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乐三集·综合卷》序
2022-03-22张捷
张 捷
诸乐三先生毕生涵盖了多元的人文修养和艺术造诣,并由此铸就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人格自觉与精神独立。他的学术影响力,不仅仅在于大家熟知的花鸟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同时还涉及山水画、画学理论、诗歌文学、中医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他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采通学和陶冶浸润,择一事而终一生,触类旁通,相互影响,从而塑造出一个丰满而完整的诸乐三形象。师友交往、鸿雁传书、画论手稿、生活日记、写生画稿、诗词题跋、教材教案、临床药方等等,这些看似碎片化的点点滴滴,恰恰勾连出诸乐三先生最为鲜活的生活常态和人生记忆,成为今人窥探其辉煌艺术背后的生成本源与行为轨迹。
1902年,诸乐三出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鹤鹿溪村(今湖州安吉),而此时同乡鄣吴村的吴昌硕已经五十八岁,即辞去“一月安东令”的第三年,在沪上广结善缘,致力书画。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中国则经历了内忧外患的慈禧撤帘亲政、百日维新、中日甲午战争等时代变局。20世纪初诸乐三正值青少年时期,他目睹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一系列时政大事件。身处历史大变革时期,作为旧传统文人家庭出身的诸乐三,以“修文偃武”的方式来融入这个时代,也许是他最好的人生选择。诸乐三自幼聪颖,九岁得其父亲诸献庄的启蒙,开始读古书文辞,兼涉书法,临习欧阳询、颜真卿等碑帖,后来又学刻印章。十四岁即能赋诗作画,常常为乡邻书写楹联匾额,凡在家乡见到吴昌硕的字画,都要反复临摹欣赏,流连忘返,并与仲兄诸闻韵相互交流切磋。十八岁的诸乐三在其《自题小影》中有诗云:“如此形骸眼孰青,风尘落拓负儒名,聪明每为无恒误,事业终输有志成。颇乐短衣从战伐,何曾长揖到公卿。年华二九匆匆过,莫把先鞭让祖生。”体现出年少励志弘学、理想高远的目标与境界。1921年十九岁的诸乐三正式开启“艺医同修”的人生旅程,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投名医丁甘仁门下学医,颇受器重。同年,又拜七十七岁的海派大家吴昌硕为师学艺,成了忘年之交,缶庐老人曾告诫诸乐三:作画要平中求奇;要有我;要无墨处用功夫。并对他赞赏有加:“画得好,能得我之神。”诸乐三全面继承了吴昌硕倡导的文人画笔墨精神,先以师承托传衣钵为主体,被誉为“吴昌硕艺术的传薪者”。自20世纪50年代始,逐渐摆脱吴派的程式,将直面自然的写生方式融汇贯通其创作当中,追求笔墨语言与描绘物象的深入结合,细心观察生活,逐渐形成以形写神、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为吴派艺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1922年,诸乐三为上海中医学会发行的《中医杂志》创刊号贺词中写道:“吾国医学,自歧黄以下,虽代不乏人,类皆独行无徒,倡而不和,则为道益孤,譬之昏夜无邻,为谁告语。今者中医学会成立,戒琴瑟之专一,幸攻错之有资,他日发名成业,雅未可量,勉为四言一章,藉申颂祷。我国医学,肇自轩皇。越人而后,劂惟太仓。后汉张机,实窥奥堂。宋元而下,名存实亡。丁师忧之,兴校启芒。济济群彦,研求孔臧。医学大会,气象辉煌。玉函金匮,起废膏肓。碧眼小儿,无俾披猖。凡我同人,勉㫋莫忘。”言语之间传递出自信坚守、振兴国医的拳拳之心,而对当时西医东渐的思潮,表现出坚定的自我立场。现存诸乐三编录的《思补山房分类医案》《诸乐三先生医案》《希斋临珍方案》等原稿墨迹,以及一些零散的处方手稿,可以得见他丰富而精深的传统中医学理论思想,极为珍贵。诸乐三深知艺术和医学是治愈人类灵魂和肉体的双重利器,历代书画名家中有许多人同时精通医学,如元代的黄公望、吴镇,明代的王履、傅山,现代的马一浮、张宗祥、陆维钊等等。于是,诸乐三沿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在求道、行道、悟道中孜孜不懈。同年,诸乐三应刘海粟之邀,先后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中华艺术大学执教,教学之余,时常向朱彊村、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益精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艺术家结社盛行,1932年由潘天寿倡导并组织了“白社”,创立时成员有诸闻韵、潘天寿、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等五人,后又吸纳了朱屺瞻、诸乐三、姜丹书等多人,大家志同道合,研究学术、切磋技艺、交流办展。