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的平衡计分卡分析研究

2022-03-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董如菲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计分卡层面供应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董如菲

一、引言

绿色供应链逐渐成为如今社会研究的热点。早在20世纪中期,随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极为快速地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发现以牺牲环境及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并不可取也不可行,对企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一定影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率先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限制这种对环境保护不利的经济活动。1994年,Webb率先提出绿色采购的概念,要求用环境准则约束企业采购生产制造过程,Vachon等(2013)指出绿色供应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企业以客户反馈等开放的形式评价供应商产品所呈现包含的绿色度; 第二,企业要参与到供应商的采购或生产活动中,并且共同研究环保方案。

平衡计分卡(BSC)的理论是在1996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及毕马威研究机构最高执行长大卫所提出的。当初BSC被称作为一套“未来组织绩效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针对多家美国知名大企业的一个执行研究计划案。它是一套完整的管理方式,将企业组织策略目标转换为有条理的绩效衡量方法。换句话说,它突破了传统的财务评价体系,将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过程联系起来,也将企业当前的绩效与未来的盈利能力联系起来。通过该评价体系,企业的组织行为、个人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然而,学者们逐渐发现平衡计分卡的重要绩效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反馈不完全性和时滞性。不过,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很好地解 决。(Wolstenholme,1998;Schoeneborn,2001; 魏 玲 等2009)。

二、系统动力学及其应用

系统动力学可以充分探讨相对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并且它还能利用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系统内部出发,全面、综合地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剖析,接着再进行建模,即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从而实现动态化的模拟和分析。同时Kaplan和Norton在他们的研究中也逐渐意识到了平衡计分卡在应用中的不足,即它在实施过程中只是表示了大致的轮廓,没有确立因果关系的正确方法。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系统动力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阐明系统的复杂因果关系。由此,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的组合有助于建立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这种思想也有助于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循环的问题。(Norrtklit,2000;Akkermans,2002)

三、汽车绿色供应链平衡计分卡的系统动力学视角分析

(一)整体结构模型的构建

以“环保视角”为主要内容的BSC,是一个将BSC和绿色供应链的特征与之相结合所得到的崭新的绩效指标评价系统。这个经过改进的平衡计分卡,它更看重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均衡,也更加全面地考虑短期利润及长期利润之间的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BSC由四个方面组成,即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和成长层面,同时会在供应链管理中将体现“环境管理”理念。

1.财务层面

财务指标的评价一直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点,在绿色供应链业绩评价系统中,本文将财务指标体系作为比较重要的评价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方面。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来说,其财务业绩主要体现在核心企业的利润能力上。企业的利益可以最直接地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考虑系统动力学视角的同时,选择核心企业的利润作为财务维度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企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但是,从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成本的投入也应该在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加以考虑。因此,本文选择核心企业的经营利润、核心企业的成本和环境成本作为财务维度的相关指标。

2.客户层面

客户层面又叫顾客层面,它与财务绩效密切相关。客户对核心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核心企业的前景取决于能否赢得客户的青睐,以便逐步扩大自身企业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顾客成为各供应链间相互竞争的对象。企业为了取得长期的财务业绩,必须创造出客户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客户层面的业绩评价主要是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及忠诚程度,体现在指标上就是—“顾客满意率”及“顾客维持率”。即获得顾客青睐后进而逐渐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成为自身企业的常客,即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因此,扩大市场份额即市场占有程度,反应在指标上就是“市场占有率”。鉴于绿色供应链,在“顾客满意度”的基础上还应考虑“绿色产品服务满意度”。

3.学习与成长层面

学习与发展维度是其他维度的驱动因素,它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和培养,同时也体现了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及企业的发展潜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停滞不前的公司必然会被取代。因此,要重视人才,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教育引导管理干部和员工,用企业文化促进品牌建设。

同时,供应链的正常发展以人为本,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有多因素指标来衡量,但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员工在企业中运转发挥的力量,人才人力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员工培训”是强化公司文化建设、增强职工技能及素质的有效措施,是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员工满意度则选取了“员工保持率”的指标,旨在通过指标的选取量化员工满意度。

