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建团视阈下“外国语学社”述论
2022-03-21何立波宋凤英
何立波 宋凤英
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对留俄青年进行培训,在上海创立了“外国语学社”,杨明斋任社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外国语学社把外语教育和马列主义教育、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汪寿华、肖劲光、王一飞、曹靖华等一批党的早期重要干部,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和留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外国语学社,学术界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研究。《“一大”前后》《青运史资料与研究》《红旗飘飘》等,对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在研究性论文上,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外国语学社对我国俄语教育的影响、学社的创建和影响、学社在留俄教育史上的地位、学社对中共早期组织队伍建设的贡献、学社的结束时间等。外国语学社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尤其是对史料的发掘,但对外国语学社与上海党团组织关系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就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在培养赴俄留学青年革命者的背景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外国语学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苏俄革命经验的强烈愿望,培养懂俄文革命干部的工作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俄共(布)也在试图与中国革命者建立联系。1920年1月,俄共(布)远东地区委员会的领导人库什纳列夫和萨赫扬诺娃致函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称他们打算与中国的革命者建立经常联系[1]。1920年7月,马林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建议:“共产国际要培养东方革命干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应成为东方的新麦加。”[2]
1920年4月,俄共(布)派以维经斯基为首、杨明斋为翻译的代表团赴华[3]。维经斯基等在了解了中国国内革命运动的情况之后,制订了赴华工作计划:首先,协助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小组,并将这些小组合并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政党;第二,通过知识分子组织与工人建立联系;第三,协调各革命派别的活动,包括联络无政府主义者和国民党员[4]。
上海成为俄共(布)和共产国际谋划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据点不是偶然的。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工人阶级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1921年前后,上海俄侨的数量仅次于日侨。维经斯基及其夫人库兹涅佐娃在外国语学社教授俄语,同时秘密为共产国际工作,正是利用了上海国际化程度很高这一特点[5]。
维经斯基积极推动共产党组织在中国的建立。据李达回忆:“由于李大钊同志的介绍,威琴斯基①即维经斯基,下同。到了上海,访问了《新青年》《星期评论》《共学社》等杂志、社团的许多负责人,如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及其他各方面在当时还算进步的人们,也举行过几次座谈,其经过也和在北京的一样,最初参加座谈的人还多,以后就只有在当时还相信马列主义的人和威琴斯基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6]为推动党团的创建、发展和革命活动的开展,1920年5月,杨明斋出面租赁了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一幢二层楼房。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正式成立,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由陈独秀任书记。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新渔阳里6号成立。发起者为俞秀松、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袁振英、金家凤8人,俞秀松任书记[7]。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潮头已过,而新型的俄国则代替法国受到部分激进青年的注目[8]。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由对俄国的关注、宣传转向以俄为师,掀起了一股小小的向往俄国、学习俄国的热潮[9]。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伊始,就将培养革命青年和赴俄学习摆上日程。维经斯基赴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物色一些中国的进步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俄国游历”[10]。在维经斯基等指导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决定在新渔阳里6号成立外国语学社,杨明斋担任社长(校长)。新渔阳里6号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重要办公场所,挂“外国语学社”的招牌,以公开的名义开展活动。因此,1920年夏建立的外国语学社是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为培养留苏预备人员而设的学校,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总部[11]。1920年9月28日,《民国日报》公开刊登了外国语学社的招生广告:
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各班,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日每班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每人选习一班者月纳学费银二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12]。
