城,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景象如诗如画;这片曾经荒芜的海滩与郊野,如今人烟辐辏,已经成为深圳的“客厅”。

展开深圳地图的长卷,蛇口、华侨城、前海就如三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珠江口东岸。过去的泥泞滩涂已成为繁华都市,蛇口与华侨城正在熠熠生辉。在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引领下,前海合作区必将后来居上,更显夺目。

猜你喜欢

志民石油部华侨城
虎力新开局,广日电梯携手华侨城开启新征程
毛竹C4H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向美而生——华侨城丽江逐水阁示范单位
“纺织之光”赋能行业科技十余载——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上市公司股权价值评估:以华侨城A为例
上市公司股权价值评估:以华侨城A为例
Experiment on Adiabatic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in Front Zone of Effusion Cooling Configuration*
伊政府称不延长美军撤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