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增能理论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
2022-03-22梁嘉敏杨建国
梁嘉敏 杨建国
【摘要】赋权增能即“借由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而获得自主能力”。文章以2020年江门市蓬江区某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中的一堂初中英语阅读展示课为例,从赋权增能理论的视角对案例课堂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该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教学模式等特点,为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改进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赋权增能;初中英语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廣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产出导向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2018GXJK191)阶段成果。
前言
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对我国国民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需要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但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仍然沿用低效、机械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这无疑与21世纪提出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脱节。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英语课堂?鉴于此,赋权增能理论为我们另辟蹊径,其对英语阅读课堂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对一堂以赋权增能为设计理念的初中英语优秀阅读课进行解读和研究,观察和分析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为今后英语阅读课堂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赋权增能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赋权增能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Solomon提出,经过众多研究者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赋权增能理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内涵不断丰富。近年来,赋权增能理论在组织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教育领域研究者的兴趣,被用来为教师和学生赋权增能,这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赋权增能即“借由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而获得自主能力”。美国普通教育改革者Spady和Schwahn把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称为“赋能”。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把赋权增能概括为“角(色)、权(利)、责(任)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简而言之,赋权增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就是教师对学生赋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学习潜能、学习自主性,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增强,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研究者们很早就对赋权增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入21世纪,美国学者Short和Rinehart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六个维度对教师赋权增能的含义进行了解读:1.教师的参与度。2.教师的影响力。3.教师的地位。4.教师的自主性。5.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6.教师自我效能感。此研究为之后赋权增能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特别是“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为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供重要启示。另外,Conger和Kanungo等学者从心理层面对赋权增能理论进行研究,对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赋权增能理论于21世纪初在学术界得到重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聚焦教师的赋权增能,我国学者曾文婕和黄甫全从政治、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对教师赋权增能的含义进行了论述。学者操太圣和卢乃桂指出教师“赋权”与“增能”是一个整合概念,只有把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提出:“构建自主课堂,首先应当是赋权增能”,这进一步强调了学生赋权增能理论的实践意义。南开大学王冬焱在其文章中指出,应用“赋权增能”理论在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中进行专门语法教学符合学生需求,引导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开展课外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组织学生针对语法项目开展小组项目研究切实可行。张文忠教授在2020年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分享了他基于赋权增能理论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以兴趣做学用、语言做学用和角色做学用相融合,课内外完全贯通的学习实践经验,以学习内容赋权推动学习主体全面发展。张文忠教授对英语教学改革提出“教师还权利、分权利、倾全力、求全利,学生享权利、用权利、尽全力、收全利”的目标;并对英语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赋权增能,从环节始;课堂推进,师生获益”的愿望。
二、基于赋权增能的课堂分析与解读
本文的分析对象是2020年江门市蓬江区某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中的一堂初中英语阅读展示课。授课材料为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3 Language in use。本堂课虽然是展示课,但对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推动师生的双向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以教学过程的分解步骤为结构,基于赋权增能理论,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解读和研究。
(一)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教师呈现一系列带有图片的食物单词,先让学生对上节课学过的单词进行复习,然后以“Not all your food is healthy!”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课题与情景。接下来,教师通过设置问题:1.If you are ready for a picnic,what food have you got? 2.Why do you like it? Is it healthy? 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掌握本堂课中too much和be good/bad for等重要短语,然后自然过渡到连词and和but用法的学习。
赋权增能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被赋予学习的权利,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满堂灌”,而是以小组合作为整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上来,从而实现增其“能”。该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课前将班上学生分为9组,采用小组间竞争机制,以量化的方式为各小组的课堂表现打分,以此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从一开始的单词复习到短语、句子结构的教授,教师基本上采用问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只有必要时才会适当地讲解,比如点拨学生某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单词的复习能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主题,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小组间竞争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布置任务和组内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活动中学,在互动中学,在做中学,力求做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而不是教师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而教会。此外,这一过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二)While-reading
