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写作中大学生信息交互活动、感知障碍与期望帮助*
2022-03-21曹树金王志红
曹树金,王志红
0 引言
课程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的重要内容[1-2]。2019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需要加强项目式、探究式等课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3-4]。在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了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以加强大学生的核心技能(如写作、推理)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5]。其中,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获取大量外部信息源来完成课程作业,相应地,基于多源文本的信息综合和写作[6-7]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在《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探究式研究被列为六大要素之一[8],提出学生应该具备收集、组织、评估和整合多渠道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可见,大学生信息素养应该从传统上的信息搜索能力扩展到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信息交互能力。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大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中信息交互障碍及期望帮助,特别是来自系统的支持,从而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信息素养框架的本土化应用以及相应系统支持工具的开发和设计等提供洞察和启发。
在现实情景中,基于工作任务的人与系统和信息之间的交互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现象,特别是对信息密集型任务(如课程论文写作)而言,工作任务与信息交互活动之间存在一种纠缠交错的关系。已有研究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基于工作任务的信息交互过程,包括信息交互的不同阶段及其中所开展的活动,从而提出了基于任务的信息交互模型(简称“TBII模型”)[9]。以该模型为基础,有研究识别了历史学家在研究项目完成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开展的信息交互活动及其目的等[10],但并没有从用户感知障碍及其所需支持等方面开展研究。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与信息搜索有关的障碍[11-15],对用户感知障碍的分类较粗[16-18],很少从信息交互过程的角度对用户感知障碍进行深入研究,更没有对于不同的感知障碍用户所期望的帮助开展调查,从而导致对真实任务完成过程中用户信息交互的感知障碍及期望帮助等方面缺少深入系统的认识,无法为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或指导。
鉴于此,本文以基于任务的信息交互模型及相关研究为基础,利用历时性研究方法,以“信息组织”课程论文写作任务为场景,首先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探索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所开展的不同信息交互活动,从信息交互过程的角度识别不同类型的感知障碍,以及不同类型下包含的具体感知障碍和相应的期望帮助等,并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调查感知障碍与个人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力图为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课程改革、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以及面向信息交互的系统支持功能设计与开发提供一定的洞察。
1 相关研究
1.1 科学研究与写作中的信息交互活动
课程论文写作可以视为遵循科学研究项目过程的一种特殊任务形式。一般而言,完成一个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迭代性的多阶段过程,不同领域在任务完成过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如文学评论家[19]、历史学家[20]、数字人文研究者[21]、传播学研究者[22]、记者[23]、物理学家[24]、工程师[25]、跨学科科学家[26]。其中,写作通常是完成科学研究项目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分离和抽取文献中的思想或片段,并进行重新组合以产生新的论文的过程[27]。广义上的写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包括选择主题、聚焦、搜索信息源、界定目的、准备性阅读、记录信息和想法等多个步骤,后一个阶段是指具体的文本编辑行为[28]。可见,写作是一种很常见的触发信息搜索等行为的任务,特别是对学生而言,完成期末研究论文是他们进行信息交互的首要目的之一[29-30]。不同的写作阶段会刺激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以及促使学生开展相应的信息活动[31],并且会与这些信息活动之间进行持续性的转换[32]。项目式下的课程论文写作任务可以定义为从大学生在某个课程上接受一个研究作业开始,到收集材料再到提交所撰写的论文这一整个过程。在科学研究写作场景(包括课程论文写作)下所开展的信息活动也被称为学术信息实践,不同领域中所共有的具备基本功能的学术信息活动被称为学术基元[33-38]。目前针对不同领域学术信息需求和行为的研究虽然已经比较丰富,但是大多数已有研究仍然偏重于研究过程中的信息搜索行为,具体到论文写作过程的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则相对较少[32,39-40]。
