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2-03-22陈怡
陈 怡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引言
2015 年 1 月,原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即,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装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型转型提升。智慧旅游引领传统旅游产业升级,传统旅游业务迭代重组,面对产业、行业的高质量飞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也需要对接新技术、新岗位、新变化,实现新型旅游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一 智慧旅游创造新经济
智慧旅游是“互联网+旅游”产生的经济新形态 ,它有效连接人与资源,旅游资源上网进行旅游素材采集;连接人与服务,通过在线服务实现服务的创新模式;连接人与文化,通过线上表达使文化呈现更加生动、新潮,充满时代感;连接人与活动,通过虚拟团队,进行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所以,“互联网+旅游”改变着大众出游模式和旅游体验,从而也催生在线旅游服务、旅游网络营销、旅游企业网络运营、旅游资源制作、旅游新媒体运营等新岗位,需要对标新业态、新岗位、新变化提升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二 智慧旅游运用新技术
根据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新技术都得到广泛运用,传统餐饮在无接触服务、网络点餐、智能厨房方面进行全新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在住宿方面,智能酒店通过精准的顾客画像与需求分析,从软件和硬件方面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出行方面,智慧立体交通网络,真正实现了“快旅慢游”的全域旅游新局面;在游览的过程中,提升游客体验,智能讲解服务、智能导引服务,云景点,使智慧景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娱乐环节充分体现文旅融合,运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打造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让文化旅游成为消费新的风向标。智慧旅游运用新技术开创智慧旅游全新的工作场景,如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博物馆,这些“倒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跨界融合、跨学科融合、跨专业融合,用新职业、新岗位、对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改革(见图1)。
图1 新技术在旅游六要素中的运用
三 智慧旅游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
(一)调研数据采集的对象
旅游类专业毕业从事与智慧旅游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岗位或相关岗位工作的毕业生。
非旅游类毕业现从事与智慧旅游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岗位或相关岗位工作的毕业生。
从事与智慧旅游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岗位或相关岗位工作的旅游从业人员。
(二)调研数据分析
收回有效问卷273份,访谈问卷20份,经过在线SPSS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信度进行分析,得出通过问卷设计收集的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
1 需要综合素养与能力全面提升
受访者更加看重“职业道德”(85%)“职业意识”(81%)“职业行为习惯”(75%),其他包括“身心健康”“网络完全、信息安全意识”占比都在六成左右。新一代受访者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求知欲较强,反馈数据说明岗位基本素养就是强调“职业化”。智慧旅游人才培养,要立足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都要实现与职业岗位的紧密衔接,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首先转变思维,对职业新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响应能力,专业群和课程体系要实时跟进,及时动态调整,跟得上职业变化的速度(见图2)。
图2 基本职业素养分布
2 需要计算机与旅游专业知识深度融合
受访者比较认可备选选项罗列的岗位所需基本知识,占比接近。其中,首选“客户关系管理方法”(57%)和新媒体运营(48%),认为“旅游数据分析”“应用写作、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智慧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智慧旅游产品推广营销与策划”等基本知识重要性接近。计算机知识是基础,关键点是计算机知识如何旅游领域的具体运用,基础知识融合,凸显新技术运用是智慧旅游人才所需的基本知识。
3 对客服务仍是基本技能
受访者首选“咨询交流、谈判”(69.2%),其次为“大数据收集、统计”(44%)、“新媒体推广”(42.9%)、“撰写文案”(39.9%)。反馈数据说明旅游服务仍然是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相关岗位最重要的基本技能,无论智慧旅游技术如何发展,面向游客的服务仍然是最基本的技能,以人为本,培养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4 核心技能体现创新与创意
受访者首选“新媒体运营”(52.8%)和“销售策划创意”(44.7%),其次为“智慧旅游产品开发”(35.9%)。反馈数据说明新媒体、营销及计算机相关技能是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相关岗位的核心技能。新媒体的运营与市场策划,充分体现创新与创意,使核心技能突破传统,更加需要个性化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创新,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做中学”
反馈数据说明“工作实践”(82.4%)、“见习、跟岗、顶岗”(68.1%)、“顶岗实习”(60.8%)、“校内专业课程”(54.2%)、“企业培训”(54.2%)的毕业生胜任岗位最快最有效的途径。反馈数据说明“工作实践”(82.4%)、“顶岗实习”(60.8%)、“校内专业课程”(54.2%)和“企业培训”(54.2%)是毕业生获得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工作实践”(79.1%)、“见习、跟岗、顶岗”(68.1%)、“企业培训”(51.7%)和“校内专业课程”(49.8%)是毕业生获得核心技能的重要途径。可见,工作实践、顶岗实习、校内专业课程和企业培训是毕业生胜任岗位最快最有效的途径。由此得出,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要突出实习实践,强化校企合作力度,增加学生实习实践比例。
四 智慧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规格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的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和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智慧旅游系统运维、旅游商务数据分析、旅游电商平台运营、旅游数字资源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新思路
第一,走向“互联网+旅游”新时代;第二,职业素养、知识、能力满足岗位新需求;第三,职业资格证书树立新标杆;第四,课程升级,适应新职业新变化,第五,教学改革成果显著,探索新模式;第六,课程设置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呈现新变化;第七,教学场景与手段,研究新方式。
(三)课程体系高配置
课程体系环环相扣,注重逻辑关系,互为支撑,彼此呼应。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基础,做到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拔高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涉及岗位的技术领域,强化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注重行业发展前沿,课程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如:旅游大数据分析、服务机器人实施与运维、三维建模设计;专业拓展课程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设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修,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见图3)。
图3 课程体系构建图
智慧旅游是迎合旅游市场细分裂变、消费人群趋向转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多重需要的新领域、新兴专业,院校师资储备、实训教学、能力认证等多个人才培养因素和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多轮次反复实践才能摸索出符合时代、行业、经济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五 结语
智慧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智慧旅游背景下产生新的工作场景和新的岗位需求,为新型旅游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需要高校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优秀人才,在校企协同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