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卡通数据的大学生早餐就餐现状及建议

2022-03-22邸珍涛刘洪艳徐仰仓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一卡通舍友次数

邸珍涛 刘洪艳 徐仰仓

2021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目的是遏制“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该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而制定的,但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或多或少也会在高等教育阶段出现。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的不及格率较大,超重与肥胖率逐年递增。这表明我国大学生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差距在逐渐扩大。

研究发现早餐与体质健康密切相关。早餐是为上午活动提供营养和能量的第一餐,也是激活身体各项机能的重要一步。研究表明,不规律的早餐或不吃早餐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糖尿病、胃痛等不良症状,造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运动功能和执行力降低等问题。因此,坚持吃早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极为重要。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的早餐现状,但结果差异较大。如Cui等人发现有27.4%的大学生不吃早餐,但张京舒等人却发现仅有2.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问卷调查是统计学中获取数据的重要方式,然而,调查对象的“主观性以及不负责任的随意回答”也是问卷调查的重要缺陷。一卡通是高校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学生的校园消费流水数据自动地储存在数据服务器上。相比之下,一卡通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消费行为。鉴于此,我们以一卡通的消费记录为数据源,分析了天津科技大学某届学生四年的早餐现状,以期为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大学生的早餐就餐现状

1.1总体的早餐就餐率

天津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校有三个校区,其中泰达校区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大街,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较少,学生的一日三餐基本在校园内解决。而在校园内,无论是食堂还是商店,均可通过一卡通消费,尤其是食堂,只能通过一卡通付费购买。因此,通过一卡通的消费记录基本可以评估学生早餐的用餐状况。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的上课时间为8:20,本文将学生在6:00~8:00之间的用餐划分为早餐,在此时间段内同一学生无论刷卡多少次均记为早餐一次。

经统计,大学生平均每月的早餐次数为9次,月最大早餐次数为24次,月最小早餐次数为0,月早餐中位数为7次,有12.4%人干脆不吃早餐。平均每周吃早餐不到一次的人数占31.4%,说明30%以上的学生每月的早餐次数不到4次。

1.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早餐现状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注重形体,很多学生因减肥而选择不吃早餐。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注重自己的形体,因此,女生的早餐次数应该少于男生。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分析了男、女生的早餐情况。结果发现,男生平均月早餐次数为7次,而女生却为11次,前者明显低于总体平均值9次,而后者却高于此值。男生不吃早餐的人数是女生的2.85倍,每月早餐次数不到4次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9倍,每月早餐次数超过15次的男生仅是女生的41.7%(表1)。這说明大学生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减肥,而是与生活习惯有关。由此得出结论,男生要比女生更疏于管理自己。

1.3大学生早餐的同伴效应现象

同伴效应,是指在一个群体内,同伴的背景、行为对群体其他个体产生的影响。大学生的年龄相仿,极易产生同伴效应。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宿舍的早餐情况。在早餐方面,同伴效应是否明显可以用早餐次数的极差大小(最大早餐次数-最小早餐次数)评价。极差小表明宿舍成员的行动基本一致,同伴效应明显;极差大表明宿舍成员的行动差距较大,同伴效应不明显。本文将宿舍成员间的同伴效应分为3个水平:好(极差≤5);中等(5<极差≤15);差(极差>15)。据此标准,11%的宿舍同伴效应明显,60%的宿舍同伴效应中等,其余宿舍同伴效应较差。说明70%以上的宿舍在早餐就餐方面具有同伴效应,且大部分宿舍的同伴效应处于中等水平。在男女宿舍中同伴效应明显的分别有11%和12%,同伴效应中等的分别有61%和59%,同伴效应差的分别有28%和29%。表明在早餐方面男女宿舍的同伴效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因此可以推断,如果一个宿舍有1~2位早餐就餐率高的学生,那么这个宿舍整体的就餐率有可能会提高。相反,如果一个宿舍有1~2位早餐就餐率低的学生,那么这个宿舍整体的就餐率有可能会拉低。宿舍的就餐率究竟朝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高就餐率或低就餐率学生的影响力。

1.4不同地区学生的早餐就餐率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的早餐就餐率有同伴效应现象,为了减少同伴效应以及高中保姆式管理的后续影响,我们以大一第二学期的学生为对象,分析了他们的早餐就餐率。结果发现,山东籍学生的早餐就餐率最高,平均就餐率为11.1次/月,其次为四川籍学生。天津籍、安徽籍、内蒙古籍、湖北籍、广西籍、贵州籍、甘肃籍学生的就餐率位于第三梯队。宁夏籍学生的就餐率最低,平均就餐率为6.4次/月。男生中湖北籍学生的就餐次数最多,平均就餐率为11.5次/月,其次为四川籍和广西籍,就餐次数最少的学生来自山西省,平均就餐率为1.0次/月。女生中山东籍学生的就餐次数最多,平均就餐率为14.2次/月,其次为贵州籍、安徽籍、甘肃籍、四川籍等。就餐次数最少的学生来自湖北省,平均就餐率为2.0次/月。

2.不同学期大学生的早餐就餐率

我们统计分析了同批学生各学期的就餐情况。在第六学期,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学生采用的是线上授课方式,所以该学期的就餐率未作统计。统计结果发现,第一学期的就餐率最高,其他各学期间的就餐率相差不大。与其他各学期相比,第一学期有如下两大特点:一是有军训课程,军训期间的学生管理是按照军队的纪律要求实施的;二是此阶段的学生都是新生,还保留着高中时期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习惯。由此说明,严格的纪律以及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早餐就餐率。为了验证该观点,我们又分析了同届学生各年级秋季学期的早餐就餐情况(图1),结果发现,在秋季学期的四个月中,第一学期(2017年)的9月份就餐率最高,而9月份正是新生军训的时间。这说明在提高学生早餐就餐率方面,规章制度比生活习惯更有效。与11月份相比,10月份的就餐率稍低,可能与10月份的国庆长假有关。