信息交互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发生在用户与信息(包括系统)之间的各种活动,包括交互目的、方法、模式和资源或对象4个维度[41]。其中交互目的与工作任务等社会组织情境密切相关,交互资源可以是从信息项到元信息连续变化体之间任何粒度的对象。人类信息交互过程,是与不同粒度的信息项开展持续不断的交互,整合并获取不同来源中的文献及其中所封装的有用信息,从而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在信息交互方面,任务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工作任务和信息交互任务(也称为信息交互活动,包括信息搜寻任务、信息搜索任务或信息检索任务等不同层面)[42-43]。从时序角度来看,信息交互过程可以分为信息搜索、信息选择、加工处理信息项、综合与报告4种不同活动,以及贯穿于这些阶段的计划和评估活动[9],涉及各种各样的信息交互认知和行为类型。这些信息交互不仅仅涉及文献等粗粒度层面的信息搜索和选择,还包括与文献中可识别和分解的段落[44]或语义组件之间的交互。也有研究者将这种来自不同信息源的相关组件关联组合形成一个单一结果,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方式[45],称为细粒度结果聚合,或者细粒度信息交互。此时,用户往往需要开展阅读、比较与连接、标注、扫描与浏览等各种认知和物理上的信息活动[9]。为此,有研究者建议,在建模信息对象(或文献)时,应该增加细粒度信息项层面的概念性内容元素,如思路、发现、贡献和推荐[46]。
目前大多数信息交互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信息源或文献等粗粒度层面,只有少数研究关注信息项的语义组件等细粒度信息交互,如文献内导航和定位行为[47]、信息抽取行为[48-49]和信息记录行为[50],特别是根据用户注意力分布等区分了不同的文献内导航和定位模式[51-54],并探讨了可能的技术支持[55]。但是,总体上缺少从工作任务层面来调查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用户所开展的信息交互活动及其相应目的,特别是较少关注发生在信息搜索之后的细粒度信息交互。
1.2 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用户感知障碍
用户在与信息系统交互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或困难,需要各种系统支持,以推进信息交互过程并高效完成任务。已有研究通常将信息交互中的用户障碍划分为不同层次或类型,如物理的、认知的和社会的[18],概念性障碍、句法性障碍和技术性障碍[17],或时间、资源、个人、机构[16]等方面的障碍。为了解数字时代美国大学生在课程作业等问题解决过程中如何发现、评估和使用信息,有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项目信息素养的调查,发现相比于实施信息搜索,学生认为他们在定义和聚焦研究主题方面存在更大困难,在开展课程有关的研究时会使用较少的信息资源[56]。
然而,很少有研究从信息交互过程的角度来划分这些障碍并开展相应的探索,少数此类研究主要是围绕信息搜索过程。Savolainen[12]根据信息搜索过程,将用户认知障碍总结为识别和表达信息需求的障碍与选择和获取信息源的障碍两类。Wang等[11]探索了信息搜索过程中的失败与障碍问题,他们将障碍分为外部障碍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障碍包括信息的不可获取性、时间限制、信息的不可靠性、信息过于分散、信息没有更新、太多信息、缺少来自其他人的帮助、信息组织有问题、经济限制、组织机构障碍和技术问题;内部因素包括无法产生信息需求、不知道相关的信息源、缺少耐心、搜索技能差、物理性限制、时间管理有问题、信息组织有问题、不擅长使用技术等。Wong等[57]采用跨部门问卷调查探索医学院学生利用学术数据库和期刊搜索信息时的障碍,包括无法获取所需全文、无法理解期刊论文中的统计部分导致很难理解论文、缺少在数据库网站中导航的技能、不确定使用哪一个关键词来搜索、没有技术支持、不知道使用哪个数据库搜索、互联网或数字设备的有限获取等。
1.3 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用户期望帮助
了解用户在信息交互过程中所期望的系统支持,是从用户视角改进和设计交互式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58]。那些支持开放性任务的搜索工具被称为信息搜寻支持系统[59]。用户的期望帮助是指当人们在搜索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期望从人或信息检索系统获得的支持[60]。在信息搜寻过程中,用户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搜寻策略,包括查询式构建和修改、浏览或探索、评估、组织、监控、获取或学习等。已有研究调查了不同的系统功能或特征支持这些搜寻策略的效果[61-63]。例如,Vilar等调查不同用户对4个数字期刊界面特征的感知重要性及其差异[64];Mu等对基于主题聚类的信息导航系统SimMed在发现相似引文、提供相关医学术语以及更好的组织搜索结果方面进行评估[65];Zeiliger等[66]和Herrouz等[67]均调查了网络浏览器提供的图形化表示或概念地图特征在用户网络空间导航中的作用;Xie等以美国国会提供记忆馆藏和新西兰数字图书馆为例,调查新手用户在数字图书馆搜索中请求帮助(help seeking)的情景以及影响因素,发现排在前三的请求帮助情景为无法精炼搜索(无法正确构建搜索查询式、选择合适的术语、限定特定领域或搜索主题的不同方面等)、无法构建搜索称述(如何正确构建查询式和选择合适的术语)以及无法有效开始搜索(如对主题不够清晰、对数字图书馆不熟悉)[60]。