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2022-03-19魏志婷
魏志婷
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进而影响手术的开展,同时手术带来的不适也会阻碍术后康复。因此,在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应加强护理干预,保证手术治疗[1]。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逐渐提高,单一的常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因此,临床应重视护理干预的创新,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专科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科室或某一疾病建立标准化的护理干预程序,可以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实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2]。将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护理中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鉴于此,本研究对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行甲状腺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参照组(2019年1月—2020年1月,40例)与研究组(2020年2月—2021年1月,40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单纯性甲状腺肿压迫食管、气管者;甲状腺机能亢进,采用药物治疗无效者。排除标准:语言功能障碍、行为活动障碍、情感意志障碍者;弥漫性甲状腺肿者;既往行手术治疗后复发者;颈部血管与甲状腺癌粘连者;甲状腺癌未分化者;淋巴转移者。参照组中女28例,男12例;年龄30~78岁,平均(53.68±8.82)岁;切除范围:单侧16例,双侧24例;甲状腺腺瘤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单纯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研究组中女30例,男10例;年龄32~80岁,平均(54.11±9.36)岁;切除范围:单侧13例,双侧27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单纯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日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和配合术前检查,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安慰和鼓励,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研究组采用专科临床护理路径,组建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甲状腺外科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带领1名主管护士、3名责任护士参与甲状腺外科培训,学习甲状腺手术相关知识;通过培训考核后,查阅文献和既往临床病史,总结甲状腺手术护理存在的问题,并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由主管护士负责开展护理活动。(1)住院第1天,责任护士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和医院其他环境,并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同时介绍此次手术的主要医师,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责任护士告知患者术前需要完善的声带、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和抽血检查前8 h禁食情况。(2)住院第2~3天,责任护士向患者进行专科健康教育,通过一对一交流,并使用PPT或图册生动讲解甲状腺发病机制、危害性、手术作用机制、手术必要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以提升患者的认知,缓解其因缺乏正确认知而产生的焦虑、恐惧情绪。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放松法、颈部拉伸和咳嗽,以减轻生理不适和疼痛。在病房中播放音乐,对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3)手术当日,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练习,低截石位需调节手术床至头高脚底位15°,臀部下方垫棉垫,预防局部出现压疮;仰卧位需保持颈后仰,颈下置软垫,头后仰,双下肢并拢或双下肢分开60°,双下肢制动。如患者出现突发眼病,可采取半卧位,减轻眼睛充血,并戴黑眼镜保护。手术室温度调整至26℃,湿度调至30%。责任护士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协助麻醉,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4)术后第1天,由于手术麻醉反应抑制排尿反射或不习惯床上排尿,容易提高尿潴留发生率。因此,责任护士对术后8 h排尿量少或仍未排尿者,于耻骨上区叩诊,确定其是否出现尿潴留。针对尿潴留者,应先稳定患者的情绪,再变换体位,采用诱导排尿法、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若无效,遵医嘱行无菌导尿术。术后24 h,切口疼痛最为明显,责任护士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感。针对轻度疼痛者,护士指导其进行颈部扭转运动,3次/d,10 min/次,注意预防颈部过度伸展;活动时,头部应缓慢活动;起立时,护士用手支撑患者头部,避免切口缝线牵拉引起疼痛;针对中、重度疼痛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泵泵入止痛药,根据疼痛程度调整药量。(5)术后第2~3天,待患者切口疼痛有所缓解后,责任护士给予便于吞咽的流质食物,预防呛咳或误咽的情况,并过渡至半流质饮食、软食,补充营养。每日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深屈、踝泵练习,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热是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常见的症状,责任护士及时检查切口部位是否出现红肿、发热现象,并监测体温,告知患者多饮水,遵医嘱进行温水擦浴或采用退烧药降温。恶心、呕吐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麻醉反应,且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生,应遵医嘱给予小剂量丙泊酚,既有止痛效果,又能止吐;此外,可选择内关穴针灸、生姜、催眠等措施预防呕吐,进而避免患者呕吐引起切口撕裂。(6)术后第4~6天,患者颈部切口拆线后,护士应告知患者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对于女性患者,可遵医嘱选用硅凝胶敷料或药膏无菌涂抹切口处,改善或减轻瘢痕,以满足患者对外观的需求。在此期间,责任护士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加强其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担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 d的疼痛症状,选择6种不同程度的面部图,共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采用S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 d的焦虑情绪,量表共20项条目,每项采用4级评分,划界分为50分,评分与焦虑程度呈正比[4]。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热等。采用问卷星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每项条目采取4级评分,共10项条目,满分30分,25~30分为非常满意,15~24分为比较满意,0~14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率(%)、(±s)表示,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 x- ±s)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分, x- ±s)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在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实施科学、细致、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紧张情绪,提升其依从性,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保证治疗效果,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专科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医疗指导下针对某一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时间为横轴,干预措施为纵轴,将护理干预细化、程序化、规范化,既注重治疗效果,又注重时间、效率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发挥最佳护理效果[5-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Wong-Ban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采用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这是因为常规护理认为疼痛是正常现象,术后2~3 d可逐渐缓解,无需给予针对性干预,故患者疼痛情况改善方面效果不佳。专科临床护理路径会根据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制订一个护理计划表,术后第1天是疼痛最剧烈的时间,在此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颈部扭转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告知患者在活动时控制力度,避免切口牵拉而产生疼痛;对疼痛明显患者,给予药物止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7-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通过实施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情绪。这是因为专科临床护理在术前、术后都加强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提高对手术治疗与并发症的认知水平,缓解因缺乏正确认知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情绪,同时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活动,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进而最大限度减轻焦虑情绪[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这是因为专科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循证医学证据或指南作为工作指导方向,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和处理措施,进而制订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在规定时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潴留、发热、呕吐征兆,有利于及时预防和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这是因为常规护理是根据医嘱来开展护理工作,主要围绕临床治疗,比较被动,无法满足患者对增强心理、生理等方面舒适度的需求[14]。而专科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术后不适,制订干预时间计划表,根据每日计划开展预见性、主动性的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5-16]。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实施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和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