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在游动的锦鲤
——学会文采飞扬

2022-03-22广东省广州市陈振林

中学时代 2022年11期
关键词:雨鞋水洼水沟

广东省广州市/陈振林

在记叙类文章中,那文采飞扬的几处,就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如果说文章是一片青绿的湖水,那么这文采斐然的几处,就是湖水中自在游动的锦鲤。

如何让一篇记叙类文章文采飞扬呢?

一、精选用词,化平实为生动

在记叙文写作中,炼字、选词可以化平实为生动。

要会炼字。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先后写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里,“排”和“摸”两个动作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孔乙己由阔气到窘迫的变化。

要会选词。朱自清先生在名篇《春》中用了大量叠词,让文章更加生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这里,“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写出春天里外出的人之多,“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写出春天里人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二、变化句式,化单一为灵动

文章的句式应适当变化,有时用整句,有时用散句。长句子与短句子交替使用,就能化单一为灵动,使文章的语言变化多姿。

《匆匆》一文中这样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前三分句是整句,借燕子、杨柳和桃花写时光的逝去;三个分句之后是散句,直接问“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这样整散结合,使语言灵动,富有节奏。

三、借用修辞,化抽象为形象

好的修辞是让文章富有文采的灵丹妙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和排比。

如果有同学写下雪,可以写“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像洁白的小精灵跳着欢快的圆圈舞飞向人间”。运用比喻与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雪时的场景。

以上是使文章文采飞扬的三种常用方法,可单用,也可组合使用。下文《泥浆》的开头,先是用三个短句开篇,其中“踩了刹车”运用了拟人修辞;紧接着使用长句,其中“阳光一亮出来”的“亮”字运用巧妙。这是一个精彩的文章开头。

◎文章链接

泥浆

□陈振林

夏天的雨,像踩了刹车,说停就停。阳光一亮出来,两个小男孩就像约定好一样跑出了家门。他们两家的屋子中间,只隔了三户人家。

他们知道,下雨之后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天言伯伯家旁的小路。那条小路不平坦,会有雨水积成小洼。穿着雨鞋,在有积水的小洼里走来走去,那才真过瘾哩。

两个小男孩,一个五岁,一个七岁。五岁的是乐乐,七岁的是小风。乐乐穿着红色的雨鞋,小风穿着黑色的雨鞋。两个小家伙,在那小路的水洼里走过来,再走过去。他们穿着的雨鞋,在雨水里移动着,就像小鱼儿在水里自由游动。

“你的是两条小黑鱼儿。”乐乐说。

“你的是两条小红鱼儿。”小风说。

乐乐听了,更加快乐了:“哈哈,我的小红鱼儿比你的小黑鱼儿好看多了。”

“不!我的小黑鱼儿比你的小红鱼儿漂亮。”小风反驳。

说着说着,两人就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雨鞋好看,对方的雨鞋不好看。也不知道是谁的雨鞋走动时力度大了一些,两人的雨鞋都进了泥水。也不知道是哪个小家伙的手先抓了一把地上的泥浆,洒在了对方的脸上,溅在了对方的衣服上。

乐乐哭了起来,他的衣服是新买的哩。他的哭声越来越大。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这么大的孩子,也不讲点规矩,将我们家乐乐全身都洒了泥浆……”这是乐乐的妈妈。

马上就有声音回应:“孩子出来玩,自己弄上了泥浆,这能怪谁?”小风的妈妈也走了出来。

“是你家小风没有带个好头,净带着我们家乐乐做坏事。”乐乐妈妈说。

“你家的儿子太爱玩,怎么也怪到我们头上。上次乐乐还用打火机点火,烧燃了好几本书。”小风妈妈也不甘示弱。

“你家的小风……”

“你家的乐乐……”

“你们一家人都是这个样子……”

“你们全家人都是这个样子……”

小风妈妈的上衣不知道什么时候溅上了泥浆,乐乐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成了“大花脸”。两个人,居然扭打在了一起。

“是不是要动手啊?”小风爸爸出来了。

“得讲个道理啊!”乐乐爸爸也出来了。

两个男人话不多说,直接同时出手,你给我一拳头,我踢你一脚。他们两人,准备开始一场武斗。

“慢,慢,慢!”屋子里的天言伯伯出来说话了。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都松开了手。天言伯伯这时却不说话了,只是用手指了指两个小家伙。

在那小水洼边,两个小家伙正忙得不可开交。乐乐正用满是泥浆的小手,帮着小风擦拭脸上的泥浆呢。小风笑嘻嘻地指挥乐乐:“我们待会去冲洗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听我安排,我们在这小水洼边挖两条小水沟,将这泥水给排走,好不好?”

两个小家伙分工明确,准备将这水洼里的泥水排出去哩。乐乐用小手认真地在小水洼边挖一条小水沟,小风早就挖好了另一条小水沟。

“看,我们的小水沟挖好啦,水可以放出去啦……”两个小家伙,不停地拍着小手,笑着。

“等着,我们明天再算账!”两位爸爸几乎同时向对方说道。他们的衣服上,满是泥浆。

“走,我们回去,你不要再出来玩了。”两位妈妈各自拉起了自家的儿子,几乎同时说道。她们的脸上,溅着泥浆。

两个小家伙的脸上,也满是泥浆。小风转过头看着乐乐,乐乐转过头看着小风,两个小家伙同时哈哈大笑。

作家的话:

记叙类文章,不一定追求如王勃《滕王阁序》般处处是文采。我们可以在文章关键位置安排亮点,比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比如烘托气氛之处,比如与人物性格特点相映照的语句或段落,比如整篇文章的点睛之处。

猜你喜欢

雨鞋水洼水沟
快乐的泥坑节
掉进水沟
小水洼
小水洼
踩水洼
小赛的新雨鞋
跳过小水洼
一双雨鞋背后的故事
小蚂蚁过水沟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