4.内部流程层面

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过程直接关系到核心企业的经营,也关系到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供应链只有在内部生产经营过程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首先,要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必须要保证产品质量,高质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备武器。本文限于篇幅,仅考虑核心企业员工技能这一关键指标,即研究它对产品合格率的影响程度。不光如此,内部流程层面还需考虑交货及时率这一关键因素。

其次,及时交货率也是反映内部流程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它反映了供应链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即在正确的时间将产品交付给客户。

再次,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保证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及时响应需要有一定的库存,因此生产量和进货量也是影响供应链库存量的关键因素。

最后,加强售后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内部流程的管理效率。员工的满意度影响着售后服务,而良好的售后服务又会积极影响着顾客的满意度,因此,员工满意度会间接地影响顾客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文从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角度出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目标,选取了包括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和学习与发展层面等四个层面的共10个指标的和16个相关指标。具体设置如表1。

表1 改进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系统因果反馈关系分析

在本研究中,学习与成长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客户层面还有财务层面,这四个方面有着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

首先,在BSC理论中,客户层面能够直接影响到财务层面。而本文将通过客户层面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从而来确定其因果逻辑关系。

因果链1:绿色产品服务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及时交货率→(+)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订单量→(+)出货量→(+)核心企业营业收入→(+)核心企业的利润

因果链2:绿色产品服务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及时交货率→(+)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订单量→(+)出货量→(-)供应链库存量→(+)库存管理费用→(+)核心企业营业成本→(-)核心企业的利润

因果链3:绿色产品服务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及时交货率→(+)顾客满足度→(+)市场占有率→(+)接受订货量→(+)出货量→(-)供应链库存量→(-)缺货率→(-)及时交货率→(+)顾客满意度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供应链管理之核心其实是内部流程。这是由于内部流程的优与劣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感受的好与坏,而客户的感知反馈又进一步对供应链的财务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内部流程层面是对顾客的影响进行分析,详细的因果关系链如下:

因果链5:产品质量控制投入→(+)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

因果链6:缺货率→(-)适时交货率→(+)顾客满足度→(+)市场占有率

因果链7:出货量/生产量→(-)/(+)供应链库存量→(-)缺货率→(-)及时交货率→(+)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

因果链8:员工满意度→(+)员工工作绩效→(+)售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市场占有率

再次,在技术及知识不断更新的现在,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地位和规模,就应该时刻保持学习,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给企业和员工有学习成长的机会。具体因果链如下:

因果链9:研发投入/环保资金投入→(+)核心企业成本增加→(+)核心企业营业成本→(-)核心企业的利润

因果链10:研发投入/环保资金投入→(+)新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订单量→(+)核心企业营业收入→(+)核心企业的利润

因果链11:员工培训支出→(+)核心企业成本增加→(+)核心企业营业成本→(-)核心企业的利润

因果链12:员工培训支出→(+)员工技能增长→(+)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订货量→(+)出货量→(+)核心企业营业收入→(+)核心企业的利润

因果链13:薪酬福利→(+)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订货量→(+)出货量→(+)核心企业营业收入→ (+)核心企业得利润

最后,财务业绩的提高通过对内部流程和学习和发展方面的影响反馈给供应链管理整体。因此,财务维度指标主要从内部流程对业绩、学习和发展业绩的影响来确定其因果逻辑关系。详细的因果链如下:

因果链14:核心企业营业收入→(+)核心企业的利润→(+)产品质量控制投入→(+)产品合格率

因果链15:核心企业营业收入→(+)核心企业的利润→(+)员工培养支出→(+)员工技能增长→(+)产品合格率

因果链16:核心企业营业收入→(+)核心企业的利润→(+)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研发投入/→(+)新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

综上,可以得到整体汽车绿色供应链反馈因果关系模型。(如图1)

图1 整体汽车绿色供应链反馈因果关系模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系统动力学思想分析了平衡计分卡在汽车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四个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了性能目标实现过程中不同维度的相互作用。为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不足的是,本文仅局限于对因果关系的反馈回路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未进行仿真模拟。例如,用计算机模拟数据展开该问题的定量分析。因此,希望未来的学者能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计分卡层面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
平衡计分卡研究文献综述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