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二羟甲基丁酸工艺技术的改进

2022-03-19姚立锋夏红英何海峰

江西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丁酸产率收率

姚立锋,夏红英,何海峰,申 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涂料与高分子系,江西 南昌 330013)

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中的羧基和羟基官能团,使得DMBA化合物具有含羟基化合物亲水性质的同时,又具有羧酸类化合物的特性,这使得DMBA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同时DMBA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交联剂和化工中间体[1],因其独特的化学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水溶性环氧树脂、聚酯、聚氨酯等[2]。相关的应用报道更是逐年增加,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3]。

已报道的DMBA工艺均存在重结晶的环节,由于DMBA是通过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而来的,该过程副反应较多,生成的副产物可以溶解DMBA,使得DMBA难以结晶析出,造成收率和纯度均下降的结果,因此难以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中始终存在着产率低,纯度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从而导致其产品价格居高不下,难以及时供货,客户使用结果不理想。这些问题限制了DMBA 的推广以及应用,因此针对DMBA现存问题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DMBA主要是以液体甲醛,正丁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再经H2O2氧化后得到粗产物[4]〗。由于存在:液体甲醛原料易聚合,甲醛含量低,储存运输成本高,反应废液过多,后处理困难[5],产品难提纯、收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的发展[6,7]。丁成荣等人通过卡宾反应,以 2-甲基-2-丁醇,甲酸为原料制得2,2-二甲基丁酸[8],虽然避免了三废的产生,但是其0 ℃的反应要求,使得实际工业生产难以实现,同时加大了反应的能耗。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同样采用多聚甲醛代替液体甲醛来克服甲醛聚合的问题,利用有机碱代替无机碱来克服碱回收的问题,重要的是采取碱中和的方法来避开DMBA重结晶的步骤,克服了传统工艺中低收率重结晶的问题。系统研究了正丁醛(BA)和多聚甲醛(PFA)在三乙胺(TEA)催化下的缩合反应,并进行了大量实验,主要对2,2-二羟甲基丁酸(DMBA)难以大量快速析出晶体,产品纯度差的问题进行了改善,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并探讨了反应温度控制,原料配比,加料方式,反应时间和后处理方法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合成机理是将含有 α氢的丁醛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得到的2,2-二羟甲基丁醛,经H2O2氧化得到粗产物。由于氧化后体系副产物较多,并且副产物能溶解DMBA,造成难以析出晶体、生产的不稳定性以及析出的晶体也会夹带杂质等问题,无法达到高收率结晶提纯的目的。因此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良,在得到的氧化后的体系中加入K2CO3使DMBA中和成盐、有机溶剂洗去杂质、酸化、除盐,在省去精馏与重结晶的操作后,得到高纯度的2,2-二羟甲基丁酸产品。

合成路线见图1。

图1 DMBA的合成路线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多聚甲醛: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丁醛: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乙胺:分析纯(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30%双氧水: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碳酸钾: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浓硫酸:分析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GC 7890A(Agilent 公司);FL2200 HPLC UV-Detector(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核磁共振仪 Bruker AV 400(Bruker公司);Vario EL 型元素分析仪(Elementar公司);DW-3型数显电动搅拌器(予华仪器有限公司);YH系列电热器(江苏近湖镇教学仪器厂);ZNHW-Ⅱ型电子节能控温仪(上海垒固仪器有限公司)。

1.3 2,2-二羟甲基丁酸(DMBA)的制备工艺

1.3.1 羟醛缩合反应

将75 g(2.5 mol)的PFA,75 g的H2O和5 g(49.4 mmol)的TEA加入500 ml的四颈烧瓶,搅拌加热至30 ℃~35 ℃,滴加BA,72 g(1 mol)与TEA,5 g(49.4 mmol)混合溶液,控制温度在35 ℃~40 ℃之间,至混合液滴加完成,体系温度自然下降后70 ℃恒温加热1 h停止实验。

1.3.2 氧化反应

搅拌加热上述体系维持在40 ℃,后缓慢滴加30 %双氧水227 g(2 mol),并升温到70 ℃,恒温6 h。减压蒸馏,得到粘稠状粗品。

1.3.3 碱化提纯

在上述体系中加入碳酸钾207 g(1.5 mol)。75℃~100 ℃真空除去体系中的水,加入乙醇300 ml进行搅拌,析出固体过滤烘干后得到纯净的2,2-二羟甲基丁酸钾(Ⅲ)与少量的碳酸钾混合物。

1.3.4 酸化

在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Ⅲ)(140 g),中加入乙醇(300 ml),用盐酸(浓盐酸:水=1:1)进行酸化,过滤。滤液减压蒸馏,低温静置析出少量无机盐固体,经减压蒸馏得到DMBA固体,烘干得到DMBA(110.76 g),产率74.8 %。

