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警方破获3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

2022-03-22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12期
关键词:盒装团伙嫌疑人

上海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新兴业态的发展,采取市场调查、网络巡查等多种手段,密切关注背后潜藏的犯罪风险,破获了全国首例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首起全链条流量造假案,以及一起制造和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服装案。

全国首例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

“剧本杀”,是一种具有推理性质的角色扮演游戏,作为新兴的社交活动广受年轻群体的喜爱。上海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此类新兴业态的发展,采取市场调查、网络巡查等多种手段,密切关注背后潜藏的犯罪风险。

上海公安机关联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在浙、冀、鲁、苏、陕、辽、桂等全国7省9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侦破全国首例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抓获盗版印刷、网络分销、线下门店等全环节犯罪嫌疑人39名,查处盗版剧本生产工厂3家,捣毁仓储、销售窝点15处,查获待销售的盗版“剧本杀”盒装剧本8万余盒,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售假网店牵出盗版产业链

2022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通过网络巡查发现,电商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剧本杀”游戏剧本作品。例如,一款官方发行价在500元左右的普通盒装本,某网店打着“1:1复刻”的宣传标语,以50元左右的价格对外销售,存在侵权嫌疑。

据此,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很快锁定了10余家低价销售此类“剧本杀”盒装剧本的网络店铺,并查明其所销售的剧本产品均系盗版。从这些售假网店入手,专案组向上追溯盗版剧本的生产源头,向下追踪购买盗版剧本的线下门店,循线挖出了一条源头位于浙江某地,以苏某、林某为首,集印刷、包装、仓储、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侵权犯罪产业链。

复制盗版300余种剧本

经过深入侦查,警方查明,自2021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苏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长期从事印刷行业的林某,从线上平台采购正版“剧本杀”盒装剧本后,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林某名下的一家包装制品公司,雇佣杨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对正版“剧本杀”包装礼盒进行1:1盗版复刻设计。随后,苏林二人又在浙江当地专门租借了厂房和仓库,雇佣陈某等人私自盗版印刷300余种“剧本杀”盒装剧本。截止案发,团伙累计印刷盗版剧本10万余盒。

“剧本杀”盒装剧本作为文字作品、美术作品,其文字表达、情节设计、游戏规则均具有独创性,其著作权人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等均受到法律保护。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美术作品的,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苏某团伙所生产的盗版剧本在文字、图画、道具等内容上均与正版产品具有同一性,但这些盗版剧本存在字迹模糊、错版印刷等诸多问题,质量堪忧,甚至在加工过程中违规印刷广告和自行加入原版剧本中并不存在的暴力、血腥等危害身心健康的内容。

盗版剧本低价分销至线下门店

在印刷盗版剧本后,苏某团伙会以官方发行价一至二成,即以每盒20元至150元不等的价格,将盗版剧本低价出售给肖某等位于浙江、河北等多个省市的27名售假网店经营人。肖某等人再通过网店对外宣称“1:1复刻”“1:1还原”,并通过一键代发的模式,以每盒100元至20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销售给全国150余家线下“剧本杀”门店。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线下门店在明知所购买的“剧本杀”盒装剧本系盗版剧本的情况下,仍低价购入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以正版游戏体验价格对外出租经营“剧本杀”游戏,由此降低经营成本,进而非法牟利。

2022年9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牵头全市多家分局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以苏某、林某为首的复制发行盗版剧本犯罪团伙,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盗版“剧本杀”盒装剧本体积达2000立方米,总重超百吨。

同时,警方会同文化执法等行政部门,将肖某等27名下游售假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循线挖出多家在本市购买盗版剧本经营牟利的线下门店。上述线下门店已被警方依法移送行政部门处理,对于其中存在二次销售盗版剧本行为的3名线下门店经营人,警方已对其依法采取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其它位于外省市的线下门店,警方将把线索通报相关省市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苏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其余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取保候审。

警方提示

剧本的精彩程度,就是“剧本杀”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剧本内容分散于玩家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和线索卡片中,其作为文学、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保护。侵权盗版剧本产品流入市场,既侵害了“剧本杀”玩家的切身利益,影响游戏体验,也损害了剧本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挤压了原创作品市场空间,更可能滋生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剧本杀”盒装剧本的侵权盗版行为存在多重危害:

一是对于市场而言盗版剧本严重破坏“剧本杀”市场秩序和新兴业态环境,线下门店由此降低经营成本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盗版剧本影响游戏体验,盗版方私自加入的剧本内容可能对未成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三是对于经营者而言盗版剧本可能引发无底线的逐利行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干净的文化业态带来冲击,更可能成为广告植入、不良题材、失宜内容等行业乱象滋生的温床。

四是对于创作者而言盗版剧本导致创作者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形成的剧本创意被轻易窃取,创新创造活力可能被打压,最终损害的是“剧本杀”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消费环境。

侵犯著作权犯罪社会危害性大,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侵害著作权利人合法权益。不法分子通过仿冒、盗版、窃取行为,减省作品创作所投入的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在对权利人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还影响了大众的创新动力。不仅如此,盗版产品普遍制作成本低、质量差,达不到应有的使用效果,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

警方提醒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要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坚持尊重版权、规范授权、合理使用,主动保护知识产权,共同营造更健康的创作环境、更良好的创新环境、更繁荣的文化环境。

专业团伙为平台商户“刷单” 案值超1亿元

对于很多互联网平台来说,流量往往意味着财富,一些不法分子便通过制造虚假流量牟取暴利。上海公安部门披露了其侦破的首起全链条流量造假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涉案金额1亿余元。