但是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现有系统进行评估,并且聚焦在信息交互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或特定信息搜寻策略方面。尽管Xie等系统调查了用户在应用各种搜索策略时所需要的系统支持,这些策略包括开始、探索、评估、修改、学习、监控、组织等,如在组织策略中系统应该支持用户根据相关性或其他标准重新排列搜索结果、同时选择和应用多种排序标准等[68]。但是,该研究仍然只是聚焦在信息搜索过程,而没有涵盖信息交互过程,即除了信息搜索之外的其他阶段。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历时性混合研究设计
由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各有其利弊,融合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的混合研究法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混合研究法是将定性和定量方法同时应用于数据收集、分析等的研究设计[69]。使用混合研究法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解决特定问题的优点,以形成一种三角互证或互补,提高研究信度和效度等。根据定性和定量方法出现的次序以及主导性两个维度,混合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并行式设计和顺序式设计,以及平衡型设计和主导型设计(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占主导)。本研究采用一种顺序式以及定量研究占主导的设计,在本文中被称为历时性混合研究,具体为先采用定性研究后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先利用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对研究问题有关的现象获得更加广泛和清晰的认识,为随后研究问题的量化,即定量研究中量表题项的修改和编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基础。
具体而言,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定量和定性同时研究-定量研究的顺序开展,时间间隔跨越3个学期。这3次调查后文分别称为第一次调查、第二次调查、第三次调查。这3个学期的调查对象虽然不同,但是这3个课程的主题都一样,是信息管理大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且课程作业的考察形式(包括需要提交的论文形式与要求)类似,即所布置的任务是类似的,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同质性。第一次定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完全开放式问题调查和收集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交互障碍及其克服方式。第二次定量和定性结合研究则将定性研究中获得的结论与已有文献中提到的信息交互障碍结合,较为全面地列出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障碍,并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调查,收集学生对信息交互障碍的感知严重程度,以及与特定障碍类型对应的期望系统支持。第三次定量研究是基于第二次定量研究的结果,从中筛选出符合程度较高的障碍类型作为简化后的量表,以便根据不同障碍的感知符合程度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不同的类别,并调查这些障碍与用户个人特征之间的关系。
表1 三次调查对象、内容及其具体方法
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方法
三次调查对象均来自国内某双一流高校信息管理学院大学生,包括低年级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一次调查对象为28名研究生(图书馆学9名、档案学8名和情报学11名),有26名用于后续分析;第二次调查对象为27名研究生,有23名用于后续分析(图书馆学8名、档案学6名和情报学9名);第三次调查对象为93名信息管理大类本科生,有88名用于后续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首先前两次调查更多采用定性研究,并且为第三次调查的定量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生相对而言专业素养更高、表达能力更强,更容易获得比较全面的定性数据;其次,研究生组内差异比较大(本科可能来自不同的高校和专业),对定量数据收集而言,不容易控制这些外部变量,相应地,本科生组内差异比较小、同质性较高,更加适合较大规模的定量数据收集;最后,由于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属于学术新人群体,因此他们在信息交互过程所遇到的一些核心障碍方面差异不会很大。这3次课程任务均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撰写一定字数的短文,且引用的文献数不少一定的数量。在任务方面,第三次调查与前两次调查的差别主要在于字数、文献引用数量、主题选择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第一、二次任务均不少于6,000字,论文主题可任选,第三次任务则要求不少于3,000字,论文主题可从任课教师列出的主题列表中选择,也可以自行选择。这些不同并不会从本质上影响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信息交互行为,即这些任务均涉及不同程度的信息搜索、选择、加工、利用等阶段。
