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一位地理老师发现的宋金古寺

2022-03-21

中外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张建军李琳高平市

□ 倪 伟

一位高中地理老师,循着蛛丝马迹的线索,找到一座藏身在村里的北宋、金代古寺。让人疑惑的是,一座如此显眼的古建,十多年前在文物调查中就已登记在册,但真实年代和身份为何至今才被发现?

被错认的古寺

这座寺庙名为圆融寺,位于山西晋城下辖高平市的神农镇中村,已有800 岁以上的高龄。1949年后,圆融寺后殿养过猪,门殿用作仓库。2021 年9 月13 日,晋城市泽州一中高中地理老师张建军跟朋友开车抵达中村,找到了荒废已久的圆融寺。他一眼就认出了门殿梁架斗拱中的金代风格,再仔细看,一些构件还有清晰的宋代特征。当天,他把图片发送给高平市主管文物工作的副市长李琳。李琳转手将消息告诉了北京大学古建专家徐怡涛。徐怡涛与同事、学生驱车直奔晋城,鉴定、测绘旋即展开。

在中国,金代及金代以前木结构古建,全国现存仅有200 余座。圆融寺并非被遗落在文物户籍之外。门殿的山墙上,贴着“高平市不可移动文物”的铁牌,但牌子上的名字却是“中村春秋楼”。这个“中村春秋楼”指的是圆融寺里的东朵殿,为清代风格。而更为古老的门殿却被普查员忽略了。

2007 年至2011 年,中国开展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李琳说,当时普查员来过圆融寺,但这个名字已经没人知道,便以清代改建的配殿“春秋楼”为名登记。

圆融寺被埋没,与其所在的地区息息相关。高平市古建密度之大,全国罕见,不可移动文物目前有1574 处登记在册。因而文物普查格外艰难。十多年前进行“三普”调查时,“文物部门专业人才缺乏,好多人都不认识古建。”李琳说,有时普查员看到早期建筑都“不敢写”,因为当时文保力量欠缺,被人知道珍贵反而会招来木构件盗贼。

修缮宜缓不宜急

北大团队判断,圆融寺门殿应始建于北宋中后期,金代中后期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檐下斗拱被全部更换,但保留了部分宋代构架。明清重修时,全面更换了屋顶瓦作,屋顶形式也由繁复的歇山式改为比较简单的悬山式。圆融寺里保存的三块石碑都明确刻着圆融寺的名字,在“三普”时却被普查员漏掉了。其中一块1911 年立的石碑提到,“中统三年(1262 年)”已有关于圆融寺的记载。“中统”是元代建立之前大蒙古国的年号。

2021 年11 月,山西省文物局来考察、测绘过以后,圆融寺的保护旋即提上议程,但启动修缮尚待时日。“修古建,最大的逻辑是保存它的历史价值。”徐怡涛说,比如说圆融寺,主体改建于金代,却有北宋遗风,“如果全部按金代去修,不就把价值修低了吗?”

他见过太多“破坏性修复”。表面焕然一新的文物,其实面目全非。对于圆融寺,他希望能成为一个研究性修缮的案例,宜缓不宜急。

北宋崇寿寺被民间人士“修坏”,至今让张建军耿耿于怀。20 世纪90 年代,不知从哪来了一群人开始修庙,他们嫌弃灰扑扑的青瓦不上档次,换成了琉璃瓦。又在梁枋画上鲜艳的彩画,而明清遗留的旧彩绘被全部抹去,从此了无痕迹。

高手在民间

在这次发现中,依赖民间、官方、学界形成的由私人关系联结而成的小网络,信息在其中迅速传递、推进。这些民间人士,逐渐成长为山西文物保护中一支力量,已经有好几件值得称道的成绩。当地一群文物爱好者建了一个微信群,叫“上党营造社”。2017 年,群友张波往群里扔进一则新闻,说高平北诗镇正在搞街道改造,那里有座元代民居门楼可能保不住。张建军等人立马发朋友圈呼吁,当晚,事情就受到上级文物部门关注。全国“三普”结束后,张建军找来一本晋城“三普”图录偶尔翻看,竟发现好几处断代错误。他反映之后,其中几处后来被评为省保。

猜你喜欢

张建军李琳高平市
高平市:科普日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Classical-field descrip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of parallel light in a nonlinear optical cavity*
李琳:当好“三员”带头干 脱贫攻坚勇担当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A NOTE ON MALMQUIST-YOSIDA TYPE THEOREM OF HIGHER ORDER ALGEBRA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巧用反例在概率论教学中的作用
高平市:搭建纪检干部学习交流微信平台
晋丰举行配方肥直销点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