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的策略

2022-03-22潘兆利

江西教育C 2022年3期
关键词:严谨性数学思维策略

潘兆利

摘   要:思维的严谨性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有依据、有条理,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严谨的思维相当重要,是高效学习与工作的保障。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初期,这是培养严谨思维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从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关键词:数学思维   严谨性   策略

精确性是数学的一大特征,其重要属性就是逻辑的严谨性。数学推理应严格、周密,数学结论要精练、准确。严谨的思维是高效学习与工作的保障,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严谨思维的重要平台,笔者在此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一、 经历复杂体验

体验是一种亲身经历,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方式。人们往往认为思维就是一种抽象的思考,与实践、体验毫无关系,其实不然。思维与体验高度相关,体验影响人的思维。体验越丰富,则人的思维越发达。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为了将生活与学习相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富有层次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复杂的体验过程,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严谨。例如,在教学“树叶中的比”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多层次的体验活动:一是观察活动,感知树叶的美。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从美学角度进行观察,欣赏树叶的美;二是比较活动,学会数学思考。学生将树叶分类比较,从数学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树叶存在形状、大小等方面的不同;三是测量活动,在实践中寻找规律。测量树叶的长和宽,计算长与宽的比值,分析计算结果,进一步比较异同。经过对照,学生推导发现如下几种规律: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长;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也相似。随着体验活动难度的增加,学生的思维也越发严谨,推理越发具有条理性与逻辑性。

二、 在错误中不断进步

失败的教训可以变为成功的经验,错误的种子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然而这些错误会让他们不断吸取教训,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思维严谨的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会判断对错,而且能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将错误与正确加以比较,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有陷阱的题目,故意让学生犯错,以增长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教师还可以多设计一些辨析题,组织学生进行判断,引导学生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剖析。纠正逻辑上的错误,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严谨。例如,笔者给学生设计过这样一道题:“河里有24只鹅,鸭游走8只后就和鹅一样多,河里原来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在解决这道题时,许多学生根据“游走8只”,认为“24-8=16(只)”就是鸭的只数。其实这里就是一个陷阱,学生如果思维不严谨,就容易出错。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错因,探寻正确的解答方法:抓住关键点“鸭游走8只后就和鹅一样多”,可知“鸭比鹅多8只”,因此鸭有24+8=32(只),鸭和鹅一共有:32+24=56(只)。解题的关键在于认清鸭和鹅谁的只数多,在比较分析中,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严谨。在下一次遇到该类型的题目时,学生在审题中一定会更加谨慎,不再犯同类错误。

三、 链式问题引发思考

多数小学生的思维缺乏逻辑性与严谨性,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采用碎片式的思维方式,思考不够细致周全,不容易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种子,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能够使得思维训练更具有目的性和实效性。

不同的问题可以训练不同的思维品质。例如,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链式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链式问题是由几个紧密关联的问题构成的问题组,这些问题相辅相成,层次分明,可以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引导学生由点到线地发展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考更加井然有序,思维体系更加周密完整。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笔者出示了例题后,依次向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1.你是怎样理解“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这个信息的?(长方形周长22米)2.既然周长22米是固定的,又何来怎样围面积最大之问?(长方形周长不变,长和宽可以改变,面积也随之改变)3.请列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其中哪一种围法的面积最大?4.为确保不重复、不遗留,可以怎样列举?以上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有序而深入地思考,在紧凑的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既经历了用列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策略的价值,又学会了严谨思考,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 借用思维导图

在思维训练中,教师最大的障碍是很难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这就为思维训练带来困难。如果教师可以摸清学生的思维轨迹,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思维可视化是思维训练中的关键,也是提高思维训练效率的重要途径。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同时具有放射性思维的属性,能够把各级主题之间的隶属关系用层级图清晰地展现出来。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调整思维训练的进程与策略。思维导图有利于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注重教学生画思维导图,促使学生用图表说话,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了“负数的初步认识”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含义,梳理和掌握负数的知识点,笔者带领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笔者着重教给学生树状图与括号图的画法,以“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主题,将“气温”“海拔”“盈亏”“方向”“数轴”等知识点归纳其中。有了这两种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过程便清晰地展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五、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可以使人不断进步,进入更高的境界。自我反思不仅可以修炼品德、完善人格,而且可以促使人总结提炼,积淀经验。

数学学习需要反思,反思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可以梳理自己的思路,审视自己的逻辑,查漏补缺,寻找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让今后的思考更加科学、严谨,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在数学探究过程中,或在课堂结束前,或在每天做完事之后,把学习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一下,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案,梳理学习的过程,想一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在反思中得到升华。

六、 学会活学活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需要复习巩固,需要实践应用。同样,对思维严谨性的培养,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复习巩固,在充分的运用中不断提升。活学活用能够助力学生发展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严谨性、开阔性,使他们跳出封闭的思维,打破常规思維,学会举一反三。

练习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优化练习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数学习题的思维含金量。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笔者采取情境化的练习模式,通过变化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打通学生的思维。同时,笔者通过“勇攀高峰”活动,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思维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从而促使学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期阶段,教师要立足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价值,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吴汝萍.读懂儿童数学认知上的障碍[J].教学与管理,2019(5):28-30.

[2]朱俊华.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单元整体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0(35):55-57.◆(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门河小学)

2392501186252

猜你喜欢

严谨性数学思维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职院学生严谨性培养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谈参考书例习题中的“严谨性”问题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关注解题中所设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