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革命旧址居民生活问题解决方案可行性报告*
——以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居民区为例

2022-03-22南京审计大学葛煜琦蒋心乐赵佳乐冯研吉亦欣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工运居民区旧址

南京审计大学 葛煜琦,蒋心乐,赵佳乐,冯研,吉亦欣

一、研究意义

本文对革命旧址居民生活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的居民区为例,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国内外关于革命旧址的论文较多,但有关研究革命旧址附近居民区生活问题的论文相对较少。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充此研究领域的空白,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

(一)理论意义

近年来,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于革命旧址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与本选题类似的研究确实较少。为了填补关于革命旧址居民区生活问题解决的研究空白,本选题聚焦于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的居民区,着重讨论团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三个主要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而整个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意义:第一,本文聚焦于革命旧址居民区生活问题的解决,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目标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思路,也使得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完整。第二,本文中问题探讨中运用到了一些现有的数据分析以及相关规定,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第三,本文地解决问题设想中,选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解决方案与一些新的想法相结合,碰撞出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解决问题的适配性,可行性较高。

(二)现实意义

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国人民在我党的带领下,对于革命旧址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攀升,而本文也是以革命旧址为背景开展的研究。因此,本文的选题十分贴近时代的宏大主题。

关于本次选题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方面,本文是以南京工运纪念馆为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调研可以了解到,南京工运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工会街。浦口区的经济条件在整个南京市相对而言是落后的。近年来为促进发展不断开发浦口经济特区,着力于旅游经济带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工运纪念馆不属于该旅游带中,工运纪念馆存在的相关问题却有疏忽。本选题从薄弱环节入手,希望可以引起相关政府的重视,能够在保护革命旧址的同时,重视起革命旧址附近居民的生活条件,能够切实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护革命旧址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于革命旧址附近居民区的关注,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这也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

另外,革命旧址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革命旧址建筑对于传承革命精神记录革命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作为临近南京工运纪念馆的居民生活区,毫无疑问它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革命文化渲染的地理位置优势,当地居民无形中成为带领我们感受历史事件、感怀革命文化氛围的“红色导游”。改善居民区生活问题,不仅是对百姓负责,是对红色革命旧址维护的负责,更是对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负责。

综上所述,解决革命旧址居民生活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提出的问题都是通过实地调研得到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相对应提出地解决问题的设想也是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提出的,力求做到贴合居民生活,切实解决实质问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革命地附近火车运输线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一)问题具体描述

位于革命旧址旁的居民区附近有一条火车铁路运输线(见图1),在进行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火车每天经过的次数不少于三次,产生的轰鸣声在房屋内也能清晰地听到,同时火车经过也会产生地面的震动,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作息。据居民描述,火车在夜间也会经过,十分影响他们的睡眠。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存在了三十多年。三十年间,居民的生活一直受其影响,且未得到良好解决,曾有居民提出拆迁等提议,但由于其是革命文化旧址,拆迁的建议一直未被采纳。对于该问题政府方面也一直未做出相应补偿补贴和应对解决措施。

图1 火车铁路运输线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国家公布的测试“噪音分贝”是附近建筑物密集的是200米,无阻挡的是2000米。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定》,铁路周围50米之内是不允许有房屋出现的,在50米之内长时间生活和居住的人,火车的噪音会对人的听觉和神经、血管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是永久性的,所以是禁止在50米之内建设居民住宅的。现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公布有关措施,禁止火车在市区鸣笛。

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的居民区与火车轨道的测算距离在60米以内,对居民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居民区内的居民大多是年迈的老人,这种持续三十多年的情况是否会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暂未考察,但通过村民口头描述和我们在现场的亲身体会,我们认为火车的存在会对附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该问题应该尽快得到良好的处理和解决。

(二)解决方案的设想

红色传承是革命老区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蕴含着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3],为此,在进行居民区问题的解决方案首要原则就是红色传承。

设想一:对南京工运纪念馆革命旧址附近的居民区进行规划拆迁(见图2)和补贴。由政府提供支持,保留工运纪念馆附近必要的、具有怀旧意义的标志建筑物,对于一些老旧的、无纪念意义,甚至影响美观的居民住房进行拆迁和相应的补贴。拆迁后周围可进行相应的红色革命文化的周边发展,借鉴中国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相关经验,对南京工运纪念馆进行旅游业纪念性倾向的设施建造,从而发展区域经济,回馈民生。

图2 居民区进行规划拆迁

设想二:建造隔音墙(见图3),由政府提供支持,有效隔绝火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附近居民造成的影响;组织浦口相关社区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体检,关注居民身体健康;由政府相关组织向居民进行关于铁路火车运输的意见调研,根据民意按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相关政策支持。

图3 隔音墙

三、革命地居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及老化

(一)问题具体描述

该革命地居民区的基础建设不全面,部分存在老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居民区道路尤其是铁路下及附近的道路泥泞、崎岖,交通较为不便,健身器材附近的防火器具有老化、损坏的现象,电线杆下电箱有坏损裸露现象,居民住房有老化现象。

(二)问题探讨

革命地居民区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其相关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结合各地区革命遗址保护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保护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碍[4]。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多方面的探讨。

城市的管理者是各级政府,政府应树立经营城市的概念,使城市的资产增值,并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老旧小区房屋的修缮、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治安、泊车等方面的投入,逐年逐步地有计划地实施改造,为实施物业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政府机构作为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的主导部门,需要树立正确的资源保护理念,将革命地居民区保护工作上升到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从而为培育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为了满足这一目标,政府部门需要创新革命遗址保护理念,坚持保护第