2 结果与讨论

2.1 羟醛缩合反应

2.1.1 甲醛与丁醛投料比对缩合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固定反应添加剂丁醛:水:三乙胺=72 g(1 mol):75 g(4.2 mol):10 g(0.1 mol),反应温度修改为35℃~40 ℃。以丁醛计,按照不同摩尔比投料,考察PFA对反应程度的影响,经过气相色谱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发现,以1 mol丁醛计数,当PFA投料大于2.5 mol时导致额外副产物生成,过量的多聚甲醛和水反应形成活性中间体后,会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自歧化反应。当甲醛投料较少时,会导致丁醛双取代转化不充分,同时丁醛自身之间也会发生缩合反应[9]。另外,生成的 2-羟甲基丁醛由于甲醛的缺乏而无法及时与甲醛发生有效碰撞,从而进一步生成 2,2-二羟甲基丁醛,导致2-羟甲基丁醛分子内脱水生成副产物,从而降低了产率。适当调整甲醛的投料比能抑制上述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率[10]。实验表明,当二者比例为1:2.5时,产率达到峰值。

2.1.2 加料方式对收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考虑了BA滴加与BA和TEA混合滴加两种方式对产率的影响。固定投料量,多聚甲醛:丁醛:水:三乙胺=75 g(2.5 mol):72 g(1 mol):75 g(4.2 mol):10 g(0.1 mol),反应温度35℃~40℃,分别对两种滴加方式下的反应产物做气相色谱分析见表2。

表2 加料方式的筛选

由表2可以发现,BA滴加下反应程度较低,且副产物明显增加,且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较低温下不反应的现象。为抑制反应过程中2-羟甲基丁醛脱水从而无法生成2,2-羟甲基丁醛。必须确保实验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催化剂直接加入体系滴加BA会使局部反应过快,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使反应中间体脱水,从而降低产率[4]。实验表明,以BA和TEA混合滴加更为合适。

2.1.3 水的含量对收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固定投料量多聚甲醛:丁醛:三乙胺=75 g(2.5 mol):72 g(1 mol):10 g(0.1 mol),反应温度35℃~40℃。控制含水量,进行反应过程监控见图2为水对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

由图2可见,随着含水量增加,多聚甲醛溶解速度的加快,导致甲醛活性中间体浓度较高,体系升温速率加快。实验中发现,多聚甲醛溶解于水中,发生吸热反应。反应开始时时温度有所下降,与BA发生反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结果表明,当含水量较少,导致多聚甲醛溶解速度过慢,反应难以进行,造成PA反应不完全,造成收率较低。 含水量较多,多聚甲醛溶解过快,导致温度升高过快,副产物增加,收率下降[11]。经过实验比较以及与气相色谱分析得到,以1 mol BA计数,加入水4 mol,即75 g水为最佳比例。

图2 水的含量对体系升温速度的影响

2.1.4 TEA对收率的影响

一般传统的合成采用如NaOH、Ca(OH)2、Na2CO3、NaHCO3等无机碱[12],混合相转移催化剂,如HDTMAB等,反应温度为 30 ℃左右[13]。采用上述方法,生产收率低、纯度差,在提纯过程中盐无法除尽。采用TEA为催化剂,不仅能调控反应,还可抑制副反应的发生。由于TEA具有沸点低,添加量小,成本低,污染小的特点,可用精馏的方法进行产物提纯[14]。本实验选用TEA为催化剂,并研究了TEA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固定投料量多聚甲醛:丁醛:水=75 g(2.5 mol):72 g(1 mol):75 g(4.2 mol),三乙胺与丁醛混合滴加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剂量的比较,结果表明,以1 mol BA计数,当TEA的量小于5 g(0.05 mol)时不发生反应。因为TEA呈弱碱性,当TEA的量大于13 g(0.13 mol),会产生多聚产物,用蒸馏法难以提纯。实验表明,1 mol BA中加入0.1 mol TEA产率最高,多聚物基本抑制。

2.1.5 反应结束后水浴加热温度的影响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在反应自发升温停止后,对反应体系进行保温处理,可以使反应程度进一步进行,我们以最佳反应条件为基础,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反应温度的筛选

由表3可以发现,加热1 h与2 h无明显差别,加热1小时反应已经完全。温度进一步升高后,反应速率增快,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容易引发副反应且容易产生凝胶现象[1]。所以反应降温后恒温70度1 h效果较好,可以使反应较完全,达到产率最大化。

2.2 氧化反应

2.2.1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我们对氧化剂:双氧水的用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做进一步探究。得出如下数据见表4。

表4 H2O2用量的筛选

由表4可以发现,当n(BA):n(H2O2)为1:2时,氧化较为充分,可以达到88.87 %。当H2O2用量少时,醛基无法被完全氧化,并且因体系中含有少量未除去的甲醛,丁醛和2-羟甲基丁醛,这也要消耗H2O2,故H2O2要适当的过量。当n(H2O2):n(BA)为1:2时为最佳反应条件。