虽然外国语学社刊登了招生启事,但是学社多数学员是经过中国共产党早期地方组织或领导人推荐入学的。任弼时、肖劲光等6人是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俄罗斯研究会介绍来的,刘少奇是船山学社负责人贺民范介绍的,王一飞是陈独秀介绍的,蒋光慈、吴葆萼、韦素园等是高语罕推荐的。1921年2月,廖划平等17名四川青年到外国语学社学习。廖划平于1921年初致信友人,称“四川共来了一十七人”,“俄语是杨明斋教授,每月学费二元,讲义费八角”[13]。1921年1月,包惠僧带领几名团员由鄂来沪,住在外国语学社。外国语学社学员最多时达60人左右[14]。苏联学者葛萨廖夫指出:“他们在上海成立‘外国语学校',聚集了优秀的革命者,准备把他们分配在国内工作或以后派到苏联东方大学去学习。”[15]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李汉俊决定成立教育委员会,请包惠僧协助抓青年工作并任主任,杨明斋任副主任。“教育委员会主要任务是选择青年团员中的优秀分子送莫斯科留学”[16]。当时,外国语学社成为全国“各地学生运动家和冲破封建家庭藩篱的青年慕陈独秀之名来上海后的避难所,或者希期赴苏俄的青年们的留学介绍所”[17]。
二、外国语学社是建党前后创办的一系列学校中的一所培养青年的学校
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留俄预备学校,是我党建立的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也是我党建立的第一所培养青年和革命干部的学校。学员彭述之回忆说:“我们这些外国语学社的学生们首先必须做好从即将成行的长期留苏中最大限度地学习的准备。”[18]张国焘也提到:“上海小组还创办了一所外国语学校,由杨明斋主持,训练预备留俄的学生。”[19]之后,1921年2月,广州也成立了外语学校。《广东群报》刊登“俄语学习招生”广告,提及:“特聘俄人米诺及其夫人专授俄语”[20]。这是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一所俄语学校,任务是研究俄罗斯,研究现代思潮和平民文学。这是继上海外国语学社后出现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所外语学校。
外国语学社是一所青年学校,是团的机关。陈望道在《回忆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一文中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进行了下列几项工作,其中一个就是办了一个青年学校,当时叫S.Y.(即社会主义青年团)[21]。沈雁冰认为,外国语学社后来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的前身:“外国语学校,地址在渔阳里,和陈独秀住的地方相近。外国语学校后来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22]对于外国语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干部学校的性质,也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其中,《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明确指出其系培养干部学校的性质:“外国语学社是上海党组织创办的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23]
在外国语学社之后,党领导下的工人学校、妇女学校乃至于大学陆续成立,掀开了中共早期学校教育的新篇章。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工人中开展活动时,把创办各种劳动补习学校放在重要地位[24]。《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一文指出:“工人学校是走向组织工会途中的一个阶段。”[25]1920年,陈独秀和李达派工人出身的外国语学社学员李启汉在小沙渡开办上海工人半日学校,成为我党开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到1921年1月,半日学校暂停下来[26]。邓中夏指出:“长辛店和小沙渡两地都是中国共产党最初做职工运动的起点。”[27]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还于1921年10月创立了培养妇女的学校——平民女校,以“养成妇运人才,开展妇运工作”[28],将“真的女子解放的先锋队”组织起来[29]。女校校务主任先后由李达、蔡和森担任。沈雁冰认为:“平民女学不是正规的学校,是传播革命思想的场所。”[30]19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所高等学府——上海大学,于右任任校长。上海大学是“党培养干部的据点”[31]。1923年夏,党中央派邓中夏到校任校务长,成为国共两党合作办上海大学的开端。
这四所早期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注重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注重让学员在革命实践中成长,并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对象开设相应的课程,反映了建党时期党对培养青年和培养干部形式的完善。从外语培训和培养青年的上海外国语学社,培养工人骨干的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培养妇女干部的平民女校,到培养政治人才的正规高校上海大学,建党前后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了一批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工人人才、妇女干部和其他党的重要干部,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社强调马列主义教育,多数学员在学社期间完成了思想转化,加入上海团组织
外国语学社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建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成立外国语学社,具有掩护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目的。在1933年3月出版的《陈独秀评论》,收入了仿鲁写的《清算陈独秀》一文,称“当时以法界当局对革命党之行动甚注意,上海流氓又时时索诈危害,乃由张继、柏文蔚两人之与法界有关系者出为相助,即以戴季陶住宅渔阳里6号(现铭德里)为团址,并办一外国语学校以避耳目”[32]。李达也回忆说:“这些青年大约有20人……在这幢房子外,还挂上了‘外国语学校'的招牌,请国际代表威丁斯克①即维经斯基。的夫人教俄文。”[33]
