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2022-03-22宋明智

大观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

◇宋明智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创新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从当下本科阶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理念并未完全发展成熟,所以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需要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实践,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教学方法创新

高校艺术类专业授课方式主要有讲授教学、基于工作室的实践教学、研讨会和课题小组讨论、一对一个别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师需向学生详细介绍所教授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产出、考核形式、学习时长、时间规划、作业要求、截止日期等,并解释该课程和专业其他课程模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向学生展示和分析往届学生本门课程的结课作业,包括十分优秀的,或出现显著问题的,供学生参考。与此同时,教师还会解释课程模块的评分标准,帮助每位学生清楚认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实践任务和结课项目。针对以上教学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应进行创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1]。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看待教学的观念。只有改变了教学理念,才能够正确地改进教学方法。现在还有一些教师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单向灌输式地传播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办法充分吸收知识的核心内容[2],还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该先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去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完成课程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设计学知识。

教师应该多元化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调研了解当前所用教学方法中的不当之处,清晰认识自我教学上的不足,基于此完善不足,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从前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实践的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学科的真谛,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视觉传达设计,对工作人员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创意和想象能力的要求很高。部分高校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因专业设置的限制和教学环境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因此大打折扣。这就会对其以后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各大高校应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构成基础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即研究形式和构成规律。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认知世界万物时,可以将事物分为三个要素进行一一讲解。这三要素分别是点、线、面。然后指导学生借用二维平面的设计模式,依照一定的设计法则和设计秩序进行创作,把多种人物形象进行组合设计。在这样的教学指导下,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视觉传达设计所表现的设计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将具象思维逐渐转为抽象思维。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设计学专业知识。

二、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含很多实践课程,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重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继续深造也有着很大影响。因此,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要把专业实践方法和理论知识融入模拟设计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这样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借鉴实践经验进行解决,同时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小组合作也是十分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学生在就业初期所需的适应时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合理地设计课程中个人设计项目实践与团队合作设计项目实践的占比。

例如,在设计调研课程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保证在人数、成绩以及性别上的平衡。在教学到“观察调查法”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出题:某商场需要重新设计商场导视牌,以此为顾客提供更为合理的购物指导,并提高商场内人员流动效率,请以观察调研法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收集,制定相关的调研计划。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际的调研活动,收集数据,以供在后期课程中作为学习数据分析方法的练习素材。在学生制定调研方案的时候,教师应当先让学生自己去试着通过组内讨论合作制定初步方案,然后再教给他们不同的方案模板,并做好课后的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动力与对专业知识的探求欲。

三、课程教学中做好专业实践记录

课堂笔记是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总结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帮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进行记录,帮助他们更方便地复习与巩固知识。这里所说笔记并非传统文字笔记,而是草图笔记、素材收集整理和调研数据总结等,甚至是结合新媒体技术,用音视频记录的专业学习与项目实践中的点点滴滴。

学生在学习的能力和基础等方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在做课堂笔记时也有所不同。同时这其实与教师的讲课进度或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讲课速度太快的话,那么学生就会跟不上进程,这样在做课堂笔记时,内容就比较松散,无法全面地将其中的知识记录下来。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有条有理,并且在讲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去记录。例如在设计调研课程中讲到“问卷调查法”这一内容的时候,由于其中包含着很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应当尽可能地分成不同知识板块,逐一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边学习边做好记录,再引导他们整理、分析与总结,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创新

(一)课程调整

在新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对课程安排进行创新性调整,并对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项目产出效果进行反馈分析。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能力,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提升专业实践水平与综合素质。设计项目实践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手脑结合,实现综合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着重要求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这方面的课程内容设计一定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升。在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对行业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等的介绍,引入符合当下趋势的案例及练习内容,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结合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设计。项目实践融合型课程有别于以往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的课程,学生在课程中既可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能习得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动手动脑能力,更扎实地掌握专业技巧。

专业基础课所教的是入门知识。许多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以史论和理论教学为主。此类课程在教学中由于授课形式单一且较为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以练代学,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点以项目案例分析、理论知识操作验证等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专业实践项目。教师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徜徉在艺术的世界中,提高设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以往课程中学生对于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反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提升教学设计水平。提升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的体验,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发地探索知识,保持持续高昂的学习情绪。

(二)课程作业内容设计创新

教师在布置项目作业时,要向学生充分解析所需完成的课程任务。课程考核内容是对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检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程度的不同以及内容的不同来确定学生是否已经学到了自己所应该学到的知识。学生完成作业也是对课堂问题的一种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与指导。教师对学生项目作业的反馈意见要及时、准确和有效。教师的反馈意见,既有利于学生对薄弱点进行补充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掌握[3]。

教师对于自己布置的项目作业也要制定相关的标准来进行约束。首先就是作业量不要过多。这样既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问题。其次就是作业的内容不要太过于复杂与困难。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可以完成,也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探索空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五、培养渠道多样化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时候,教师需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把自己实践项目完成的情况总结完以后再进行总结。当把学生的项目评估完以后,教师要让学生分析自己不足的地方,并意识到项目有待改进之处。然后再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的总结与自省能力更上一层楼。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联系好实习单位,派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资深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并在实训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对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行专门辅导,派出优秀学生定期到合作单位实习[4]。产教融合不能停留在纸上,合作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可让其深入参与教学,将企业的从业经验和学校的专业知识教学充分融合,让学生更早地以行业从业者的身份投入专业学习。可将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作为学业能力评价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学习方式是否合理,如果存在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突破。让学生对这些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其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来说非常关键。高校现在紧缺的是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背景。对于学生来说,得到有实践经验教师的经验传授是很重要的。各高校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请一些行业名家到学校来开讲座,让学生通过这些讲座来更好地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高校还可以让学生选出最受喜爱的讲座嘉宾,聘请其长期留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激励,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方向,感受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教师应当有正确的激励方式,如在学院内或校内定期举办优秀学生学习经验分享会,以优秀学生个人的学习经历与经验,激励其他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七、结语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任重道远。教师应该深入研究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备课质量,对自身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在教学评价上,学生完成的项目实践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反映,教师要认真对待,根据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做好下一学年教学设计,甚至更新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