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策略

2022-03-21莫碧仙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策略小学生

莫碧仙

摘要: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探究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低的原因及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要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毋庸讳言,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学校是一个文明的大舞台。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一、现状

我校是一所大型的乡镇中心小学,近些年,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农村人口,近两千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是农村学生。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孩子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差。

(一)文明礼仪素养较低

1.各种不良行为常见

如:上课迟到、撒谎、讲脏话、不尊重同学老师、偷窃、打架闹事等。

2.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校园暴力是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升级,校园施暴者对身边同学采取恐吓、殴打、孤立等暴力行为,对被施暴者的身体、心理造成很大创伤。

(二)缺乏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所进行的家庭德育还不全面不到位。而学校虽然也开展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希望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但是简单的课堂教育对于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和实际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用是很有限的。

二、原因

(一)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然而,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多是由文化程度不高的爷爷奶奶抚养。一方面,爷爷奶奶对孩子日常行为溺爱多,教育少;另一方面,爷爷奶奶的观念意识跟社会有所脱节,不一定能用正确的观念、方式去教育孩子。

(二)学校层面

学校对于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还不够重视,停留在课堂教育和简单说教方面,没有让学生领会到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相关方面的教育零散不系统,对学生习惯养成作用很有限。

(三)社会层面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既能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得各项信息,但同时,由于网上信息过于复杂,包括一些不良网站,容易导致学生在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之前,依样画葫芦,学到网站上不良行为。社会上龙蛇混杂,学生过快认识到学校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事物,容易迷失方向,走上错误的道路。

三、策略

(一)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都起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在他们的认知里,大人的做法是正确的,有权威性的。他们会下意识地去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以大人为榜样。所以,家长、老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礼仪文化素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去教育、引导孩子学习礼仪,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礼仪。1

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树立良好的家训。例如:文明守礼、尊老爱幼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在文明礼仪方面做学生的榜样。

(二)适时奖惩,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小学生的价值观、文明礼仪意识还处于形成阶段,不成熟,自控自律能力还不强,需要家长和老师适时采用奖惩手段,督促學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比如“文明礼仪标兵”“文明班级”的评选奖励,师长的评价,适时的批评惩罚等。通过这些督促学生向文明榜样学习,改正不良习惯,争当文明个人。

(三)情境教育,促进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将文明礼仪教育课堂融入生活中,适当的情景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平时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坚持不懈。可以用宣传画、黑板报、“文明班级”“礼仪标兵”评选活动等有趣好玩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学校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细节都默默地传递文明礼仪的知识和思想。如楼道上“靠右走,不乱跑”的温馨提示,教室里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礼仪格言,走廊上的“轻声慢语”的文明话语,食堂里的“珍惜粮食”的宣传标语,花坛、小树边的“脚下留情(青)”的小卡片等。

用文明和谐的班级氛围、学校环境、家庭氛围带动个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四)三级联动,督促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单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是不行的,三方联动、共同督促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班主任、各科教师以及学校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要求学生,长期监督,帮助小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其次,学校老师应该争取包括家长、社会等的校外力量的配合,使学生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也能够在家庭、社会活动中坚持如一。

作为老师,定期开展班会、评选“文明礼仪之星”等活动;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总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格外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少华. 农村小学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J].中国知网.管理.理论探索,2019.06

[2]蒋音梅.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知网

[3]马铸和.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策略 [J].中国知网.管理.育人之道,2019.20

[4]易海丽.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J].中国知网.2018年第16期

[5]王静云. 文明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N]. 人民政协报,2019-01-31(009).

此文系:《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编号:XJKX19A181  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教育策略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是小学生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