外国语学社的成立,为上海早期党团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据施存统回忆:“党的许多活动都以团的名义出现。”[34]陈望道的回忆提到:“新渔阳里六号,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用办外国语学校的名义,可以进行较公开的活动。”[35]包惠僧也称外国语学社是“我党初期的联络接洽和一些半公开活动的机关”[36]。学社开会有时在客堂里,有时在厢房里,搬了一只椅子聚在一起就可以,没有一定的形式。许多传单印刷品都在这里印,当时有两三架油印机,写蜡纸用的铜板都齐全的。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建团工作首先在外国语学社的学生中开展[37]。据学社秘书俞秀松在自传中回忆:“我还同其他同志一起组织了‘外国语学社',我们党最近几年的积极分子,几乎都是该社的学生。”[38]学员华林也回忆被俞秀松动员到学社的情况:“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左右,俞秀松来找我,谈起青年团,望我参加,并且希望我不要读英文,改读俄文,到苏俄去。我答应了。”[39]
实际上,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团员基本都是外国语学社学员,包括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柯庆施、肖劲光、蒋光慈、曹靖华、汪寿华、李启汉、李中、王一飞、谢文锦、梁柏台、陈为人、许之祯、雷晋笙、吴芳等人。其中,罗亦农、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成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的第一批团员。李达的回忆还提到了李中、李启汉等:“维经斯基到上海后,亦曾介绍过苏联有青年团的组织,于是,党就将各地来沪的青年挑选了20来人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并派党的发起人之一的俞秀松主持。意思是准备从中培养挑选预备党员。罗觉(亦农)、任弼时、李中、李启汉等都是这一批参加的。”[40]肖劲光曾回忆:“一九二〇年,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刘少奇、任弼时和我等立即加入,我们算是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41]据肖劲光说:“那时入团的手续很简单,填张表就行了。青年团的总负责人是俞秀松。”[42]蒋光慈在学社学习期间,也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43]。除了廖划平、秦抱朴等少数无政府主义者,多数学员都在毕业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44]。“外国语学社因而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的人才来源[45]。
这一切都表明,外国语学社同上海建党建团有着直接关系。外国语学社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掩护革命活动,培养革命干部和输送青年团员到苏俄学习,以公开名义招生的学校,因而当时上海党团组织一些重大活动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外国语学社也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46]。
外国语学社实行外语教育和马列主义教育、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留学培训、青年培养和干部教育的成功探索。外国语学社的教员以中国教员为主,也包括外教。其中,李汉俊讲法文,李达讲日文,袁振英、沈雁冰讲英文[47]。俄文教员有杨明斋、维经斯基夫人库兹涅佐娃和老同盟会员王维祺之女王元龄。以下为外国语学社授课教师情况表:
表1 外国语学社授课教师情况表
(续表)
外国语学社虽然也设有英、法、日等语种,但事实上学习的人很少,主要以俄语教学为主。学社的俄语教学对于赴俄学员而言,也只是一个入门和预科阶段。学员曹靖华回忆说:“开始时,他们的学习的确很困难,因为多数人俄语基础很差,连俄文字母都认不全。”[48]
除语言教学外,外国语学社还开设了政治课,讲授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把李汉俊翻译《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列为学员的必读书籍。在授课教员中,李汉俊博闻强记,马列主义理论功底扎实,讲课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幽默风趣[49]。据肖劲光回忆:“我读的第一本马列的书就是外国语学社发的《共产党宣言》,书是由陈望道翻译的,马列主义课也由他主讲,每个星期日讲一课。”[50]在学员中,刘少奇“多数时间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51]。此外,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每周都要在新渔阳里6号举行一次政治报告会,邀请陈独秀、沈玄庐、李达等去演讲。
在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外国语学社推行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以外国语学社为活动基地,领导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纺织工会等组织。1920年10月3日,外国语学社学员李中等邀请上海机器工人在外国语学社开会,发起和组织上海机器工会①1920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这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52]。学员除学俄文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参加创办工人夜校、办工会、办工人刊物、刻钢板、油印与散发革命传单等进步活动,在纪念活动时上街游行示威,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刊的《劳动界》参加实践活动。1920年秋,李启汉参与创办了上海工人半日学校,这是党的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据彭述之回忆:“每天上完课,杨明斋一宣布放学后,李启汉和他的同伴们就箭一般地离开外国语学社,去印刷厂结束‘他们的'下一期周刊的最后一道工序,或是去城里的某个工厂区‘现场'。”[53]
提倡工读互助和改造社会的具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上海工读与互助团运动失败后,不少学员也进入外国语学社学习。1920年6月,在陈独秀的支持下,湖南旅沪学生袁达时、罗亦农等发起成立“沪滨工读互助团”,确定“实行工读互助、改造社会为宗旨”[54]。结识陈独秀之后,罗亦农逐渐认识到中国应该走俄国道路,于是进入了外国语学社学习。曹靖华指出:“想起了莫斯科,就会想起乌苏里、满洲里,更加要想起渔阳里。1921年那一批人都没有了。王一飞、罗亦农、任弼时,以及刘少奇等,都过去了。”[55]
在赴俄留学后,外国语学社学员继续坚持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传统。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张国焘、瞿秋白、张太雷、柯庆施等以正式代表的身份与会,任弼时、肖劲光、俞秀松等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了这次盛会[56]。每逢十月革命节、五一劳动节等重大节日,他们都要与苏俄人民一起参加游行、集会等纪念活动,经常到工厂、农村参观。