据警方介绍,流量造假涉及生活服务、书影音评分等多领域,主要涉嫌非法经营罪。此类犯罪活动已呈现出规模化、公司化、组织化、产业化特征。警方在强化打击的同时,也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开展源头治理,及时处置相关涉案账号,帮助互联网企业堵塞漏洞。

非法“刷单”团伙被全链条打击

2022年8月,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某平台200余家代购商户的跑腿派送量不足下单量的30%,存在刷单嫌疑。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网安总队,牵头黄浦公安分局,迅速循线开展调查,排摸出一条完整的刷单犯罪产业链。

警方在侦查中发现,以周某、龙某等人为首的多个刷单团伙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以黄某等人为首的派单中介团伙,为上万个平台商家提供虚假的刷单和点评服务,从中收取每单11—13元不等的佣金。

接到刷单需求后,上述刷单团伙便通过以梁某为首的手机卡商团伙,以每个手机号5元的价格,收购数万个手机号码用以注册平台账户。之后,团伙再以每单支付2—3元不等的费用,雇佣职业刷手在并无真实交易和体验的情况下,通过平台账户支付结算的方式下单指定的商品或服务,并根据商家需求,虚构交易提升销量及发布虚假图文评价。

为躲避平台监管,刷单团伙还会使用修改手机设备信息和登录地址的软件,营造出大量账户在不同地址下单的假象,增加迷惑性。据警方统计,这一刷单团伙通过上述方式累计实施虚假刷单20余万次,发布虚假点评30余万次,非法获利800余万元。

经过前期调查和深入排摸,上海警方在全国6个省市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涉及刷单中介、手机卡商、技术改码、职业刷手等多个环节的6个犯罪团伙,涉案金额1亿余元。涉案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年来,类似的流量造假案件时有发生。2022年6月以来,上海市公安经侦部门在公安部和市局的指挥带领下,先后发起集群战役5起,累计侦破流量造假犯罪案件20余起,涉案金额1.4亿余元。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副总队长表示,针对此类流量造假现象,在加强打击的基础上,警方也会同市网信办、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等行政部门深化源头治理,“对查处的涉案账号进行处置,并将风险线索通报主管部门和企业,帮助企业及时堵塞漏洞,提升风控能力”。

制造和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服装案

静安警方全链条破获一起制造和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服装案件,摧毁生产流水线2条、查获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服装2万余件,涉案金额总计达3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张某某、陈某某、王某等18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8月底,有市民群众到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静安寺派出所报警,称其在某知名网络电商平台上通过客服介绍,在其指定的微店以正价0.5折的价格约500多元,购买到了一件加拿大某知名品牌羽绒服。到货后,市民发现该衣物做工粗糙且有异味,质量与正品出入较大,怀疑买到了假货,遂报警。

接报后,民警即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对该网店开展调查排摸,发现原本均价在万元以上的某国际品牌羽绒服、冲锋衣,在该网店的零售价格均在300至500余元之间,有顾客来咨询购买时,网店客服会以各种理由诱导消费者添加微信号后,通过微店等渠道进行售卖。期间,店家虽明确表示可以提供礼盒、鉴定书以及海关证明等收据和凭证,但警方通过专业机构对购入的服装进行检验后,发现系假冒产品。

为此,在市局经侦总队指导下,静安公安经侦支队、静安寺派出所和曹家渡派出所迅速成立专案组,多次赴外省市展开走访调查,经缜密侦察,最终锁定了一家位于外省市某地的制作假冒品牌服装代工厂。

9月8日,静安警方对该工厂进行集中收网,成功抓获以肖某为首的3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冒服饰2千余件、假冒注册商标2千余个、半成品3千余件。经初步审讯,该厂生产的假冒服装主要供货给同省市的“张老板”。

为实施全链条打击,警方由此循线追查,迅速查明一个以张某某为首的销售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服装的犯罪团伙。

9月22日,专案组兵分三路赴外省市进行集中打击行动。行动当日,三组民警同步在外省市郊区的一处服装加工厂和商业区的两处销售、仓储窝点开展抓捕行动。当场抓获包括张某某在内的团伙成员15名,摧毁生产流水线2条,查获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服装2万余件、假冒注册商标5千余个、制假原材料和半成品5千余件。经初步估算,涉案金额总计达3千余万元。

到案后,据张某某交代,自2020年起,其组建了一支由12名亲戚朋友组成的售假团队,团队员工主要负责销售、打包、发货等工作。期间,其以低价购得假冒品牌的商标及服装原材料后,交由朋友陈某某和王某负责的制假厂商进行加工,制作成品服装进行销售。过程中,又通过生意往来结识了服装代工厂老板肖某,并以同样方式将部分服装订单交由肖某的工厂代工。2021年10月起,为将假冒产品伪装成正品进行售卖,张某某在知名电商平台上注册网店,同步在微信中开设微店,并通过在朋友圈、网店内打上“私信客服获取厂商直供价”等广告,将客源引流至其微店,诱导消费者与客服互加微信洽谈价格,并最终经由网络支付平台等渠道进行点对点交易,从而躲避知名电商平台监管。

犯罪嫌疑人张某某、陈某某、王某等18名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静安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示: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也提醒广大市民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切勿相信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以免上当受骗。对于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线索,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举报。

猜你喜欢

盒装团伙嫌疑人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茶叶罐盒装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价格(2018年12月26日)
光从哪里来
韩“盒装拉面”热销俄罗斯
定位嫌疑人
找出8名盗贼
“团伙”威力强过“团队”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三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