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设计研究

2022-03-23杨慧琴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持续推进,小学英语课堂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开展全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落实小学英语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就课堂思政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设计进行探究,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杨慧琴,灵台县城南小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关键期,不仅关系着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更关系着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小学英语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性学科,本身就有着许多思政教育元素。作为教师必须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设计与实踐应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课程思政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初步形成价值观念的拔节期,小学生受自身年龄、阅历等因素限制,对周边的人、事、物缺乏准确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教师必须要把握课堂教学时机充分调动课堂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施课堂思政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不仅如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设计,还可以进一步内化三维培养目标,使学生不断提升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辩证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思政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融合设计路径分析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当前,部分英语教师在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还坚持着滞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造成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有的教师未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仅是以生搬硬套的方式融入思政原理,使整个设计和融入的环节呈僵化状态,无形中使学生减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达到英语学科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教育目的。

7-12岁的儿童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必须要明确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的关键点与难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研究学科知识,还要寻找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与切入点,在完成相关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教育视野来审视当前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英语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使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要以发扬人文素养的精神内涵为任务,通过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原则与教学特点,全面挖掘、整合并提炼英语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融合。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其中包含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的过程中,应保证知识点与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从而实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地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主题语境分类可分为自我探究、社会生活、科学自然,具体话题又可以细分为校园、家庭、饮食、动物、节日、假期、季节、职业、交通、朋友等。小学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话题内容、语言组织等方面因素,深入挖掘分析话题中的思政教育融合切入点。以校园为话题时,在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母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共设施等;以节日为话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以自然、动物为话题时,可以教育学生爱护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等。

(二)保证思政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交际与表达工具,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语言特点,因此英语教学要坚持时代性原则。为了确保小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过程中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关注社会发展,不断扩大信息阅读量,从而进一步选择适合的思政教育内容,确保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内容,从本质上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在全面挖掘和整合教材思政教育素材的基础上,还要联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需要在线上学习,教师在开展线上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病毒和防疫等的基本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从抗疫故事入手,使学生了解钟南山院士和无数医护人员为人民健康所作出的巨大奉献,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锻炼能力本领,磨炼坚韧不拔意志品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与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育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改变以往以分数为导向、以成绩为目标的功利性学习目标,同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视域下课程思政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发挥小学英语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

(三)多措并举助力课程思政实施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融合课程思政需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滋养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沃土,更为现代教育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智慧。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了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比如节日、纪念日、建筑、艺术、文学作品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国际视野,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拥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观、世界观,教师一方面要全面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国外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家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结合教学目标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更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保护者和弘扬者,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并以此为基础坚定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成为知晓中国故事,能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并讲好中国现代故事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突出优势与核心作用。

除了英语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还要组织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来加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参加各类学科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在参与活动的中获得更深刻的思政教育。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英语学习活动,例如组织英语配音大赛,将《战狼Ⅱ》《山海情》等影视剧的名词翻译为英语演绎出来,使学生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初步尝试文化输出,并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也可以在学校组织开展主题英语写作大赛或演讲比赛,将主题设置为“Superhero in my life”,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的方式,讲述自己心中超级英雄的故事,进一步学习这些英雄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在深入参与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同时加快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课程思政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

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融合课堂思政理念,必须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思政教育环境。首先,在二者融合前,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受成长环境与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位学生都有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观念,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坚持求同存异的教育原则,帮助所有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营造良好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氛围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和引导。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向上、活力充沛的精神面貌,还要注意以平等、尊重、友好的姿态与学生沟通,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构建课程思政环境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有礼貌、讲文明、讲正气的时代少年。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正向的反馈,通过教学评价促进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例如设定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形式,在肯定学习成绩优异的先进生努力刻苦学习精神的同时,激励中等学生继续努力超越自我,培养其持之以恒的毅力,进一步鼓励后进生正视自身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后进生的引导,通过思政教育使后进生不断增加对学习的信心,获得更多肯定与支持,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克服不足,提高综合水平。

(二)探索课程思政的多种形式

小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时,必须要遵循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形式,确保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活动始终贴近学生。

首先,要运用教材中现成的思政教育资源。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4中有Mother's Day、Mid-autumn等节日内容,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中西方节日,使学生在对比中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同时,还要合理利用班级QQ群、钉钉、微信群等,以文化小窗口的方式,适时与学生分享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纪念日的英文表达形式以及背景知识,相应地也可以补充外国的节日文化。以此来全面开阔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掌握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以此来促进拓宽课程思政的辐射面。

其次,教师要充分应用课堂智慧策略,捕捉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契机。例如,在“Work quietly!”这一课的学习会涉及社会生活、校园班级等相关的行为规范与文明公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不文明行为和缺乏公德心的现象,如公共场合不讲卫生、插队、在图书馆或电影院吵闹等,将这些不好的行为列成清单。在此基础上,以同桌或设定好的小组为单位,以Write letter和Reply的方式,让学生用口语交流的方式探讨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违规和不文明行为,并谈一谈作为小学生如何遵守校园、社会的规范。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掌握日常相关表达,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最后,除了在英语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师要积极利用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隐性课堂。例如,在学完“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一课后,学生学习了许多礼貌用语和探望病人的句型句式。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英语的文明礼貌用语习惯,培养学生关心亲人、朋友、同学等身边人的良好行为品德,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Let's act”的方式,小组拍摄探病小故事,提高學生的口语水平,在锻炼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作用。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在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在提高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重要性认识基础上,积极探索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契机,把握多种课程思政的方法,不断提高综合教育实践水平,全面丰富小学英语课程与课堂思政的融合模式,使教育培养过程更生动、深刻且富有内涵,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冯士博,张茨鑫.基于课程思政的主题阅读教学课例研究——以绘本阅读Mimi the superhero课例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1(1):36-40.

[2]焦娇.在情感巧渗透中促进小学英语课堂语用任务有效达成[J].学苑教育,2020(5):59.

[3]马玉香.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7):46-47.

[4]刘兴莲.紧扣英语三维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6):84-8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