一、抢救第一、强化管理基本原则,切实解决革命地居民区保护工作现存的问题[5]。

其次,住宅的实际使用人作为居住环境改善后的最大受益者也应出一定资金来改善居住环境。房屋建筑本体设施由业主承担,有大修基金的提取大修基金,没有大修基金的可按“一事一筹”的原则由业主分摊。

在对老旧小区实施物业管理之前,需要对老旧小区的业主做好思想与政策方面的引导与解释工作,以使小区业主在选聘物业公司和缴纳物业服务费等方面做好思想准备。同时,对有意向接管老旧小区管理工作的物业公司,有关部门应在各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出台优惠政策,比如减免进驻老旧小区物业公司税费,政府适当补助困难群众缴纳物业管理服务费用,让物业公司能顺利地应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实际考察中,发现工运馆附近建设较为完善,环境整洁。居民区各户基本配有崭新的灭火器箱(见图4),但健身器材附近的防火器材却存在老化现象,且电线杆下电箱外壳基本坏损,部分电线裸露在外。根据当地居民描述,政府在绿化建设及纪念馆附近建设投入较大资金,但在修路方面的成果有些不尽人意,道路不平坑洼,基础建设的修缮不到位。

图4 灭火器箱

(三)解决方案的设想

首先做好物业管理建设,对该居民区实施物业管理之前,需要对老旧小区的业主做好思想与政策方面的引导与解释工作。在居民自愿的情况下,可以在社区的引导帮助下,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非营利性、费用均摊”的原则,采取自治管理模式,有效减少居民需要交纳的物业管理费用。

其次,政府方面处理好资金调配,在基础建设未完备的情况下优先完善基础,之后再考虑对绿化和附近纪念馆的建设。在资金预留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道路进行重新修整,便利交通。

最后,居民中的退休老人以及有空闲时间的中青年可以自发组织对一些较不完善、易产生危险的基础设施进行定时定点排查,防患于未然。

四、革命地居民区娱乐生活与治安管理问题

(一)补齐社区公共服务短板

红色革命旧址区域应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结合当地的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强革命老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鼓励省内一流医院与革命旧址重点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合作共建医联体。

以南京市浦口区工运纪念馆附近的居民区为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国家政策的要求,有关部门应整合革命旧址附近的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应当根据当地自身的红色文化背景,开展红色革命宣传基地的建设,提高基础建设水平,提升公共文化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层级,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体育公园,鼓励红色革命旧址承办全国性、区域性文化交流活动。革命旧址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同时,要加强对南京市浦口区工运纪念馆的保护修缮力度,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革命旧址。

(二)红色旅游与娱乐设施兼容

革命地居民区作为老旧小区,运动设施设备往往并不齐全。近年来,多地政府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添了不少娱乐设施,极大增强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了生活质量。居民区的运动设施设备主要服务于儿童与中老年人,如小型游乐场、健身器材、棋牌室等,在提倡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同时,让更多社区居民愿意走出家门,在小区里散步、锻炼,同时也能给红色革命地带来更多生活气息。其次,“红色旅游+”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也是近年来一大热点,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改善革命旧址服务设施和景观环境,有助于提高红色旅游资源智慧化,扩大红色旅游受众规模,延展红色旅游产业辐射宽度和资源聚集深度。以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居民区为例,政府可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造相关设施,如全息投影、AR等,再现当年工运纪念馆运营时的三维图像,让游客有沉浸式体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任何时候,我们都应牢记红色旅游的发展初衷,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根本,推动红色旅游与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三)加强居民区治安管理

革命旧址居民区属于老旧小区,其治安条件现在也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小区的治安管理也引起了人民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革命旧址居民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居民区治安管理迫在眉睫。

以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的居民区为例,旧址居民区的历史都相对较长,但由于处于革命旧址周围,政府的改建始终本着不破坏革命旧址的原则,对于这个居民区不能进行彻底地改建。因此,治安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个长期疏忽的状态。加强居民区治安管理能够起到有效保护红色革命旧址的作用,是一项应该被予以高度重视的措施。由于革命旧址居民区处于与一般住宅小区不同的地理位置,为有效加强居民区治安管理,政府应该出具一套专门针对革命旧址附近居民区的管理条例,做到在不影响原本革命旧址完好度的同时,加强居民区治安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就要求这套管理条例不仅要具有广泛性,还需要具有适配性。当地政府需要实地勘察革命旧址附近的实际情况并且综合考虑居住环境,制定符合本革命地居民区的治安管理条例,即对症下药。本文从研究意义出发,结合两次实地调查与居民采访总结出三大潜在问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目前南京工运纪念馆周边居民生活现状,具有较强专一性、可行性和代表性,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南京工运纪念馆附近居民生活状况总体良好,红色文化氛围较浓厚,若将相关潜在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会大幅度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同时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参观,从而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内生潜力,促进浦口区的发展。

如何将革命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与红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有机融合任重而道远,本团队始终秉持“庆建党百年,忆红色初心”的理念,旨在弘扬优秀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这条道路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冀南京市浦口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能够在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同时彰显地域特色,形成文化品牌。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浦口区的一分子,本团队成员始终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指导理念,不断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其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猜你喜欢

工运居民区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湖南热血青年为中国工运事业早期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油画
衡阳市:传承水口山工运精神,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熊”视眈眈
集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