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构建 “小微学校” 推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
——基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研究

2022-03-20范晓薇沈明煊

文教资料 2022年22期
关键词:阿坝州牧区教学点

范晓薇 沈明煊

(阿坝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教育非均衡化发展往往会因为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可供配置资源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差异,导致其表现在办学条件、师资结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千差万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又因其自身特殊性,如民族文化、宗教习俗、城乡二元结构、民族(该地区)教育政策等多个因素交织影响致使该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有着较大差异,成为制约该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原因。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后简称 “阿坝州”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接合部,该地区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的高原地貌,州内地势起伏变化大,垂直气候特点较为显著。与此同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辖属范围内涵盖藏族、羌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据统计,截至2019 年末阿坝州在籍人口总数为89.93 万人,其中藏族人口总数为53.50 万人,羌族人口总数16.71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9.5%、18.6%。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则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也是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内容。[1]

此外,据教育部公示的数据显示,2000 年至2010 年间,作为小规模学校之一的农村教学点十年间从最初的178060 个锐减到66941 个,减幅高达62.41%,以平均每年11112 个的速度锐减。持续多年的农村撤点并校、集中资源办学政策,演变为 “学校进城” 运动,农村教育出现了 “城挤、乡弱、村空” 。上述 “一刀切” 的情况严重忽略了我国部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际,阻碍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式发展,甚至为部分民族区域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造成部分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入学路途成本增加,父母教育投入成本上升,适龄儿童失学、厌学、辍学率上升,区域内教育质量下跌,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失色等。[2]

一、阿坝州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现实依据

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对该区域教育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模式等起制约作用。综观阿坝州全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加之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可将阿坝州辖区内民族教育发展划分为三种典型模式,即阿坝州民族教育山区发展模式、阿坝州民族教育牧区发展模式、阿坝州民族杂散区教育发展模式。[3]又因该辖区内三种典型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都有其独特性,在进行新型 “小微学校” 构建过程中须全局考虑、分类构建。

(一)山区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现实依据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全州高原与山地峡谷面积约各占1/2,且州内平均海拔在3500 到4000 米之间,而高原与山地峡谷地区人口分布数量约占全州总人口数量的1/2。受地形限制与影响,该区域内的经济基础较差,严重制约该区域内教育发展,加之该区域内村寨群落过于分散,致使该区域内所拥有的大中小学校规模较小,位置分散,可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有限,师资短缺。据阿坝州2019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底,阿坝州全州仅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 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4 所,小学243 所,普通中学55 所,普通高中18 所,各大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比例较大(详见表1),而该区域各大中小学数量、规模以及生师比远远低于全州平均水平。

表1 截至2019 年阿坝州大中小学、在校生、专任教师数量

(二)草场牧区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现实依据

阿坝州辖区内牧区草场面积约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2,人口数量约占全州总人口数量的1/3,该区域内人口分散,总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牧区教育与传统教育差异较大,牧区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为牧区发展培养医疗、宗教、教育、艺术等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畜牧业,该区域畜牧业发展沿袭传统的放牧方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因此人口也会随放牧季节变化而发生变迁,给 “场所固定” 的传统学校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决定了牧区教育发展辐射面广、办学形式灵活、所需教育资源投入大。季节性放牧的畜牧业发展方式无形中增加了牧区儿童失学、中断学业的可能性,造成牧区人口文化结构偏低。此外,该区域内的语言(藏语)环境单一,多为本民族语言,学校教育中区分双语教育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并且大量存在藏汉双语教育一类和二类模式。此外,宗教文化是该区域内牧区文化的核心,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影响着该区域内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也对该区域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民族交错居住区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现实依据

除自然地理特征划分之下的山区与草场牧区,阿坝州还有多个区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造就的少数民族同胞与汉族同胞混合聚居地,如 “藏—汉聚居地” “藏—羌聚居地” 以及 “藏—羌—汉多民族交错居住区” 。该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为各民族星罗棋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错杂居住,错杂之中隐藏 “小聚居” ,表现为大量交错居住中自发形成某一单一民族乡或民族村。民族交错居住区域内教育发展最为显著特点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但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呈正相关。该区域内民族教育相较于山区、草场牧区整体教育质量较高,但大量民族教育政策在该区域内执行时需进行 “因地制宜” 的特殊调整。民族交错居住必然带来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民族之间不可避免与其他民族发生互动,并且这类互动频次远远高于山区和草场牧区,因而该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必然会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导致该区域内开展教学所使用的语言也较为多样。

二、阿坝州分类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的思考

传统的 “小微学校” 为学生人数较少的村小、教学点、不完全小学,或为某些类型学生设立的小规模学校。 “小微学校” 通常不超过200 人,甚至只有几十人或几个人。农村小规模学校不是一个过渡形态,也不是随着教育现代化将要消失的落后形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是一种救急行为,更体现了底部攻坚的价值和前瞻性,具有教育创新性。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新型 “小微学校” 除具备传统意义上的 “小微学校” 特点外,更多强调结合阿坝州三类典型民族教育模式在地域宽广、居民分散、交通不便区域,尤其是偏远的民族地区,为保障当地教育质量和当地青少年儿童就近上学而分类建立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各式小规模学校。阿坝州教育实际与阿坝州辖区内三种典型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决定该区域内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需进行全局考虑,重点分类建设。笔者尝试从该州教育实际出发,结合三种典型民族教育发展模式,试图从学校功能定位、所需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类型以及办学形式四个方面对该州新型 “小微学校” 的分类构建展开粗浅的论述。