本研究主要采用日记法和问卷收集定性和定量数据。第一次调查中的日记大纲主要是将课程论文写作分为选题、阅读和写作这3个任务环节,要求学生记录不同任务环节中开展信息交互活动时所遇到的障碍及其克服方式。根据第一次调查对信息交互障碍的分析结果,第二次调查中的半结构化日记大纲包括一个记录信息交互活动的工作簿式表格、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交互障碍量表。同样,一个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也分为选题、阅读和写作3个任务环节,并要求学生在相应的任务环节中,根据半结构化日记大纲描述所开展的任何信息交互活动并说明目的。另外,对于信息交互障碍量表,要求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任务结束后,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所有题项进行打分,并在每个题项后面列出所期望的系统支持。第三次调查仅采用问卷方式开展,该问卷在前两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并且要求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完成时填写。这种嵌入在真实任务中的问卷,相对于仅通过回忆来填写的问卷,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和情景性,能更好地反应用户及时且真实的感知。
3 研究结果
3.1 信息交互活动及其目的
3.1.1 信息搜索
信息搜索是最常见的一种信息交互活动,目的是初步识别和获取能够用于任务过程的信息源或粗粒度信息项。根据信息源的不同,信息搜索可以分为二手信息源搜索和其他信息源搜索。二手信息源搜索主要是期刊论文搜索(共出现103次),并且会利用一些限定条件来精炼结果范围,如发表时间、文献体裁类型、兴趣度、全面性、权威性等。在选题、阅读和写作环节分别出现50次、27次和25次。查询和获取与主题相关的论文是最主要的目的,这一目的还可进一步分为:(1)了解主题领域的研究现状;(2)获得研究思路及方法上的启发;(3)理解任务要求并学习写作风格或经验;(4)学习某个知识点以提升对主题的理解;(5)获得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者信息片段;(6)为了补充参考文献著录信息。其中,对于“获得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信息片段”这一目的,还可包括如下更具体的目的,即:为了厘清某个概念或区分两个重要概念,理解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了解某一个主题的发展历史或背景,了解文献中应用的某个特定研究方法或工具,通过直观描述理解现象的特征或起源,获取论文中所包含的特定部分内容(如研究框架、提出的建议措施),即时搜索补充所需的知识点等。例如,有一名学生指出搜索的目的是“了解‘数字人文’的基本内涵和现有的成功案例”,还有一名则指出是“为了理解文献中出现的专业知识,针对不懂的专业术语或主题展开信息搜索……以期能获得对想要了解的专业术语或主题内容有较为直观清晰、全面的认识”。
其他信息源搜索,是指利用通用搜索引擎搜索政府或其他类型机构(如图书馆)的网站、社交媒体信息(如微信公众号)、百科条目等,以及在特定网站中进行站内搜索。这些搜索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研究对象并为数据收集做准备,了解研究主题的相关背景信息,获取特定的事实或数据,学习如何使用特定工具或研究方法(如研究软件、数据分析方法)等。例如,有些学生搜索图书馆相关报告、在线健康社区网站或者政府网站等,是为了了解与之相关的发展现状,还有学生会搜索相关软件的使用教程,目的是为了“了解一些可视化软件和SPSS分析工具的使用”等。
3.1.2 信息选择
信息选择是继信息搜索之后开展的一项信息交互活动,选择方式包括筛选、二次检索或过滤等,也可能是在阅读和写作利用时,对已广泛收集的信息项进行再选择。信息选择的主要目的是缩小信息项集合(包括搜索结果)的范围,挑选并保存所需的信息项以供后续使用。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主题相关度、主题可行性或研究价值、文献类型(如实证研究、文献综述)、符合写作意向、引用量、高质量、权威且具有阅读价值、符合个人能力、专业程度、对写作环节的有用性等。例如,有学生指出,信息选择的目的是“对数量巨大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二次检索,根据标题、摘要、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等内容选取质量较高的文献进行阅读”,也有学生指出其目的是在“写作时从内容角度对文件进行进一步的筛选,获得相关性文献”。
3.1.3 信息加工处理
信息加工处理,是为了对文献内信息加以利用,而对获取后的文献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如分类、组织、阅读、分析或格式转换。这些操作可以在粗粒度层面,也可以是在细粒度层面展开。粗粒度层面的目的主要是按照主题对文献进行分类以撰写文献综述。主题分类是一种利用信息组织方法对文献及其主题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不断形成作者自己对文献主题的组织框架,并将新出现的文献与已有框架进行整合。例如,有学生指出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将之前收集和阅读的文献按自己的框架进行分类和整合”,或者“将已经下载的文献分为……两点,两点中又各分为两点……期望就手头的资料写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等。
