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框架建构及实践探索
——以《社会政策》课程为例

2022-03-22刘春燕陈昱彤

关键词:社会政策思政政策

刘春燕 陈昱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此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大思政”格局下开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并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2]。“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也为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资源、授课方式和思政元素融合等方面仍值得探究与实践。本文从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框架构建着手,以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课程《社会政策》为例,对课程教学理念、内容和实践进行思政融入的探讨,以期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一体化”框架建构

课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引领,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方位育人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其核心要义是要求高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观念,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政水平和思想[4]。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语境性和动态性[5],由于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所差异,因此不能实施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主题以及学术的需求等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要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首要工作就是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本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到思政改革实践中,建构出包含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过程等内嵌模块的思政教育“融入一体化”框架,探索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将思政教育与三个模块进行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见图1)。

图1 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一体化”框架

(一)教学理念模块

课程教学理念是指对课程教学活动成果持有的态度和所需达到的目标导向。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时,不仅需要完成常规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学思考,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而教”“为什么而教”的深层价值追问。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专业教育中,可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培养方案,确定各类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目标,再进一步细化落实到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立德树人”的中心思想与专业教育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进行融合,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功能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模块

课程教学内容是基于教材内容和教学课程标准所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动态化信息。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需要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内在契合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知识中。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三观”更为成熟,思考问题时视角更为广阔和深入,因此对研究生专业课程进行思政融入实践时,切勿低层次地全面铺开,应基于研究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和内涵,达到知识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与共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价值领域的思考,帮助学生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理想。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专业追求融入社会理想中。

(三)教学实践模块

课程教学实践是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巩固的最佳途径,经过合理的实践活动安排,构建对课程教学的系统性认知与理解。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因其学识阅历的增长,往往对社会现实更为关切,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思考国家道路和家国命运。因此,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要贴近社会客观实际,回应学生关切,找准育人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开展符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课程实践活动,既有课内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也包括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课内外并举,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与浸染。

二、《社会政策》课程思政“融入一体化”的具体阐述

我们以《社会政策》课程为例,将其课程思政实践作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一体化”框架的具体演绎进行说明。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进行融合

1.根据课程思政的主旨结合专业教学的目的,重新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培养的协同

《社会政策》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涵盖“社会政策基础及理论发展”“国际社会政策议题”及“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为了将显性的思政教育理念隐性地贯彻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目的与思政教育工作目标的有机协同,不但指引专业教学,又促进“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理念的实现。基于此,我们将《社会政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立为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福利视角下的社会政策哲学思想与理论知识,了解国际上反映社会进步的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脉络,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二,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分析和比较社会政策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代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第三,前瞻未来,共同探究中国社会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辨析不同福利国家政策背后隐含的福利理念,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社会环境下,由于历史演变带来的国家文化、政治、经济背景的不同,国家的福利理念也有所差异。经济环境是社会福利的根本和保证,而根据国家社会经济背景而产生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政策的决策结果。因此,不同福利国家社会政策背后所主导的价值认知和福利理念值得深思与讨论。

以“政策是影响社会福利的实践”这一动态发展理念去审视“社会政策”在历史和现实维度下的演变机理,针对这一话题展开对一些专业性问题更加深刻的反思与讨论,如:“社会政策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政策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政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福利国家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福利国家危机是指什么?”……在对问题的深度剖析和对不同福利国家政策背后隐含的福利理念进行辨别的基础上,透过对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社会政策背后的福利理念,找出其“价值问题”(Value problems)的症结。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认识到中国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政策理论成果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与现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福利政策,客观分析与探讨意识形态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从而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3.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国际学术界,社会政策这一学科的兴起与二战之后福利国家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正是福利国家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才推动着社会政策这一学科的不断细化和发展。在国内,自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提出的诸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向都与“社会政策”学科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我国公共政策格局正在经历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也开始步入社会政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和政策背景之下,《社会政策》课程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从“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入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从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主线展开,既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也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从而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悟其中呈现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结合专业追求与社会理想深挖教学内容课程思政融入点,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

1.“社会政策基础及理论发展”部分

该部分课程讲授的内容主要将“社会问题”作为社会政策的起点,“社会福祉”作为社会政策的终极目标,将“社会政策”作为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依循社会问题—社会需求—社会福祉—社会政策的主线来阐述和讨论社会政策背后的价值理念及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度功能。课程思政融入点有二:

