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独特性及效力提升

2022-03-23曹洪军曹世娇

理论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独特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曹洪军 曹世娇

摘 要:话语表达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话语规则和表达规律,用语言文字、表情符号、音频视频等具体方式表达思想意识、传递情感价值的行为或过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具有主客体关系平等、内容方式灵活、时间内容碎片、传播环境共享四个方面的独特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独特性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会产生消解话语主体权威、冲击话语表达范式、削弱话语表达效果、挑战话语表达监管等负面效应。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力,必须努力做到壮大话语表达主体队伍、规范话语表达内容方式、提升话语表达系统性、净化话语表达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独特性;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3-0123-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规划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体系演进逻辑及基本经验研究”(19BKS170);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优化研究”(2018SJZDI0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曹洪军(1968-),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曹世娇(1994-),女,河北赵县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目前学界对于话语表达的概念界定和内涵认识有所不同,但也形成了基本共识,即话语表达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话语规则和表达规律,用语言文字、表情符号、音频视频等具体方式表达思想意识、传递情感价值的行为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各种手段方法,将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价值观念传导给受教育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话语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环境变化,不断改进话语表达,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据此,笔者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定义为:话语表达主体遵循网络话语规律,采用适应网络话语语境要求的表达形式,向大学生传导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價值观念的行为或过程。本文力图阐释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重要意义,揭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独特性及其负面效应,探索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力的具体路径,以期望裨益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重要意义

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事关科学定位话语表达的主客体关系、规范话语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净化话语表达网络环境等,有利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话语表达的创新诉求。

1.有利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打破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尽管这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一定话语表达形式来实现,话语表达依然承载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任务和目标等多重信息,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时间不长,其话语表达尚不成熟,现实中还存在种种乱象和诸多有待改进之处。具体而言,在网络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关系错位影响了教育者的话题权威,教育内容“碎片化”不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把握,话语表达形式随意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识的形成,话语表达环境欠佳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因此,只有科学定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规范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抓住话语表达需要改进的重点环节要素,明确改进方向和目标任务,才能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升教育实效。

2.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话语的产生往往会带有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1]49,话语表达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传播的重要过程和实现方式,往往比话语内容本身更加重要。因此,改进话语表达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抓手。采用适合网络环境的表达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目标所在。当前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和挤压。同时,“普世价值论”等所谓非意识形态化思潮通过网络以各种各样的话语表达方式侵蚀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此外,网络场域内出现的各种垃圾信息、有害信息以及“丧文化”等,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加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引领多样社会思潮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谁的话语表达更有吸引力、更能打动人,谁就更容易在多元化社会思潮中胜出,进而占据意识形态话语权高地。因此,不断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是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项有力举措。

3.有利于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话语表达的创新诉求。新时代大学生是“新技术前沿群体”和“互联网土著群体”,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不拘泥于定式,创新意识和主体性观念很强,对新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价值判断。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也有着较高诉求,迫切需要教育者超越“填鸭式”、说教式的传统话语表达方式。具体而言,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中学习、交友、娱乐,能够快速掌握频繁更迭的网络热词,并熟练运用于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因此,教育者只有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中及时加入正能量的网络热词,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吸引力,才能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追求新意,不愿被束缚,对于说教式的话语表达比较抗拒、反感,一成不变的话语表达方式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因而,不断丰富、及时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有利于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话语表述的创新诉求。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独特性及其负面效应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相比,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具有主客体关系平等性、内容方式灵活性、时间内容碎片性、传播环境共享性四个方面的特点。这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会产生消解主体话语权威、冲击话语表达范式、削弱话语表达效果、挑战话语表达监管等负面效应,进而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1.主客体关系的平等性及其对主体话语权威的消解。受主客体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客观上存在身份和话语权上的差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具有重复说教、单向灌输等突出特点,主客体之间关系多呈现为不平等状态。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直接掌控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决定“讲什么”和“怎样讲”,“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成为教学常态,学生的参与度较弱。与此不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在主客体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平等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自由开放的网络场域“突破了职业、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之间话语的差异和限制,抛开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顾忌与避讳,使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并自由平等地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实现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同等的话语权,话语表达方式实现了由控制型向互动型的转变。另一方面,主体和客体都可以拥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种身份,话语主体范围扩大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领域,而是网络上的任何网民都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体。”[1]125受教育者可以自由选择、浏览感兴趣的内容,在法律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受权威话语主体的束缚,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主体。

