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排便习惯的养成

2022-03-22李悦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希希如厕小班

李悦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点,是生理、心理连续及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幼儿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如厕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理需要。因此,我们将对幼儿的排便能力培养作为班级生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践和研究,希望可以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小班幼儿排便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但幼儿如厕行为的养成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大便难仍然是小班幼儿生活上的一大难题。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入厕排便存在姿势错误、对成人过分依赖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积极、耐心的引导和更正。有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小马桶,不愿在幼儿园排便,因而常常憋便或直接便在裤子里;有的幼儿依赖性强,大便时需要成人陪同;有的幼儿常常因贪玩而导致憋便;还有的幼儿因自尊心较强,到了幼儿园担心别人嘲笑,也会选择避开不在幼儿园里大便……这些不良的排便习惯容易让幼儿产生紧张心理而不愿来园,从而导致家园之间产生误会。基于以上情况,关注并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彻底摆脱幼儿排便难的现状迫在眉睫。

二、从个案角度,分析困难成因

1.幼儿对于环境的依赖

良好的如厕环境能保证幼儿的如厕情绪,每个家庭的幼儿生活习惯不一样,导致幼儿的排便能力有差异。幼儿应养成规律饮食、多喝水的好习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关注幼儿大便与健康,引导幼儿关注自我身体的信号。而幼儿不愿意大便,教师应该去了解幼儿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引导幼儿主动大便。

案例1:

午睡时分,看誉腾睡醒了,我提醒他:“誉腾,你想小便吗?”“不想。”誉腾快速回答,迟疑了一会说:“但是我在尿片里大便了。”掀开被子,请誉腾起身准备替换衣物。

案例1的幼儿不愿意起床大便,经过分析了解,是随着天气的渐冷,幼儿在温暖的被窝中不愿起身。而且胡誉腾身穿尿片,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知道穿着尿片对被子、裤子的影响不大。因此,依赖尿布的原因誉腾可能直接在尿片中大便,导致大便在了身上。

2.幼儿对于大便的心理负担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服务意识较差。家长总会予以更多的关注,而家长的过度关注,却可能会引发了幼儿的心理负担。幼儿在家长的不断提醒和询问中,总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大便上,使大便变成了一项任务,幼儿变得紧张和焦虑,从而对大便有了抵触的情绪,不愿意去尝试。

案例2:

希希早上在家沒有大便,妈妈希望能够在幼儿园督促希希大便。我让她中午试着在幼儿园坐上小马桶。可是希希立刻否定了:“我不要大便。”“妈妈说你今天还没有大便呢。”“可是我不想大便。”希希又一次拒绝。在我的坚持下,希希坐上小马桶,可是边坐着,边继续说道:“老师,我不要大便。妈妈老是要我大便,我不想大便。”

案例2中,希希家长对于幼儿的大小便等生理习惯较为关注,如:希希妈妈会对希希的每日大便进行一些记录。常会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上大便?”当孩子说没有时,家长还会追问:“为什么不上厕所?”紧追不舍地追问幼儿,反而会增加孩子在园和在家大便的心理压力,让自然的生理反应变得刻意,使幼儿抵触达到反作用。

3.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

很多幼儿在家中都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如厕的过程中,很多事情也都是家长在一旁协助。久而久之,幼儿的动手能力非常差,就连提裤子、脱裤子这种最基本的事情都很难独立完成。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靠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害怕自己面对幼儿园,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

案例3:

离园时间,“小羿,你是不是大便在身上了?”我给小羿包着肚子,忽然闻到了味道。小羿却看着我不说话,我给小羿又检查了一下,原来是大便后没擦,短裤上遗留下了一些痕迹。“你大便自己擦的吗?”我问道。“嗯。”小羿轻声回应。“自己擦可能没那么干净,下次记得请老师帮帮你哦。”说完,我请小羿去更换干净的裤子。

从小羿的表现来看,可以发现小羿是拥有良好的如厕习惯的。知道有了便意就要主动上厕所,上完厕所要使用厕纸擦拭,并且能够主动尝试使用厕纸。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年龄段,幼儿可能还无法非常干净得擦拭自己的屁股,这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都是有关系的。在初来幼儿园的阶段,小羿偷偷在幼儿园大便,有些胆怯不敢告诉老师,选择自己来擦屁股,这都是出于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三、幼儿轻松排便的对策措施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如厕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针对小班幼儿出现的排便难这一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有效提高幼儿如厕排便能力进行多途径、多样化的观察与指导。

1.鼓励幼儿主动表述,及时如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依据小班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意识地、适宜地提醒幼儿只要有排便需要,都第一时间去解决,不需要经过老师的批准。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提醒孩子进行如厕.针对特别胆小、内向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应多观察、多提醒、多给予帮助。让孩子逐渐消除对老师的惧怕情绪。

在日常的生活环节,教师也要加强对幼儿的如厕环节的教育和指导。并在集体活动时,通过讲故事、看绘本、做游戏等手段帮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可以使用一些可爱的动画、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并且及时得肯定幼儿如厕的好习惯,当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在全班进行引导。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一些细小动作,如:拉裤子、扭脚等,一旦发现便主动进行询问,了解幼儿的如厕需求。而在生活活动中,也需要反复强调,引导幼儿有困难找老师,大便要请老师帮忙擦屁股。尽可能悉心的生活引导,帮助孩子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2.创设轻松的如厕环境

首先,在幼儿刚入园的阶段,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是教师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我们选择在幼儿的小马桶边贴上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其次,在厕所的四周墙面上,贴上相应的卡通版如厕方法,如:坐一坐、拉一拉、擦一擦。同时,还在马桶边设置可爱的小铃,方便孩子们在如厕后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设置让不敢开口的孩子也能简单操作,用小铃代替自己的声音。

此外,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厕所文化",可爱的小动物们也坐在小马桶上,既能做到疫情期间的间隔,又能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如厕氛围,在园期间的憋大便、拉裤子的现象渐渐消失了。针对大便的记录,老师可以在班级制作“上厕所记录墙”,请孩子们每天记录自己的拉粑粑记录,不仅让激发孩子主动拉粑粑的意识,还能让老师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孩子每日如厕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3.家园共育,养成规律的如厕习惯

在园时,教师在生活环节可以与幼儿共同阅读一些关于大便的绘本,包括:认识大便、知道大便的形态,也可以将相关绘本推荐给家长,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了解大便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知道大便对于人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正面了解大便,解除“臭、恶心”的单一印象。

除了在动作、安全、习惯等方面对幼儿开展如厕教育之外,教师还需依据幼儿身心成长特点,记录和观察幼儿大小便的次数及时间。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及身体发育情况,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幼儿养成规律的如厕习惯。

幼儿如厕能力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关注幼儿如厕问题对幼儿的生理健康、排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如厕不仅是幼儿解决自身生理需求的重要一步,更是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一步。排便难是小班幼儿的一大难题,因此更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进行潜心研究,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幼儿不再害怕在幼儿园排便,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希希如厕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杨杨和希希
“等待”时机“问”出精彩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新型马桶防员工“带薪如厕”
且谈如厕
女儿用生病挽留父爱
着急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