相对而言,细粒度层面的信息加工处理活动占比更大,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突出、归纳、抽取等各种方式获取或整合文献内特定部分的有用信息,以供后续使用。文献内特定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模型、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指标、研究方法或研究工具、数据收集范围、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或者是其他某个特定的知识点等。例如,有学生指出其在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会“分别筛选出各参考文献的理论基础,以期补充论文的理论基础”。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借助已有工具(如文献管理软件等),进行高亮、下划线标注、添加注释、摘录、转述或提炼等,对那些特定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纳、比较或整合。例如,有学生提出会“对文献中有用的片段进行高亮、下划线标注,并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疑问记录下来”,或者“[对]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标注和摘录,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利用Excel记载所阅读的文章及其中相关的信息和有价值的内容”等。
此外,由于信息与数据之间界限的模糊性,信息加工处理活动还包括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10]。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一现象、为了获得数据用于后续的分析或者为研究内容提供数据支持。例如,有学生提出通过“利用爬虫获得在线医疗平台用户提问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需求、内容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获得分析结果,或者“根据SPSS的结果进行数据加工得出结论”等。
3.1.4 信息综合与利用
信息综合与利用主要是指撰写研究论文,提出结论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的一种信息交互活动。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关联、整合已抽取的文献内信息内容并将其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写作当中,(以文字或图表形式)报告并呈现研究发现,以及将阶段性成果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以期获得建议等。其中,直接利用方式主要是直接引用文献内有用信息片段(如概念性、介绍性或政策性背景信息),间接利用方式则是改写或概括这些信息片段。例如,有学生提出需要“综合有关文献中的强关联的信息内容,并将其恰当地充实到文献的各个章节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献中有用的片段进行改写和概括”,或者“对于一些概念性的信息进行直接的引用”,还有学生指出会“与同学讨论自己整理好的文献阅读笔记,期望得到建议或补充”。
3.2 信息交互障碍及影响因素
3.2.1 信息交互过程中的感知障碍
(1)感知障碍定性分析。通过对第一次调查的开放性文本进行归类汇总分析,将学生遇到的信息交互障碍总结为4个方面:与信息搜索策略有关的障碍、与结果选择和加工处理有关的障碍、与信息综合与利用有关的障碍以及学生个人能力(如个人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有关的障碍。与信息搜索策略有关的障碍主要与数据库范围、检索字段、查询式构建等有关。与结果选择和加工处理有关的障碍是提及最多的,具体体现在检索系统返回的检索结果过多导致难以逐一阅读,或者无法找到与特定方面真正相关的文献或所需的具体内容(如特定数据等)。有趣的是,学生提及了多个与信息综合与利用有关的障碍,特别是与文献阅读、整理有关的问题,如,有学生表示“写作过程长的话,会忘记曾经看过有用但没有记录的信息”“在写作的初期阶段,对于文献阅读中的笔记的整理较为不易”等。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发现,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中所遇到的信息交互障碍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搜索方面,而是跨越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交互活动。然而,已有研究仅仅关注信息搜索有关障碍,无法覆盖信息交互障碍的完整范围。因此,根据课程论文写作中的信息交互活动类型及其目的,需要将范围从信息搜索扩展至基于任务的信息交互过程,并调查其中所遇到的障碍和所需支持。
(2)感知障碍定量分析。结合已有研究和本研究初步结果,笔者根据完整性原则编制覆盖整个任务完成过程的信息交互障碍列表,并开展定量调查,共回收23份问卷。表2为统计情况。具体看,所有障碍项的感知符合程度得分均在2-4之间(标准差集中在1左右),最小为2.17分,最大为3.78分。其中,有12项得分大于3,且非均匀地分布于不同信息交互活动中,分别为:个人能力(4项)、信息选择与评估(2项)、信息综合与利用(2项)、信息需求表达(1项)、信息搜索(1项)、信息加工处理(1项)以及外部条件(1项)、信息源选择(0项)。从得分最低的6项障碍来看,外部条件最多(3项),其次为信息选择与评估(2项)和信息源障碍(1项)。
