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2022-03-22朱峰
[摘 要]在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之后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教学模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真正推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从教学环节、方法和内容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
[关键词]新商科;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2-0110-03
商科是与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在全国相关学院以及高校的努力之下,新商科的建设也开始受到了广泛关注。所谓的新商科,主要指的就是高等院校开展的新商科建设工作,其是对传统商科的改造升级、建设以及发展,在继承传统商科的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使得现代的商科教育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劳动力市场上逐渐加剧,劳动力总量失衡的现象也开始显现。在劳动力总量供给不足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决定了我国将面临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批发零售、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三大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数量最多的低端就业岗位,为我国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也实现了巨量的原始财富积累。然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平台等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为有效应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性失衡问题,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从现在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淘汰的劳动力可以完成职业技能升级,填补企业对于中、高端劳动力的需求空缺。
同时,近年来各产业之间融合、跨界升级催生了新兴业态,如直播带货、新零售模式等,这与传统商科有着巨大的差别,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商科环境下培养更加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深思和研究的问题。目前,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却存在不足,为更好服务企业和社会,中国高等教育界逐步清晰地认识到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于应用型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进一步推动和落实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转型目标的重要举措;其次,它是推动和落实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确定对接的“X”证书后,应升级改造原有学历教育“1”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使之能更好对接“X”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储备基础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基本操作规范等,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再次,有助于提升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通过推动产教融合、师资融合,借助多方平台和资源,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南昌工学院适应当前高校办学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不断探索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大力推进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同时,为更好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花费巨资打造了多功能的市场营销实训中心。“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除了要学好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市場营销学”课程教学中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市场营销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笔者走访调查南昌市高校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情况,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从事实际营销工作的经验;少部分老师虽然会利用寒暑假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顶岗实习活动,但由于时间过短,实习缺乏连贯性,导致老师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就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方式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明显:一方面教学效果非常有限,理论为主的教学丧失了学习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由于时代变化快,很多传统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企业的营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有的营销理论很难为企业和商家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学习无用论的看法,对理论学习的兴趣慢慢消退,这也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二)师资能力水平不足。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和其他商科类课程一样,应用性和实操性都非常强。因此,课程教学对市场营销学任课教师要求会更高,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营销工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这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十分不利。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最近几年,随着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方法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大程度提升了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过这些方式方法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完成,对于促进学生走出课堂、参与营销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缺陷。有些高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推出了校企合作活动,但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最终收效甚微。因此,理论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结合存在严重不足,未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教學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市场营销学”教学设计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理论教学(教)—学生模拟训练(学)—课后项目实践(做)等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相互贯穿,每次教学均以学生完成实践项目为目标,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设计和实施步骤如下:
(一)基本目标
第一,系统全面掌握营销理论知识。“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体课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入门课程,对学生能否学习好市场营销专业其他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将此项目标放在首位。
第二,侧重应用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之外,还要侧重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职业技能。各项教学环节设计都要围绕此目标展开,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问题导向法等,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学生对营销技能有初步掌握。
第三,提升解决问题能力。除了课堂学习之外,重视开辟学生第二课堂。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让学生选择一家实体商铺作为实践平台,根据课程内容分阶段、分项目在该商铺进行现场实践,并邀请商铺负责人作为小组业绩考核的评委,考核成绩计入总评成绩。以此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营销职业技能。
(二)基本内容
第一,课前环节。在“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提前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相关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将教学相关资源,如,教学课件、音频、视频和案例等资料共享到网络上,或者借助慕课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将学习之后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布置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讨论报告,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进而提升整体自主学习效果。
第二,课中环节。课堂学习阶段则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和消化相关理论的关键环节。以往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主要部分,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计划内容进行讲授,这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行为,至于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如何、接收程度和接收效果怎样就无从检验。但在本次“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中,我们把教师讲授环节弱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之后,各学习小组对课程内容有了全面了解,教师则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以课堂展示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展示出来。课中环节由学生唱主角,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小组展示完之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点评和完善。在点评环节,教师的指引作用就非常重要,除了对学生展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外,还可以抛出学科前沿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营销前沿问题的认识。最后,将平时学习成绩考核环节纳入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班级学生和各小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并将分数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考评,既真实考核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也让期末总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第三,课后环节。为深入贯彻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改革上增加了课后实训实践环节。具体来说,就是在完成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分析、产品组合、价格策略、分销渠道和销售促进等内容的课堂学习之后,则继续分小组开展课后实地操作。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周末休息时间,在学校附近商业街选择一个商铺或某个产品品牌作为本课程的实训基地,学习到某个内容,则结合该实训平台完成相关内容的实训工作,真正让学生会“做营销”。例如,学习完市场调研相关内容后,则安排学生分小组对自己选择的实训基地完成一次调研工作,并完成调研报告,由教师、商铺平台和学生进行共同点评和完善。通过课后的实训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对营销有切实体验和感受。通过系列的营销实践操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营销问题能力。
下一步计划将校外数字营销平台企业纳入“市场营销学”教学当中,该平台可以提供实物产品,并配有相应实训场地和设备,方便进行岗前营销培训,更重要的是以真实销售额度作为评比依据,可以帮助学生系统运用所学营销知识,解决营销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出校门可以实现顶岗实践,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三、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对该课程有系统而清晰的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宗旨就是要转变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对该课程有全面系统的设计,包括课前阶段、课堂阶段和课后阶段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以时间轴为主线,各个时间节点都列出项目清单,这样对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安排就一目了然,每个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什么工作、教师要准备什么工作都非常清楚,能够顺利推进教学改革。
第二,课堂活动及课后实训的组织。课堂活动中,要准备好场地、设备、道具等。为顺利推动“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我们向学校特别申请了翻转教室,桌椅可自由挪动,并配备多媒体设备,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活动效果。课后实训的组织相对复杂,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和疫情防控问题,课后实训基地主要选在校内,以便于掌控。
第三,学习过程的效果管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管控。包括课前阶段的效果管控、课堂阶段的效果管控和课后阶段的效果管控。同时实行小组长负责制,要让小组长做好教师的左膀右臂。同时也可以考核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抽查,以确保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具备较强专业性和应用性的课程,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会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社会营商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会更高。因此,作为市场营销学的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还要不断改革和探索,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峰.基于能力培养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书育人,2020(3).86-87.
[2]刘茹岚.《市场营销学》教学方式及技巧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43):336-337.
[3]吕嘉捷.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133-134.
[4]徐浩.创新创业视角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205-206.
[5]李雄.新商科背景下的商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江苏商论,2020(11):127-128.
[6]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3):30-35.
(责任编辑: 刘洁)
29475005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