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知识结构构建策略

2022-03-22郑淑媛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式章节知识结构

郑淑媛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依据教材编写体系把内容进行网格化分割,各板块重点突破细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撕裂知识的结构体系,使学生收获的知识是孤立的,零碎的。因此,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结合知点间的纵横关联,构建科学的单元整体教学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

在国家“双减”政策推动下,如何有效提高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打破一课一学的缓慢进程,让相对零散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使学生在获得质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使知识得以快速盘活,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足够驾驭知识的能力;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举一反三的本领,促成学生的学习延伸到更大的宽度、深度、广度;如何引领教师从学科走向课程,全面落实课程目标。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集中到一点,结合课程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加以全面整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它是依凭教科书,又超越教科书的教学,用整合的思想统整了教科书与各知识体系、各数学思想、各实践活动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丰富途观上,在教学策略的多种多样上,在教学途径的课内外融合上,在教学效果的省时高效上都有着明显的作用。单元整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操练机会,熟能生巧,自然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以说,单元整体教学架起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一道桥梁。单元教学依托课程标准,在整合教材内容和相关拓展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角度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单元整体课程。

二、单元内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有助于细化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应促使前行知识与后续知识之间呈现出清晰的基础和延伸关系,要经常对所学的新知和旧知加以比较,揭示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注意数学核心素养的凝练.因此,我在讲“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时,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 y=2x2、   y=2x2-1、      y=2(x+1)2、y=2(x+1)2-1、y=2x2+4x+1,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之间的关联性。经历由图象特征认知二次函数性质的活动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整体把握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研究路径,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归纳概括、合情推理等能力,发展学生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单元间知识体系的预先呈现,有助于构建知识结构

在进行章节各单元的教学时,我总是先给出能够统揽各个知识点的结构体系,使学生了解知识单元的整体概貌,再分别讲授该单元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使学生在单元知识的整体背景下认识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这一章的求知欲,易于了解和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

刚才宋娜老师讲的分式章起始课就是单元间知识结构的预先呈现。宋娜老师利用分式与分数“长相”相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进行探究。用类比的思想,先后研究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借助本节课,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结构有了一个基本认识。让学生在头脑中搭建起了这一章的学习框图,这样有利于整体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

四、章节间知识点的呼应和比较,有助于掌握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我尝试将有关联的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对比,将知识点按等级次序组织起来,利于构建单元或模块的知识框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可以对比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进行组织和比较,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平面几何的重点知识板块,学生对这个章节知识的掌握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通过与全等三角形的对比教学,学生可以尽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并更好地构建章节间的知识结构体系。

五、教学中理解学生的思考路径,有助于发生深度学习

首先,理解学生思考路径,有效衔接单元与分节教学。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知识点衔接而成的,我们要了解学生看待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路径,找准学生知识的衔接点,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如在分式章起始课讲解过程中,在讲到分式方程时,当我问道如何求未知数时,会有学生直接回答:先将方程变形一下,变为 ,然后再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就是未知数的值。我们容易受经验主义的影响,更多的考虑到分式的性质,特别在看到分式方程后首先想到去分母,之后是一系列的“顺理成章”,经验主义的思考使我们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路径。在询问学生后,我了解到这时学生的想法是联想到小学学习的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一知识点,再结合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得来的。通过这一现象,我们不难理解到学生此时的思考路径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转化为曾经已会的知识内容。

又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章节时,在讲到的作图时,学生会联想到一次函数的作图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但在实际演练中发现有学生在列表、描点后,想尽一切办法将轴左侧几点将就到一条直线上,将轴右侧几点将就到一条直线上,使得图形变为一个正“v”或倒“v”的图形,学生的思路更多停留在一次函数的直线上。我们可以联想到学生将连线理解为连接直线,这时,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前指导学生连线是指用直线或圆滑的曲线连接,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再去尝试,有一部分学生便能很容易有所变通,得出抛物线的图象。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单元整体教学,着眼整体,上下沟通,构建科学的数学知识结构。遵循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组织严密而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分式章节知识结构
例谈一类分式不等式问题的解法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
学习分式的五个禁忌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A)
一堂生动的分式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