此外,问卷还设置“其他”作为补充。分析该开放式问题,发现有部分学生还提到对相互冲突文献的比较与选择、专业术语理解问题、文献权威性判断、写作时开展信息搜寻的查询式构建,以及与特定方面相关的文献数量太少等。这些障碍实际上与表2所列出的一些题项是类似的,如对相互冲突文献的比较与选择、专业术语理解问题这两项分别与B22和B29是有关的。此外,学生还提到一些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与信息交互之外的其他方面有关的障碍,例如写作中的文字表达、参考文献引用、理论应用的不确定性、专业软件的学习等。据此,为确保题项内容和数量的适宜性,进一步对该问卷题项进行了适当调整。首先,删除得分较低(低于3分)的题项,如信息源选择和外部条件中所有低于3分的题项。另外,尽管B2和B3这两项得分也低于3分,但是考虑到信息需求表达是信息交互的起始阶段,这两项被保留了下来。其次,除了个人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题项之外,删除个人能力中的其他题项如语言障碍等,使问卷焦点更加集中在信息交互方面。最后,合并其中一些相关的题项,将信息搜索障碍中B9、B10和B11合并为查询式构建障碍。调整后的问卷共包括12个题项,发放后共得到88份问卷,其统计情况见表3。从表3可见,得分均值最高的前3项分别是L-个人专业素养(3.72)、G-个人知识整合(3.68)、F-获取特定信息(3.36),最低的3项分别为C-查询式构建(2.3)、D-结果范围限制(2.52)和A-信息问题识别(2.76)。此外,可以看到信息交互的前期阶段(A-D)的得分明显低于信息交互的后期阶段(E-I),前者得分均小于3,而后者得分均大于3。
表2 障碍类型及其障碍感知符合程度统计分析表
表3 各项信息交互障碍统计信息
3.2.2 信息交互障碍类型及影响因素
(1)信息交互障碍类型。为了检验按照信息交互过程来划分障碍类型的合理性,识别出不同的信息交互障碍类型,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88份)进行了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之前,经过巴特利球形检验(p=0.000)和KMO值(0.721)统计,各题项的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5,这说明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此时,得到总体解释方差为71.224%。随后,通过因子旋转成分矩阵共抽取出4个公因子。但是,有一个公因子只有障碍D-限制结果范围这一个指标,删除该指标之后重新进行因子分析(KMO值0.728,巴特利球形检验p=0.000),得到3个公因子,总体解释方差为67.637%。
表4为因子分析旋转后成分矩阵。从表4可见,公因子1、公因子2和公因子3所包含的指标分别对应信息综合与利用、信息搜索和信息选择与评估3种类型的信息交互活动,说明根据信息交互过程来划分障碍类型是合理的。公因子1、2和3可分别命名为信息综合与利用障碍、信息搜索障碍和信息选择与评估障碍。特别地,与个人能力有关的个人专业素养被归入信息综合与利用障碍中,这是因为在整合和利用文献内信息时更多需要依赖个人专业知识;而个人信息素养被归入到信息搜索障碍中,这与传统上认为信息素养主要与信息搜索能力有关这一认知也是一致的。
表4 信息交互障碍因子分析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2)信息交互障碍与个人特征之间的关系。个人专业素养和个人信息素养可以视为两个与个人特征有关的指标,通过探索这两个指标与其他信息交互障碍之间的关系,可以探索个人特征对信息交互障碍的影响。由于所有变量都不满足正态分布(K-S检验p值都小于0.05),因此,后续采用卡方检验以及蒙特卡洛法、费希尔精确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卡方分析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5。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个人专业素养与4项障碍之间具有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分别为:信息问题识别、文献相关性判断、个人知识整合和信息片段间整合,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则显示,个人专业素养与这些障碍之间存在中等相关性,特别是与个人知识整合和信息片段间整合的相关性系数比较高,这两项均属于信息综合与利用这一类障碍。
表5 信息交互障碍与个人特征之间的关系(补充其他项的统计数据)
相对于个人专业素养,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个人信息素养与更多的信息交互障碍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包括:信息问题识别、查询式构建、限制结果范围、文献相关性判断、个人知识整合、信息片段间整合、信息片段利用共7项。此外,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个人信息素养与文献相关性判断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限制结果范围只有0.1水平上的显著,但是与信息问题识别和信息片段利用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前者属于信息搜索障碍、后者属于信息综合与利用障碍。
对比个人专业素养与个人信息素养的影响,发现与个人专业素养显著相关的所有障碍都受到个人信息素养的显著影响,但是相关性程度存在一定的不同。如,信息问题识别与个人专业素养之间的相关性不大,但是与个人信息素养的相关性较高。
3.3 不同类型障碍所需的期望帮助
归纳汇总定性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对障碍的归因及期望帮助主要包括自我能力提升、获得他人帮助(如专家指导、与朋友或同学的交流等)和信息检索系统功能的期望帮助。由于本文主要关注与系统支持有关的期望帮助,因此仅对这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包括:首先从期望帮助中提取与系统有关的内容;其次是根据不同障碍类型对其中相似内容进行合并与整理。表6为分析结果。
表6 不同障碍类型所期望得到的系统支持