2.2.2 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由表5可以发现,反应温度为 70℃时产品收率高。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于反应是在开放体系中进行,反应实为不可逆过程。温度过高,一方面加快了反应的进行[15],一方面使H2O2发生均裂,以自由基的方式进行氧化,导致一系列副反应的发生[16]。所以氧化时保温70 ℃为最佳条件。

表5 氧化反应温度的筛选

2.3 DMBA纯化技术改进

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得到2,2-二羟甲基丁酸,该过程副反应比较多,产生的副产物是粘稠物,可以溶解DMBA,造成DMBA难以从溶剂中析出,并且还要用少量的水、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进行二次结晶,极大的降低了收率[17]。

本文对现有的结晶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碳酸钾与DMBA反应,生成2,2-二羟甲基丁酸钾,由于2,2-二羟甲基丁酸钾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差,而乙醇对杂质的溶解性又较好,从而可以通过乙醇洗涤的方法除去大部分杂质,从而免去了传统工艺需要多次蒸馏除杂的步骤,并可以得到大量纯净干燥的钾盐固体,大大提高了反应产率与能耗。虽然本文通过酸碱中和产生了无机盐,造成成本的增加,但是其产率与纯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无机盐的成本。

2.3.1 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的制备

本文尝试了不同的碱对DMBA进行中和,由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的碱性较强,其与DMBA进行中和时,造成体系发黄,因此我们选择碱性较弱的碳酸钾与碳酸钠。利用碳酸钠进行中和得到的2,2-二羟甲基丁酸钠盐容易吸潮,不容易干燥,而利用碳酸钾进行中和得到的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比较干爽,不吸潮,因此本文选择碳酸钾进行中和。中和至体系无气泡生成,体系基本上为弱碱性,此时DMBA都已经转化成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水后可以得到大量钾盐与杂质形成的粘稠液体,加入适量的乙醇到体系中可以把盐析出,同时溶解杂质,随后抽滤、烘干即可得到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和少量碳酸钾。

2.3.2 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的酸化

由于硫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极低,因此我们选择硫酸进行酸化,乙醇为溶剂。硫酸酸化后产生的大部分硫酸钠会从乙醇中直接析出,而DMBA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较大,不会析出。因此过滤掉硫酸钠后,我们减压蒸馏除去了一部分乙醇,并进行冷藏,使得残留的硫酸钠全部析出,再次进行过滤除去硫酸钠,减压蒸馏除去乙醇,会得到白色固体。传统的核磁共振与液相难以检测到无机盐的存在,因此本文除了用核磁共振和液相对产品表征外,还进行了酸值的滴定与元素分析,这样可以检测出其准备纯度。

2.4 表征分析

2.4.1 2,2-二羟甲基丁酸结构的高效液相表征

色谱柱:Ultimate XB-C18;流动相:乙腈:KH2PO4(0.01 mol/L)体积比1∶9;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06 nm。产品测试结果见图3。T4.609 min为2,2-二羟甲基丁酸保留时间,纯度达到99.52%以上。液相色谱证明该合成方法,合成产物纯度高。

图3 2,2-二羟甲基丁酸色谱分离图

2.4.2 2,2-二羟甲基丁酸结构的核磁表征

由图4a可以看出,在DMBA钾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δ=0.79 ppm,δ= 1.39 ppm ~1.47 ppm,为CH3CH2-的特征峰;δ= 3.61 ppm ~3.72 ppm,为-CH2-O的特征峰。δ= 4.80 ppm,为重水的溶剂峰。图4b,δ= 6.72 ppm处新增的-OH特征峰,说明酸化反应成功。

图4 2,2-二羟甲基丁酸钾盐(a)和2,2-二羟甲基丁酸(b)核磁共振氢谱

结合元素分析,C6H12O4,实测值(计算值)%:C 48.57(48.60);H 8. 06(8.10),酸值测定:368 mgKOH/g,进一步表明合成的DMBA纯度较高。

3 结语

本文探索出DMB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按摩尔比为PFA:BA:H2O:TEA为2.5:1:4:0.1,反应温度为35℃~40℃,后70度恒温1小时。经H2O2,70 ℃ 6小时氧化后,以K2CO3碱化成盐,得出固体后以酸化,真空浓缩,溶剂结晶工艺处理。从而得到纯净的2,2-二羟甲基丁酸(DMBA),最高摩尔达到74.8 %以上。

该方法使用多聚甲醛,避免了液体甲醛的储存困难,运输成本高等缺点,采用的新结晶方法,避免了DMBA晶体难以析出,避免了多重结晶的步骤,避免在重结晶过程中的浪费与能耗问题。

猜你喜欢

丁酸产率收率
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工艺优化
污水厂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α-烷基苯乙酰胺的合成新方法
CeCl3和CeO2对松木屑的催化热解作用研究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新型3-【4-(苯氧基)苯基】-5-【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基】-1,2,4-噁二唑化合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