其一,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政策的形成是依据社会现实来修正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为社会谋福祉,最终构建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政策。社会政策专业课程不仅要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因此,在该部分教学内容中应该保证社会政策课程思政的教学关注社会现实,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将爱国主义之魂渗入学生之根,通过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不断结合,帮助学生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并结合社会现实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二,围绕中西方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经验,结合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核心思政元素,将时政热点、专业知识、理论视野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深度融合。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所制定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社会政策,结合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社情、民意形势,对不同国家的社会政策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与分析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形势和各种现象,透过专业课程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意义的相关阐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公平正义、共建共治共享、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守住底线、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和制度创新,并自觉肩负起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

2.“国际社会政策议题”部分

该部分课程的讲授主要围绕老龄化、全球化、少子化叠加福利国家危机背景下所引发的社会政策新议题,包括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社会投资政策转向,以及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绿色主义对国际社会政策的影响等内容,推动学生探讨处理这些社会议题的政策途径。课程思政融入点是通过对国际社会政策新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置于当下的国际背景和潮流中,认识到中国社会政策表现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提升“四个自信”。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导学生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当下形势的发展变化,去认识和了解国际社会政策发展局势,并通过对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发展模式与国际社会政策发展模式的比较,意识到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建设是当下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必经之路,全球治理需要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对国际社会政策议题的理解下,帮助学生能够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责任与中国担当,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中的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6]。结合对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体系构建过程中坚定“四个自信”,塑造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个人社会使命感,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力量。

3.“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部分

该部分的课程讲授主要围绕“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展开,涉及医疗、养老、教育、低保、扶贫等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不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逐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社会政策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并逐渐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发挥重大作用,逐渐出现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转型的历史性趋势。课程思政融入点主要聚焦于“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变迁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彰显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性”两个方面。

首先,制度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任何一项制度都需要适应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其制度改革进程也应与当下的国家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协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了由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的根本性转变,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在讲授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等内容时,可结合“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来展开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例如:针对我国养老政策内容的讲解,一方面可以从中国古代民生思想中老子、庄子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思想谈起,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如何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讲述中国政府如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发展民生。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因中国社会福利政策方面的突出表现,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称号授予中国政府,肯定了中国政府所做的努力。这个部分的课程思政教学既融入了历史元素,又基于社会现实,做到了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能够理清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民心之路的集中体现,从而在课程学习中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社会保障模式也随之不断推进和演化。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各国针对疫情情况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措施,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在此社会问题中更加突出,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医疗保障政策制度的优势彰显了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普及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相较一些西方国家在疫情严峻形势下的政策措施,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现了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目标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线本质都是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既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也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创新和探索,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在社会政策领域的最好实践和诠释,彰显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同时也为全球社会政策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结合学生对疫情形势下中国卫生防疫政策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中国社会政策的创新性,感受到中国社会政策改革之路的正确方向。

(三)贴近客观社会现实开展课内外实践并举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1.课堂内以问题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素养

理解和鉴析社会政策需要将其与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背景下的社会状况及其对社会问题的系统反应相联系,因此,《社会政策》课程讲授多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依据研究生的认知规律并贴近其社会生活实际,以问题导向进行教学设计,由时事问题引出社会政策专题研讨问题,将课程内容和多种授课方式有机结合。比如,可以通过任务型小组模式开展课内讨论分享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时事政策热点或国内外社会政策议题等提出小组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并参与小组讨论,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不断完成任务,最后将探究结果以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分享。该课内教学设计将时政热点、专业知识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度融合,赋予课程以时代广度与厚度,回应学生关切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研讨性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2.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现实场景的不同主题实践活动,内化专业知识和价值理念,实现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社会政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热点民生问题和社会政策实践紧密相连,为课外实践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案例,甚至一些政策议题就来自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基于院校实际情况与课程任务目标,选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居家养老政策调研”“中国奇迹背后的扶贫社会政策”“一个不能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政策发展”等主题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研、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寻访校友等社会实践活动,完成课程相关实践任务。通过这类课外不同主题和现实场景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各项社会政策,了解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认识到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也促进学生将社会福利视角下的社会政策哲学思想、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运用与实践,帮助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能力对解决此类问题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专业知识和思政理念,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三、结语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的指导下,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出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一体化”框架,对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进行实践与探索,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该框架包含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过程等内嵌模块,将思政教育与三个模块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课程思政应转变教学理念,确定新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建设标准,将“立德树人”的中心思想与专业教育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进行融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中,达到知识与价值观的共鸣;同时结合社会现实,开展课程思政课内外教学实践,更好地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完成研究生课程教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根本任务。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政策》课程思政教学的演绎来看,“融入一体化”框架对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后续实践的持续更新和完善,有助于推动我国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政策思政政策
政策
政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助企政策
政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社会政策支持的思考
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政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