(一)山区发展模式的 “小微学校” 构建

阿坝州民族教育山区教育发展模式下的 “小微学校” 的功能定位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合格从业者,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向培养山地农业、林业、养殖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所需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斜,重点发展技能类教育。此外,在功能结构上还应充分发挥 “小微学校” 一校多用的功能,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可借助学校场地错峰开展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的校舍也可用于村民文化活动开展,使其成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心。

受地形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山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因此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遵循 “小分散、大集中” 的办学原则。小学办学以人口地缘分布密度为教学点开办依据,遵循 “从中心向外缘辐射” 的原则,形成以人口密集中心为办学圆点开办 “中心小学” ,打破以行政划分为依据的传统办学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入学路途成本;中学以县为单位设置教学点进行寄宿制学校开办,除开办普通中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大量补充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技术培训中心,着重对该区域内生源进行生产劳作所需的科学技术与技能的教育。

良好的办学条件是保障学校功能发挥的物质前提与基础, “小微学校” 办学功能与办学优势的发挥需要当地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首先,需在各个教学点建设足够的校舍便于教学工作及其附带活动的开展,校舍建设过程中可突破传统校舍功能,将其打造成为融当地公共机构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校舍,即所建校舍在功能上多变,除可以开展常规教学外也可承担当地其他公共活动的开展,如文化交流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此外,由于该区域自限性师资力量有限,在办学过程中还应提供合理的师资培训经费,提高教师专业培训与技能学习,定期邀请州内外相关技术人员前来教学点讲学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拥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该区域内新型 “小微学校” 办学的关键。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艰苦,该区域内师资极度缺乏且师资流动性较大,因此解决该区域内师资来源与师资稳定为办学的重中之重。解决师资来源问题,可由州政府牵头联合州内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及州外相关院校开展定向培养与定向选拔,为辖区内各类教学机构教学点定向培养输送所需专业人才;政策倾斜,对自愿来该区域就业人员提升相关福利待遇、岗位津贴,合理增加就业人员编制数量;充分利用 “互联网+” 技术,打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定期开展线上教学与线上课程培训;聘请当地有教学能力、有独特技能的人员在经过适当培训后担任各个教学点的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统筹安排不同学科的教师、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个教学点进行定期 “送教” 。

(二)草场牧区发展模式的 “小微学校” 构建

草场牧区发展模式下的 “小微学校” 办学功能定位是重点培养服务牧区发展所需的各类畜牧业生产、加工以及相关农副产品手工业从业者。与山区教育发展模式相比,草场牧区发展模式下的 “小微学校” 除具有山区教育发展模式下的一般性特征,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受季节性放牧影响大,表现为生源的流动与变迁。因此,在办学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根据放牧季节性变化灵活安排学制(缩短学制);教学日程可以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灵活协调上学、放学时间;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以季节性草场为单位创办流动教学点,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和技术人员进入牧区流动教学点授课讲学。

牧区 “小微学校” 对师资也有特殊要求,师资选拔除具备一般教学人员所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语言素养有特殊要求。由于牧区语言环境单一,教学使用的语言多为本民族语言,在牧区创建新型 “小微学校” 也应合理选好教学语言。若只使用汉语作为教学语言,该教学语言与学生长期生活的语言环境相违背,必然会割裂母语和汉语学习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牧区 “小微学校” 可在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施行双语教学,推动学校、家庭、师生之间的个性化互助。

(三)民族交错居住区 “小微学校” 构建

民族交错居住区 “小微学校” 办学功能定位,除培养服务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还应肩负传播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民族交错居住区 “小微学校” 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强化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

由于民族交错居住区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边缘接合部,而且有相当多人口居住的城镇里处于比较强的汉文化辐射圈内,最先吸收到汉族文明信息的少数民族社区,他们同汉族人民相处一方,子女就地入学,接受汉文化教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民族地区教育环境。[4]因此,民族交错居住区 “小微学校” 教育教学开展应以当地汉族教育为依托,建立多所以汉族教育教学点为中心促进和辐射其他民族教育的新型 “小微学校” 。民族交错居住区也是双语或多语言使用成熟区域,许多民族除了精通本民族语言也兼通汉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灵活选用教学用语。

三、阿坝州分类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的现实意义

阿坝州内不同民族教育发展模式下 “因地适宜” 分类构建不同类型 “小微学校” ,使其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 “精准施策” ,为当地经济发展高效、准确地输送各类合格专业技术人员,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不同类型的 “小微学校” 构建能够改善各个区域自限性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造成的教育质量差距,从而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性;民族地区构建 “小微学校” 可以降低当地青少年儿童求学路途成本、节约家庭开支、保障学生在家门口就近入学,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阿坝州构建新型 “小微学校” ,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活态保护也具有积极作用, “小微学校” 在功能结构上可弥补部分地区公共文化场所的缺失,建设并发展好当地新型 “小微学校” ,可以使之成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羌少数民族文化辐射源,成为弘扬和传播藏族羌族少数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助推器。[5]

猜你喜欢

阿坝州牧区教学点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高寒牧区羔羊短期育肥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