虽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在主客体关系方面的平等性有利于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但是在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网络环境中,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与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消减了教育者的话语权威。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部分大学生以“人人平等,言论自由”为借口,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发表一些消极、恶俗甚至反动的言论,以排解心中的压抑和不满。这些负面言论会因为网络环境的公开性和共享性影响更多的大学生,进而冲击和消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局限,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存不足。而目前网络空间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不良社会思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活动大多是在网络空间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过度追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话语表达的平等性,必然冲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表达权威,助长不良思潮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及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内容方式的灵活性及其对话语表达范式的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相对固定的教材为蓝本,以面对面单向灌输说教为主要方式进行,因此其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以灵活多变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事件、民生资讯等为重点,加之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具有斜杠化特征,可以自由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学习并发表意见。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内容是灵活的。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可以采用对话式、引导式、分享式等更加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这既有利于教育者快速、直接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又能增加话语表达的亲和力,对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及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也可能导致话语表达方式失范、话语表达内容失真。其一,大学生热衷于运用口语化、娱乐化的话语形式、方式和语气进行表达,但这些话语表达学理性和规范性不强,因此将其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严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产生冲击。其二,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依据的时事热点是丰富多变的,难以完全避免其中的虚假新闻等不实信息,话语表达主体如果不加以仔细辨别就发表思想观点,极易导致话语表达内容失真。其三,网络的虚拟化和匿名化导致部分大学生利用虚拟身份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感,甚至发表不当言论,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价值规范。

3.时间内容的碎片性及其对话语表达效果的削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固定学时分配和系统的課程设置,其话语表达时间和内容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优点。但当前整个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任务和工作,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成为必然要求。同时,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运用,“伴随着虚拟空间内身体共在和情绪共感的实现,自主化堆积的表达、宣泄、创作和互动需求得以释放,‘快餐化’的信息消费深受喜爱”[3]。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是基于热点事件、时政等内容实时更新的,且大多以碎片化方式呈现,大学生不用腾出整块的时间便可以获取想要的内容,这既方便了大学生学习,也降低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及时间的碎片化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但其产生的效果却常常是短暂的、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效果。具体而言,在内容方面,不仅内容本身的“短小”特质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基于大数据对用户的喜好分析,新媒体平台会向大学生推荐他们喜欢的内容,大学生也较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对于不喜欢看政治类内容的大学生来说,关注到的相关内容较少,只能从碎片化的报道中了解一二,长此以往,大学生难以形成整体性认知。在时间方面,由于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极短时长设定及快速切换运行特点,大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往往“一刷而过”,在看到图文并茂的话语表达时确实会受到感染和触动,但这种情感触动是短暂的、不持久的。另外,网络空间中信息量巨大,真假难辨,大学生在短时间的碎片化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思考,难以仔细甄别有害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4.传播环境的共享性及其对话语表达监管的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受众覆盖范围有限,教育者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能影响参与教育过程的这部分大学生,传播环境具有独享性。但“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话语传播在地域、国界的空间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世界延伸到全新的虚拟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范围扩大、传播速度更快”[4]。教育者在网络上发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后,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这些内容进行点赞、评论、转发,不仅加快了话语传播的速度,也扩大了话语表达的受众范围。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传播环境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无可比拟的共享性。这种共享性使得教育者和大学生都能够及时地了解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时政热点、网络热词,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中,有助于营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话语交流情境,减少二者之间的话语鸿沟,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在传播环境方面的共享性扩大了话语表达的影响力,但也会为虚假信息、网络谣言、低俗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等负面话语表达提供便捷传播渠道,使得话语表达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对话语表达监管形成了巨大挑战。一方面,此类负面话语表达往往采用夸张手法,以情绪化宣泄代替理性表述,以“标新立异”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极易在网络环境中快速传播并引起广泛关注。“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形象地反映了传播环境共享性给网络话语表达监管带来的难题。另一方面,此类负面话语表达往往以争议性话题的方式呈现。由于在网络空间教育者和大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既包括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见解,也有错误偏激的观点,当意见相左时,便不可避免地出现话语争执、加剧话语冲突、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监管形成了极大挑战。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力提升路径

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负面效应,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力,要重点从壮大话语表达主体队伍、规范话语表达内容方式、提升话语表达内容系统性、净化话语表达网络环境四个方面综合施策。

1.壮大话语表达主体队伍,提升话语主体素质能力。尽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自主权、平等权和话语权大大增强,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最重要主体依然是教育者,教育者依然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最重要的“把关人”和“发言人”。应该明确:“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必须有一个作为主导并且起引领作用。”[1]99因此,要着力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主体队伍,提升话语表达主体的能力与素质,培养权威的话语表达主体,提升其话语表达引导力和影响力。

其一,壮大话语表达主体队伍,培养话语表达领袖。网络为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主体队伍提供了可行条件,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外,还要把广大党员干部、各领域领军人物、媒体宣传工作者等都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主体队伍,增强话语表达主体的力量。特别是要着力培养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领袖,发挥其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作用。“权威的言论可以及时地帮助网友把对舆论课题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转化。”[5]近年来,经常出现某些私人话题或个案事件在网络中传播,进而转变为公共议题的情况。大学生对于这类公共议题的看法常常有所差异,而各种敌对势力借机操纵舆论,抹黑中国共产党,妖魔化中国,这时就需要话语表达领袖及时站出来发表意见,激浊扬清,引导舆论向着客观理性的方向转变。

