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2022-03-21赵冠明
赵冠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不良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实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积极开展相关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引言:大学体育教学主要目标便是能让学生健康发展,拥有强健的体魄。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属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增强大学生体质在大学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识教育需要各科一起配合完成,而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大学体育课程。但大学生现在普遍的情况是身体素质较差,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来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一、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大学生普遍锻炼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成长环境非常好,但就是伴随着这种物质良好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缺乏锻炼意识,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到锻炼的积极作用。甚至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一样,把体育这一科目排除在文化之外;而且父母长辈也没有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习惯,进入大学后更是缺乏锻炼意识。
2.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僵化落后,现在急需要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传统模式中,教师当堂布置教学任务,学生课上完成,且体育考试中期末考试占成绩的大半,就导致大学生只临近考试积极锻炼,而忽略了利用日常时间锻炼。这种教学模式会有一系列问题,即学生对体育锻炼意识下降,不重视平常体育锻炼,把体育课程当做一门可以临阵磨枪的科目,这都不利于大学体育课程的进展。
二、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1.丰富体育通识课
教学方法是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创新的,老师要随机应变,不同教学情况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若有特殊情况还可以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创新,其目的是让学生不认为体育是门枯燥的课程,而且学生还能全方面发展。教师要教导学生用放松的心态学习体育,积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以把新的教学理念带到课堂上;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因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引用多媒体设施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相互融合,以增加体育通识可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种较常用的方法便是激励法,如果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那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一定物质上的奖励才是激励,一个微笑,一句表扬的话也是激励。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基础,教师再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相结合做一定的创新,相信会有很好的课堂效果。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就有了方向;当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有弊,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2.注重师生沟通
通识教育的背景需要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而且是否有善于沟通的能力决定着你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对以后的发展是有绝对的益处的;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要想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要有良好的师生沟通;再教育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同时,老师也需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产生的问题;若教师有良好的观察力,那么也会有全新的体育课堂。
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命令和服从不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而在平等的角度上教学便是最好的方法,师生之间尽量减少隔阂,学生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及时提出,若学生有问题而不敢跟老师沟通会有很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不喜欢体育课堂了,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就更别说潜移默化的进行通识教育了。教师要根据和同学沟通的内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要在沟通过程中进行通识教育,创新教学理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让同学全发面发展,也能有轻松的教学氛围。
3.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学习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教学的必备课程,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值得被重视。体育教育可以演变为社会教育,品德教育,所以体育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要着重培养的,体育老师更要起带头作用,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关心学生的品德教育,而不是只关注体育成绩。
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塑造良好的品格,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在基本体育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体育道德精神。教师要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让学生明白体育道德培养的重要;特别是在这个人民素质高速发展的时代,体育道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要让学生有基本的道德素养意识,例如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体育道德的新闻和事例,还可以为学生讲解奥林匹克精神,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体育,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行为,并从内心懂得生命在于运动。
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理所当然地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是被动接受,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机械化学习,就很难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学生如果在体育课堂上有自主意识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体育教学改革会事半功倍,不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成人化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自主的感受体育课的快乐和魅力与教师简单教授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其实若老师静下心来听取学生的意见会发现,在学生角度看问题或许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学校和师生共同配合的改革。不光学生要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模式。且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经常科学的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各个器官的机能,保持更美好的身体素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挑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走在改革的前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创建更加完美的大学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莫菲.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21(08):12-13.
[2]张红亮.基于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田径,2021(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