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素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2-03-20罗金花

吉林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肝素抗凝功能障碍

罗金花,贺 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 衡阳 421900)

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指人体凝血因子缺乏或是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1]。临床基于疾病的发病原因将疾病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种,遗传性主要指人体单一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多在婴幼儿阶段出现相应的出血症状,详细调查后可发现患者有家族病史;获得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现象,多在成年后发病,患者不仅会有出血症状还会伴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2]。在人体凝血功能正常情况下,发生出血后,机体主要通过血管痉挛、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在损伤血管基底膜上并形成血小板血栓、激活抗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继而达到止血目的[3]。但在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后,机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无法正常的进行凝血、止血,最终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形成失血性休克,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应在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后第一时间实施对症治疗,迅速改善凝血功能,促使凝血功能充分发挥作用,提升患者的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肝素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内科收治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6例,基于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4];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②存在肝素应用禁忌证;③中途转院治疗患者。试验组男15例,女8例;年龄1 d~57岁,平均(28.76±10.28)岁;病程2~6 d,平均(4.37±1.53)d;新生儿患者18例,成年患者5例。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 d~55岁,平均(28.14±10.02)岁;病程2~7 d,平均(4.65±1.59)d;新生儿患者19例,成年患者4例。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试验组23例采用大剂量肝素(国药准字H31022756;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ml∶1万单位)治疗,给予肝素0.3 mg/kg静脉推注,入院24 h内每6小时给药一次,入院24~48 h内每8小时给药一次,入院48 h以上患者每12小时给药一次。

对照组23例采用小剂量肝素(同试验组)治疗,给予肝素0.1 mg/kg静脉推注,每6小时用药一次,药物均在1 h内完成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疗效评估标准[5]如下,显效:患者治疗3 d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低血压、出血点等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3 d后凝血功能有所改善,低血压、出血点等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患者治疗3 d后凝血功能以及低血压、出血点等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凝血功能: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2 结果

2.1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试验组的PT、APTT、TT、FI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2.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显效加有效共2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加有效共17例,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65%大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n=23]

3 讨论

凝血功能障碍属于常见疾病,临床针对疾病发病原因进行研究,有了多种观点。部分学者认为,酸中毒、机体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溶血、栓塞以及循环障碍等一系列反应。也有研究学者认为,凝血功能障碍属于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最终导致人体纤维蛋白原逐步形成纤维蛋白,血液从溶胶状态演变为凝胶状态[6]。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外研究指出,血液置入玻璃容器中,会逐步凝固;若玻璃容器中涂抹硅,血液则不会凝固,该研究认为血液凝固并不是因组织因子激发发生,而是因血液接触表面后产生的一种情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外提出了新的观点——凝血的瀑布学说,这一学说逐步转变为凝血理论传统观点。凝血的瀑布学说认为,凝血过程是由一系列酶促反应(包含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共同通路)导致的。在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治疗,控制病情,恢复人体正常凝血功能,预防疾病发展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患者死亡[7]。

肝素是临床常用抗凝血药物,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肝素进入人体循环后,可与抗凝血酶有效结合,转变为复合物,继而与凝血酶、相关凝血因子进行有效结合,抑制凝血酶在人体中发挥凝血作用,抑制纤维蛋白持续生成,抑制Ⅴ因子与Ⅷ因子的活化。但临床研究认为,肝素进入人体循环后,只有30%的药物会与人体抗凝血酶结合生成复合物,发挥药物的抗凝作用。所以,若要充分发挥肝素的实际抗凝效果,必须在保证不会诱发溶血与出血等不良现象的基础上,增加肝素的实际注射量,不断提升药物的实际利用率,增加与人体抗凝血酶结合的肝素含量,提升药物的整体抗凝效果。

临床研究[8]指出,多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所以难以第一时间发现疾病的存在。但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后,往往可发现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临床认为,APTT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后该指标会有明显的延长现象;PT、TT是仅次于APTT的敏感凝血功能指标,一般情况下,两项指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但在采用肝素治疗后,该指标会有一定下降。纤维蛋白原则是相对敏感的血栓指标,该指标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血栓形成风险升高。

本研究结果指出,试验组的PT、APTT、TT、FIB显著优于对照组。肝素可与人体抗凝血酶Ⅲ中的赖氨酸残基进行逆性结合,继而形成复合物,抑制人体凝血因子的活性,增加内皮细胞组织因子途径移植物以及组织型纤维蛋白容美源激活剂的释放量,继而达到有效控制组织因子途径,预防血小板聚集、加速纤溶的作用,充分发挥药物的抗血栓与抗凝功效,所以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显著。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65%大于对照组的73.91%,普通剂量肝素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只有三分之一的药物可发挥作用,其余药物则处于沉睡状态,大剂量给药可增加药物的应用率,充分发挥药物的抗凝功效。

综上所述,大剂量肝素可有效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改善凝血功能。

猜你喜欢

肝素抗凝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