从表6可见,大多数类型的障碍均对应3-5条期望帮助,但也有部分障碍对应的期望帮助多达7条甚至11条,分别对应信息加工处理、信息选择与评估这两类障碍。具体来看,这两类障碍对应的期望帮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或相通性,特别是在信息选择和评估活动中期望获得的帮助,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减轻信息加工处理活动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如,学生期望系统在信息选择和评估活动中“提供特定片段或信息的筛选”功能,从而可以减轻在信息加工处理时人为抽取所需特定片段的努力,有助于提前对信息内容进行评估,甚至是直接利用所需的细粒度信息。
通过查看不同类型障碍对应的期望帮助,发现几乎全部提及了智能推荐和检索,如关于资源、文献或关键词的智能推荐,文内智能检索,智能分类等。此外,大多数类型障碍对应的期望帮助中还涉及在检索中整合多种其他工具,如提供整合多个信息源的平台,提供特定主题的数据库,提供分类整理文献、辅助阅读文献的工具,专业级智能翻译工具,甚至是类似于AI机器人的工具等。可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开展各种信息交互活动时,不仅需要提供当前主流基于关键词检索的功能支持,更需要提供无缝集成其他各种工具后的统一智能系统的支持。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为了调查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信息交互活动、感知障碍及其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所期望的系统支持等,本文用“信息组织”课程作为案例,以跨越3个不同学期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项历时性、混合性调查研究。该研究一共实施了包括定性调查、定量和定性结合调查以及定量调查在内的3次具体调查,利用两种不同调查方法的优点,特别是先采用定性调查的方法,能有效利用定性调查的开放性、高生态效度等特点,归纳分析出用于后续定量调查的量表,提高量表总体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学生在完成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多种信息活动,包括信息搜索、信息选择、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综合与利用,且每种活动具有不同的目的。在开展信息交互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障碍,特别是在个人能力、信息选择与评估、信息综合与利用方面的感知障碍程度较高。通过检验个人专业素养及信息素养与其他障碍之间的关系,发现个人专业素养会对信息问题识别、文献相关性判断、个人知识整合、信息片段间整合产生显著影响,个人信息素养则对信息问题识别、查询式构建、限制结果范围、文献相关性判断、个人知识整合、信息片段间整合以及信息片段利用等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因子分析结果,信息交互障碍可以根据信息交互活动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信息搜索障碍、信息选择与评估障碍、信息综合与利用障碍。对于不同类型的障碍,学生期望获得来自系统的各种帮助,特别是智能推荐和检索、其他各种智能工具整合等,其中关于信息选择与评估和信息加工处理活动,期望获得的帮助最多。
4.2 研究启示与局限性
4.2.1 研究启示
(1)对信息组织与检索类课程教学的启示。双一流高校的建设离不开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为提高我国课程教学质量,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高级思维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要求为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信息组织与检索类课程既是信息管理类学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其他学科专业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能力所需的通识性课程。本文聚焦于前者,但是也对后者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首先,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基于多源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常见的课程考核任务,学生在完成这类任务时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信息交互活动。因此,在布置这类任务时,关注所布置的任务与信息交互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所要开展的信息交互活动对任务进行阶段性分解,或者给学生一种阶段性的指导,是开展项目式教学以及过程性考核的重点。