首先,教师先让学生快速地略读全文,并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然后,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全文,通过细读,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当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教师会适当地提示。最后,教师让全体学生再次细读文章的第三段,再次向学生强调如何通过健康的饮食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阅读是阅读者和阅读材料的一种互动性行为,其特点与基于赋权增能的英语教学是相似的。已有研究表明,赋权增能英语教学课堂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当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内在学习动机时,不仅有助于充实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还有利于提升其相关的语言技能。本环节的阅读教学模式,承接上一环节课堂角色、权利、责任的明确定位,学生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初步树立了学习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基于此,教师通过布置课堂学习任务,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阅读材料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让学生分三次阅读文章,先是快速略读全文,再是细读全文,最后是细读重点段落,不管是以哪种形式,每一次的阅读都是学生与阅读材料间的一种互动。通过与阅读材料间的多次互动,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本身的同时,还提高了英语语感和英语阅读的技巧。此外,教师根据阅读材料而设置的阅读任务:先是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将健康和非健康食物分类,为他们搭建阅读框架,引导他们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结构、主题等。接下来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则是为了使前面搭建的框架丰富起来。阅读任务在难度上体现循序渐进,以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主动构建信息网络,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获得技能和情感上的良性发展。
(三)Post-reading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内容为班上一位同学在吃早餐,早餐是汉堡包、薯条、可乐等高热量的食物,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填空。接着,教师让学生仿照上述例子调查小组成员:“What have you got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并做好调查记录。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调查记录表写一份“A meal of yours and a group member’s”的调查报告。在写报告的环节,教师设置level 1和level 2两种难度和形式供学生选择:level 1有提示,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写作;level 2没有任何提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在赋权增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生活满怀热情,尤其是对身边的人和事物充满兴趣,因此,很多学者提倡生活化教育,让教师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把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课堂。本节课中,教师以班上一位同学吃早餐作为写作范例,并以此来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快速、有效地把学生带进写作情境中,增强其学习动机,提升活动参与度。在写作环节,教师考虑到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性,设置难度不同的level 1和level 2两种写作形式,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教师着眼于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兴趣、水平等角度出发,多为学生着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寓学于做,从做中学,从用中学,在不断“创作”中盘活语言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相关能力的“内生”,实现“学以致用”的高效学习。
(四)Sum-up and Emotional prompt
教师以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以及主题。最后,以一句“Be a healthy eater.Be good for your body,not your mouth.”结束教学。
在赋权增能理论的框架下,该堂英语阅读课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权利的享受者、知识的应用者和实践者”的理念贯穿始终,角色、权利和责任三者的统一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在总结环节中,教师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生寓学于乐,非常享受这一过程。视频上方还标注出处“抖音”,这正是当下颇受学生欢迎的网络平台,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把学生从视听享受中带回现实课堂,让学生重新回归课本,明确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和技能,而且树立了健康饮食的观念、健康生活的观念。
结语
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英语教学课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它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被教师赋予相应自主的权利,在小组学习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学习责任也由此相伴而生。当学生的权利、角色和责任三者统一于一体时,学生个人的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赋权增能理论下的英语课堂将学生所学和所用统一起来,使其能力在“做学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这与立足学生发展的学科核心素养育人观是一致的,即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赋权增能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把该理论融入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对学生“赋权”从而实现“增能”。张文忠教授呼吁更多一线教师能应用“赋权增能”理论,设计和实施“做学用合一”的高效教育教学活动与任务,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对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能够为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能夠推进该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究和实践,希望能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03):3-8.
张文忠,刘佳.“学术英语”课程的赋权增能设计[J].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9(02):1-12,104.
Michalinos Zembylas ,Elena C. Papanastasiou. Modeling teacher empowerment: The role of job satisfaction[J].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2005.11(5):433-459.
吴永军.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评山西忻州七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5):36-39.
王冬焱.增强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的语法教学行动研究[J].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20(01):64-73,119.
李琳,唐姣燕.任务型教学法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8(06):60-62.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2355017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