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某住宅区的风环境模拟分析
2022-03-22张泽超贾云鹏
张泽超,贾云鹏,林 鑫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建筑室外风环境是城市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能极大地影响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度[2],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3]。德国工程师协会于20世纪发布了标准VDI13787,提出了城市风环境评估方法及策略[4]。日本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CASBEE,将建筑通风及城市通风纳入了评价体系[5]。我国对于建筑室外风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暂无通用的风环境统一标准。昝池[6]等对徐州市某小区进行了冬季建筑风环境评价,蔡丽蓉等[7]基于CFD技术进行了赣南地区住宅风环境模拟系统设计研究。
建筑室外风环境的测评方法一般包括风洞试验、模型试验及CFD数值模拟,其中风洞试验和模型试验的成本较高,耗时较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在建筑通风模拟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建筑室外风环境进行测评可极大地降低测试成本,缩减评价周期。以潍坊市某常规板式住宅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工具模拟计算其室外风环境,依据绿建手册进行一定的评价。
1 研究内容
1.1 模型构建
本项目位于潍坊市某小区,共有六栋26层住宅建筑,最高高度为80 m,容积率为2.5。从气候分区来看,潍坊市属于寒冷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使用HYBPA2019软件中的风模块进行外部风环境的模拟分析。进行建筑模型建模时,在综合考虑建模准确性与计算时间耗时的前提下,仅进行大体轮廓建模,保留建筑外部形体的凹凸变化。计算域方面,根据绿建计算标准中对计算域设置的相关规定,来流区域设置为4 H距离,侧流区域为2 H距离,尾流区域为6 H距离,顶部区域3 H距离,其中H为建筑群中最高建筑高度。
1.2 参数设置
来流梯度风采用指数函数梯度风;地面粗糙度指数取0.3;计算域两侧边界与计算域顶部边界均选定为为滑移边界;湍流模型采用标准 k-ε模型;算法方面采用SIMPLE算法;压力松弛因子为0.3,速度、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的松弛因子为0.7,空气龄的松弛因子为1.0;迭代次数为2 000次。
2 模拟结果分析
2.1 夏季模拟结果
软件计算完成后,输出所有报表,图片中由蓝到红表示数值逐渐增大。
夏季1.5 m高度处风速云图及风速放大系数图如图1、图2所示。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在潍坊市典型风速和风向参数条件下,从云图上可以看出,Z=1.5 m人行高度区域风速在 0.00~4.43 m/s,风速小于5 m/s区域占比100%,不会影响室外正常活动,无风区域很少,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其风速放大系数均小于2,依据绿建标准可评分为3分;从云图3上可以看出,夏季所有建筑前后表面静压差均在0.5 Pa以上,符合绿建规范,有利于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能耗,依据绿建标准,可评分为2分;从图4上可以看出,空气龄数值良好,空气无明显的滞留,夏季通风状况良好;汇总所有建筑的迎背风面风压分布,如图5、6,依据绿建标准进行达标判断,总体风压分布达标率为98.71%,仅有极少数的位置风压差未达标,总体上的结果基本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于风压差的规定。
图1 风速云图
图2 风速放大系数图
图3 风压云图
图4 空气龄图
图5 迎风面压力分布
图6 背风面压力分布
2.2 冬季模拟结果
从云图7、8可得,1.5 m人行高度处风速在 0.00~7.22 m/s,约有7%的区域出现了风速大于5 m/s的情况,多集中于楼体边角处,形成边角大风现象,风速过大,会影响人的室外正常活动;风速放大系数最大值为2.4,从图中可知,约有10%的区域出现了风速放大系数大于2的情况,依据绿建标准,评分为1.5分左右;从云图9上可以看出,除建筑迎风面第一排建筑外,其余建筑前后表面静压差也有大面积大于5 Pa的现象,影响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加大采暖能源的消耗,评分为0.5分;从云图10上则可以看出,除建筑背风面受尾流影响,空气龄数值较大外,其余地点空气龄分布较为平缓,空气无明显滞留,通风效果良好;汇总所有建筑的迎背风面风压分布,如图11、12,依据绿建标准进行达标判断,总体风压分布达标率为37.65%,小区冬季风压达标结果很差,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
图7 风速云图
图8 风速放大系数图
图9 风压云图
图10 空气龄图
图11 迎风面压力分布
图12 背风面压力分布
3 结语
使用数值模拟方式,对潍坊市的一传统板式布局方式住宅建筑小区进行了模拟分析及评价,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小区夏季风环境状况比较优秀,基本符合绿建标准相关要求,但冬季风环境状况很差,必须采取措施来进行冬季的防风处理,依据标准,该小区评分为7分。
在综合考量夏季通风与冬季防冷风的前提下,可在小区四周种植大量的树,以形成天然屏障,减少冬季冷风对于街道行人区的影响,降低进入小区的风速,改善小区风环境。最有效的方法是调整建筑布局,但此方法无法用于已成型的建筑群,可见在小区规划建设之初进行风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受实验条件限制,未进行实地实测实量验证、受真实气候等因素影响,模拟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方面的研究仍可进一步深化,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及CFD实验方法可为相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