特别地,在面向过程的课程考核中,除了要关注学生所提交的课程论文质量之外,也需要关注学生应用适宜于当前工作任务的信息交互活动的能力以及其中所产生的阶段性成果,评估学生在完成复杂任务时的多方面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何时以及如何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干预措施,也是项目式课程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基于多源文本的写作任务时,为了获得细粒度有用信息,学生在加工处理以及综合与利用多来源的信息项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并且需要不同的系统支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发展水平与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该理论认为应该通过设置合适的任务以及提供适当的干预等方式,关注学生当前认知水平及其可能的发展潜能[70],动态监测和评估学生遇到的障碍及相应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是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障碍,降低前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障碍对后一阶段最近发展区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影响,从而在不同阶段之间达到一种循环式上升。
最后,对于信息组织的课程教学而言,在课程任务设置中增加对信息交互的关注,可以增强学生在自我实践中的反思性,帮助学生理解现有信息获取平台是如何通过各种信息组织方式来服务于用户信息交互活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组织的原理和作用。反思是一种思维模式,可以提高对信息交互过程的实时性理解,增强对问题及问题情境的意识等,通过反思过程可以设计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性学习是建立在回忆层级(描述自身经验)和合理化层级(寻求自身经验片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基础之上的最高层级[71]。可见,在面向信息管理类学生的教学中,特别是信息组织与检索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反思性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性。
(2)对信息检索系统功能和界面优化的启示。从信息交互活动过程来看,当前的信息检索系统基本上只是针对特定的信息交互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搜索、信息选择这两种交互活动,而缺少针对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和综合的支持。从信息交互活动的目的来看,用户信息获取具有突出的细粒度倾向和以学习(如提升理解、获得启发等)为主要目的等特点。为此,信息检索系统首先应该从不同层面揭示文献所包含的细粒度组件,增强对文献内容层面的标引和描述,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细粒度组件检索入口,以及在分面检索中提供不同分面主题之间的组合选择。其次,信息检索系统应该支持用户在交互中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供对特定领域信息空间结构的呈现,帮助用户了解特定主题在领域内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将具有不同关系的不同粒度层面的信息对象进行聚合式呈现,例如相似概念或相反概念及其定义的成对呈现、具有继承性关系的多个理论之间的演化路径等。
(3)对学习型任务下智能信息获取技术的启示。尽管本文聚焦在项目式教学下的课程论文写作这个特定场景,但是这些研究发现能够一定程度上扩展到面向学习型任务的智能信息获取这种更一般性场景中。一般而言,用户信息获取可以分为主动检索和被动推荐两种主要模式。在学习型任务,特别是学术任务场景下,已有研究更多关注信息检索这种模式及其相应的信息组织方式等底层原理。近年来,通用领域中逐渐开始从“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范式转变,推荐这种信息获取模式也受到了极大关注。相比而言,信息推荐,尤其是智能化推荐技术,在学习型任务场景的应用还较为有限。本研究发现,学生在完成课程论文写作时对于各种类型资源的智能推荐存在较大的需求。因此,现有学术信息获取平台的升级转型,需要开展任务导向的智能化推荐,包括自动识别当前任务阶段、自动理解用户信息交互的目的,并且需要集成各种各样的智能工具为用户提供更加统一的支持平台。未来的信息检索系统需要加强关注用户加工处理信息、综合利用信息方面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多阶段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将信息交互后期所需帮助适当前移,例如信息搜索不应该仅仅是提供单篇文献,而应该是可以直接帮助用户获取和利用有用信息片段,从而可以化被动式响应为主动性干预。
4.2.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工作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主要在于样本对象范围及研究场景比较单一,样本数量仍然较少。未来可以从扩展研究样本和研究场景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探究。另外,本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探索性研究,所应用的信息交互有关的理论模型也较为单一,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较为简单。但是,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的量化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后续研究可以综合应用其他的理论模型、收集更丰富的量化数据和开展更加复杂的统计分析等,更加全面地探索任务完成过程中信息交互的各个方面,例如应用Bates提出的信息交互中用户参与和系统帮助[72],尤其是其中用户与系统之间不同策略层面的控制性和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