“白社”五位创始人分别为上海美专、国立杭州艺专、中央大学艺术系及新华艺专的教师,发起人潘天寿曾说“大家都是以教书为业,勿生惰性,每周上完课后,就无所事事,闲散起来,让宝贵的时间白白空过,深感可惜”(见张振铎《忆寿师》),“白社”很像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雅集,他们执教之余,诗酒唱和,翰墨丹青,努力赓续中国文人画的优秀传统,主张以“扬州画派”的革新精神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此时的海上,画家云集,诸乐三积极融入各类书画雅集与艺术活动,当时的参与者涉及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李超士、朱文侯、谢公展、王一亭、丰子恺、朱孝藏、陈抱一、张聿光、倪贻德、关良、来楚生、钱瘦铁、夏敬观、王个移、沙孟海、顾坤伯、汪亚尘、方介堪、冯建吴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即结识了友朋,又拓宽了眼界。1937年抗战爆发,社团活动终告结束,因顾及妻儿安危,诸乐三无奈辞去上海一切工作事务,在炮声轰隆中携全家离沪返回老家鹤鹿溪,出于医者仁心,他在家乡免费为人义诊。面对国土沦陷,百感交集,曾作《丁丑纪事》一诗:“倭寇逞强暴,扬幡海上来,谁知将战陈,竟尔逼山隈。苕上连烽燧,鄣南半截灰。潜身何处好,沟壑与蒿莱。老弱咸逃避,仓皇无善谋。举家若悬罄,危命等浮沤。羝触真维谷,鸠容各抱愁。隆隆闻战伐,相对瞠双眸。”翌年,日军攻陷上海,诸乐三辗转湖南沅陵,任教于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被迫内迁而合并的“国立”艺专。1938年10月,湖北告急,长沙大火,“国立”艺专决定由湖南沅陵内迁至昆明。1939年2月,在潘天寿的提议和坚持下,滕固校长呈教育部批准中西画分两科设置,成立西画组和国画组。潘天寿任国画组主任。中西画分科教学后,学生第一年普遍学习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兼习山水、花鸟、人物,第二、三年分成山水、花鸟二专业授课。至此,“国立”艺专中西画合系十年教学始告结束。1939年3月5日潘天寿致诸乐三信函写道:“乐三吾兄阁下:得书悉起居胜常,欣快无似。弟西上,期约在本月半后,惟无同伴,殊寂寞耳。兄天才超越,兼以各项基础渊深,一着手即能超人一等,近日从事山水,亦定能获心得于不落凡近之处。弟又何敢有贡献也。(前兄所临吴伯滔纪游画册,实可取材。)(茀之有信,仍住永安未回浦,其通信处为福建永安下岭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弟此次极盼兄同行,一可免路上寂寞;二则到校后对弟学问方面有极大之促进;三对艺校中画系于弟多一联手,而兄终不肯远移文旌,实弟无福缘也。然否?耑覆即颂,春祺。弟寿顿首,三月五日午。”此时潘天寿准备随学校西迁昆明,来函问候的同时,希望诸乐三一道重返“国立”艺专联手任教,信中可知潘、诸两人的情深意笃,并对其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力作了充分肯定。但诸乐三因二哥诸闻韵的病情加重而未能成行。四月底诸闻韵病逝,年仅四十五。诸乐三有《哭仲兄》:“回首前年七月间,阿兄病重寄书还。驱车日夜湘西去,相与艰难返故关。呻吟床笫勉加餐,病骨支离不忍看。翻恐余心多隐痛,强谈趣事作欢颜。临危犹作苍凉稿,梅是枯枝月半圆。梅月经常能得见,精魂从此渺如烟。苦雨凄风惨不开,荆庭忍见一枝摧。联床未尽生前话,魂魄还期入梦来。”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时局动荡,亲人痛别,无奈之下诸乐三返回故里,任教于浙江省立浙西第二临时中学(今浙江省湖州中学),从事国文、图画科教员,每周授课十五小时,同时兼任校医职务。直至抗战胜利后,又从浙江省立湖州师范学校重返上海美专执教。
1946年诸乐三辞去上海美专教务,受潘天寿之邀,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主讲花鸟画、书法、篆刻、画论、诗词题跋等课程,从此开创了美术教育事业的新天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诸乐三就与黄宾虹先生相识,经常共同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后来因同在杭州国立艺专授课,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更为密切。诸乐三一直向黄宾虹先生讨教艺术,他曾致函:“宾虹先生我师:不聆教益,瞬息兼旬,想杖履绥和,每日清晨必动笔一下,惜不能在座右观看,时引为憾。闻校中下期国画方面只续聘一二教授,此后与先生叙晤之机会少矣,惟乞雁鸿不断,常赐箴言,馈贫之粮源源不绝,幸甚幸甚!然屡扰清兴,不识以为烦琐否耶?迩来谅定多佳作,敬蕲邮寄数帧,摹后奉还,草草布臆,不尽罗缕。