综上所述,基于一卡通的数据,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的早餐就餐率较低;大学生的早餐就餐具有同伴效应;男生中湖北籍、四川籍和广西籍的学生早餐就餐率较高,女生中山东籍、贵州籍、安徽籍、甘肃籍和四川籍的学生早餐就餐率较高。相对而言,规章制度比自律的生活习惯更能提高学生的早餐就餐率。

3.对策建议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判别事物对错的基本能力,也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目标。但大学生毕竟刚步入成年人的行列,自制力还不是很强,易被外界环境左右。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也容易使大学生自由散漫,沉迷在网络游戏、手机、电脑等娱乐活动里,经常熬夜,睡懒觉,导致不吃早餐。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早餐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提高早餐就餐率,预防身体不良反应的发生,塑造健康体魄,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3.1合理匹配舍友

如前所述,不同地区的学生早餐就餐率各不相同,而舍友之间又有同伴效应。因此,如果能把就餐率较高地区的学生与就餐率较低地区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宿舍,让就餐率较高地区的学生带动就餐率较低地区的学生,这样就能提高全宿舍学生的就餐率。

宿舍是大学生谈心、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又是最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地方,同时也是大学生在校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宿舍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宿舍管理制度。如中国传媒大学为了使舍友团结,寝室氛围和谐,采取了自主选房和自主选择舍友的做法;上海大学采取了按兴趣爱好分配室友的方法;南京大学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空调使用情况、个人卫生习惯、共用物品、消费倾向、是否愿意帮室友拿快递、听歌声音大小”等多维特征,利用大数据算法匹配室友。

由上可知,匹配舍友的做法已在許多高校开展,目前匹配舍友主要以“创造和谐的宿舍氛围”为目的,即尽量把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相近的同学分配在同一宿舍,这样相互磨合的难度较低,舍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虽然把性情相投的人安排在同一宿舍,有利于宿舍团结,但也有研究表明性格互补的人更容易长时间的相处,能彼此拓宽眼界,发展自我。我们基于早餐就餐率的同伴效应,提出把就餐率高的学生与就餐率低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宿舍,以便“好带差”,最终使全宿舍的学生养成按时吃早餐的良好习惯。另外,把早餐习惯相异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宿舍,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别人沟通、磨合的能力,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锻炼容忍别人的胸怀,最终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3.2加强纪律管理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学习强度远比大学生大,但高中生仍然能按时吃早餐,跑早操,这与高中严格的作息制度和纪律要求有关。尽管大部分高中生可能晚上12点依然在学习,但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必须跑早操,(下转第64页)

(上接第61页)这使得学生第二天不得不早起、吃早餐。而大学生就不同,高校没有统一有效的相关规定,学生不吃早餐、不跑早操,甚至逃课,已成常态。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制度、纪律的约束,学生便会随心所欲,甚至放纵自己。这可能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早餐就餐率差异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加强纪律约束是提高大学生早餐就餐率的有效途径。虽然人们都渴望自由、不愿被约束,但这样容易使人涣散、懈怠。只有在严明的纪律约束下,才能逐渐抹掉自己性格中的弱点,茁壮成长。因此,高校应该像中学一样,制定严格的早餐、早操管理制度,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人才。有研究表明,坚持吃早餐的大学生,有约8%的人体质健康测试为优秀,而不吃早餐和每周吃3~4次早餐的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为零,这说明早餐与个人的体质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早餐管理,是关系到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五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环节。

3.3采取灵活的竞争及奖惩机制

国家倡导数字化校园,一卡通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消费、门禁、出入图书馆、浴室洗浴等多项功能,可以时时记录学生的校园行为。因此,充分利用一卡通的数据来监督学生按时吃早餐是一条很不错的途径。可以从校园卡中心下载每个学生的早餐就餐数据,按就餐率的高低排序,选出周、月、学期就餐率较高的个人、宿舍、班级、专业、年级、学院等等,并时时公告,同时实施适当的奖惩。如把早餐就餐率作为保研的加分项或者作为体育素质评价的指标之一,对早餐就餐率高或过低的团体给予适当的经济或物质奖惩。通过这些措施,在学生个人或团体之间产生竞争态势,这不但能使学生按时吃早餐,同时也能增加宿舍、班级、学院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种良好早餐习惯的养成,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生活规律、身体健康、团结自律的合格大学生。

4.结束语

大学生的早餐就餐率关系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借用了一卡通记录的消费数据,跟踪分析了天津科技大学某届学生的早餐现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早餐就餐率较低,其中男生更低;不同地区的学生就餐率差异较大;有严格纪律要求的时段,学生的就餐率较高;大学生的早餐就餐具有同伴效应。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合理匹配舍友”“加强纪律管理”以及“适当采用竞争和奖惩机制”三条提高大学生早餐就餐率的措施。相对于问卷调查,采用一卡通的消费数据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早餐现状,但该方法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有的学生前一天从学校超市购买了用作第二天早餐的食物,这种情况下,一卡通就记录不到第二天的早餐就餐情况,导致统计的就餐率低于实际就餐率。因此,学校职能部门在制定管理大学生早餐的相关政策时,应兼顾问卷调查和一卡通数据分析二者的结果。

【天津科技大学教改项目(2018JGZX005)资助。】

(通讯作者徐仰仓,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

2291501705247

猜你喜欢

一卡通舍友次数
一卡通失卡招领系统设计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无债一身轻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新技能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