四、外国语学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团组织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
外国语学社成立不久,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就开始积极策划赴俄留学事宜。1921年3月,国际青年共产党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部谷林为召开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会议,给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发来邀请函,“选举一位代表当我们第二次国际会议的邀请”[57]。俞秀松被推举为会议代表。他在1921年4月6日的家信中提到:“上海我们的团体有派送学生留俄的事,我又被同志们推为留俄学生代表,因此又不能不先往R①俄国:笔者注去接洽。”[58]这表明外国语学社“派送学生留俄的事”刻不容缓。
1921年4月,俄共(布)中央决定成立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培养东方国家的干部[59]。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的课程都重视马列主义教育。罗亦农在中共旅莫支部会上强调:“我们来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的革命经验,训练自己成为很好的共产主义者。”[60]外国语学社和东方大学在教学目的上有相同之处,因而很好地衔接起来。赴苏俄学习的学员学习时间不长,多为一两年,有的甚至不到一年,最长的也不过三四年。
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赴俄留学生的摇篮,成为我党留学教育的缘起。许多党的杰出领袖和早期领导人在外国语学社完成了思想上最重要的转化,确立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李达指出:“一九二一年七月党成立代表大会以后,曾选派十来名团员送往莫斯科(俞秀松同志罗亦农同志都去了)。”[61]苏联学者葛萨廖夫认为,在上海成立外国语学社,聚集了优秀的革命者,准备把他们分配在国内工作或以后派到苏联东方大学去学习,分配在国内工作的李启汉等学员在陈独秀等人的指导下,形成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基础[62]。仿鲁的《清算陈独秀》指出,他们“均自各省及国外归来,会集于外国语学社,遂成中国社会主义者之大集团,共产党干部亦渐因此酝酿以成”[63]。
1921年7月15日,上海《民国日报》还在刊登“外国语学社添招新班”广告:“本社添招英文、俄文、法文、日文学生各一班。有志向学者,请即至法界霞飞路渔阳里六号报名,每班报名者满廿名以上即行开课。报名费一元;学费每月二元。”[64]这表明,外国语学社在1921年7月仍在活动。关于外国语学社的结束时间,据王元龄回忆:“未到大热天约阴历5月份就结束。”[65]李达认为,“在一九二一年暑假期间终止了”[66]。本研究认为8月初结束比较可信。一大之后,新渔阳里6号的房子退租,外国语学社自然无法办下去。
外国语学社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曹靖华称自己在这里作为“革命幼芽舒根展叶”[67],第一次直接接受了党的教育。在外国语学社培养的学员中,有党务、工运、青年、教育、军事等革命干部,如刘少奇、罗亦农、汪寿华、李启汉、王一飞、任弼时、肖劲光、吴芳、任作民等革命家,有著名作家、翻译家曹靖华、韦素园、蒋光慈等,有著名经济学家周伯棣,著名红色司法事业领导人梁柏台等。卜士奇在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已经能够给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做会议俄文翻译了[68]。蒋光慈也是在外国语学社成长起来的,并将名字从“侠僧”改为以寓意革命的“光赤”[69]。
外国语学社赴俄学员以向往苏俄的进步青年为主,但是难免有个别投机分子。看到苏俄生活艰苦,半途就退学回国了[70]。即使完成留学任务归来的这些人也有少数无政府主义者和其他变质分子,如卜士奇叛党加入国民党阵营[71]。韦素园与卜士奇,形成了革命者与投机分子两类人的正反的强烈对比[72]。
关于赴俄留学的外国语学社学员,本研究作了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外国语学社赴俄留学学员名单
(续表)
外国语学社学员中未赴俄留学、在国内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启汉、李中等,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人物,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之一,也是中共一大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首批党员之一,发起成立了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和上海机器工会,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结语
外国语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第一所外语学校、第一所培养青年和革命干部的学校,在探索以马列主义培养革命干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在外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曹靖华晚年指出:“渔阳里开辟了一代人的道路,组织、动员了一批一批青年到莫斯科去取经,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去学习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这种气势是前所未有的。”[73]外国语学社办学条件比较简陋,作为一所学校也显得很稚嫩,没有像上海大学那样区分专业来培养,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也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憾。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的实践,外国语学社开创了办学要坚持党的领导、注重马列主义教育、加强革命实践锻炼的良好风气,对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平民女校、上海大学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学校建设,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教育青年、完成建团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早期建设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