其二,加强培训工作,提升话语主体的素质能力。一是通过加强政治素养培训,坚定话语表达主体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立场,增强其政治鉴别能力和争辩能力,使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潮时,能够通过正确的话语表达引领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减少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干扰。二是通过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使话语主体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明事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深度”,提高话语表达的科学性。三是通过加强网络应用技能培训,使话语表达主体有能力融入并体验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增强话语表达的亲和力,提升话语表达的“温度”,在同频共振中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总之,只有话语表达主体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和网络使用技能,才能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法,进而不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效力。

2.规范表达内容方式,增强话语表达认同。无明确价值指向的内容、随意表达的方式,极易使思想政治教育迷失方向,难以有效开展。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和规范的表达都必不可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却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導致表达内容失真、表达形式失范。因而,要不断规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话语表达的认同。

其一,规范内容设置,注重价值引导。虽然教育者不能直接决定大学生关注哪些事件,也不能直接决定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但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直接设置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的议题,引导大学生在议题讨论中明辨是非,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教育者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话语表达的理论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正确的话语立场,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国际形势、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大学生关心的主要问题设置议题,做好政策宣传、时局分析、舆论引导工作,切实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在主动设置话题议题的同时,教育者应及时表明自己的观点,抢占话语表达先机,注重以理服人,减少各种错误言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

其二,规范话语表达方式,形成话语共识。教育者在运用灵活性、多样性表达方式来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时,要坚持适度性原则,努力做到话语表达方式灵活但不失范,形成话语共识,避免话语表达价值失真。一方面,教育者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学术自觉,守住政治原则、政治底线和学术规范。在运用多样化表达方式时,注重内容表达规范性与生动性有机统一。例如,可以灵活运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和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让故事来讲理,让事例来说明,让事实来说话”[6] ,为大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榜样力量,增强话语表达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认真梳理和总结大学生广泛使用的正能量网络词汇、表情包、音频视频等,并主动将其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与大学生有“共同语言”,进而达成与大学生的话语共识。

3.提升话语表达内容系统性,扩大话语表达影响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课堂、微课、短剧、媒体APP等多种信息载体呈现爆炸式发展,话语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但有内容碎片化、表达不系统、影响力不持久等缺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要在适应新型媒体发展形势、充分利用这些载体的同时,强化话语表达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效力。

其一,精心设计和串联“碎片化”内容,形成整体效应。尽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个内容多以“碎片化”形式呈现,但经过精心逻辑设计,有机串联各种“碎片化”内容,就可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进而发挥“碎片化”内容的整体效应。例如,多种类型的精品公开课都可以通过系统设计,增强内容的整体性。在教学类的公开课中,要重视每节课之间话语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整门课程话语表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话语表达内容对大学生的系统性效果。在演说类的公开课中,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作为主讲人,借助群体效应和榜样作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媒体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融入这些形式中,创作更多系统性的正能量影视作品,为大学生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提供系统性的影视素材,进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长效性。

其二,赋能技术价值导向,增强各种网络平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相关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系统融入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平台中话语表达内容连贯性、系统性的要求。大数据通常会对大学生的喜好进行智能化分析,只推荐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致使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范围变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信息茧房”现象。在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盛行,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类内容极容易被遮蔽。基于这种现象,微博、抖音、浏览器等APP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固定在热搜榜或新闻头条,做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专属版块,不随点击量的变化而移动位置,克服大数据用户分析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平台可以每天定时定量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置顶到固定版块,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学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力的持久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影响力。

4.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净化话语表达环境。互联网在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的同时,又因其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信息监管较为困难,更容易成为虚假有害信息的散布传播之地,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新挑战。因此,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共享性引发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净化话语表达环境已经成为共识。

其一,完善网络治理法规体系,加强网络监管执法力度。“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治理也必须以法治为基本原则。”[1]150针对网络环境治理问题,我国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法律法规出台滞后于网絡治理需求是客观现实。因此,相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网络领域的新问题,不断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方面推进网络话语表达环境法治化建设,努力做到网络空间治理始终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的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网络空间是公开的话语表达场域,人人都可以参与话语表达的传播过程,海量的话语表达充斥网络。因此,司法部门要主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和巡查,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必须及时封堵、删除,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不良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

其二,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自觉承担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及时扭转政策依赖的传统观念,以法律规则为中心,尊崇法律的权威。”[7]话语表达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守法律底线,坚决不发表违反法律法规的言论,而且要在面对政治谣言和暴力话语表达时,勇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各种谣言和错误思想的传播,占领话语表达舆论高地,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其他个人和组织也要在享受话语权的同时,自觉承担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为此,要自觉加强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媒介素养,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切实履行作为网络社会公民的责任,积极参与网络环境净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超民.新时代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刘璐璐,吴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策略探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7-101.

[3]蒋占峰,娄博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抖音趣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3):29-32.

[4]潘强,陈岩,陈子谦.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51-52.

[5]童世骏.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6.

[6]崔海英.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8):85-88.

[7]袁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226.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独特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