即请崇安。弟诸乐三敬启,七月廿六日。”现存浙江博物馆的另外几封诸乐三致黄宾虹的信札,大致都是诸氏向宾翁请益、借临画稿等内容,诚恳而谦逊。包括解放前后黄宾虹回复诸乐三的一些信函,大致也是关于画学与印学方面的指授与探讨,如1948年的信函:“自元代吾邱衍撰《三十五举》,续谈篆刻诸法者不乏其人。至前清道光间,金石学盛,潍县陈簠斋作《印举》,千玺万印,系之考释,惜未卒篇,近多散佚。今当古物出土,玺印尤夥,乐三先生将由此编而扩充之,幸甚。戊子八十五叟,宾虹。”先生的教导与鼓励,定使日后成为西泠印社副社长的诸乐三受益匪浅。诸乐三的山水画少为人知,模山范水,理法兼备,上追石涛和尚,近取任颐、吴伯滔等海上诸家法门,尤其深受黄宾虹先生的指授与影响,能得其骨格真髓,貌似而神合,援书入画,笔笔分明,苍厚老辣,自然天成。黄宾虹在金石文字学方面的深厚修养对其日后的篆刻和诗文也极具影响。诸乐三曾为黄宾虹《画学篇》释义,几乎成了得力助教,通过黄宾虹义理精深的画学理论的研究与解读,对诸乐三日后的教学思想的形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更是精神振奋,热情饱满,以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在长达六十余年的书画艺术教育生涯中,桃李芬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为中国画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诸乐三先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他主张要多向传统学习,多向生活学习,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即继承优秀的传统特色,又不断发展进步,使笔墨充满生命力。诸乐三先生长期积淀的艺术学养在其执教生涯中得以充分发挥,他艺理并重,注重厚基础而强文心,不断强调传统文化在书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极力提升国族之学的学理内涵与文化知性,在其编撰的《画基约言》中,对点线、执笔、钩勒、用笔、皴擦、用墨等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言简而意赅。如〈略论前人用笔墨虚实之法〉中谈道:“用笔要用暗浮力,譬如行云摩空,不脱不黏,不使笔提不起,失却松灵之妙。南田谓:如水上飘。有拔身之力,于此可想像得之。”形象生动,大道至简。又如〈研究文字学〉:“西汉学虚,东汉学实。西汉学微言大义,东汉学以字解经以经解字。研究文字,宜先看说文,再看古籀补。说文须看三家:段玉裁、王筠、桂馥。”既点明了学习的要义,又给出了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在其〈诗词题跋常识讲稿〉中,对诗词的起源、题跋与识的解释、题画与画题的意义不同、题画风气的发展、题画诗词与寻常诗词的做法不同、选择题画的地位、字体与画的配合等方面阐述了自我独到的见解,左图右史,诗情画意,相映成趣。〈山水花鸟画的政治思想感情〉中所提倡的艺术作品要有感而发,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下乡的亲身体会〉中“知识分子必须在劳动锻炼中,生产现场中,才能得到加速的改造”,对于今天的中国画教学都有着同样的现实意义。以及〈略叙花鸟虫鱼画的历史〉〈白描人物〉〈彩墨系课稿〉等讲课手稿、课程设置、教学总结,这些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全面研究诸乐三先生的艺术成就,梳理中国美院早期传统学科的教学思想,都将起到增缺补遗的学术研究价值。
岁月漫漫,沧海桑田。老一辈教育家的艺术历程与言传身教,为我们今天的创作和教学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和珍贵的文献,传统是历经岁月而难以磨灭的精华,历久而弥新。大学是人的大学,不仅有现在,更是有过去,逝去越久,其迹越深,我们总是在包容、借鉴、互补、总结和变革中向着未来迈进,优秀而深厚的教学传统,新颖而有效的教学理念,科学而务实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体系的不断改良、优化、重构和推进,共同成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相辅相成、格局互补的重要组成部分。诸乐三先生是现代杰出的文人画家、书法篆刻家和美术教育家,诗书画印四绝,传统功力深厚,誉满海内外,师者风范,成就卓越,影响深远。在诸乐三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诞辰之际,分类别册,集成此卷,以示学界同仁借鉴参考。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并藉此机会向先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